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灵美容/李牧遥幸福派文学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本心灵读物。它介绍了幸福的含义、幸福获取的方法、特殊群体的幸福、幸福的感觉以及幸福的意外发现等内容。书中中西结合的心灵美容,这还是第一次说法,观点独特、新颖。值得广大修身养性的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一句话,也许会改变你对生活的看法,一句话,也许会成为你赚钱致富的点子,一句话也许能改变你的一生。

幸福人生,就是从简单——复杂——简单,其中复杂到简单很难做到,此书中的内容会给你一些启示。

目录

第一篇:幸福的含义

1幸福与欲望

2对比幸福

3幸福女人

4幸福由心态决定

5幸福布施

6幸福善行

7知足常幸福

第二篇:如何获取幸福

1寻找幸福的勇气

2寻找失去幸福的原因

3寻找影响幸福的规律

4拒绝影响幸福的方法

5寻找适合自己的幸福

1.幸福事业

2.幸福爱情

3.幸福婚姻

4.福家庭

6幸福的人际关系

1.过分敏感影响幸福相处

2.冲动会带来幸福吗?

3.感恩之心

4.宽恕别人,宽恕自己

7自杀并不是一种幸福结束

8幸福睡眠

9幸福从心理养生中来

第三篇:放目特殊群体的幸福

1口足书画家刘生的幸福

2张佳欢自强不息的幸福

3立功行善的幸福人生

4无声世界里的幸福

5残疾老师、学生的幸福渴望

第四篇:换个想法的幸福感觉

1蜕变中的幸福

2残缺不全的幸福

3十年前的幸福

4挫败感中体会幸福

5恐惧症也是一种幸福

6聊天,治疗忧郁,创作幸福

7牧童遥指——幸福

8幸福女人心事

9同女一号擦肩而过获得幸福

10《爱如潮水》的幸福创作

11看不懂人心的幸福

12他们幸福吗?

13幸福感觉

14别人幸福,我也幸福

15努力营造一个幸福和谐的世界

第五篇:幸福的意外发现

1寻找女哲人,意外幸福

2加入流行寻找幸福

3欣赏别人也是一种幸福

4回忆过去的幸福

5希腊神话影响今天的幸福

6古希腊哲学,自由幸福

7分享易中天的成名幸福

8企业的幸福之路

9选择贵未必幸福

10不求回报的幸福

11外婆期待的幸福

12关心教育也是件幸福的事

13谁来关心孩子们的幸福’

14未来会变得幸福吗?

15幸福女人的全真七子一超女

16顺从强奸能幸福吗?

17成为点击率第一幸福吗?

18伟人的幸福

19宽容别人,幸福自己

附:牧遥妙语人生

试读章节

1.幸福与欲望

幸福是一个很抽象的词语。什么是幸福的定义呢?查一查“现代汉语词典”: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生活、境遇)称心如意。

心情舒畅、称心如意如何获得?

“辞海”里有着对幸福的比较细致的解释:人们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的状况和体验。对幸福涵义的理解因理想、追求的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无产阶级把幸福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认为人们的幸福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依赖于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仅在于享受,更不仅在于个人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斗争和创造。

以上所说的理想同人的欲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不过一个多是褒义,一个多是贬义,但都是人在思维时产生的一个想法。只要是人,每时每刻都有着欲望存在。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有欲望,确切地说在娘胎里就有了想见到外面世界的欲望。如果没有欲望就不是人了。

人的欲望,处理不好就会变成魔鬼,处理好了就会变成幸福。没有实现欲望之前都有得不到之痛苦,实现了,就会心情舒畅、称心如意,产生一种喜悦心情,那就是一种幸福。

其实欲望是幸福和痛苦的根源,也可以说是他们的母亲。没有欲望,人就没有幸福和痛苦的感受。

欲望会因为每天遇到事和物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人们在每一个时期,自然对幸福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几个月大的婴儿,肚子饿了,哇哇大哭,只要能含着母亲的奶头,吮吸着母乳,就很满足,获得了幸福,哭声荡然无存;蹒跚学步的小孩,得到心爱的玩具和棒棒糖,在妈妈的温暖怀抱里撒娇,是一种幸福;上学的小朋友,只要能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赞扬,就会心情舒畅……热恋中的情侣,手牵着手逛商场,或互相偎依在公园的椅子上,一起分享只属于两个人的浪漫,是一种幸福;结了婚的夫妇,不用为柴米油盐、芝麻大点儿的小事而争吵,和孩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是一种幸福……年逾古稀的老人,希望远在他乡的儿子或女儿平平安安,过年能够回家看看,聚在一起吃顿热腾腾的团圆饭,是一种幸福。

纵观历史,看一看伟人对幸福涵义的理解。德谟克里特:使人幸福的不是体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正义和多才。托尔斯泰:幸福是在于为别人而活。萧伯纳: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力享受幸福,这正如没有创造财富就无权享受财富一样。歌德: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连接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鲁迅: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贝多芬: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么幸福啊。巴尔德斯:把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由上可见,伟人们对幸福的感受,或是牺牲,或是奉献,或是珍惜,或是自戒……这都同他们的理想有着很大的关系。

