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妊娠分娩育儿全方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全方位关注女性孕期及产后遇到的种种问题。为每一个期待成为父母的人提供了有效的建议和科学的解释。本书内容涵盖了从怀孕的准备及受孕的全过程、怀孕期间女性身体及心理的变化、胎儿的生长、孕期安全保健,饮食营养应注意的重要事宜、分娩过程、产前产后应关注的问题,以及新生儿的基本护理、疾病防治等等。

本书语言轻松、简洁,内容实用,是每一个孕期女性手边必备的权威“教材”。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全面介绍怀孕、养胎、分娩、婴幼儿养育知识,涵盖孕前准备、孕期营养与健康、十月养胎、分娩、新生儿护理、婴幼儿营养与健康、早期智力启蒙等孕产养育的所有重点内容。本书既有生活常识,又为读者提供了专业的医疗方案。

目录

第一章 关于优生的基本知识

准备怀孕

 多大年龄做妈妈/2

 哪个季节怀孕最适宜/3

 孕前要补充哪些营养/3

 孕前要治疗的疾病/4

 戒掉不良习惯/5

不要吸烟/5

不要饮酒/6

不要熬夜/6

不要偏食/6

如何怀孕

 怀孕的必要条件/7

要有健康的精子和卵子/7

女性的生殖器官要正常而通畅/7

 孕前应该进行口腔检查/8

牙龈炎和牙周炎/8

蛀牙/8

阻生智齿/9

口腔卫生/9

 如何预防遗传疾病/9

 胎儿的性别是怎样决定的/10

 父母的血型是怎样遗传的/10

 预产期的推算方法/11

根据末次同经计算/11

根据出现眙动酌日期计算/12

根据早孕反应出现的时间算/12

 可以带病怀孕的几种情况/12

 怀孕的先兆有哪些/13

 自然流产与人工流产/14

第二章 孕期生活指导

妊娠第1个月(1-4周)

 宝宝的生长发育/16

 妈妈的身体变化/16

 准妈妈的早孕反应与对策/16

 常见病的预防/18

 日常生活忌与宜/19

 营养方案/20

 用药须知/22

 产前检查/23

 特别参考/24

 自我监测/25

妊娠第2个月(5-8周)

 宝宝的生长发育/26

 妈妈的身体变化/27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常见反应的应对

 日常生活忌与宜/28

 孕期检查/31

 营养方案/312

 特别参考/33

 自我监测/33

妊娠第3个月(9-12周)

 宝宝的生长发育/34

 妈妈的身体变化/35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常见反应的应对/35

 日常生活忌与宜/36

 用药须知/38

 孕期检查/38

 营养方案/39

 特别参考/41

 自我监测/42

妊娠第4个月(13-16周)

 宝宝的生长发育/43

 妈妈的身体变化/43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常见反应的应对/43

 日常生活忌与宜/44

 孕期检查/46

 营养方案/47

 特别参考/48

 自我监测/48

妊娠第5个月(17-20周)

 宝宝的生长发育/49

 妈妈的身体变化/50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常见反应的应对/50

 日常生活忌与宜/52

 孕期检查/55

 营养方案/56

 特别参考/56

 自我监测/57

妊娠第6个月(21-24周)

 宝宝的生长发育/57

 妈妈的身体变化/58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常见反应的应对/58

 日常生活忌与宜/60

 孕期检查/62

 营养方案/62

 用药须知/63

 特别参考/63

 自我监测/64

妊娠第7个月(25-28周)

 宝宝的生长发育/64

 妈妈的身体变化/65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常见反应的应对/65

 日常生活忌与宜/66

 孕期检查/71

 营养方案/71

 特别参考/72

 自我监测/73

妊娠第8个月(29-32周)

 宝宝的生长发育/74

 妈妈的身体变化/74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常见反应的应对/75

 日常生活忌与宜/77

 孕期检查/80

 营养方案/81

 特别参考/81

 自我监测/82

妊娠第9个月(33-36周)

 宝宝的生长发育/83

 妈妈的身体变化/83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常见反应的应对/84

 日常生活忌与宜/86

 孕晚期如何安度酷暑或寒冬/89

 孕期检查/91

 营养方案/91

 特别参考/92

 自我监测/92

妊娠第10个月(37-40周)

