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阿波利奈尔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法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文艺评论家,超现实主义文艺运动的先驱之一——阿波利奈尔的个人传记。本书作者经过长时间探访和搜集,掌握了大量的史实与第一手材料,旨在揭示阿波利奈尔的身世之谜、性格和行为特点。

内容推荐

阿波利奈尔在生活和文学艺术活动中,时常有惊世骇俗之举,历来备受争议。本书作者经过长时间探访和搜集,掌握了大量的史实与第一手材料,旨在揭示阿波利奈尔的身世之谜、性格和行为特点。对于了解诗人,认识其纷乱庞杂的作品,这部传记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中译本序

1880-1888年

 身世

 科斯特罗维斯基家族

 弗吕吉·德·阿斯佩蒙

 家族

 出生

 洗礼

1889-1898年

 摩纳哥

 圣查理教会学校

 尼斯

 头几首诗

1899-1900生

 斯塔沃洛

 山顶小沼泽

 玛丽亚·杜布瓦

 巴黎

 巴黎交易所

 蓝达

1901-1902年

 莱茵兰地区

 安妮

 文学初创

 《白色杂志》

1903-1907钜

 金太阳的墓穴

 伦敦

 《失恋者之歌》

 《伊索的盛宴》

 毕加索

 马克斯·雅科布

 《笔会》 

 艺术批评

 勒杜瓦尼埃·卢梭

1908-1909生

 《新法朗吉》

 《占梦术》

 玛利亚·洛朗辛

 新闻界

 蒙马特尔

1910-1911年

 立体主义

 《坏人心的魔法师》

 路易丝·拉拉纳

 《异端教主公司》

 龚古尔奖 

 《尘世动物寓言集》

 监狱

1912-1913年

 未来主义

 《巴黎晚会》

 文学战斗

 《立体主义画家》

 《烧酒集》

 文学流派

1914年

 圣日耳曼大街202号

 现代性

 决斗

 “表意文字诗”

 蒙帕纳斯

1915-1916年

 战争

 尼斯

 璐

 第三十八炮兵团在尼斯

 前线

 玛德莱娜

 《炮车褡裢篇》

 受伤

 《被谋杀的诗人》

1917-1918年

 《新精神和诗人》

 戏剧和电影

 《爱而上惟生篇》 

 《蒂蕾齐亚的乳房》

 新闻审查

 《图画诗集》

 结婚

《时间的颜色》

 吉约姆-阿波利奈尔街

附录一 《烧酒集》

附录二 文论

阿波利奈尔生平和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米歇尔获得奥里亚尼和道罗茨科维斯领地,后来成为科斯特罗维斯基家族的世袭领地。他二婚同波托茨基家族联姻,娶了捷尔斯卡小姐,生下亚当。亚当也结过两次婚,前妻路易丝·巴戈维斯卡,续弦安娜.洛帕辛斯卡,两位都是大家闺秀。亚当头婚生有五个孩子,其中三个男孩,即约瑟夫、亚当和米歇尔。三兄弟于1851年在威尔诺,向俄罗斯一波兰纹章局提供贵族世家(至少上溯四代)的证据。

起义遭到血腥镇压之后,米歇尔作为叛乱分子,家庭财产被沙皇抄没,米歇尔的两个哥哥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幸好他早已娶了一位意大利女子,夫妇俩于1865年逃往意大利,投靠他妻子的亲人。他们已经有个女儿,取名安棋莉卡·亚历山德丽娜,于1858年生于赫尔辛福尔斯(今称赫尔辛基,是芬兰首都),她也被带到了意大利。

尽管在俄国统治之下,米歇尔·阿波利纳里斯(Apollinaris)仍然忠于祖先的信仰,他作为天主教徒,进入教廷服役,成为由教皇颁发的证书上所称的“俄罗斯退休上尉”,从而在罗马最终安顿下来了。

应教皇庇护九世的要求,法国圣心修女院院长于1866年11月26日,在山丘三圣修道院接受了一个小女孩。那女孩已经美貌出众,名叫亚历山德丽娜,即安棋莉卡·科斯特罗维斯基,米歇米·阿波利奈尔(Apollinaire)和朱莉·弗洛里亚尼之女。

