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两广纵队情系珠江
内容
编辑推荐

广东人民抗日武装的建立、抗日基地的建立、敌后游击战争的胜利开展、东江纵队成立与建设、两广纵队在战争中诞生、两广纵队战斗在华东战场……本书叙述了两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抗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斗历程;歌颂了两广人民子弟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不朽功勋!

内容推荐

本书叙述了两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抗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斗历程;歌颂了两广人民子弟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不朽功勋;讴歌了革命先辈和英烈们的丰功伟绩。两广纵队是一支在华东、华南战场上纵横驰骋的劲旅,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

序言

前述

第一章 广东人民抗日武装的建立

第二章 抗日基地的建立

第三章 敌后游击战争的胜利开展

第四章 东江纵队成立与建设

第五章 东江纵队胜利北撤

第六章 两广纵队在战争中诞生

第七章 两广纵队战斗在华东战场

第八章 进军华南解放两广

附录一:东江纵队和两广纵队序列表

附录二:两广纵队战斗统计表

后记

试读章节

合作的实现,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而深刻的影响,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抗战全过程中贯穿着两条抗战路线;一条是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不发动人民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一条是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利益,实行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全面抗战路线。

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指出实行我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义决定: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争取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行动方针。

这次会议上我党制定的指导抗战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广东各级党组织领导人民进行抗战、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依据。

广东具有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是全国革命的根据地。党的组织、工农运动和武装斗争,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后,中共广东省委领导广东人民在东江、琼崖、广州等地举行了武装起义,建立起红色政权,进行了以工农武装割据为主要形式的英勇斗争。这时,八一南昌起义军先后到闽粤赣边支援战斗,建立起红色政权。后来,各地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失败,广东的党组织和工农运动、革命武装遭到极大摧残。省、地、县各级党组织几乎全遭破坏,但海南岛的冯白驹、东江的古大存和粤北的党组织仍领导着少数党员和武装,在极为艰险的条件下,继续坚持英勇艰苦的斗争。有不少党员和红军的干部、战士在各地分散隐蔽,等待时机,寻找党的组织或进行个别的斗争,他们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广东党组织恢复、发展和建立人民抗日武装的种子与骨干。

1936年,党中央从北方局派人到广东,进行恢复党组织的工作。同年下半年,中共中央临时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和中共临时广州市工作委员会(简称市工委)相继成立,南委由薛尚实任书记,市工委由王均予任书记。南委和市工委成立之后,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通过党的外围组织中国青年抗日同盟、中国诗坛社、突进社等,在青年中开展工作,建立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群众组织。后来,由中山大学抗日先锋队、广。州市学抗会、救亡呼声社、青年群社、青年抗日先锋团、平津同学会、留东同学会和中大附中抗日先锋队等8个抗日团队联合成立我党统一领导的青年团体——广东抗日青年先锋队。广东的抗日救亡运动,逐步从广州发展到全省。

卢沟桥事变后,党中央派张文彬、南方局派黄文杰来广东,整顿和加强以广东为主的南方党组织。1937年10月,张文彬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改组了南委,张文彬任书记,薛尚实任副书记。年底,党中央派廖承志同志到香港建立八路军办事处,廖承志任主任,主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组织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支持祖国抗战。1938年初,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成立,云广英为主任。办事处以合法的名义指导协助广东地方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动员和推动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同胞、爱国华侨参加抗日。

1938年4月,根据党中央指示,撤销南委,成立中共广东省委员会,由张文彬任书记。

1938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尹林平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省委的决定,在广州召开东莞、增城、番禺、从化、花县等广州外围几个县党的军事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各地党组织要利用各种合法形式,组织民众抗日武装;推动国民党当局进行民众抗日武装的军事训练。要求党员努力学习军事技术和抗日游击战术。7月问,省委报告中央军委,经叶剑英同志批示同意,拟定在日军入侵广东时,以东江的罗浮山、桂山为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据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东江人民,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坚决拥护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加紧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准备。地处国防前线的惠阳、东莞、宝安和增城各县人民的抗日热情尤为高涨。

早在1935年冬,东莞中学的学生冲破国民党当局的阻挠,举行了“一二·九”爱国运动的示威游行,成立了“学生救国会”。1936年秋,成立中共东莞县特别支部,后改为中共东莞县工作委员会(简称东莞县工委),后又改为中心支部,领导东莞、宝安和增城三县的党组织和人民抗日武装进行斗争的准备。中心支部通过统战关系,利用合法名义,发动、组织、武装群众。同时取得东莞驻军153师的支持,举办了两期军事训练班,有200多人参加。军训班为我党培训了一批军事骨干。

