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童年
内容
编辑推荐

《童年》,反映小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的岁月。小阿廖沙在这里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呕的丑事,舅父们为了家产争吵斗殴,愚弄弱者,毒条儿童等等。同时他又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故事的熏陶,这对他以后的文学生涯产生了极林的影响。《童年》里的这些故事在作者优美的文笔下,个个都写得深刻细腻,引人入胜,像一颗珍珠,而全书则有如这些珍珠组成的串晶莹的项链。

内容推荐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高尔基写得最投入最富有魅力的作品。

阿廖沙三岁时父亲死于霍乱,母亲带着他到外祖父家生活,在这个家庭里,父子、兄弟、夫妻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甚至为一些小事常常争吵斗殴。外祖父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凶狠地毒打外祖母,把阿廖沙也打得失去知觉。外祖母对阿廖沙非常慈爱,给他讲传说、童话和民间故事,随一切生活压力而毫无怨言。母亲被迫改嫁,几年后患肺结核病去世。外祖破产后阿廖沙被迫流落人间,开始独立谋生。

小说真实地描述了阿廖沙苦难的童年,深刻地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俄国小市民阶层庸俗自私、空虚无聊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同时又展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勤劳。书中塑的外祖母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读音的形象之一。

目录

响亮而亲切的名字——高尔基及其《童年》

十一

十二

十三

试读章节

“他躺在长凳上,身上裹着一条围裙,”外婆陷入了沉思,神秘地说,“那时他快冻僵了,呜呜地哭不出来。”

“为什么要把孩子扔掉呢?”

“母亲没有奶,又没有东西喂他;母亲打听到谁家的孩子刚生下不久死了,就把自家的孩子偷偷放到那家门口。”

外婆沉默片刻,搔搔头,连连叹气,望着天花板继续说:

“全都是因为穷啊,阿廖沙。穷到这个份儿上。又没法儿对人说啊!还有,没有出嫁的姑娘是不许生孩子的,丢脸!当时你外公想把凡尼亚送到警察局去,被我拦住了。我说:我们自己养着吧。这是上帝送给我们的,上帝最清楚谁家死了孩子。你不知道,我一共生过十八个孩子,要是全活下来,就是整整一条街,一溜儿十八家哩!我不满十四岁就出嫁了,十五岁开始生孩子。想不到上帝看中了我的亲骨肉,一次又一次地拿我的孩子去当天使。我心疼死了,不过也高兴啊!”

外婆坐在床沿上,穿一件衬衫,乌黑而又蓬松的长发披满她庞大的身躯,她的模样很像塞尔加奇来的那个大胡子守林人牵到院子里来的大狗熊。她的胸脯雪白雪白的,干干净净,她在胸前画着十字。轻轻地笑着,身子来回摇晃着,说:

“好孩子都叫上帝拿去了,不好的给我留下来。伊凡卡的来临,让我格外高兴,因为我特别喜欢你们这些小孩子!就这样,我和你外公就收养了他,给他行了洗礼,他就这么长大了,长得很漂亮。当初我给他起名叫‘茹克’,因为他特别喜欢叫唤,像个甲壳虫似的,嗡嗡地叫着,在屋子里爬来爬去。你要爱他,他为人老实,心眼好!”

我的确很爱伊凡,他的精彩游戏常常使我惊愕不已。

每逢礼拜六,外公把一周来犯过错的孩子挨个揍一遍,就去做晚祷了。这时,厨房里就开始了非常精彩的活动,好玩极了。小茨冈从炉炕后面捉了几只黑油油的蟑螂,接着,他飞快地用细线做成马具,用纸剪一架雪橇,不一会儿,四匹小黑马就拉着雪橇在刨平的米黄色桌面上奔跑起来。伊凡用一根细长的木片驱赶着它们,眉飞色舞地尖叫道:

“哎,去迎接主教啦!”

接着他又剪一个小纸片,贴在一只蟑螂背上,让它去追赶雪橇,一面解释说:

“忘记带布袋啦,这个修士背着布袋追上去!”

这时,伊凡又用线拴住另一只蟑螂的腿,于是这只蟑螂低着头向前爬去。伊凡拍手叫道:

“这是教堂执事从小酒馆出来,现在去做晚祷啦!”

接着,小茨冈又拿出几只小老鼠。这些小老鼠都听他指挥,直立行走,拖着长长的尾巴,可笑地眨巴着一双机灵的像黑珍珠似的眼睛。他对小老鼠可好啦,把它们藏在自己怀里,用嘴含着糖块喂它们,不时地亲吻它们。他令人信服地说:

“老鼠是家里聪明的宠物,它非常可爱,家神特别喜欢它!谁养老鼠,家神公公就宠爱谁……”

小茨冈还会用纸牌或钱币变戏法,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他的喊叫声比孩子们还高,简直同孩子毫无差别。有一回,他跟孩子们一起玩牌,接连几次被孩子们捉了“傻瓜”,他伤心极了,生气地噘着嘴,就不再玩了。后来,他气呼呼地向我埋怨说:

“我知道是他们暗中捣鬼!他们相互使眼色,在桌子底下换牌。这能算是玩牌吗?要是捣鬼,我自己也会,而且不比他们差……”

