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朱树屏信札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海洋化学家、浮游生物学家和水产学家朱树屏先生的往来信件集。全书收集了朱树屏先生1938-1973年间与师长、亲友、同好等586封往来书信。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分“求学之路”、“水产基石”、“海洋之魂”和“耕牧海洋”四个部分。

内容推荐

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分“求学之路”、“水产基石”、“海洋之魂”和“耕牧海洋”四个部分。“求学之路”包括朱树屏先生1938-1946年在英国、美国期间的往来信件;“水产基石”以朱树屏先生1947-1948年9月在云南大学任教、创办山东大学水产系的往来信件为主,其后与山东大学水产系有关的信件也收录在本部分;“海洋之魂”以朱树屏先生1948年9月至1950年回到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以及创建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信件为主;“耕牧海洋”包括朱树屏先生在中央水产实验所(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期间(1950-1973年)的信件。在编排上,各主题下,按时间顺序编排,年代不详亦无法判别的信件收录在各主题的最后。英文信件右上为发信人地址,左上为收信人地址。

目录

一 求学之路

二 水产基石 

三 海洋之魂

四 耕牧海洋

后记

试读章节

亲爱的锦:

我来了,你却走了!告诉我,人间还有更比这伤心的事么?这颗失意的心将如何安排呀!我的锦:我是梦么?现在我难过死了!我感到了万分的孤独!痛苦的心,流不出的眼泪,它们在这整个的体内不断的攻击我,我不知道这未来的生活一天天如年一般的怎样度过啊!这悠长的别离!我的锦:你还能想到我么?

亲爱的,如果你不觉得麻烦时,请你看下去,这是旅途的经过:离青岛的烦难费了七八天的事才得购到太古的船票。我也是在七八天前突然决定的南来,太匆忙。所以既无信通知你更未得约在文赴青。这所以要南来的原因是姚子光君亲自说要送我,当然我是高兴极了,所以顾不得一切我即马上办理买票手续。好容易把票买到,只有在出口时受到的检查稍微详细,这样的结果,即于九月十六日早搭小船子登太古之顺天号起程,十九日至沪,寓东方饭店,二十日访王师母,得知你出国消息,他[她]又说大概不一定,我心里有点纳闷想:绝对不会的!难道说既不能回山东一趟,写封信总能办到的。为什么一封信也不来呢……(在我离青前已经十七天没有你的信了!)那时我的心已经烦燥[躁]的失常了!但是既已至沪,我绝不愿再回青岛往虎口里送了!于是又买票至港。同时发了一电报,满心希望着如果你尚未走,一定会迎我的!希望着苍天帮助我!

二十二日搭太古济南号,二十三日开,二十六日至港,因船上有一天花患者故在船上被禁三天,二十九日始得登岸。锦:你想想这时我的希望与焦急,应当达到怎样的程度?直至由大船登上了六国饭店的接客船,那个希望的心仍觉得总不会绝望,或者你在那里等……我们终于到了饭店了!问了数个茶房,知道我又失望了!十一时持了你寄给我的片子会到了伍君,得知蔡先生尚住此,午后又访蔡先生始得知你已确实出国了!如果我不是在人面前站着,我是一定要放声大哭了。眼泪只得强咽下去!这时我左右为难!蔡先生似乎看出了我的意思,所以告诉我:“放心赴阳朔,那里朱先生安排的很好。嘱托了王先生及其他各位先生及太太们,到那里他们一定帮忙的。如果现在回青岛,可是不大合适……”并且写了一封介绍信到梧州时请其帮忙,还有几片名片。我又决定了走,因为经济问题,只好请姚君回去。三十日早我即同母亲、小琳搭船,二号[日]即至梧州,持介绍信访到了黄、王二君,多亏他们帮忙于三号[日]晚即登船(无至平乐船)四号[日]晚始开,不久即停,夜里停驶,五号[日]又开,六号[日]即在桂平遇事,船停在水中,那些壮年们都逃上岸去了,我们无办法只好蹲在舱中等,眼看着两岸接连有数十枚落下,船被震得乱动,我想:“这回是一定会死在这里了!我这一生多么冤呀!就让我这样静悄悄的消灭了么!天啊!我的锦!鸡在头上绕,蛋在地下碎,约有半时余,好容易解除了!像作了一场恶梦,我并不曾相信我是活着的,在这次以后我们又逃了三次,母亲的鞋都踏在泥里提不起来,我抱着小琳眼看着人家都纷纷跑到岸上的草里面去了!但是我们这老小怎么办?仍得慢慢走,幸这数次全不像第一次。十月十一日至柳州,十三日始搭汽车来朔。在站上看到韵笙去接(在柳州恐研究院又拟昆明故打一电报),心里更加难受!如果是你!!韵笙领我们至宿舍里,原来那就是你住过的屋子!我看到了帐子、毯子,我们的枕头……这都是些使我痛苦的回忆的引子!亲爱的锦!这时我心里是什么滋味?你能否想到?日子就在这寂苦中继续着!我想到她的漫长,我的锦,这叫我怎样忍受啊!

昨天又收到由青岛转同的毛衣,我暂且以它代你,这里面包含着你身上的温热,我将让它永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温热也要浸在里面,锦,你走后只有这点是你留给我的你身边的东西,没有一点别的贴身物件留给我,我很伤心!

今天又收到了由青岛转来的单号一封,汇票也收到了,生活问题暂且勿念!来此后见到了陈师母及单太太,其他均未见,他们不来,我是绝不出去的,我将要实行关门制,因为我是个悲愁孤苦的人。

来此多亏韵笙及老姚帮忙,请勿念!