2.对比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幸福在不同人的心里,有着不同的感觉,但大多数人认为别人比较幸福,都在憧憬和对比幸福中过日子。

农村的人觉得城里的人住着高楼大厦很幸福;城里的人觉得住在有田园风光的农村是一种幸福。住在地下室的民工,认为能住上民宅,哪怕只是一间都会感到很满足,觉得那是一种幸福;同人合租的人,觉得能住上一居室的公寓就是一种幸福。住在别墅的人觉得没钱的时候,同朋友合租,聊着天南海北,是一种幸福。没钱的人觉得有钱人比自己幸福;有钱人觉得没钱的人少有烦恼,比自己幸福。平凡的人觉得名人被人们前呼后拥,多人崇拜是幸福;有名的人觉得普通人自由,是幸福。孩子们觉得成年人可以实现很多理想,希望快快长大,长大了就会幸福;成年人留恋儿童时代无忧无虑,那是一种幸福。老人觉得年轻人整天为事业忙碌,是一种幸福;,年轻人觉得老年人不用为生活奔波,是一种幸福。男人觉得做女人幸福;女人觉得做男人幸福。没有爱情的人觉得获得爱情,是一种幸福;失恋的人觉得没有爱情的时候,就没有痛苦,是一种幸福。没结婚的人觉得结了婚的人不用面对寂寞,是一种幸福;结了婚的人觉得单身的时候,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用向人汇报,是一种幸福。有些人不奢求爱的回报,全心地爱别人,是一种幸福;有些人觉得被人爱才是一种幸福。有些人认为没日没夜地工作是一种幸福;有些人认为孝顺父母是一种幸福;有些人觉得奉献爱心是一种幸福……

托尔斯泰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端写道:“世上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人们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年龄的增长,欲望日益膨胀,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满足心理需求时,觉得受到挫折,就会认为自己不幸福,结果真的变得越来越不幸福。

每天的日子总是周而复始,一成不变,让人感觉平淡无味。这种不能叫幸福,也不能叫不幸,但会有一种空虚,也会觉得生活不那么称心如意,同样感觉不到幸福。

痛苦和忧虑的产生,主要是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而又无法接受的事实。要避免这种痛苦的产生,就只有在做每件事情时,作最坏的打算,而不是渴望获得最好的愿望。也就是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放弃一些欲望,才会没有痛苦产生,可是那种获得幸福的感觉也会减弱。

幸福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幸福?这不得不让人思索,而善于思索的女人,更是希望获得幸福。女人虽然作为第二性,往往也影响男人的幸福。在表象上好像男人决定女人韵幸福,在这现代的社会是否如此,可能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人们有空就想一想:如何获得幸福?如何成为幸福的女人、幸福的男人、幸福的孩子?七情六欲的人们如何能营造一个幸福的世界?

P2-5

序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迅速发展。有两类人会越来越多,一类就是身体残疾人群;另一类就是心理亚健康人群。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发展,为何身体残疾人反而会越来越多呢?这是因为车祸、高空作业和娱乐特技等都可能使人致残;化工产品、农药及工业废气等都可能成为人类身体残废和不健康的原因。

心理亚健康的产生,除了同家庭环境、成长背景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是如今激烈的竞争,让人们无法负荷。各种各样新的生活理念和传统的生活价值观互相冲突,最后找不到生活的目标,每天的忙碌不知为谁而活,从此觉得生活是一个负累,所以找不到幸福感觉。心灵被忧郁、悲伤、不满足……折磨着,还能处于健康状态吗?

人类要进步,就必须接受这一切,凡事都有好的一而,也有不好的一面。被美国《纽约时报》评为古代十大作家之首的老子就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好和不好的双面性,都有着它的发展规律,我们也要接受这个规律。 

 

世界书籍发行量的排名中《圣经》是第一位,而我国2500多年前的古代文化名人老子的《道德经》排名第二,由此可见,这位圣人的理论是经得住时间推敲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为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而停止进步,更不能为了进步,什么都不顾。  

要减少身体残缺人群,就要采取一些安全和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措施。调理心理亚健康人群是作家及心理医生的责任。我也被人们冠上了作家之名,所有调理心理亚健康人群理应是我的社会责任。

写这本书的缘由,要追溯到2006年底,到外地去体验生活,见到了一个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他忧郁的眼神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种忧郁很特别,这可能是我作家的职业习惯一一敏感。善良的我就丌始琢磨他的忧郁从何而来?