山丘三圣修道院建在平齐奥山丘上,原址曾是罗马将军卢库卢斯别墅的花园,起初为最小兄弟会修道院,后来应教皇利奥十二世的要求,改为贵族女子学校。这所学校自从查理十世②赐给圣心修女院,就始终是法国文化的一个活跃中心,入学极难,只招收罗马和外国的贵族少女。

米歇尔·阿波利奈尔·科斯特罗维斯基和妻子对女儿寄予厚望,要把安棋莉卡培养成十全十美的贵族小姐,不顾高昂的寄宿费用,还是选中了这所学校。

他们这个独生女,继承了意大利人的热情、斯拉夫人的狂躁和娇纵。她这种狷急而高傲的性情,无疑也是父母作出决定的一个原因,他们恳请圣父出面干预,将他们女儿安置到这所高贵而又严厉的罗马修女学校。他们希望女儿同这些贵族小姐接触,接受良好教育和修女院规则,她就会有所收敛并掩饰这种狂热,否则的话,他们真担心会出事。

表面看来,安棋莉卡遵从父亲的意愿,内心里却十分恼火。她既早熟,又性格乖戾,动辄有狂暴之举,难为她的教师们所容,她拒不服从教规纪律的约束,而她的行为举止中已经显露出那种浮浪,凡此种种,都极大地阻碍了她的教育。尽管教皇庇护九世对她那么关切,因为行为荒唐她已不受欢迎。1874年9月,父亲不得不把她从修女院领出来。

安棋莉卡当年16岁,渴望一种奢华的寻欢作乐的生活,在梵蒂冈根本找不到,而由于父亲的任职,她又不得不住在梵蒂冈。米歇尔‘科斯特罗维斯基一心要尽职责,就渴望尽早将女儿嫁出去。

他正是抱着这种目的,将女儿引进沙龙,好在教皇国经过严重动荡之后,沙龙生活又逐渐重整旗鼓了。罗马成为意大利王国的首都,但还是照样分成两派:一派拥护萨瓦王朝,另一派忠于教廷,麇集在非常封闭的小圈子里。

在一次社交聚会上,年轻的安棋莉卡遇见将决定她一生命运的人,那便是弗朗切斯科·弗吕吉·德·阿斯佩蒙,出自非常古老的格里松家族。

弗吕吉最早活动的踪迹,是在15世纪的恩加丁。有一个名叫约翰(1548—1627)的,在米兰学成神学,成为库瓦尔大主教,称约翰五世;他兄弟继承了他的职位,并于1640年获得帝国证书,确认了“冯·阿斯佩蒙”的贵族头衔。大主教约翰六世在受封的同时,又得到克尼莱姆堡,该城堡在蒂罗尔,离迈斯城不远。

到了18世纪,1731年在圣莫里茨出生的康斯坦丁,当选为联邦议会议员。他娶了雷吉娜·普兰塔·冯·威登堡,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尼科洛生于1775年,次子康拉丹生于1787年。尼科洛·弗吕吉·德·阿斯佩蒙,阿波利奈尔的祖父,年轻时便投入戎马生活,他给人留下的记忆,就是个浑身是胆、英勇绝伦的出色战士。他是内阿尔卑斯山脉共和国的上尉,由于亲法国而被捕入狱。后来,他追随若阿香·米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冒险,接着他又效命于两西西里波旁王室。他晋升为将军,当上斐迪南二世的旅长,先后统辖了特拉帕尼、基耶蒂、阿奎拉和阿韦利诺各省,于1856年死在阿韦利诺省。

