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州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书中具体研究了:宋金元时期的地方信仰与村社系统、明清泽州的士绅社会、市镇中的“社”与士绅的村社理想、村社职能的扩张及历史命运、村社财产与村社间的权利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解题:“乡土社会”与“制度变迁”

 第二节 作为神祗、组织和制度的“社”——学术史的回顾

 第三节 思路、结构与问题

第二章 宋金元时期的地方信仰与村社系统

 第一节 泽州地方信仰和祈雨传统的演变

 第二节 村社庙的扩展——以金元时期的成汤行宫为中心

 第三节 以神庙为中心的村社系统——崦山白龙庙的个案

第三章 国家和地方历史变迁中的村社——以“七社十八村”为例

 第一节 宋明时期的泽州历史

 第二节 国家基层制度与乡村信仰组织——从“水东管”到“七社十八村”

 第三节 地方历史脉络下的村社权力更替

 第四节 村社系统中的乡村秩序与村落关系

第四章 明清泽州的士绅社会

 第一节 地方文化传统的建构——程子乡校的故事

 第二节 明清士绅兴衰与地方士绅网络

 第三节 士绅在地方社会中的作用和局限——以明末清初的动乱为中心

第五章 市镇中的“社”与士绅的村社理想

 第一节 喧嚣市镇中的公共舞台(一):郭峪社

 第二节 喧嚣市镇中的公共舞台(二):润城社

 第三节 士绅的村社理想(一):郭壁社

 第四节 士绅的村社理想(二):下交社

第六章 士绅家族形态与村社

 第一节 宋金元的世家大族

 第二节 明清士绅的家族建设及其与村社的关系

 第三节 明清华北宗族发展的挫折

第七章 作为乡土制度的明清村社

 第一节 明清的里甲与地方社会

 第二节 村社职能的扩张及历史命运

 第三节 村社财产与村社间的权利关系

 第四节 乡村中的“会”

第八章 “社”与社会:地方历史传统与制度变迁

 第一节 “社”的内涵

 第二节 “社”与士绅:制度权威与个人权威

 第三节 “社”的网络与村落关系

 第四节 结语:乡土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地方差异

附录 碑文

 硖石山青莲寺上方院铭记并序

 玉皇庙碑文

 重修玉帝庙记(金)

 玉皇行宫记

 重修玉帝庙记(明)

 创建庙门屏志

 玉皇庙重修记

 重修玉皇庙碑记

 增建咽喉祠记

 刘家庄玉帝行宫记

 创筑沿河石坝碑记

 阳城县归正赡庙田之记

 邑侯青天杨老爷断明四社各遵照合同旧规德政

 怀庆府河内县每年三月二十二日老庙祈拜圣水记

 崇寿寺创塑大佛碑记

 采买黄丝归社办理并口口记

 王公保全磐石寨城垣窑楼永禁拆毁墙碑

 乙亥宰社碑记

 戊子宰社碑记

 重修黑龙庙碑记

 文献书目

 史料

 碑刻资料

参考专著、论文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州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杜正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23242
开本 32开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8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2.54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