小茨冈十九岁,比我们四个人的岁数加在一起还大。

在那些节日的夜晚,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这时,外公和米哈伊尔舅舅外出做客去了,雅科夫舅舅披散着满头鬈发,抱着吉他来到厨房里,外婆准备了茶水、丰盛的小吃和伏特加酒,绿色的玻璃酒瓶底部有手工雕刻的红花。小茨冈打扮得漂漂亮亮,像陀螺似的旋转着走进来。格里戈里师傅进屋的时候侧着身,轻手轻脚,那副墨镜的玻璃镜片闪闪发光。麻脸保姆叶夫根尼娅也来了。她的脸红红的,体态胖大,像一只大坛子,她天生一双狡猾的眼睛,嗓音很洪亮。有时候,圣母升天教堂的那个长头发执事,还有一些像梭鱼和鲶鱼一样面色阴郁、形迹可疑的人,也来参加我们的节日晚会。

人们先是大吃大喝,只听见呼哧呼哧的喘气声,然后给孩子们分发节日礼物,再给每人一小杯甜果子酒,接着,热闹而又奇特的娱乐活动就渐渐开始了。

雅科夫舅舅小心翼翼地调着吉他,调好之后,每次都说一句:

“喂,诸位,我的演奏现在开始!”

说罢,他抖了抖满头的鬈发,躬身抱着吉他。像公鹅似的伸长了脖子,他那张无忧无虑的圆脸仿佛在昏睡似的,他那双生动的。令人难以捉摸的眼睛在一层油雾里变得暗淡无光,他轻轻地抚弄着琴弦,弹起令人陶醉而又令人奋起的乐曲。(P36-38)

序言

在我国读者所熟悉的外国作家群里,再没有比高尔基的名字更响亮更亲切的了。几乎每个中学生都读过他的作品,有数不清的作家、诗人、革命家在幼年受了他的启蒙。读着他的作品走进文学的幻想,或走上追求真理和光明的道路。就一个作家在国外的影响而言,高尔基是一个奇迹。大约在1907年,他的小说《忧患余生》(俄文原名是《该隐和阿尔乔姆》)初次译成中文在中国发表,此后的数十年间,他的作品不断译介到中国。早在1946年6月,著名作家茅盾就说过:“高尔基对于中国文坛影响之大,只要举出一点就可以明白,外国作家的作品译成中文。其数量之多,且往往一书有两三种的译本,没有第二人是超过了高尔基的。”新中国成立后,高尔基的读者就更多了。

高尔基和中国的关系也极密切。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他曾打算作为记者来中国,要从侵略者身上“剥下文明的假面具”。辛亥革命后,高尔基曾致信孙中山。信中说:“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兄弟,在志向上是同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1月日军进犯上海之后,高尔基在3月2日的苏联《消息报》上发表《响应孙逸仙夫人的呼吁》(宋庆龄就日本侵华向世界进步人士发出呼吁)。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高尔基病逝于1936年6月,可惜他没有见到中国人民的胜利和崛起于东方的新中国。

高尔基是一个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作家,他在幼年就对事物特别敏感,关注人间的冷暖善恶。《童年》正是他的儿童时代生活的写照。高尔基出身子俄国社会底层,3岁时随父母去了俄国南方的阿斯特拉罕,在那里染上了霍乱。他病愈后父亲又染上这种可怕的流行病,一病不起。高尔基幼年失怙,由外公和外婆养育成人,只上过两年学,11岁时便在社会上流浪谋生,凭着坚强的毅力读书自学,24岁时以高尔基为笔名(高尔基原姓彼什科夫)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34岁被俄国科学院选为荣誉院士(因沙皇尼古拉二世干预未果)。

高尔基写作《童年》时45岁(1913年),这时他已是著作等身、闻名全欧洲的大作家。《童年》虽不是他的主要作品,却是他写得最投入最富有魅力的作品之一。《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高尔基的名字一起传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读书人家,尤其受到青少年的珍爱。1933年5月,邹韬奋根据《童年》等三部曲和其他材料编译了高尔基的传记。鲁迅曾称赞这部书“是给中国青年的很好的赠品”。当年8月,鲁迅收到广西桂林市第三高级中学董永舒老师的信,他回答了这位青年教师关于创作的问题,并寄去一本高尔基的传记。

《童年》在中国早有译本流传。这个新译本于1995年翻译出版,至今已印行20多万册。此次再版之际,感谢漓江出版社对译者和译本的重视,相信高尔基和他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会成为中国青少年永远的知心朋友。

书评(媒体评论)

你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

——列宁对高尔基如是说

我希望教养院的孩子们在秋天的晚上读一下我的《童年》,他们会从书中看到,我和他们是完全一样的人,只不过我从少年时代起就有了执著的学习愿望,不怕任何困难。我坚信不疑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高尔基致马卡连科(苏联教育家作家)信

这部书是给中国青年的很好的赠品。

——鲁迅

高尔基对于中国文坛影响之大,只要举出一点就可以明白:外国作家的作品译成中文,其数量之多,且往往一书有两三种的译本,没有第二人是超过了高尔基的。

——茅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童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高尔基
译者 郑海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19265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1996-05-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3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