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学组织变革之经济理性(理论阐释与典型分析)/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博士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大学组织变革之经济理性研究专著。全书共八章,主要包括大学组织变革之经济理性问题提出、意义论证与研究设计,大学组织变革价值取向理论,大学组织变革利益主体理论,大学组织相关利益主体对变革的阻碍,大学组织变革成本和收益理论,组织聚合、嫁接: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高校的合并和高校独立学院的创立等。本书开拓性地剖解了大学组织变革的经济理性,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内容推荐

世界范围风起云涌的变革浪潮与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战略,使大学组织变革问题凸显并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书以大学组织变革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经济学为理论工具,以经济学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为研究范式,以“成本一收益”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构建关于大学组织变革经济理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对组织变革行动的经济合理性进行考量,以期改善大学组织变革依靠行政性,架空科学性,忽视经济性的局面。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包括书中的第一、二两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书的问题来源、目的意义、方法路径、文献状况、体系框架、创新与不足等。第二章一方面界定了本书的基本概念,即大学组织、组织变革、经济理性;另一方面阐释了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即组织变革理论与组织经济学理论。这一部分是本书研究的逻辑起点、总体设计和基本支撑。

第二部分:理论建构,包括书中的第三、四、五、六四章。这一部分立足于组织经济学世界,将大学组织变革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通过研究大学组织为什么会出现变革行为,如何获取变革收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变革方式及其不同的变革主体,如何形成变革行动集团;为什么不同主体会有不同的变革预期,如何对变革主体进行激励和约束;为什么会有变革阻力,如何克服这些人为阻力;为什么变革要支付成本,如何估量并有效控制变革成本;为什么说变革是有风险的,如何防范变革风险;为什么有的变革行为能够如期发生,有的则会中途搁浅,如何评价变革的绩效等问题,从而较为系统地构建了以大学组织变革价值取向理论、利益主体理论、成本理论、收益理论为主要构成的大学组织变革经济理性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一部分是全书的核心,也是最具创新性的内容。

第三部分:典型分析,包括书中的第七、八两章。这一部分是带着第二部分得到的认识成果回到现实的教育世界,选取大学组织变革的典型实例进行具体分析。第七章以高校合并为强制性大学组织变革典型,第八章以公立高校嫁接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为诱致性大学组织变革典型,通过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变革之经济逻辑的揭示,一方面运用并检验第二部分认识成果的解释力,另一方面运用活生生的变革场景加深人们对大学组织变革经济理性的感受和理解。这一部分是文章第二部分的延展和深化,也较具创新价值。

通过理论阐释和典型分析,本书开拓性地剖解了大学组织变革的经济理性,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颇具学术价值。同时本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组织变革相关主体的经济理性意识和理性认知能力,进而对控制变革成本,扩大变革绩效有所裨益,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目录

第一章 问题提出、意义论证与研究设计

 一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假设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 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式

