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被集成一书,便是《墨子》。墨家的思想,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方面,墨家思想体系的特点,表现在哲学思想上严密的逻辑性,及其辩学上的深奥。本书详细介绍了墨子的生平、学说、事迹、弟子等内容。
图书 | 墨学概要 |
内容 | 编辑推荐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被集成一书,便是《墨子》。墨家的思想,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方面,墨家思想体系的特点,表现在哲学思想上严密的逻辑性,及其辩学上的深奥。本书详细介绍了墨子的生平、学说、事迹、弟子等内容。 目录 开篇 一、墨子里籍 二、墨子生卒 三、墨子学说 (一)节葬、节丧、节用、非乐——墨子经济思想 (二)非攻反战,尚贤尚同——墨子政治思想 (三)平等爱人,互惠互利——墨子伦理思想 (四)尊天非命,察本求实——墨子哲学思想 (五)别开生面,述而尚作——墨子科学思想 (六)以教行义,全面发展——墨子教育思想 (七)扶弱抑强,备御救守——墨子军事思想 四、《墨子》其书 五、墨子事迹 (一)学兴鲁国 (二)北上之齐 (三)辞封越国 (四)南游使卫 (五)自鲁游楚 (六)仕宋救宋 (七)客居鲁阳 六、墨子人格 (一)爱——大爱无私的博大情怀 (二)义——百折不挠的坚定信仰 (三)信——言信行果的处世态度 (四)勇——勇者不惧的英雄气概 (五)公——公正无私的大家风范 七、墨子弟子 八、墨子后学 (一)孟胜殉义 (二)腹醇杀子 (三)墨离为三 九、墨学史要 (一)战国:诸子争鸣,墨、儒并显 (二)两汉:由道而儒,儒显墨隐 (三)魏晋南北朝:道、释并兴,墨学式微 (四)隋唐:儒、佛争立,韩、柳排墨 (五)宋元:誉儒毁墨,传而不扬 (六)明清:《墨子》重光,墨学复显 (七)世纪:西学东渐,墨学重兴 十、墨儒短长 十一、墨为道用 十二、墨微探因 十三、墨学散论 (一)墨学当代价值 (二)墨子和谐社会思想 (三)兼爱尚贤博物戴行——枣庄学院校训解读 (四)墨子是和平主义者吗 (五)凤鸣九龙山上学兴墨子故里——人文电视片解说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墨学概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卓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31943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8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179 |
宽 | 11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