过了一个月,再次同他见面,有缘聊天了。在聊天的过程中,他说自己在灰暗中,就像在操场上跑步,跑了几圈,又回到了原地,牛活没有目标……我听后顿时很惊讶,因为我在不同的时期总是给自己设定不同的日标,虽也曾有过忧郁,可很短暂,做了感情转向后,又是积极向前地追求梦想。见到他之后,我思索着:没有目标的生活是如何的呢?我不敢想象,所以对他产生了好奇。

我一直都很自我,喜欢往前看,对于别人的心态没有注意过。见到他之后,我开始留意生活,顿时发现很多人都生活在黑暗中。

在爱心的驱使下,很想送人光明,让他从灰暗人生中走出来,可是遭到了拒绝。我想他害怕别人打扰他的封闭生活。这也可以理解,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同,理应不想让对自己没有任何关联的人介入。不过,我有着一颗普度众生的心,所以从旁人中了解了他的一些故事,又开始翻阅大量的医学心珲学书籍,找寻一个答案:如何让人们从灰暗人生中走出来,恢复光明人生。

我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对医学心理学感兴趣,更觉得应该把心得体会写出来,为那些心理亚健康人群做一次心灵美容,让他们找到光明,获得幸福的人生。

为了写好这本书,我曾回忆处在痛苦、失望、忧郁境地时,是如何面对这些低落的情绪?也曾同很多人聊天,聊一聊他们如何面对不健康的心理?也拜访了“千手观音”的领舞邰丽华、口足书画家刘京生、自强不息的小女孩张佳欢等这些特殊文化名人,还到残疾学校看那些身残志不残的孩子们,寻找他们对生活如此有信心的原因。

最后,我有一个感悟,觉得人的大脑,同电脑有一些相f司之处。电脑由于上网或其他一些因素感染了病毒,让电脑操作起来很缓慢,这时就要对电脑杀毒,做磁盘整理,清理垃圾文件等。我们人脑也是由于接触了不同的人,看了不少的书,那些五花八门的生活理念塞满了大脑,就找不到生活的方向,这时就需要整理思想,疏导情绪。可如何去整理和疏导呢?这就要有一个心理指导,这指导就像电脑所用的杀毒软件、优化大师一样,指导你的大脑进行轻松正常的思维,获得幸福感觉。俗话说,人的身体需要调理排毒,大脑思维也需要有疏通排毒的时候。

我是一个追求幸福的普通女人,也有感性的一面,也会在动情时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说一些无法想象的话,也有完全忘记理智的时候;在遇到挫折时,也会有忧伤、痛苦的感觉。所以,研究心理亚健康,对我本身也有着很大的意义。

虽然现在网络文学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网络中所倡导的不和谐因素太多,这是我很失望的,所以我决定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传统的方式——书的形式表现出来。

国外关于如何调理心理亚健康的书已很多,卡耐基可能是最知名的,我在此书中也提到了他的有关话语,不过中国人完全照搬西方的那套心理调节方法,不是很适合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只会让我们在冲击中更辨不清方向。你也许会有如此之感觉:看外国的励志、心理学书籍甚至商战财经类书籍同我们现实生活还是很遥远,借鉴起来不是很实用。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其实已有很多出色的作品,足可以调节我们的心理亚健康。可是古文化的不通俗,使我们很难理解其中的精髓。刚好前一段时间,我对中国的古文化作了些皮毛研究,、又对当今浮躁的社会做过些分析,加上刚好对普通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知识有所了解,稍微明白当今中国心理亚健康人群的病因所在,所以就提笔写出一些见解。当我把这些见解给同仁看后,有的说受益匪浅,有的甚至认为可作为培训教材。

是啊,如今倡导和谐社会,更需要心理健康。社会的和谐,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因为思想是根源,改变了根本,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我以前主要写小说为主,虽在小说中也很重视人物的心理描写,不过关于“心灵美容”的创作还是初次。我的人生在很多人眼里,有着一些传奇,可能是因为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曾引起媒体的注意。我是一个喜欢梦想的人,只想自己绘制人生蓝图,虽做过的职业(古筝演奏员、演员、歌手、记者、高科技公司董事总经理等)很多,这些工作经历都成为了我从事写作的宝贵素材。  

我也想把这本书作为枕边书,时时提醒自己,必须改变思想,才能改变行为,行为成习惯了,就成为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样才会时时有幸福感觉,获得幸福人生。因为每天见到不同的人,也会有所影响,所以,有书在身旁,就会时时整理自己的想法。让我有一颗健康的心,去辅导那心理处于亚健康心理的人群,给他们一道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心灵美容。

此书从幸福的根源写起,在轻松却又深刻的文字中,逐步教你如何获取幸福,如何从一些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获得幸福感觉。  

我写书的时候有一个渴望,希望人们看过此书后,得到一些启示,能在自认为的灰暗人生中,看到光明,获得幸福人生。在这种渴望和爱心的驱使下,我度过了无数个寂寞的夜晚,倾注了很多的心思和心血,写完之后,如释重担,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幸福感觉。尽管如此,由于认知和水平有限,难免有些不足和遗憾,希望读者朋友们把你们的意见和批评反馈给我。  

我的Email:vinly@rip.sina.com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灵美容/李牧遥幸福派文学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牧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551368
开本 32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1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09
14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