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惟有园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园林艺术家。他以鉴赏的眼光,描述了我国江南江北一个个著名的园林,如西湖园林、怡园、随园、苏州园林、恭王府等等。此外,作者对建筑、山石、布局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可以对读者观赏园林假以指导。

内容推荐

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园林艺术家。本书以鉴赏的眼光,描述了我国江南江北一个个著名的园林。对建筑、山石、布局,作者都有独特的看法,可以给读者观赏园林以指导。

目录

自序

说园

续说园

瘦西湖漫谈

西湖园林风格漫谈

怡园图

随园图

园史偶拾

双环城绕水绘园

说园(三)

说园(四)

说园(五)

园林美与昆曲美

苏州园林概述

苏州环秀山庄

苏州沧浪亭

苏州网师园

恭王府小记

小隐名园几日闲

说“屏”

说“帘”

说“影”

翠螺出大江

宁波天童记游

园林清议

中国的园林艺术与美学

中国园林散记

试读章节

双环城绕水绘园

欣逢菊瘦蟹肥的晚秋时节,我踏上了介于江海之间的苏北平原,孤帆一片,从长江口的上海,由水路到达南通,接着转车去如皋。如皋事牛,又游了几个小镇。兴尽归来,记我鸿爪。

这次因为如皋县召开城市总体规划会议,住在冒家桥边的宾舍中,使我早晚得游明末冒襄(辟疆)的水绘园,畅谈了董小宛的故事。当我小立冒家桥时,无意中谱了一首忆江南小词:“江南好,信步冒家桥。流水几弯萦客梦,楼台隔院似闻箫。往事溯前朝。”凭吊古迹,触景生情的一刹那间,这种感情,近年来越来越多,这也不知为什么?我自己也在想,这恐怕是因为思想解放了,少时读了几句旧书,略知一些地方历史掌故吧。对风景来说,对名胜古迹来说,在旅游时多少丰富了我的情趣。比之那种到此一游,吃喝玩乐,追求一时刺激,可能略为高尚一点。我对于游的认识,总以为要有点游的准备,即文化修养。而地方上对游者也要多少供给一些地方历史及风土的介绍。文化的修养,并不全在课堂教育,自学与旅游,也会带来莫大的益处,读书万卷,行路万里,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所谓“文以好游而益工”。我常常和青年同学们谈学习,我总告诉他们在舟车中,也是很好的大课堂、活课堂,窗外窗内,可以见闻到、学习到很多东西;如果专心打桥牌,或终日昏昏,如在摇篮中贪睡,即是最大的损失。老实说,我的很大一部分知识与画本,便是从旅游中得来。读书是学习,社会也是学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话可说是“语重心长”。

话离题太远了,该慢慢地言归正传。我游的那个如皋县,是座苏北的古城,城周以水,形近于园,四面有门。外城之中有内城,亦同形,今城废,而两道环河,杨柳夹岸,市桥跨水,却分外的幽美宜人,因此,我称它为双环城,这在全国城市中还是少见的。“小城春色”,此语醉人,可惜我来已是晚秋,然丹黄橙红,晚菊老枫,犹是点缀于衰柳颓杨之间;而水边人家,照影清浅,可说是着叶无多饱看难,另有一种依恋人的风姿。

过冒家桥,经冒家巷;或沿内城河,皆可走向水绘园。这园是明末冒辟疆的别业,是我国名园之一。

冒襄,字辟疆,自号巢民,如皋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4年),享年八十三岁。他幼有俊才,十岁辄能赋诗,负时誉。天启间,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一起反对宦官魏忠贤,当时称四大公子。又结复社以反对阮大铖。曾中副贡,授台州推官。后来隐居不仕,在水绘园内读书作文,宾从宴游,极一时之盛,著有“朴巢”、“水绘”二集。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生。金陵名妓,后客苏州。小宛天姿巧慧,容貌娟妍,针神曲圣,食谱茶经,莫不精晓,尝集古今闺帏之事,汇为书,名《奁艳》。遇冒辟疆坚欲委身。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以负累辍辐,事将决裂,逢礼部尚书钱谦益以三千金偿其逋,致之皋城归冒。清兵南下,时和冒渡江避难,辗转于离乱之间达九年。于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卒,年二十七。冒辟疆为作《影梅庵忆语》,记其感情始末。

