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伦·坡幽默小说选/外国幽默作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的是爱伦·坡最为优秀的十三篇幽默小说。反映了作家独特的幽默情趣和对人性多个层面的诙谐描述。爱伦·坡的幽默,不单纯是滑稽搞笑、插科打诨,而是以其大智慧不动声色地揭示人性本质里许多固有的矛盾和悖谬。他给小说设置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场景都非常奇特而怪异,甚至匪夷所思,成功地烘托了幽默气氛、制造出喜剧效果。他说过,他写小说的目的是为了“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害怕发展成恐惧,把机智夸大成嘲弄,把奇特变成怪异和神秘”,因而他的幽默小说带给读者的感受不是平面的,而是层次繁复,触及人类心智的深处。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了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脍炙人口的幽默小说11篇,每篇都充满了智慧和悬念,洋溢着作家独有的幽默因子,又散发着无拘无束的奇思异想和诡异的神秘色彩。《眼镜》的结局出人意料;《焦油博士和羽毛教授》的思路匪夷所思,其喜剧效果令人捧腹;《骗术》令读者感觉作者就生活在当下,描摹着我们身边每天上演的骗术。

目录

出名

钟楼里的魔鬼

生意人

一星期里有三个星期天

骗术

眼镜

焦油博士和羽毛教授的疗法

气球骗局

离奇天使

辛格姆·鲍勃先生的文学生涯 

同木乃伊的对话

斯芬克斯

跳蛙

试读章节

跳  蛙

我从不知道有谁比皇帝更爱开玩笑。他似乎生来就是说笑话的。如果你能讲个好笑的故事,而且讲得生动,一定能获得他的好感。他的七位大臣刚巧都有说笑方面的才艺。他们都像皇帝一样,生得个大,体肥,油面;并且是独一无二的滑稽家伙。说笑话使人发胖,还是胖子本身产生笑料,我一直没有本事说出究竟,不过,一个骨瘦如柴的丑角倒是个稀罕物。

说起文雅,或者用皇帝的话说,“鬼”风趣,他很少为此费神。他格外赞赏笑话讲得“俗”,因而常能容忍其“长”,过分文雅反而使他厌烦。他情愿选拉伯雷的《高康大》,而不选伏尔泰的《查第格》:总之一句话,恶作剧远比口头说笑适于他。

在这个故事发生的年月里,专业小丑还没完全从宫廷中消失,几个欧洲大陆的“强国”仍旧留有“弄臣”。这些小丑穿着彩衣,戴着帽子,系着铃铛,人们期望他们随时用机灵的妙语伺候,以作为对御桌上赐给的残羹剩饭的酬报。

我们的这位皇帝,自然也留着“弄臣”。事实是,他需要一些愚蠢的东西——以求与他七位聪明大臣的机灵劲平衡,更不必提他自己的过人智慧了。

不过,皇帝的弄臣,或者职业小丑,不仅仅是个蠢货,在皇帝的眼里,他的身价增加了两倍,那是因为他同时还又矮又瘸。在那个年月,矮子在宫廷中像傻瓜一样常见,许多君王如没有小丑开心,或者矮子逗乐,就会感到日子非常难打发(宫廷中的时光比任何地方都显得更长)。然而,正如我已经说过的,小丑们十有八九是又肥又壮,而且笨手笨脚的,而我们的这位皇帝因为有了位一个顶三个的宝贝——跳蛙(这就是那个小丑的名字)——哪能不暗自庆幸呢?

我相信“跳蛙”这个名字不是受洗时,教父母给这个矮子命的名,而是七位大臣因他走路与众不同而一致同意赐给他的。其实,跳蛙只能以一种插入的步态行走——似跳非扭的一种姿势——这种步态带给皇帝无比乐趣,当然还有安慰(因为尽管皇帝长着突起的肚皮和生就肿胀的脑袋,可整个朝廷仍旧认为他是最美的)。

然而,尽管跳蛙双腿歪扭,在路上和地板上挪动都要付出很大的艰难与痛苦,上天却赐予他双臂惊人的膂力,以此作为对他下肢缺陷的补偿。他能在树木和绳索,或者任何可以攀爬的东西上表演许多十分敏捷的技艺。玩耍这套把戏他当然会比青蛙更像松鼠或者小猴崽了。

