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站在世界屋脊的将军
内容
编辑推荐

《站在世界屋脊的将军》是四川作者天泉和李天雄历经数年、几易其稿完成的作品。该书反映的是已故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陈明义将军的传奇人生。陈明义将军出生在河南省商城县大别山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14岁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名副其实的“红小鬼”。他的一生经历了腥风血雨、艰苦环境和权力名利的严峻考验,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军。革命战争年代,他曾在朱德、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边工作,耳濡目染、受益匪浅。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几代领导对他在西藏工作的肯定和勉励。

内容推荐

陈明义同志是我们西藏军区尊敬的老首长,共和国的第一代将军。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特别是在西藏战斗和工作了二十五年,他为捍卫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巩固西南国防,保卫边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书中,作者以饱含深情的文字,生动地向我们描述了陈明义将军传奇的一生。字里行间让我们倍感岁月的峥嵘与艰难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看到了我们党、我们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将军昨天走过的道路仿佛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引起我们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祁连山不灭的红星

第二章 浴血太行 威震冀南

第三章 从豫皖苏到大西南

第四章 红旗插向喜马拉雅

第五章 金桥司令

第六章 为了西藏的明天

第七章 胸怀

第八章 战将的风采

第九章 功盖千秋的长征金碑

第十章 将军的家风

尾声 永远的怀念

后记

试读章节

地处西南边陲的西藏是海拔最高、地势最险要、气候最恶劣、环境最艰苦的地方,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人们还把它视为“生命的禁区”。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一位身经百战、满身伤痕的共和国第一代将军,战斗和工作了二十五年,直到1975年调回四川,他才离开这个让他一生无法割舍的眷恋之地。

他把自己的心血留在这片土地。

他把自己的深情留在这片土地。

他把自己的挚爱留在这片土地。

他把自己的梦想留在这片土地。

这位将军就是在百万藏族同胞中被誉为“活菩萨”,无论职务如何变化,在西藏指战员中被亲切地称为五号首长的陈明义。陈明义生前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党和人民为了表彰他的历史功绩,授予他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他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在我军历史上,在共和国第一代将军中,他是在西藏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指挥员。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陈明义将军要这样去做?

西藏的历史作了回答。

在西藏漫长的历史上,有三件影响深远,让藏族同胞刻骨铭心的大事:

第一件事是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吐蕃王朝与汉唐联姻,文成公主远嫁西藏,促进了汉藏民族团结。政治融洽与经济、文化大交流,推动了西藏社会和文明的发展。如今,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又名:唐蕃甥盟碑),就是明证。

第二件事是1271年,新即汗位之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忽必烈任命八思巴为帝师兼领主管全国佛教和藏区事务的宣政院。元朝在藏区驻军、划区、设治、委任官员、颁印、定税、建立驿站、立法审判。皇帝对藏区政教首领拥有至高无上的统辖权。随着中国各民族地区空前大统一的元朝的建立,分裂了400多年的西藏地区也得到统一,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藏民族成为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第三件事是从1950年1月开始,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8军奉命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经营西藏,保卫边疆。这一历史事件,彻底改变了西藏的历史和百万农奴的命运,这是西藏革命划时代的里程碑,是西藏历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事件。它昭示后人、彪炳千秋。陈明义将军是这一事件的组织领导者和开拓者之一。

中央领导的评价作了回答。

1964年,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握着陈明义的手说:“陈明义,你在西藏十几年修路架桥,修建了康藏公路,现在又在修中尼公路,为西藏老百姓做善事,谋幸福,贡献很大哩!”

在旁的周恩来总理对毛主席说:“陈明义是大别山的‘红小鬼’,现在成了我们共产党的筑路专家啦。”

毛主席又说:“好呀,好一个‘红小鬼’专家。”

邓小平对自己的部下陈明义更是十分了解。1975年3月,文化大革命中重新复出,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邓小平到四川视察西南防务,在成都金牛宾馆见到陈明义说:“陈明义呀,你是十八军参谋长,以后又当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你熟悉西藏,热爱西藏,你是西藏的‘活地图’。西藏建设好了,西南国防就巩固了!”

