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让灵魂跟上脚步
内容
编辑推荐

万科董事长王石,他的双脚丈量过高山,丈量过极地,丈量过戈壁,他从未停下脚步。当他的脚步迈向唐代玄奘和尚的足迹,他和自己的灵魂有着无数的对话。玄奘之路,几千年来一条通往佛教圣殿的路,一条连接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的路。几千年来,佛教在两端,而路的中间,充满了古兰经的声音。步向佛教的历程,内心,要经历伊斯兰教的洗礼。这条路,变迁了多少历史,有着多少宗教的挣扎?

内容推荐

王石,一个热爱广阔天地的人,一个爱追问历史、追问当下的人,他是中国当下最有力的发言者之一。他热爱高山大海,爱的不仅仅是土壤和水而已,更多的是,这些土壤,这些路,这些水背后的人与故事,以及,他自己的思索。当他两次踏上玄奘之路,他寻求的,不仅是野外的刺激,徒步的痛快,更多的,是灵魂的追问,是灵魂对这条历史之路的种种叩问。这是一个21世纪的人把他的视线跨越几个世纪,往回看,用了现在的眼光。是往回看,其实,也是往前看。

目录

第一章 玄奘之路

玄奘的足迹

他混出了长安

第二章 戈壁徒步:放下与坚持

放下坚持一念间

万科的特别交际

人们痛苦的脚

发现美,创造美

莫贺延碛生死路

耐火砖的格调

千年顽强胡杨林

心灵也要斋戒

第三章 吉尔吉斯:中国人在西域

周国平老师的“放下”

冷战气氛依旧在

第一次拒绝酒

36年前的汽车兵

成吉思汗沉湖宝藏

诗仙故里碎叶城?

抢亲抱得美人归!

亲历郁金香革命

吉尔吉斯的李白

沧海桑田说列宁

中国是姥姥家

高温桑拿房的抽打

董事会主席的悲情

耗子旅社歌咏赛

致敬,中国筑路工人!

中亚火药桶

胆战心惊奥什城

第四章 乌兹别克斯坦:西线无坦途

请永远记住我的爱心!

于是战争开始了

王及百姓,不信佛法

卧虎藏龙阎主席

不要提成吉思汗

帖木尔在天有灵?

被拒斥的唐玄奘

斩首君王天文学

雄关漫道真如铁

去不去阿富汗?是个问题

第五章 阿富汗:征途漫漫

阿姆河,狂热的流浪汉

苏军由此进入阿富汗

民团护送我前行

北方雄狮马苏德

怅望浮想巴米扬

惟有人文足千秋

喀布尔枪声惊魂

爱不释手钥匙牌

你们是不是中国间谍?

地雷和枪

Money!Money!

论理,当批评

道路两边不归政府管辖

第六章 巴基斯坦:历史残损的容颜

犍陀罗的佛像

我的名字叫红

一夫当关开伯尔

军火黑市遭围攻

白沙瓦便衣奇谈

历史残损的容颜

玄奘讲经说法处

30万穆斯林在此祈祷

妻妾成群?

拉兹之歌

印巴升旗对抗赛

历史不能承受之重

第七章 印度:佛在人间如是说

小扣关门久不开

麦克马洪风波恶

前进,陆风!

圣雄

善来自智慧,来自恩宠,来自成熟

天堂就在这里

亚洲铁路第一国

见到佛骨舍利

泰姬陵的集权美学

颓废之城的活力

印度之光

真想跳进恒河沐浴啊

印度神猴中国缘

菩提树下一把土

荷花净土那烂陀

中国远征军情结

历史岂能被遗忘?

你好,泰戈尔!再见,陆风车!

后记:感受玄奘

试读章节

           中国远征军情结

前一天晚上,我们住宿在菩提伽耶遗址临近一家朴素的宾馆。临睡前敲开向东的房间:“嘿,明天帮我打听一下兰姆伽的位置,行吗?”