1936年起,惠阳沿海地区的进步青年先后建立了淡水、坑梓、海岸读书会等青年抗日团体,宣传抗日,开办夜校,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12月,中共广州市工委派党员刘向东、黄木芬以抗战教育实践社流动工作团的名义,带领10多人的工作队到东莞、宝安天堂围、观澜地区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1月,又派党员王启光以救亡呼声社国防前线工作队的名义,带领10多人的工作队到宝安县城南头和乌石岩地区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初,黄木芬争取了观澜乡抗敌后援会副主任、开明绅士吴盛唐和曾鸿文的支持,在观澜、龙华地区征集民间枪支,组织抗日自卫队,为我党在宝安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打F了一定的基础。

1937年底,东莞中心支部派人到增城县恢复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2月,在仙村建立了中共仙村支部。同年7月,广东抗日青年先锋队增城工作队到增城后,亦成立了中央雅瑶支部。9月,党组织利用增城县抗日民众自卫团的名义,建立了增城县抗日民众自卫团仙村大队和雅瑶大队,各有200多人枪。

1938年4月,据中共省委指示,成立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姚永光任书记,继续领导东莞、宝安和增城三县党的工作,争取了东莞县国民党社训总队的支持,于1938年7月至10月成立东莞常备壮丁队。县委在全县动员了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118人,组成东莞常备壮丁队第2中队。中队长、政训员和班、排于部均由我党派任,并在常备壮丁队内成立了党支部;同时,县委还在农村以党员为骨干,建立了5个游击小组,有40多人,30支枪。从此,东莞县有了我党直接掌握的武装。

“七七”事变后,严尚民、叶锋等在党的领导下,发动香港的海员、工人及知识界的爱国青年,组成香港惠阳青年会回乡救亡工作团,回到惠阳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团利用公开合法的名义,在淡水成立惠阳县第2区抗敌后援会和惠阳县淡水文化界救亡工作团,把惠宝沿海地区的爱国青年和中小学老师组织起来,广泛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和组织工作。1938年上半年,为了筹建人民抗日武装,工作团在常柏田、横排■、坑梓、坝岗、澳头等地组织了民众抗日武装。7月,争取了淡水驻军的支持,以军训名义,举办了一个为期两个多月的惠阳沿海武装干部训练班,党员和进步青年150多人参加。结业后,学员纷纷在自己家乡带头组织和参加抗日自卫队。P29-34

序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是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战场成立的一支英勇善战的劲旅,它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

两广纵队的前身,是在华南敌后坚持八年抗日战争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1946年6月,为了执行国共两党“双十协定”北撤到山东解放区,进行学习和整训。解放战争第二年,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以这支部队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增加我军实施战略进攻的作战力量;另一方面,以它作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号召国民党统治区特别是两广地区的人民、两广籍的国民党军官兵以及海外侨胞,更广泛地开展对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斗争,以期从政治上发挥更大作用。

两广纵队成立后,列入华东野战军建制,在华东野战军首长的领导和指挥下,先后参加了南麻、临朐、诸城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1949年3月,改属第四野战军建制,进军华南,参加了解放广东的战役。在历次战役战斗中,这支部队英勇顽强,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广纵队服从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实行地方化,部队分别担负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的任务,从而完成了它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野战部队和作为解放两广一面旗帜的光荣历史使命。

我在华东野战军工作期间,和两广纵队有较多的接触,感受到这支部队有不少特点和优良传统,值得很好地加以总结和发扬。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具有识大体、顾大局、高度忠诚于革命事业的精神。抗战胜利后,他们为了全国和平,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定,忍痛离开自己流血牺牲创建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离别与自己血肉相连的广东父老兄弟,毅然北撤。两广纵队成立后,能以全局利益为重,严格执行命令,坚决完成任务,不讲任何价钱。在向全国大进军时,他们又愉快地接受命令,改属第四野战军建制,迅速从华东地区准备渡江作战的前线移驻中原,挥师南下。这种处处顾全大局、服从整体利益的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非常可贵的。

二是具有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两广纵队的干部,大多经过长时间抗日游击战争的考验,以后又经受了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的锻炼。他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总结经验,一仗比一仗打得好。豫东战役第二阶段,在阻击敌邱清泉兵团的作战中,他们负责守备杞县县城,在敌人以优势兵力和火力三面猛烈进攻下,英勇奋战,坚守了2天,和其他纵队一起完成了阻击任务。在济南战役中,他们担任拔除济南外围坚固据点长清县城的作战,仅用了90分钟就攻克该城,全歼守敌2000人,提前3天半完成任务。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他们以3个团的兵力,担任徐州以南11公里正面和10公里纵深地域的坚守防御任务,广大指战员前仆后继,浴血奋战4昼夜,顶住了敌孙元良兵团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轮番猛攻,牢牢地扼守住敌人南逃主要通道之一的卢村寨、大方山阵地,对粉碎徐州敌人南逃的企图起了重要作用。两广纵队的这些光辉战绩,已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

