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思想的踪迹--秦瑞基学术随笔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经历过并仍然经历着巨大的社会文化变迁,纷繁复杂的信息背景促使我们不断思索。我们思索着生命,思索着意义,在思索中,我们体验着痛苦和幸福,在思索中,我们逐步走向成熟。本书不仅仅是展现个人灵魂思索的真实心路历程,同时,也展现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整个文化的真实历程。

本书分论文选集、哲思随笔、情思随笔三部分,对哲学、文化学、艺术学、法学等诸多学科提出了许多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以论文选集、哲思随笔、情思随笔三部分为纲目,以时间的自然延续为线索,筛选了部分思想成果,并按原有形式真实地复现出来,以图记录一个完整真实的思想状态,从而窥视思想辩证法的内在一致性。

本书对哲学、文化学、艺术学、法学等诸多学科提出了许多问题,目的是为了激发思想、拓宽思路。

目录

学术论文

论西方现代派艺术中人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框架的哲学分析

浅谈艺术世界的真实

从维新派的文化思想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结构的畸变

内契合——作为艺术范畴的一般规定

哲学与文学的边缘

中国文化选择的哲学思考

哲学逻辑论

道与理念及其影响的比较研究

面临新世纪的中国文化

马克思《手稿》的文化哲学解读

海德格尔“烦”之概念的内在张力

证据的延异与确认

神经症人格的文化与哲学意义

福柯后现代刑法哲学思想批判

哲思随笔

第一部分(1988~1996)

第二部分(1997~2002)

情思随笔

第一部分(1985—1994)

第二部分(1997—2002)

试读章节

论西方现代派艺术中人的概念

(一)

本文拟以西方现代派艺术中人的概念为线索,谈谈自己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产生原因、特征和发展趋势的一点浅见,就教于专家学者。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一些新现象,有相当数量的艺术品突破原有艺术系统的较稳定的框架,使艺术系统在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量变过程后出现了新的质的飞跃。这使得批评家们急于把握这些新现象所蕴涵的丰富意义。为此,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论。一些批评家们干脆摈斥这些现象于艺术领域之外,予以全盘否定,认为这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病态的骚动,而不是艺术发展之必然产物。另一些批评家则试图证明这些现象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并竭力排除现代派艺术与群众之间的隔膜,意在建立新的主客体对应结构的艺术系统。

我所说的西方现代派艺术就是指以上这些新出现的艺术现象之总和。当然,在这个总和之下蕴藏着错综复杂的内涵,流派纷纭多变,作品五光十色。所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其本质特征,以利于“洋为中用”,是我们批评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下面我对西方现代派艺术中人的概念做一宏观整体的勾勒。

(二)

艺术(指文学艺术的总和),从宽泛的意义上讲是调整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形式,以其审美特质显现人对自身的看法和人对环境的看法。

西方文化渊源于古希腊、罗马,这“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迄今仍对欧洲文化产生显著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的形象在浑然一体的形式中显得完美自足,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形象是杂多的统一。“一方面,稚气的古代世界显得较为崇高。另一方面,古代世界在人们力图寻求闭锁的形态、形式以及寻求限定的限制的一切方面,确实较为崇高。”。奥德赛这些英雄是精神与肉体、灵魂和体魄、意志和行动的完整统一,他们体现了人类的本质、理想、必然。这.些富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的人的形象表现了人类和自然最初的分立。人类的概念、本质在整个社会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得以素朴的肯定。

在希腊戏剧里人自身由完整的统一变为杂多的统一,奴隶制的确立是人自身分立的客观现实条件。 柏拉图对人的规定成了欧洲千年来最高的准绳:人的灵魂具有理性、意志和情欲三部分,这是三个不同的等级,像是金、银、铜、铁,而人的本质则完全不由铜、铁来规定。情欲是应当被克制和抛弃掉的,假如有表现情欲的艺术则应被驱出理想国,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理念,才是人的概念的内涵。