向东:“兰姆伽?没听说过这个地名。”

“啊,同玄奘之路没有关系。是二战期间中国缅甸远征军的训练营地,只知道在比哈尔邦,什么位置就不清楚了。很想后天送车到加尔各答的路上,拐一下到兰姆伽的训练营旧址看一看,嘿嘿,有远征军情结。”

“哈哈,我也有远征军情结,明天同导游打听打听。如果顺路就拐去看看。”

“不用向薛头请示了吧?”

“哈哈,这——你就不用操心啦。”

考察那烂陀的当天晚上,赶夜路到帕特那——比哈尔邦首府,一座繁华城市。

晚饭桌上。

向东:“请教了几位印度学者,没有一位知道中国远征军在印度的这件事,怪了吧?也没有听说兰姆伽这个地名。”

“兰姆伽是个小镇,我再查查地图,看依附哪座城市,根据资料显示兰姆伽依靠铁路,而且是铁路枢纽。你也再给打听一下。”

这段历史可谓一段悲壮之歌。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于1942年1月发动了侵缅战争。中国政府根据1941年12月《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应英国政府请求,共10万余人组成远征军,由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和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J·W·史迪威指挥,1942年2月先后入缅作战。

从3月至4月,远征军在同古、仁安羌、腊戍等地与日军激战。其中仁安羌一战援救出被围英军7000余人。但dj于中英美战略目标不一致,使远征军陷于被动态势,又因在战略上和战场上的一个失算(漏掉了日军一个加强第56师团,恰恰是这个师团出其不意突破我军侧冀并席卷了整个后方),导致整个远征军全面崩溃。8月,远征军大部退至怒江东岸,一部西撤印度,人员仅剩4万人左右,退入印度的部队改称中国驻印军。

兰姆伽在二战期间曾经作为中国远征军的训练营:1942年7月,新编第三十八师从阿撒姆邦的列多一带移防兰姆伽,接着远征军长官部和新编第二十二师也移驻于此。美国为了帮助中国装备和训练军队,在此设立了指挥部,由麦克甫将军和各兵种军官组成。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想把驻印的两个师编为炮兵部队,接受美国装备训练后空运回国,所以将新编第三十八师编为10个炮兵营。但蒋介石的美国参谋长史迪威力主将这两个师由美国装备训练后,从印度反攻缅甸,打通中印公路。于是撤销远征军长官部,令罗卓英、杜聿明回国,而后成立驻印军总指挥部,由史迪威任总指挥,只留两个山炮营和一个重炮营作为师的炮兵部队,其余各部队全面开展各兵种训练,步兵团的迫击炮、战车防御炮、火箭筒、重机关枪、轻机关枪、冲锋枪直到步枪和手榴弹都在训练之列。

此外,部队还有工兵营、通讯营、辎重营的汽车驾驶和修理部门的训练,甚至骡马的驮载和保养等也都接受美军的培训。部队还为日后的森林作战制订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选送了大批的优秀军官学习各兵种理论、技术和作战方法,大大提高了官兵的素质。  战事虽失利,但作为中国军事训练的一次现代化演练,对加速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意义还是不可忽略的,所以想借此机会去看看旧址。

历史岂能被遗忘?

19日,一天几乎都在路上度过。我们要从帕特那到加尔各答送车,有560公里的路程。上路前我为了那不肯放弃的“远征军情结”,打听了去兰契市的路线,结果得知有一个兰契市,还有一个蓝恰市,一字之差,究竟是哪一个?我自己也拿不准,但提到二战中国缅甸远征军驻地,没有人知道——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被人遗忘!  