我不能准确地说出跳蛙的原籍,他来自一个无人知晓的蛮荒地区——离皇宫非常遥远的地方。跳蛙是和一个比他稍微矮小的姑娘(美丽匀称,还是位了不起的舞蹈家)一同被皇帝的一位常胜将军从省份相邻的各自的家乡带来,作为礼物献给了皇帝。

在这种情况下,难怪这两个小小的被俘者亲近起来。确实,他们很快成为盟友。尽管跳蛙耍了不少的把戏,如果没尽力为特瑞彼塔效劳,就不会得到人们的喜爱。而她呢,因为优雅和美丽(尽管是矮子)受到大家的倾慕和宠爱;因此她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无论何时,只要她能做到,就从不忘记为了跳蛙的利益而使用她的影响。

在某次盛大的庆典上——我忘记是什么节日了——皇帝决定举办一个化装舞会。每逢皇宫里举办舞会,或者类似的活动,那么跳蛙和特瑞彼塔肯定被叫去表演。跳蛙在准备节目方面尤其能够独出心裁,创造角色,安排化装舞会的服装,如没有他的帮助,似乎什么也做不成。

喜庆日的那个夜晚,华丽的大厅在特瑞彼塔的监督下,安装了各式各样的设备,足能为化装舞会添彩。整个朝廷正焦虑地期盼着。至于穿什么和演什么,一想便知,每人都打好了主意。很多人早在一星期甚至一个月前就打定了主意(决定了扮演什么角色);其实,哪里都不见丝毫优柔寡断的迹象——皇帝和七位大臣除外。他们为什么会如此犹豫不决呢,除非是开玩笑,不然我就无法解释了。他们难于做出决定,很可能是由于过于肥胖。总而言之,时间飞逝而过,最后,他们召见特瑞彼塔和跳蛙。

两个小伙伴应召来见皇帝,看见他正与七位大臣饮酒,然而显得很不高兴。他知道跳蛙不喜欢喝酒,因为酒会使这个可怜的瘸子发疯,而发疯的感觉可不舒服。但是皇帝喜欢恶作剧,强迫跳蛙喝酒感觉很开心,用皇帝的话说,就是“逗乐”。

于是皇帝说:“过来,跳蛙,”小丑和他的伙伴刚走进门,“为你的故友干一杯,(跳蛙听了叹了口气)然后听听你的高见,我们想扮演角色——奇人,男子汉,——奇特的东西——不同寻常。那些不变样的把戏我们演腻了。来,干了!酒会使你的脑子更聪明的。”

跳蛙像平常那样尽力想说个笑话来答谢皇帝,结果却事与愿违。这天刚巧是这个可怜矮子的生日,加上为“故友”干杯的圣旨,使他落下泪来。他低声下气地从这位暴君手中接过酒杯时,辛酸的泪珠大滴大滴地落进杯里。

“啊!哈!哈!哈!”矮子无奈地一饮而尽后,皇帝狂笑起来,“看看一杯美酒的酒力有多大呀!喂,你的眼睛已经发亮了!”

可怜的家伙!要说他的那双大眼睛发亮,还不如说闪光呢!因为酒对他敏感的大脑的作用更快,并不是更大。他颤抖着将酒杯放在桌子上,并且用半痴呆的目光扫了那伙人一眼。看来他们都觉得皇帝的“玩笑”很有趣。

“现在谈正事吧,”首相说,他是个特胖的家伙。

“对,”皇帝说,“来,跳蛙,帮帮我们,角色,我的好伙计,我们需要扮演角色——我们大家——哈!哈!哈!”因为这正经是个玩笑,七位大臣也就附和着皇帝齐声大笑起来。

跳蛙也笑了,尽管笑得无力并且茫然。

“过来,过来,”皇帝厌烦地说,“什么主意也没有吗?”