他娶了曾建立王朝的斯福尔扎家族的闺秀,马利亚·米什莉娜,生有七个子女。三个是女儿,其中一个当了阿斯科利皮切诺的本笃会修女院院长,还有四个是儿子。

长子尼科洛生于1821年,医学博士,1864年投身教会,穿上本笃会修袍,取名唐·罗马里奥-马利亚,进入苏比亚诺修道院,那是弘扬原初教规的修会的摇篮。他的智慧、性格与虔诚,受到教皇庇护九世的器重,1868年被委任为无约束的(nullius)神甫之职,派往脱离尼斯主教的管辖区、设置修道院的摩纳哥教区。1869年,他参加梵蒂冈的主教会议,继而成为教廷财务官,最后当上本笃会的总会长。P8-11

序言

编一套法国诗人传记丛书,是填补我国外国文学出版空白的一项选题,于四五年前提出来,得到当时正编辑出版“20世纪世界诗歌译丛”的楚尘先生的支持。赏析诗歌,再了解诗人的身世和性情,应是相得益彰的快事。为选书目,我专程去了一趟法国,拜访了法国诗社主席雅克·夏尔潘特罗、巴黎高师终身教授米歇尔·德高丹、南特大学文学教授让一吕克.斯坦麦茨等友人,讨论确定了第一批十位诗人传记的书目。计有《波德莱尔传》、《缪塞传》、《魏尔伦传》、《兰波传》、《奈瓦尔传》、《布勒东传》、《艾吕雅传》、《阿拉贡传》、《雨果传》。而《阿波利奈尔传》,德高丹教授正在为伽利玛出版社撰写,他答应我一旦杀青,就提供给我一份电子文稿。

这些作者大多属于学院派,也就相应请专家教授来翻译,阵容也同样强大。此外,还向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处专员满碧滟女士申请出版资助,她也慨然应允。过了大半年,半数译稿交到编辑部,正待催促其余译者加快速度时,我突然收到研究阿波利奈尔的专家德高丹先生不幸病逝的消息,《阿波利奈尔传》又无着落了。

好事多磨,所幸能成正果。这套丛书经过两年的停顿,终于得到了楚尘先生和施宏俊先生大力支持。完稿的七本书已经出版发行了,余下三本书也指日可待。这套法国诗人传记丛书,列入世纪文景的“文景人文·人物”大系列。

德高丹先生去世后,他研究阿波利奈尔的书稿及各种资料,全部赠给巴黎历史图书馆。另一位研究阿波利奈尔的专家克洛德·德邦(Claude Debon)教授告诉我,伽利玛出版社已委托洛朗斯·康帕夫人重新撰写《阿波利奈尔传》,预计2009年出版,厚达700余页,厚度是本书的两倍半(附录的《烧酒集》和《文论》不计在内)。但时不待我,眼下惟一可供选择的,便是阿德玛这本《阿波利奈尔传》,但是早已绝版,我只好请友人斯坦麦茨教授从南特大学图书馆借来一册。随着翻译的进程,我也越来越理解,这本传记不同于学院派的著作,有其独特的价值。难怪克洛德·德邦教授不肯把她那一册寄到北京,不只是怕丢失,还因为这是她离不开手的参考书。

阿德玛研究阿波利奈尔,并且撰写因诸多谜团而极难写好的诗人传记,固然有他热爱这位天才诗人的那种激情和崇敬,更有他先天的优越条件:他姨母是阿波利奈尔的母亲德·科斯特罗维茨基夫人的朋友,他姨父还是阿波利奈尔的兄弟阿尔贝的朋友。他借助这种关系,遍访了大部分还在世的诗人的生前好友,搜集了大量原始资料:书信、手稿、图片、书籍、文章等,还掌握许多当事人口述的史实,绝大部分都是从未发表过,不为人知的个人珍藏材料。鲜活亲历的见证和直接展现性情的第一手资料,决定了阿德玛这部传记的特点:从根须开始,顺藤摸瓜,即由诗人谜一般的身世发端,到他特异的性格、复杂的经历,顺着摸到果实——他的作品,从而自然而然地勾勒出诗人一生的轨迹。不像有些传记那样,从作品和死材料出发,逆向演绎,分析写出这样作品的人所必备的性格与经历。