(二)研究方法

 四 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一)关于“大学组织”的研究

(二)关于“经济组织及其变革”的研究

(三)关于“大学组织变革”的研究

(四)关于“大学组织变革经济理性”的研究

 五 体系结构与创新之处

(一)体系结构

(二)创新之处

(三)后续研究空间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 基本概念

(一)大学组织 

(二)组织变革

(三)经济理性

 二 理论基础

(一)组织变革理论

(二)组织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大学组织变革价值取向理论

 一 生存性价值标准:拓展大学学术使命

(一)学术与大学学术性的含义

(二)拓展学术使命是大学组织变革的生存性价值标准

 二 发展性价值诉求:增进大学办学效益

(一)办学效益与办学效率的含义

(二)增进办学效益是大学组织变革的发展性价值诉求

 三 战略性价值选择:提升大学竞争能力

(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二)提升竞争能力是大学组织变革的战略性价值选择

 四 过程性价值取向:彰显变革经济理性

(一)大学组织变革经济理性的含义

(二)彰显变革经济理性是大学组织变革的过程性价值取向

第四章 大学组织变革利益主体理论

 一 明确大学组织变革利益主体的意义

(一)大学组织变革多元利益主体的客观实在性

(二)明确大学组织变革利益主体的现实必要性

 二 确立大学组织变革利益主体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

(二)实践依据:大学组织委托代理链条

 三 大学组织利益主体的变革效用函数

(一)政府及其官员的变革效用函数

(二)学校及其工作人员的变革效用函数

(三)学生的变革效用函数

 四 大学组织相关利益主体对变革的阻障

(一)个体阻力

(二)学校阻力

(三)社会阻力

 五 大学组织变革利益主体的权力争夺

(一)权力争夺的内容与能力

(二)学校内部的权力争夺

(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权力争夺

第五章 大学组织变革成本理论

 一 大学组织变革成本基本界定

(一)大学组织变革成本的内涵

(二)大学组织变革成本的构成

(三)大学组织变革成本的属性

 二 大学组织变革成本发生原理

(一)大学组织变革主体的经济理性

(二)大学组织变革过程的生产性

(三)大学组织变革资产的专用性

(四)大学组织变革信息的不完全性

(五)大学组织变革路径的依赖性

(六)大学组织变革权力结构的失衡性

 三 大学组织变革成本度量模型

(一)作业成本法原理

(二)作业成本法对大学组织变革成本估算的适用性

(三)大学组织变革作业成本估算模型

 四 大学组织变革成本控制策略

(一)提高变革主体素质

(二)慎重选择变革路径

(三)促使学校变革与社会发展合拍

(四)保持变革相关因子协调一致

(五)强化变革成本分担与约束机制

第六章 大学组织变革收益理论

 一 大学组织变革收益构成分解

(一)经济收益、非经济收益

(二)个体收益、学校收益、社会收益

 二 大学组织变革收益发生原理

(一)组织均衡状态与组织收益最大

(二)组织均衡打破与潜在收益出现

(三)潜在收益驱动与变革契机形成

 三 大学组织变革收益实现机制

(一)大学组织变革行动集团生成机制

(二)大学组织变革行动方案优选机制

(三)大学组织变革阻力排除机制

(四)大学组织变革风险防范机制

(五)大学组织变革激励约束机制

 四 大学组织变革收益评价模型

(一)依据经济理性的变革收益评价模型

(二)依据同意原则的变革收益评价模型

第七章 强制性变革典型分析: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高校的校际间合并

 一 高校合并的基本概况

(一)高校合并的内涵

(二)高校合并的类型

(三)高校合并的进程

 二 高校合并的利益主体

(一)高校合并的利益主体结构

(二)高校合并主体的利益驱动

(三)高校合并主体的利益冲突

 三 高校合并的成本构成

(一)高校合并的投入性成本

(二)高校合并的作业性成本

 四 高校合并的绩效评价

(一)高校合并的效度分析

(二)高校合并的效能评价

(三)高校合并的经济悖论

(四)提高高校合并成效的建议

第八章 诱致性变革典型分析: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高校独立学院的发展

 一 高校独立学院成长的基本概况

(一)独立学院的产生发展

(二)独立学院的基本特性

(三)独立学院的类型模式

 二 公立高校嫁接独立学院的诱致因素

(一)社会性诱致因素:经济体制转轨与高等教育市场壁垒为公立高校嫁接独立学院提供了社会环境

(二)法律性诱致因素: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宪法关于所有制问题的修正为公立高校嫁接独立学院追加了法律依据

(三)理论性诱致因素: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产业理论为公办高校嫁接独立学院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政策性诱致因素: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和高校扩招政策为公办高校嫁接独立学院提供了政策背景

(五)市场性诱致因素:高等教育需求旺盛和社会习俗对公立高等教育的选择偏好为公办高校嫁接独立学院提供了市场空间

 三 公立高校嫁接独立学院的利益主体

(一)公立高校嫁接独立学院的利益驱动

(二)公立高校嫁接独立学院的利益冲突

 四 公立高校嫁接独立学院的价值理性

(一)经济性彰显并被泛化

(二)效益性成为核心价值

(三)竞争性被间接兼顾到

(四)学术性有可能被冲击

 五 公办高校嫁接独立学院的变革成本

(一)公立高校嫁接独立学院的投入性成本

(二)公立高校嫁接独立学院的作业性成本

 六 公办高校嫁接独立学院的变革收益

(一)社会收益

(二)学校收益

(三)个体收益

 七 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产权问题

(一)独立学院的组织经济学定义

(二)独立学院现存的产权关系

(三)独立学院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独立学院产权明晰与规范的政策建议

附录1:关于大学组织变革经济理性理论建构的访谈提纲

附录2:关于大学组织变革主体利益偏好的调查问卷

附录3:关于高校合并绩效评价的调查问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记下一颗感恩的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学组织变革之经济理性(理论阐释与典型分析)/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博士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桂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65812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7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8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