“我正在尽力思考奇特的玩意儿,”矮子呆呆地回答,他已被酒弄迷糊了。

“尽力!”暴君怒吼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噢,我明白了,你心里不高兴,想再喝杯酒,干了这杯!”皇帝又倒了满满一杯酒,递给瘸子,而跳蛙却只是用眼盯着酒杯,喘着粗气。

“喝,快喝!”暴君叫喊着,“不然就见鬼去——”

矮子犹豫着,皇帝气得脸色发紫。大臣们嘻嘻地傻笑。特瑞彼塔的脸上苍白无色,她走向皇帝的座位,跪在他的面前,请求皇帝饶恕她的朋友。

这个魔王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对她的放肆非常奇怪,看来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或者做什么了——如何更恰当地表达他的愤怒。末了,他一声不响地用力推开她,然后把满满一杯酒泼在了她的脸上。

可怜的姑娘尽力爬起来,连气也不敢出,重新回到桌子下首的位置上去。

一时间鸦雀无声,树叶或者羽毛落地的声音也能听见。突然,一阵低沉刺耳的摩擦声打破了沉寂,这声音响个不停,好像发自屋里的每个角落。

“什么——什么——你弄出那种声音干什么?”皇帝愤怒地转身对着矮子问。

看来矮子已基本从酒醉中清醒过来,他镇静地定睛看着暴君的脸,只是突然叫喊道:

“我——我,怎么会是我呢?”

“这声音像是从外面传来的,”一位大臣说,“我想是窗外的鹦鹉在笼网上磨嘴呢!”

“不错,”皇帝回答,听了这话似乎轻松了许多,“可是,以骑士的名誉担保,我敢说是这个无赖在咬牙。”

于是,矮子笑了(皇帝是个老练的小丑,对任何笑声都不反感),并且露出一副巨大而有力的牙齿,令人十分厌恶。他还表示他情愿做到给多少酒,就喝多少酒。皇帝怒气消了;跳蛙又喝了一杯,没有非常明显的醉意。他马上打起精神,谈起了化装舞会的打算。

“我说不出哪儿来的这个想法,”他镇静地说,好像平生从未沾过酒似的,“就在陛下打了那个姑娘,并把酒泼在她脸上之后。——就在陛下这样做了之后,还有那只鹦鹉在窗外弄出奇怪的声音时,我的脑子里有了个好主意——是我们家乡的一种把戏——我们经常在化装舞会上扮演,不过,在这里完全是新鲜玩意儿。可惜,需要八个人,而且——”

“刚巧八个!”皇帝见自己一眼就发现了这种巧合,笑了起来;“不多不少整八个——我和我的七位大臣。说吧!什么主意?”

“我们管它叫,”瘸子回答,“八只拴住的猩猩,如果我们扮演这玩意儿,确实再好不过了。”

“我们就扮吧,”皇帝说,挺直了身子,垂下了眼帘。

“这游戏的妙处,”跳蛙继续说,“是能吓唬女人。”

“妙极了!”君臣一齐呼喊起来。

“我把你们装扮成猩猩,”瘸子继续说下去,“一切都由我来干。样子得扮得格外惊人,舞会上的人们会把你们当成真的野兽——当然了,他们会吃惊,也更会害怕。”

“噢,这太妙了!”皇帝喊道,“跳蛙!我会提拔你的。”

“用铁链的目的是让它们发出响声,使气氛混乱。你们就当一块儿刚从看守那里逃出来。那种效果,陛下无法想象;化装舞会上,八只戴铁链的猩猩吼叫着冲进一群穿着华丽优雅的男人和女人中间,他们大多数会以为是真的猩猩,那种对照是天下无比的!”

“就这样定了!”皇帝说,大臣们急忙起身(天色渐晚了),按照跳蛙的打算去做了。

跳蛙把这伙人装扮成猩猩的方法十分简单,但效果很好。问题是,在这个故事发生的时代,文明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很少见到野兽,经过矮子装扮出来的形象逼真,甚至比真兽更可怕,人们肯定以为是真的。

皇帝和七位大臣先被套上紧身弹力衬衣衬裤,然后用柏油浸湿,到了这一步,这伙人中有人提议,粘上些羽毛,矮子马上反对,并且很快便使他们信服,像猩猩这类野兽的皮毛用亚麻来做,看上去再真实不过了。这样一来,柏油上粘了厚厚一层亚麻;又找来了一条长铁链,先绕到皇帝的腰上,勒紧;接着又绕上一位大臣的腰,也勒紧;然后一伙人都同样被拴了起来。这条铁链拴好以后,每人之间尽可能地拉开距离,围成一个圆圈儿。为使一切显得更真实,跳蛙将余下的铁链当做两条直径,做成直角,交叉着穿过圆圈,如同当今婆罗洲的人们捕捉黑猩猩、或者其他大个的猿类动物那样。