基督教文化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反动。在中世纪黑暗的时代里,人们恐惧的心理在万能的教义里得到了平衡,在上帝的面前人类微不足道,但是应当看到古希腊、古罗马中人的观念仍然以隐蔽的形式渗透到中世纪的文化中去了;“地球中心说”是人对自身确认的最好明证;人自身又分为善和恶两极,一极是善,上帝、净化、禁欲,这是人应有的属性,是人的价值、概念、必然、目的、归宿。另一极是恶,尘世、堕落、纵欲,这是人的偶然属性。前者使人超越了万物而窥见到上帝的影子,后者使人在尘世受着原罪的惩罚。从普洛丁、奥古斯丁到托马斯,这种思想贯彻整个中世纪。中世纪隐喻的宗教艺术表现了人在上帝和万物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

文艺复兴以后的资产阶级艺术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其中曲折变化,流派迭起,但对人的认识仍有一些贯穿始终的东西。文艺复兴的核心是恢复人类崇高的地位,歌颂富有完满性格的个人。假若说基督教将个人融化在一些普遍原则里,而资产阶级则是以个人来消化这些原则,笛卡尔将人说成是灵与肉、心与物的机械的两极的结合,而富有意义、恒在不变的是前者,这是在西方资产阶级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伦理原则与此是相适应的。但是应记住个人主义的实质是排斥任何原则的,这在19世纪就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类的社会意识,随社会生产方式之发展,人类社会意识形态迟早要发生变化。

(三)

由于几个世纪量的积累,资本主义社会在19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工业革命不但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而且还调整着人们的生活交往方式,普朗克的量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一系列理论革命,无形中在动摇着人对自身、对世界的看法。维多利亚时代的温文尔雅难以适用于都市化、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弗洛伊德似乎并不赞同罗曼蒂克爱情的纯净无瑕,欲望和潜意识概念对笛尔卡等人的概念提出了挑战。 在哲学领域中“科学”的实证主义思潮和非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思潮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来矫正以往哲学中对人所做的空泛的规定,这是社会存在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所以,我不同意像有些同志认为的那样,把西方现代派艺术产生之原因简单地归结为诸如战争等一两个因素。这样做只是强调现代派艺术产生的偶然随意性,而不是把握其内在的必然趋势。

序言

我们经历过并仍然经历着巨大的社会文化变迁,纷繁复杂的信息背景促使我们不断思索。我们思索着生命,思索着意义,在思索中,我们体验着痛苦和幸福,在思索中,我们逐步走向成熟。现将我多年来思索的结果汇集成册,其目的不仅仅是展现个人灵魂思索的真实心路历程,同时,也展现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整个文化的真实历程。因为,一个灵魂的流动史,就是一部文化进展史。如果这种展现,既能作为一种客观化的对象审视和评品,又能成为一种主观化的思想投射和激发,从而使这种双重选择为中国文化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那实属万幸。

本书的编排并非是一种盲目的拼凑,而是我有意识的设计。我以论文选集、哲思随笔、情思随笔三部分为纲目,以时间的自然延续为线索,筛选了部分思想成果,并按原有形式真实地复现出来,以图记录一个完整真实的思想状态,从而窥视思想辩证法的内在一致性。

本书对哲学、文化学、艺术学、法学等诸多学科提出了许多问题,也许过于宽泛,但目的是为了激发思想、拓宽思路。许多思想也许过于天真,也许只不过是情绪化的产物,但我们必须坦然接受已经发生的过去,承受生命之重,并取积极态度,扬弃过去,去努力开创新的未来,对个人如此,对社会亦然。本书内容虽然糟杂,并有些艰涩,但我认为蕴藏着一个坚实的主题,即积极感受生命,热爱生活,去体会人类永不枯竭的爱和善良。

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山东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书中的部分成果是我与妻子孙岩萍共同完成的,在此,一并致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思想的踪迹--秦瑞基学术随笔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瑞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038393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28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