1999年,江泽民主席出国访问结束,路过成都时,他会见了成都军区、成都军区空军和四川省武装警察部队师级以上干部。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廖锡龙上将向江主席介绍了陈明义,江主席说:“陈明义是我熟悉的干部,十年以前我就认识他了,1990年迟浩田和我第一次到西藏,还是陈明义同志给我们介绍的情况。陈明义不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做出了贡献,而且为西藏做出了重大贡献。以陈明义等同志为代表的‘老西藏精神’就出自我们西南,成都军区更应该把它学好,发扬光大!”

1988年12月,西藏发生骚乱,胡锦涛同志临危受命,肩负党中央的重托,从贵州赴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路过成都,在成都西藏饭店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紧握着陈明义的手说:“你在西藏这么多年,不容易啊!你为西藏人民干了不少事情,为西藏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人民和历史都会记住你的。”

他用自己的革命生涯作了回答。

陈明义13岁投身革命,14岁参加红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开辟鄂豫皖苏区、坚持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参加了苏家埠战役和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曾经三过草地。特别是参加红军西路军西征,九死一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与国民党马步芳军队进行殊死搏斗,血战河西走廊,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抗日战争时期,他又随刘伯承、邓小平转战太行山。参加了奇袭阳明堡战斗和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之后,又在华北冀南根据地领导军民粉碎了日军的“铁壁合围”,收复了衡水等二十多座县城,取得反扫荡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陈明义作为豫皖苏军区参谋长,在上级的组织指挥下,他参与创造了以一万兵力,打败了国民党军五至七万之众,并将豫皖苏军区从三个军分区扩大到八个军分区、一个独立旅,拥兵八万的战绩。尤其是宋任穷和他被上级任命为淮海战役支前司令部正副总指挥,为保证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以后又率第18军打过长江,挺进大西南,直到受命进军西藏,解放西藏。P1-3

序言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前夕,我们读了长篇纪实文学《站在世界屋脊的将军》一书,感到非常振奋。陈明义同志是我们西藏军区尊敬的老首长,共和国的第一代将军。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特别是在西藏战斗和工作了二十五年,他为捍卫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巩固西南国防,保卫边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书中,作者以饱含深情的文字,生动地向我们描述了陈明义将军传奇的一生。字里行间让我们倍感岁月的峥嵘与艰难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看到了我们党、我们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将军昨天走过的道路仿佛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引起我们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

陈明义将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下,在烽火硝烟的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将领。他13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4岁参加红军,革命战争年代,他从基层干起,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出生入死,征战南北。他在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在长征途中和西路军,在八路军第129师和晋冀豫军区,在冀南军区和豫皖苏军区,在解放大西南与和平解放西藏的进军中,都留下了光荣的战斗足迹,表现了共产党人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赤胆忠心、英勇奋斗的英雄气概和坚贞品德。

陈明义同志在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曾有幸在朱德、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著名军事家身边当参谋,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在战争年代,他长期担任团、旅、师、军级的参谋长,曾参加过许多战役战斗,对作战指挥和参谋业务有重要建树。

陈明义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宗旨。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他在西藏军区工作时间长达二十五年,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最美好的时期,也是一个共产党员最难能可贵之处。他不是没有条件到内地工作,五十年代后期,他在北京高等军事学院(现国防大学)学习,毕业分配时,解放军总政治部了解他患有高原不适应症,征求他的意见是留在北京还是回西藏,陈明义毅然选择了后者。在吃苦与享乐、奉献与索取之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决心和誓言写在了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之间。