举行化装舞会的大厅是圆形的,非常雄伟壮观,只有顶上的一个窗户能够射进阳光。夜晚(此建筑专为这个时光而设计)主要靠一盏巨大的烛灯照明,这盏灯由天窗当中垂下的一根铁链吊着,照例使用平衡装置升降,然而(为了避免不美观)平衡装置穿出圆顶,安装在屋顶上。

厅里的布置由特瑞彼塔负责,然而有些特别的安排看来听取了她的矮子朋友的高见。他的意思是在这个场合撤去烛灯。因为烛灯的蜡滴(如此炎热的天气,蜡油难免要滴下来)会严重损坏客人华贵的衣服。他们挤在大厅中央——也就是说,正在烛灯的下面。大厅里凡不碍事的地方都另外设置了烛台;靠墙而立的女像石柱——有五六十个,右手各擎一把火炬,散发着芳香的气味。

按照跳蛙的意见,八只猩猩耐心地等到半夜(厅里挤满了化装跳舞的人)才出场。钟声刚一停止,他们便一齐冲了进去,确切地说是滚了进去——因为铁链的阻碍,他们中的多数都倒下了,这样他们就全部跌倒进场里。

这一下在参加舞会的人们中引起异常的骚动,皇帝见状满心喜悦。差不多的客人如果不以为这些相貌凶恶的家伙就是猩猩的话,也会以为是真的野兽。许多女士吓得晕倒了,如果不是皇帝采取了预防措施,将厅里的所有武器收起,他们这伙人或许早以鲜血偿付这场闹剧了。但事实上,人们一下子冲到门口,然而皇帝早已下令,他一进场,立即锁门,并且按照矮子的意见,将钥匙放在皇帝的身上。

这会儿,骚动达到了高潮,人们自顾不暇(因为,事实上,真正的危险来自惊慌的人群的相互拥挤),平日吊烛灯的链子在撤下烛灯时被拉上去了,现在又慢慢地降下来,直到链钩尖离地不足三英尺。

链钩一落下,皇帝和他的七个伙伴儿便在大厅四处东倒西歪地走着,终于到了大厅中央,当然,正好触到灯链。这伙人站定之后,矮子抓住他们身上那条铁链的交叉点,那是两条直径交成直角后,穿过圆圈的交叉位置。原来他悄悄地跟在他们后面,搅得他们一直骚动不安。这会儿,他灵机一动,将平常悬挂烛灯的链钩插进拴着那伙人的铁链,瞬时,靠着某种无形的力量,灯链竟然被拉得很高,够不着了。八只猩猩必然被拉在一起,身贴身、面对面了。

这时候,跳舞的人们多少从惊慌中醒悟过来,开始把这件事看做巧妙设计好的闹剧,他们看到这几只猩猩的境况,大声呼喊着笑起来。

“把他们交给我!”跳蛙喊道,透过一片喧闹声,人们很容易听见他那刺耳的嗓音。“把他们交给我,我想我认识他们。我只要能够好好地看一眼,我很快便能说出他们是什么人。”

这会儿,他扒开人群,设法走到墙边,从女像石柱上取下一把火炬,又回来了,走到大厅中央——一跃,便到了皇帝的头上,像猴子一样利索——然后顺着灯链向上爬几英尺——用火炬向下照着,观察那群猩猩,并且嘴里喊叫着:“我很快便能看出他们是什么人!”