三是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两广纵队的干部,大部分来自北撤的东江纵队和其他纵队,部分来自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中既有山东、河北、江苏等解放区参军的翻身农民,也有两广籍的解放战士。纵队党委十分重视部队的团结问题,严格要求来自各方的干部,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在战士中,经常进行深入的政治思想教育,启发和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消除思想隔阂,不断增进友爱和团结。对于兄弟部队,他们主动配合,密切协同。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追击敌杜聿明集团的战斗中,他们主动支援友军作战,帮助友军摆脱敌人围困,受到华野首长的通令嘉奖。对于地方政府,他们高度重视,模范地执行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政策、法令。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深入地做好群众工作,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陈毅同志曾十分高兴地表扬两广纵队说:“纪律你们是最好的,后来居上”。  王吉伦同志编写的《两广纵队情系珠江》一书,叙述了两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抗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斗历程;歌颂了两广人民子弟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不朽功勋;讴歌了革命先辈和英烈们的丰功伟绩。这是一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此书的出版对于教育青年一代并激励他们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我把它推荐给广大读者,相信他们将会从书中得到教益和启迪。

后记

前两年,我到广州探亲,邂逅相遇两广纵队的老战友。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大家感慨万千。他们邀我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参加老战友追忆座谈会。之后,我又应邀赴广东省委等单位举办的东江纵队成立60周年展览会,会址设在当年毛泽东同志曾讲述“关于农民运动问题”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所在地。我们还观看了纵队的主要战斗介绍和烈士们的英雄事绩图片展览,深受教益。东江纵队是南粤抗战的一面旗帜。这段历史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经历过这场抗日作战的同志,已届耄耋之年。当年,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我们欢迎他(她)们时,是一支2500多人的队伍,这次到会的只有300人左右了。参加庆祝纵队成立40周年、50周年、60周年纪念会的人数一次比一次少了,不少老同志已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留下来的革命精神和革命足迹将代代相传。在赠送我所撰写的《鏖战胶东》一书给到会的老战友时,他们鼓励我继续发挥余热,写些两广纵队的战斗史,以教育后代。我已年逾80,从小当兵文化基础浅薄,但他们的鼓励鞭策引发了我再次提笔著书的念头。老战友们怀着对两广纵队的深厚情感和教育后人的渴望,积极主动地帮我搜集有关战史资料(包括录相带)。广东省李淼祥同志帮我拟定书名——《两广纵队情系珠江》,以更好地弘扬两广子弟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丰功伟绩。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郭防凌同志,热情与我交谈有关史料问题,并邮寄有关书籍。南京军区档案馆、南京第二档案馆以及陈一民、何瑛(王作尧夫人)、郭际(李淑桓烈士之子)、罗启忠等老战友,都热情帮助我搜集资料;曲家玮先生在百忙中与其女曲波俐借从美回港探亲之机,到香港市政公共图书馆数次查找并复印有关史料。初稿完成后,王黎、张兵同志帮助整理修改。在此,对协助我完成本书付出辛勤劳动的单位与个人,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抗日战争胜利已60年有余,为了缅怀革命先辈,广东军区叶剑英、许世友、尤太忠、江雪山等老首长,以及廖承志、张文彬、方方、尹林平、雷经天、曾生、王作尧、杨康华、梁广、吴有恒、吴勤、林锵云、冯白驹、罗范群、梁鸿钧、周伯明、谢立全、谢斌、姜芪生、刘向东、刘田夫、谭天度、卢伟良、李振亚、严尚民、邬强、彭沃等领导同志,同时为了深切悼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我编写了《两广纵队情系珠江》一书,以此寄托我对为民族复兴、国家独立富强而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烈士们的哀思。烈士们,安息吧!

两广纵队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英勇善战的野战部队和作为解放两广的一面旗帜,他们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已载人中国革命史册。革命老前辈和烈士们的功绩、坚定的革命信念、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超越时代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愿此书的出版,能起到启迪、教育和激励后人的作用,为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点滴之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两广纵队情系珠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吉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军事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71149
开本 32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6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97.4
丛书名
印张 1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3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