 宝宝的生长发育/93

 妈妈的身体变化/93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常见反应的应对/94

 日常生活忌与宜/96

 孕期检查/98

 营养方案/99

 特别参考/100

 自我监测/100

第三章 分娩

分娩的准备

 物质准备/102

 精神准备/104

分娩的先兆

 子宫降低/106

 子宫收缩/106

 见红/107

 破水/107

分娩的过程

 何时入院待产/108

 分娩的3个过程/109

 自然分娩/111

 剖宫产/115

分娩中医出现的紧急情况及应对措施

 分娩中医生会采用哪些助产手段/117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会阴侧切术/119

 高龄初产妇容易出现的问题/120

第四章 产后保健

了解产后的身体变化

 产后有哪些正常的生理现象/122

 产妇的生殖系统有哪些变化/124

 产妇的心理有哪些变化/125

产后的日常起居

 适宜的居室环境/126

 保证充足的睡眠/127

 产后如何注意外阴卫生/128

 产后如何护理腹部伤口/129

产后饮食

 怎样按体质调整饮食/130

 月子里必吃的食物/131

 月子里忌吃的食物/133

产后哺乳

 怎样使母亲保持充足的乳汁/135

 产后乳汁过少怎么办/137

 乳母慎用和禁用的药品有哪些/140

产后避孕

 产后月经何时复潮/142

 产后多长时间能过性生活/143

 产后如何避孕/143

 产后何时能放置宫内节育器/146

 产后何时可以做绝育手术/147

产后健身与美容

 产后怎样进行健美运动/147

 产后减肥应注意哪些问题/150

 产后护肤要点有哪些/151

产后常见疾病及间题的应对

 产后出血/154

 产后贫血/156

 产褥期感染/158

 产后抑郁症/159

 产后便秘/163

 产后脱发/165

产后乳腺炎/168

第五章 0-1岁婴儿的养和育

出生第1个月

 了解新生宝宝/172

 科学喂养/180

 护理重点/198

 早教视角/223

出生第2个月

 宝宝的新变化/227

 科学喂养/228

 护理重点/232

 早教视角/240

出生第3个月

 宝宝的新变化/245

 科学喂养/245

 护理重点/247

 早教视角/249

出生第4个月

 宝宝的新变化/249

 科学喂养/250

 护理重点/250

 早教视角/254

出生第5个月

 宝宝的新变化/256

 科学喂养/256

 护理重点/261

 早教视角/262

出生第6个月

 宝宝的新变化/262

 科学喂养/263

 护理重点/265

 早教视角/265

出生第7个月

 宝宝的新变化/266

 科学喂养/267

 护理重点/268

 早教视角/268

出生第8个月

 宝宝的新变化/269

 科学喂养/270

 护理重点/270

 早教视角/271

出生第9个月

 宝宝的新变化/272

 科学喂养/273

 护理重点/273

 早教视角/274

出生第10个月

 宝宝的新变化/275

 科学喂养/276

 护理重点/277

 早教视角/278

出生第11个月

 宝宝的新变化/279

 科学喂养/279

 护理重点/281

 早教视角/281

出生第12个月

 宝宝的新变化/282

 科学喂养/283

 护理重点/284

 早教视角/285

第六章 1-3岁幼儿的养和育

1-2岁

 宝宝的新变化/288

 科学喂养/294

 护理重点/306

 早教视角/309

2-3岁

 宝宝的新变化/315

 科学喂养/319

 护理重点/322

 早教视角/326

第七章 婴幼儿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常识

 什么是“免疫”/332

 什么是“计划免疫”/332

 什么是“基础免疫”/332

 什么是“加强免疫”/333

 什么是“联合免疫”/333

 为什么有些疫苗需要间隔接种/333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334

 预防接种前需做哪些准备/335

 预防接种后多久才能产生免疫力/335

 预防接种后还会得传染病吗/336

 预防接种期间可以使用抗生素吗/336

预防接种对象

 早产儿能否按正常程序预防接种/337

 足月小样儿能否按正常程序预防接种/337

 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能否进行预防接种/338

 哪些宝宝暂时不能预防接种/338

 患过某种传染病后还需要接种相关疫苗吗/339

预防接种的常见反应

 什么是预防接种反应/339

 过敏性皮疹/340

 局部红肿/340

 局部化脓/341

 无菌性脓肿/341

第八章 婴幼儿常见病的护理

常见营养牲虢编

 佝偻病/344

 营养不良/346

 营养不良性贫血/347

 维生素A缺乏症/348

呼吸道常见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49

 支气管哮喘/350

 急性支气管炎/351

 肺炎/352

外科常见病

 新生儿脐炎/354

 脐疝/354

常见皮疹

 玫瑰疹/355

 湿疹/355

 尿布疹/357

 唇疱疹/358

 药物性皮疹/358

 热疹/360

 异位性皮炎/360

 皮脂溢出性皮炎/362

常见眼病

 点眼药的方法/362

 红眼病/363

 针眼/364

 霰粒肿/364

常见耳病

 滴耳药的方法/365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365

 外耳道炎与外耳道疖肿/366

常见鼻病

 滴鼻药的注意事项/367

 鼻出血/367

 鼻疖/369

 鼻窦炎/369

口腔、咽喉常见病

 口角炎/370

 鹅口疮/371

 喉炎/371

 喉痛/372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372

 风疹/374

 水痘/375

 流行性腮腺炎/376

 百日咳/378

 白喉/379

 流脑/380

试读章节

孕前要治疗的疾病

如果夫妻双方患病,那么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的性质和症状决定能否妊娠,有一些疾病应在怀孕前治愈。

贫血或高血压。尤其是严重贫血,对母亲和胎儿都非常不利,治愈后,才可以妊娠。高血压患者是重症妊娠中毒症的高危人群。女性平时血压如在130/90毫米汞柱或以上就是患有高血压病。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血压到底是多少,但时常有剧烈头痛、肩膀酸痛、失眠、眩晕和浮肿等症状应去医院检查。要经医生检查是否患有高血压并找出血压高的原因。排除由于肾脏病或内分泌病所引起的高血压,经过医生治疗,没有明显血管病变的早期高血压病病人,一般可以怀孕。