听说你晕船,现在你一定平安到伦敦了,上帝一定会保佑你的,愿你好好的保重,现在你也是个孤独的人了!有谁管你!想起来真难过,你离我更远更远了!我总是赶不上!我觉得将来又是美丽又是凶恶!

脑子乱了,一切请你原谅,夜已深了,明天再谈。祝我亲爱的锦晚安!

十七日

一天王先生来交给了我一只钏子,并且说:“如果有什么事情或经济缺乏时可以告诉我的,或者向陈师母、欧太太、单太太说都可以的,这只钏子朱先生是留给你万一无钱用时拿来补充的,我想这倒不必。朱先生的经济问题很有余,你们不要着急了……”我知道这些话是告诉我,你离所后已停止了薪水,本来对此我还有点希望的,因为你曾经说过,不过现在是国难期,当然我们只能忍受着一切困难!现在唯一的希望只有请你给我建造一个美丽的将来!这三四年的悲酸寂苦的时光也好让我含笑流着眼泪等待你!我的锦,只要你时刻不要忘记这个可怜的人!

你来信时可暂寄韵笙转,等我住定了房子再另给你详细地址。

你需要把你的地址很清楚地写给我,我没有英文程度,觉得很对不起你,深恐会使你觉得这是一种羞辱!但是现在已不能前进了!

对于功课求你从容处理,不要太忙苦了!我很是念着你的身体!

对我的一切,你切勿挂念,我自会加意小心,暂且不谈!

祝你愉快!一个深长的吻!!

P4-6

序言

《朱树屏信札》是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海洋化学家、浮游生物学家和水产学家朱树屏先生的往来信件集。全书收集了朱树屏先生1938-1973年间与师长、亲友、同好等586封往来书信。

感谢细心、严谨的朱树屏先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这是我国科技界,尤其是海洋科技界之大幸。透过这些信函,可以看出朱树屏先生的学术研究轨迹,也可以发现他正直诚实的品格和克己奋斗的精神。透过这些信函,许多尘封的史实跃然纸上:抗日战争期间,教育界、科技界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办学、科研的真实状况,以及日本侵略者对重庆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他与留英同学组建中华自然科学社英伦分社,积极推动中、英两国的科学交流与合作,他奔波于英伦三岛,组织募捐,支援祖国的抗战;他为中央研究院、云南大学、西南联大等购买了大批科学书籍和仪器设备,通过李约瑟博士和英国文化协会运往祖国;在商务印书馆的资助下,他参与创办了《东方副刊》,组织留英同学撰写稿件,向国内介绍、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他通过。BBC广播,向国内介绍欧关工业及自然科学发展状况;他参与发起创建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内幕;他创建我国第一个本科水产系——山东大学水产系的全过程和其中的艰辛;他开创了我国海洋农牧化、人工增养殖科研事业,开创了海带、紫菜、鱼、虾、贝类的人工养殖事业;参与我国十二年科技规划(1956-1967年)和十年科技规划(1963-1972年),他深谋远虑,为国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他参与了中国与前苏联等国的海洋、水产合作研究,参与组织了我国的海洋调查工作。

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分“求学之路”、“水产基石”、“海洋之魂”和“耕牧海洋”四个部分。“求学之路”包括朱树屏先生1938-1946年在英国、美国期间的往来信件;“水产基石”以朱树屏先生1947-1948年9月在云南大学任教、创办山东大学水产系的往来信件为主,其后与山东大学水产系有关的信件也收录在本部分;“海洋之魂”以朱树屏先生1948年9月至1950年回到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以及创建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信件为主;“耕牧海洋”包括朱树屏先生在中央水产实验所(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期间(1950-1973年)的信件。在编排上,各主题下,按时间顺序编排,年代不详亦无法判别的信件收录在各主题的最后。英文信件右上为发信人地址,左上为收信人地址。

为方便阅读,各主题下有一导引性的说明,简要介绍了背景;外文信件全部译成中文;对必要的人和事在信件中作简要注释。

由于年代久远,有的字无法辨认,用“□”代替;方括号“[ ]”中的文字为编者所加,多为补充年份、字词或对错别字的订正,方括号中年份后加问号的,表明年份不确定。

本书原计划2007年4月在朱树屏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以资纪念,但由于所收信件大多为手书,且以繁体字为主,为保证质量计,出版时间一再推后,难免为许多翘首以待的读者所失望。也许,学习朱树屏先生认真、严谨的作风,正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编者

2007年10月

后记

打我记事起,就在照片里认识了爷爷。他是那样的慈祥、睿智,他看着我,似乎想说些什么……

我逐渐长大,每每望着爷爷的照片,阅读着有关爷爷的报道,心里总在想:生活中的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工作中的爷爷又是怎样的人?

两年寒暑,细阅日记、信函、史料,遍访京、沪、宁、鲁……

眼泪一次次流淌,心灵一次次震撼……

于是,又一个两年,倾注着对爷爷的敬仰与缅怀,

承载着责任和使命,

终于,《朱树屏信札》问世了。

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档案馆、青岛市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英国皇家学会、英国海洋生物学会、英国淡水生物学会、英国文化协会、剑桥大学、伦敦大学、BBC广播公司、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华美协进社给予的大力协助并提供照片、信函。

本书英文信函由陈雪莉翻译,杜曾荫、庄志猛、赵俊、刘慧、DoungSalmon、Valexie Salmon校译,在此一并致谢。

朱谨

2006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朱树屏信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月//朱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769109
开本 32开
页数 5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0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4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