从1942年始,中国军队的远征历时三年之久。远征军入缅作战,由于中、英、美三方矛昏重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从历史的角度看,当时的蒋介石政府亲英美,组织远征军奔赴缅甸后,又存在各自利益的考虑。因此,入缅后指挥多次变动,系统紊乱,权限不明,战争曾一度东拉西扯,徒使将士浴血,丧师辱国。

P175-177

后记

不知不觉,距离“玄奘之路”活动画上句号,已经有一年又二十多天时间。原来与出版社约定2007年3月完成本书,却一直拖到了年底,心中甚感不安。没有理清思绪,无从下笔,是拖时间的主要原因。

“玄奘之路”是一次复杂的体验,不容易做回顾和总结。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脚下万水千山,眼中众生百态,遭遇困难,领略智慧,感受不同的文明冲突,有时还有一点戏剧性——最戏剧性的是活动接近尾声时,正在印度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了考察团15名代表。其间有个小插曲,我和总书记谈话时,说到陆风车:“车队出国境以后,路上很多人都问我们,是不是日本人?开的是不是日本车?我们告诉他们,我们是中国人,开的是中国自主品牌、自己生产的越野车!他们都对中国人竖起了大拇指。”

闻及此言,总书记立刻握手恭喜站在我身边的江铃汽车集团董事长王锡高:“祝贺你的陆风车走出国门取得成功!”

事实上,这次活动能得到胡主席的关注和肯定,令考察团团友们感到意外。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胡主席兴致勃勃,从谈话中能感觉到他对玄奘这个历史人物,以及玄奘当年走过的道路都很了解——我想这是因为,玄奘作为中印两国友谊的象征,他所代表的追求真理、普度众生的伟大信念,早已深入人心,并且具有不朽的意义。

本书取名《让灵魂跟上脚步》,因为这是一次“远行之旅”,更是一次“精神之旅”。我们一路追随探访的玄奘,既是一位探险家,更是一位大德高僧。一路上,我们有陆风车,有良好的补给,有出色的翻译,遥想孤身徒步的玄奘,越发令人高山仰止。

途中,中亚是多种文明的交汇地,南亚是文明古国,许多人类的矛盾困惑,在这里表现得更加鲜明。比如人,有时候彼此友爱,共同追求自由和幸福:有时候又陷入狂热,打砸抢烧杀。比如国家,两个大国可以保持几千年友好睦邻,也可以因为第三国的作用,一朝交战,几十年仇视、不来往。比如信仰,源于济世的慈悲胸怀,却又常常被人以它的名义发动战争和屠戮……

我们一路所目睹和经历的,可能也是1400年前玄奘所目睹和经历的。我们在感受和思考的时候,不免会想到:当玄奘面对这些,他在想什么?他的勇气、毅力和坚定的信仰,源自何处?

毕竟玄奘远隔千年之外,不可能直接给出答案。我们只能通过远行,追随他的行迹,来感受他的精神。此外,路上有一些人和事,未必与玄奘相关,但却一脉相承,或者异曲同工,让我们可以一点点接近玄奘的精神世界:

在新疆经历开斋节,感受斋戒净化心灵与情操以及节制人性的作用:在那烂陀,感受释迦牟尼苦修正觉,普度众生的宏愿;在德里甘地墓,感受圣雄非暴力不合作的精神和力量;在那里,我们还得以聆听圣雄后人的领悟:“从善心而生和平,而善则是来自智慧,来自恩宠,来自成熟。善也是不喧哗的,是来自静默的……”

这几年来我一直与身边的企业家共勉:“人常道行乐趁早,我说行善也要趁早。”自己也身体力行,私人参与公益活动,在公司则倡导并推动企业的扯会责任。但经历“玄奘之路”后,我深感自己做得太少。我应该做得更多。

这种内心转变体现在表面上:从“玄奘之路”开始,我就许愿这一路戒酒。活动结束后,追加许愿,再戒两年。为什么?

我素有小饮怡情的习惯:与山友登山,饮酒暖身;登顶之后,把酒庆功。之所以戒酒两年,是为了学会自我控制,以便放慢脚步。

过去20多年里,我身处的社会、我所带领的企业和我自己,都在高速发展变化。我们的速度太快了,脚步远远跑在前面,灵魂跟不上来,整个社会因此变得很浮躁,就像德鲁克说的:“我们大大高估了眼前,却大大低估了未来”——我本人也不例外。  迫切感觉到,为了可持续,我们需要学会自我控制,正确评估眼前和未来,戒浮躁,踏踏实实做事,让自己慢下来,让灵魂跟上脚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让灵魂跟上脚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10559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