冒辟疆与董小宛的史实如上。因为董小宛曾误传为顺治帝的宠妃董鄂妃,说她后来进了宫的一段故事,董小宛之名越来越流人人间,在历史上她与当时的柳如是、顾横波、李香君一样为人乐道。

水绘园的变迁,民国《如皋县志》卷二上说:“在城东北隅中祥寺、伏海寺之间,旧为文学冒贯一别业,名水绘园,后司李冒襄栖隐于此,易园为庵,构妙隐香林堂、默斋、枕烟亭、寒碧堂、洗钵池、小语溪、鹤屿、小三吾、月鱼基、波烟玉亭、湘中阁、县雷山房、涩浪波、镜阁、碧落庐,一时海内巨公知名之士,咸游觞咏啸其中,数传后仅存荒址,已属他姓。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冒氏族人赎而复之为家祠公业。”解放后,已扩建为人民公园,虽非旧貌,而境界自存,所谓“水绘”二字,尚能当之。而面水楼台,掩映于垂柳败荷之间,倒影之美,足入画本。此一区建筑群之妙,实为海内孤例。水明楼之经营当在新安会馆之时,闻系文园主人汪氏之手。汪皖人。(见余著《园林丛谈》)厅事数迭,缀以临水诸构。以二面东小厅,联南向之旱船,有楼可登,楼下悬挂水明楼额。绕以水花墙,其内各自成院,点石栽花,明净雅洁。围而不隔,界而不分。建筑本身虚实之对比,与水中真伪之变化,顿起“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之感,仿佛冒氏盛时,风景依稀。那天正有一位美籍华人专家在,他原籍如皋,与我小谈该园往事,他恋乡之情油然而生,出园时,回首再三,历史遗产其感人者正在此,我深信在他心灵中,当留下一个深刻的故里印象,起无限爱国之思。

苏北园林自成体系,当以扬州为代表,其流风延及附近泰州、如皋等县,并远及淮安、淮阴等处,最盛之时在乾隆之世。《扬州画舫录》所绘庭园,每见楼阁高下,院落重叠者,今几无存。考其园主,类多皖人业盐于此者,此新安会馆一组,与此时期仿佛,亦扬州园林之特征而今幸存者。(见余著《园林丛谈》及《扬州园林》)

陈其年《水绘园记》:“水绘之义者,会也。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林峦葩卉,块虬掩映,若绘画然。”此园名之由来。今所见建筑,依池而筑者,琴台、竹房、水明楼,中为新安会馆,西则雨香庵,至于水绘园初时情况,同记:“古水绘园在治北,今稍拓而南,延袤几十亩。”今尚能寻者惟西北“画堤,堤广五尺,长三十余丈,行已得水绘庵门”。今堤存,而尺度与所记正同。园门前为通城巷,通城巷与冒家巷连。此一遗迹,宜妥保之。陈其年为陈定生子,略晚于冒辟疆。

游罢水绘园,不禁使我想起了水绘园的后人冒鹤亭老先生,记得二十二岁那年随夏师瞿禅第一次谒先生于上海,初次见到他珍藏的冒辟疆与董小宛的像。今园中所悬挂的二像,是他所藏的复制品。冒先生是学者、诗人,他的儿子孝鲁先生亦工诗,所谓“名门”之后了。我们是忘年交,是朋友,见园怀人,想得就比较多。冒家桥之南有定慧寺北向,殿环楼,而寺之外三面又皆水,此亦佛寺建筑之特例。我称之为“殿环楼,水绕寺”。为如皋又添一景。至于县文庙,今存大殿,建于清顺治间,用材坚实,结构完整。这些都是如皋历史的证物。

1980年初冬写

P60-65

序言

这几年,我写了一些散文,也出了几本散文集。俞平伯先生在给我的《书带集》所作的序言中说:“陈教授从周,多才好学,博识能文,与予相知垂二十年。中历海桑,顷始重聚,获观其近编散文集者,其间山川奇伟,人物彬雅,楼阁参差,园林清宴,恍若卧游,如闻馨咳,知其会心于文艺,所得良非浅已。”平老所言,当然多有奖饰,但他指出的我的散文多与园林相关,这大概也是一个事实。

我搞园林,差不多已有一辈子了,其间的酸甜苦辣,旁人难以尽知。常常想起曹操的一句话,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对我来说,则是“何以解忧,惟有园林”了。

那么,就将后面这句话作为这本专谈园林的散文集的书名吧。

1996年5月20日

陈从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惟有园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从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46878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3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986.1-53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9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