眼下,整个大厅的人(包括这群猩猩)正捧腹大笑,小丑突然打了个尖声的唿哨,灯链猛然升上去大约三十英尺——惊愕地挣扎着的猩猩们被拉了上去,悬在半空中,既不靠天窗又不着地板。跳蛙在灯链升起时,攀了上去,仍然与那八个戴假面具的人保持一定距离,仍然(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继续用火炬向下照他们,好像竭力想看清他们是什么人。

在场的人都万分惊讶地看着灯链上升,大厅里寂静无声,持续了约一分钟的时间,后来被一阵低沉刺耳的摩擦声打破,就像当初皇帝将酒泼在特瑞彼塔脸上时,皇帝和大臣们听到的那种声音。不过,眼下的这种声音出自何方,是毫无疑问了,就是矮子那副像犬牙似的牙齿发出的。他正口吐泡沫,咬紧牙齿,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然后又怒火冲天地瞪着皇帝和七位大臣仰着的脸。

“啊,哈!”狂怒的小丑终于说话了,“啊,哈!现在我看出了这是些什么人了!”接着假装更仔细地察看起皇帝来,他把火炬凑近皇帝紧裹在身上的亚麻衣,瞬间便燃起了一片闪亮的火焰。不到半分钟,八只猩猩都猛烈地燃烧起来。人们尖声叫喊着,从下面盯着他们,吓得浑身发抖,却不能助他们一臂之力。

最后,火焰突然变得旺起来,迫使小丑往灯链更高处爬去,直到烧不着的地方。他这样爬的时候,人群又沉默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矮子抓住时机,又说话了。

“我现在看清楚了,”他说,“这些戴假面具的是些什么人呢,他们是皇帝和他的七位枢密顾问官,——皇帝肆无忌惮地殴打一位软弱无力的姑娘,七位大臣却在一旁助威。我是谁呢,我就是跳蛙,那个小丑——这是我表演的最后一场闹剧了。”

亚麻和柏油非常易燃,矮子的短篇演讲还没结束,复仇的计划就完成了。那八具死尸在灯链上摇摆着,已烧成模糊难辨的一团,臭烘烘,黑乎乎,十分可怕。瘸子将火炬猛地投向那团死尸,从容不迫地爬上屋顶,穿过天窗不见了。

人们猜测,特瑞彼塔正等在屋顶上,她是她朋友复仇行动的同谋;而且他们一起逃回了家乡,再也没有露面。

P156-164

序言

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批评家。生于波士顿一个艺人家庭,童年时父母双亡,被一富商收养,早早地就饱尝人情冷暖、世道艰辛。六岁时他随养母去英国,后回美国受贵族化的学校教育。后来他化名参军进了西点军校,却因玩忽职守而被开除。离开军校后,他与养父关系破裂,从此生活没有着落,开始卖文为生,从事杂志编辑工作。开始他写了不少文学评论文章,同时也写诗歌与短篇小说。爱伦·坡的个人生活很不幸。一八三五年与表妹维吉尼亚结婚,一八四七年妻子病故,他从此一蹰不振,精神失常,只得靠酗酒度日。一八四九年十月他死于巴尔的摩。

他既是诗人、小说家,又是文学理论家,著有《创作哲学》(1846)、《诗歌原理》(1850)等理论专著,提倡“为诗写诗”的纯艺术主张。他的诗属于浪漫派,主要有诗集《帖木尔》(1827)等。而他最成功的自然是短篇小说。爱伦·坡是第一个自觉地把短篇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并提出了短篇小说创作理论的作家。他认为:“在短篇小说中,每一事件,每一描写,甚至每一字,每一句都应该收到一定的统一效果,一个预想中的效果,印象主义的效果。”为了达到这种预先设计好的效果,爱伦·坡在创作中总是精心雕琢、巧妙构建,运用各种手段来烘托气氛,制造奇特而强烈的效果。爱伦·坡一生共写了七十个短篇小说,收在《述异集》(1840)中。目前学界将它们大致分为四类:死亡恐怖小说,推理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和幽默小说。

本书收录的是爱伦·坡最为优秀的十三篇幽默小说。反映了作家独特的幽默情趣和对人性多个层面的诙谐描述。爱伦·坡的幽默,不单纯是滑稽搞笑、插科打诨,而是以其大智慧不动声色地揭示人性本质里许多固有的矛盾和悖谬。他给小说设置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场景都非常奇特而怪异,甚至匪夷所思,成功地烘托了幽默气氛、制造出喜剧效果。他说过,他写小说的目的是为了“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害怕发展成恐惧,把机智夸大成嘲弄,把奇特变成怪异和神秘”,因而他的幽默小说带给读者的感受不是平面的,而是层次繁复,触及人类心智的深处。