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怀孕,会造成心肺负担加重、心力衰竭、血运障碍、胎盘血管异常、易流产、早产等,严重时可危及孕妇的生命。妇女在妊娠期间随着子宫增大、膈肌升高、心脏移位,机械性地增加了心脏负担。分娩时由于子宫收缩、产妇屏气用力、腹压加大及产后子宫迅速收缩,大量血液进入循环状态,均使心脏增加负担。这些情况在健康妇女身上不成问题,但对患有心脏病的产妇则非同小可,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死亡。

但也并非患有心脏病的妇女都不能妊娠。要根据所患心脏病的性质、心脏被损害的程度、心功能状况及能否进行心脏手术等具体情况,由医生综合考虑,与本人协商后再做决定。

肾脏病、糖尿病患者妊娠,必定引起妊娠中毒症,巨大儿、畸形儿的比率也会增加。而且糖尿病患者妊娠后其临床过程复杂,处理不当会危及母儿生命。因此,一些已有明显肾脏病变或严重的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因其妊娠后畸胎率可高达20%,而且妊娠又会加重肾脏病变和血管病变,对母儿均不利,因此不宜妊娠。血压不高,心、肾功能和眼底均正常,或病变较轻的糖尿病患者应请教医生,根据疾病的程度和症状,考虑能否妊娠。

肝脏疾病。肝脏是人体内重要器官之一。它除了参加体内所有物质的代谢过程,还有分泌胆汁、排泄、解毒及合成某些凝血因子等功能。患病后这功能都受影响,如再怀孕,由于妊娠期新陈代谢增加,肝脏负担急剧增加,将使肝功能进一步恶化。患有肝病的妇女妊娠后,病情恶化迅速的应当终止妊娠,如病情不严重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妊娠。

肾盂肾炎患者需治疗后才能妊娠。因为妇女在怀孕后,体内血液循环量比妊娠前约增加1/3以上。由于血液循环量增加,通过肾脏的血流量也相应增加,所以怀孕后肾脏负担加重,对母儿均不利。另外,膀胱炎可以发展成肾盂肾炎,膀胱炎患者也要在治疗后才能妊娠。

子宫肌瘤患者不容易怀孕,最好及时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30岁以上的妇女中约有20%~30%患有子宫肌瘤。肌瘤可以单个,也可以多个,其大小相差悬殊。肌瘤生长的部位一般在子宫肌层内、子宫表面或子宫腔内。小的肌瘤一般对妊娠和分娩都没有影响,如果肌瘤较大或数目多,可使子宫体和子宫腔变形,或因输卵管受压而妨碍受孕,影响胚胎发育,引起流产、早产或不孕。因此患有子宫肌瘤的妇女,怀孕后要遵照医嘱,定期检查。

戒掉不良习惯

不要吸烟

有吸烟嗜好的妇女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应戒烟。烟草中含有400余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中有1/2对人体有害,其中主要为尼古丁。尼古丁是罪魁祸首。孕妇吸烟或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生活,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发育不良,甚至畸形。孕妇如果每日吸烟超过20支,其婴儿围产期死亡率可增  烟中的尼古丁可以使血管收缩,在孕期可以使胎盘的血管收缩,从而减少胎儿的血液供应,对胎儿的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妇女在哺乳期吸烟,尼古丁可以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导致婴儿记忆力差或记忆障碍,从而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和将来的学习。

吸烟对男性而言,除危害身体健康外,还会影响精子的质量,削弱性功能,引起精子畸形、染色体异常等,以致造成胎儿发育异常。同时,丈夫吸烟时会造成妻子被动吸烟,也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因此,丈夫应在妻子怀孕前3个月戒烟。

不要饮酒

酒精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酒精对胎儿的有害作用主要是损伤脑细胞,使脑细胞停止发育、数目减少,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发育不良。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酗酒,都会使精子和卵子发生畸变,这种畸变的生殖细胞一旦结合,就会把有病的遗传基因传给后代,引起胎儿“酒精中毒综合征”。这种综合征的表现为:婴儿生长迟缓、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面容不正常、头小、前额突出、眼裂小、心脏及四肢畸形等。另外,母亲饮酒,酒精可以通过乳汁排泄,对哺乳的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喝酒与不喝酒的孕妇在早产、流产及死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孕妇饮酒生下的胎儿大都体重过轻、智力发育迟缓,甚至外貌都会受到影响。

不要熬夜

熬夜不仅会造成体力的消耗,降低抵抗力,也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孕妇一定要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每天睡眠不少于8个小时。如果睡眠不足,会引起疲劳过度,使身体抵抗力下降,不能抵抗外来的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从而发生各种疾病。另外,睡觉时睡姿以左侧卧位为佳。左侧卧位有利于血液循环,对减少母体胸闷、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不适现象的发生有一定作用。还可有效地防止胎儿窒息。P4-P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妊娠分娩育儿全方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丛书专家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34853
开本 16开
页数 3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6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714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6: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