新中国成立后,陈明义同志一直在西藏军区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他除了参与领导军区的部队建设、巩固边防,平息西藏叛乱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等重大任务外,还先后带领部队克服重重困难,修建了康藏公路(后改称川藏公路)、当雄机场、中尼公路、贡嘎机场等推动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他不愧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开拓者,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奠基人。毫无疑问,陈明义把他一生中最壮丽的年华完全献给了西藏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他不顾长期缺氧,身患疾病,深入边防、哨卡,深人藏区的山寨、牧场,把党的温暖送到一线部队和藏胞的心上,几次险些付出生命的代价,自己却无怨无悔。作为西藏军区的老首长、老领导,他用忠诚、勇敢和智慧捍卫了祖国神圣的疆土;他用执著、无私和团结带出了一班最富有奉献精神的共产党人;他用老红军特有的理想、信念和行动创造、实践了“老西藏精神”;他用真诚、炽热和心血为西藏人民谋利益。西藏的山山水水和广大官兵都将永远铭记着陈明义同志的英名!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敬重陈明义同志,他是我们西藏官兵学习的楷模。我们要学习他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崇高品质;学习他忠于祖国,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的革命气节;学习他恪尽职守,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学习他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高尚情操。我们一定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把我区部队的全面建设推向新的水平而努力奋斗。

长篇纪实文学《站在世界屋脊的将军》一书即将出版,我们能为此书作序,感到十分高兴。热切希望本书发行后,能在军内外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特别是受到我们西藏军区广大官兵的喜爱,并从中吸取教益和力量。  2007年2月19日于拉萨

后记

陈明义将军是我们尊敬的老首长。将军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和崇高的精神风范,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虽然反映将军生平业绩的文章和文艺作品有一些,但我们总感到言犹未尽。在将军亲属和战友们的支持下,我们获得了大量详实的材料,不少鲜为人知。经过仔细研读和调查研究,我们决心再创作,并取名为《站在世界屋脊的将军》。当中国作家协会、四川省作家协会知道此事后,非常重视,给予了热情的帮助,现已列人中国作家协会2006年重点作品扶持篇目。特别是成都军区、西藏军区对本书的创作和出版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西藏军区司令员董贵山、政治委员段禄定为本书作了序。这些都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在创作过程中,为了使作品反映的主要事实准确无误,真实可信,将军的亲属一次又一次的对书稿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特别是陈亦军、陈雪冰、骆躬践还亲笔撰写了有关部分。将军的夫人周锦文对此书非常重视,十分慎重,对书中的一些提法还特意让长子陈亦军征求了原西藏部队部分军以上、地方省级干部的意见。已故作家杨星火同志曾为将军写过传记《高路人云端》,从她的书中我们受到了很大启发。较长时间在将军身边工作过的罗国成以及林春泉等同志还提供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材料和建设性的意见。尤其是将军生前的老战友刘华清、杨成武、张爱萍、洪学智、张震、江村罗布、高厚良、胥光义、王诚汉、向守志、唐贤美、马辛春、阴法唐、张少松、徐小岩、吴俊全、杨武、陈子植、白健、郄晋武、乔学亭、王心前、王运祥、魏克、顾草萍、王达选、吴晨、路晨、杜斌、洪凯、张存善、唐念祖、陈良、张凤臻、杨一真、金良平、金晓亮、缪德亮、张艺学、赵忠璐、王富荣、杨泽明、洪历辛、洪历伟、孙峰、余松林、杨崇友、苏策、高平、徐永亮、郑克、索娜、达娃拉母、李俊琛、罗念一、林竺、王富洲、焦东海、訾峰、彭芳、何瑞云、杨万禧等同志的题词和撰写的回忆文章,为我们写好这部作品打下了基础。这部作品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此,我们特向上述领导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经过几年的努力,几易其稿,作品虽然完成了,但由于我们功底不足,水平有限,缺憾一定不少,我们诚恳地期待熟悉将军生平的同志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给予批评指正。

当这部作品问世的时候,正值陈明义将军诞辰九十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如果能从将军走过的脚步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感悟到难忘的峥嵘岁月,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了解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认识什么是革命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加热爱我们党,热爱我们国家,热爱我们军队,那就是我们最大的企盼。

作者

2006年10月于成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站在世界屋脊的将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天泉//李天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1778
开本 16开
页数 4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2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