《焦油博士和羽毛教授的疗法》描写的是一个疯人院的院长变成了疯子,领着全体疯人患者叛乱造反,将医生护士捆绑关押,周身涂满焦油,插上羽毛。疯子们在疯人院里大闹天宫,甚至还设宴招待参观者。宴席上,疯子们一个个慷慨陈词,争相讲述“疯子们”的荒唐趣事,而实际上,被他们津津有味拿来嘲笑的正是他们自己。整个宴会场面,包括餐桌、烛台的布置,疯人们的穿着打扮,端上来的各种菜肴,再加上疯人们的现身说法,都是说不出的诡谲怪异,在幽默滑稽中透着一种寒森森的病态情绪,给读者的感受十分奇特而深刻。作者借此提出了理智和疯癫之间界限的深刻命题。

《眼镜》是一篇结构紧凑、设计精巧的幽默小说,也是一部大团圆的滑稽喜剧。一位富家子弟,眼睛近视得出奇,却为了美观不肯戴眼镜,结果被模糊的视力所误导,爱上了一个他最最不该爱的女人,出尽了洋相。小说对每个细节都交代得很明确,随着情节的发展,悬念也在一点点堆砌,最后在高潮的冲突中猛地抖开包袱,达到一种非常圆满和浓烈的喜剧效果。小说的语言也颇有特色,“我”用略含委屈和怨恨的口吻叙述自己的这段遭遇,给整个作品平添了一种诙谐滑稽的味道。

在《一星期里有三个星期天》这个富有悬念的题目下面,是一则充满睿智的幽默小故事,其核心就是一个“巧”字。两情相悦的青年男女,刀子嘴豆腐心的倔老头儿,打起了嘴巴官司,彼此都难以下台。无巧不成书的是,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探险家,他们同年同月同日分别朝相反方向环球旅行了一年,使老头儿刁难一对小情侣的难题迎刃而解,大家都获得了一个美满的结局。读者在感受愉悦的喜剧情节的同时,还能得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知识。

《生意人》是以自传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小人物靠坑蒙拐骗在人间“混生活”的经历。“我”出身卑微,成年后混迹于“生意场”,凭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雕虫小技,设一些无聊的小圈套,骗几个小钱伽口。小说的幽默之处在于,尽管是小人物干的下三滥的营生,通篇的叙述语调却煞有介事、派头十足,俨然一个大企业家在大谈其发家史。内容与形式的这种反差,产生了一种很诙谐的幽默效果。

《辛格姆·鲍勃先生的文学生涯》是一篇讽刺无聊、庸俗文人的幽默小说。通过报刊界一位后起之秀辛格姆·鲍勃的成功经历,揭示了文人同行之间的黑暗内幕。他们以报纸杂志为战场,互相倾轧、排挤、贬低、毁谤,各种肮脏手腕无所不用其极,而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今天捧上天,明天一棍子打死。在这一场又一场的混战中,制造了大量的垃圾文字,使报刊界一片乌烟瘴气。有趣而可悲的是,这些人物和现象,在今天仍然屡见不鲜。

《骗子》开宗明义,首先对骗子的特征、本性和才能做了一番幽默的分析,而后或详或略地讲述了十多个骗子成功行骗的故事。这些骗局实在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骗子的手段也一个高过一个,令人叹为观止。故弄玄虚,欲擒故纵,狡兔三窟,瞒天过海,偷换概念,空手套白狼,……而令读者颇为惊讶的是,那些一百多年前的骗术,在今天仍然活跃于我们周围的大街小巷。

爱伦·坡在生前没有在美国文坛上得到重视,当时代表美国资产阶级文艺主流的超验主义派对他很少肯定。但是在十九世纪末,随着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他的创作和理论逐渐显出其“启示性”,法国象征派文人波特莱尔、马拉尔美、艾略特、纪德等现代主义作家都十分推崇他。直到现在,西方的文艺评论仍从他的作品中挖掘出层出不穷的意义,并在一些现、当代作家如福克纳的作品中,看出他的影响。萧伯纳曾称:“美国出了两个伟大的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吐温。”因此,爱伦·坡不仅在美国文学史上,而且在整个英语国家的文学史上,乃至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

马爱农

二00十年三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伦·坡幽默小说选/外国幽默作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爱伦·坡
译者 马爱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59805
开本 32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