1950年10月26日,作者在《费加罗文学报》上发表文章,正式揭开阿波利奈尔身世的面纱。这就意味着阿波利奈尔从生到死,乃至死后几十年,他的身世始终是一个谜团,充满神秘性,传说他至少是一位红衣主教的私生子。他一出生,就伴随着传奇,连姓名都几经变更。他母亲不惜引起种种猜想,极力防范,不让孩子身世的秘密泄露出去。但是追本求源,他的身上延续了父母的拉丁和斯拉夫两个种族的优缺点。父母二人都极有魅力,行为放荡,酷爱生活及生活所能提供的欢乐,而且我行我素,不受任何束缚,富有冒险精神。父亲喜欢艺术,精通音乐,绘画方面也很有造诣,喜爱旅行,见多识广,谈话既独特又精彩,时常突发奇论,令人惊诧不已。母亲喜欢神秘和张扬,充满贪欲和火热的激情。这些都有助于认清阿波利奈尔的复杂性格,好友安德烈·比利就写道:“你浑身都是神秘和惊奇,你十分清楚自己的目的,却情愿装作徘徊不定,迷失方向……”  阿德玛认为,围绕诗人的传说,必须耐心地拆毁,而文学史所保留的记忆,也必须逐渐抹去,让读者意识到,阿波利奈尔并不单纯是个“立体主义者”;而诗人就把自己概括为:“循序与冒险,传统与创新”。他是个尊重传统而又大胆创新的诗人,并非批评家恶意所说的“故弄玄虚者”。他在行为上有时故弄玄虚,会引起误解,但是在作品中却毫无矫饰的成分。这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他身世不明,又没有国籍(他获准加入法国籍不过两年就被流感夺走性命),还经常处于贫困状态,因而他有一颗脆弱的心,一颗不安的灵魂。他那种潜在的防卫意识,又往往算得太精,往往显得有点天真,倒让人觉得有狡诈之嫌。其实,他的许多大胆的行为不过是胆怯的表现,随意的态度自有小算盘,勇气十足惟恐显出自身的软弱,施展诱惑力(无论在爱情上还是交往中),也无非是渴望向自身证明自身的价值。他的意志虽然容易消沉,情绪虽然容易陷入极度的忧伤,但是,他那快活的贪图享乐的天性、他那健壮的体魄、他那生活的大胃口,每每都能重占上风,将失恋、危机、消沉和忧伤化为动力,通过创作和创新赢得心理平衡和安慰。这样的性格太过复杂,太难理解,但这正是能顺着摸到累累硕果的交错的枝蔓,能打开他创作变化之门的一把把钥匙。

阿德玛就是这样立传,探明这位“魔法师”的身世,确认他的家族血统,剖析他的性格,然后才画出他的生活轨迹。阿德玛写道:

“这个‘失恋者’站在人才济济的一个时代的前排。……任何人也无法像他那样,凭借持续的变化、强烈的好奇心、无止境的兴趣,得以逃脱形象的僵化。因此,主要还应当在他的生活中,而不是在他的作品里,去探求他在20世纪20余年的文学史中,能以诗歌的表达方式占有特殊地位的动力。”

这就是阿德玛这部传记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

2007年1月于北京花园村

书评(媒体评论)

我觉得他很聪明,善于搜索材料,有点诡秘,头脑里装满了珍奇的书,都是鲜为人知的。

他这个人非常朴实,绝不装模作样。毫无疑问,我对他怀有极大的好感。他的为人我喜欢,他的写作我也喜欢。他作为诗人极有特色,而池在《法兰西水星》杂志刊登的“趣闻逸事”专栏,文笔简洁,极为惰致。然而,他是个多么奇怪的人物!别人能觉出来,他有满身的隐私。他来自何处,做过什么,心里想什么,他有什么行为,什么品德,什么感情?我笑着自言自语:我宁愿不知道。

——保尔·莱奥托

吉约姆·阿波利奈尔才华横溢,但他的才华也难与他那宏赡的学识相媲美,结果两强相克,彼此损害。他的语句给人一种斟酌而又随意的印象。他的人物颇似木偶,这是过分怪诞所造成的。

吉约姆·阿波利奈尔还是一位独特的小说家,他的独特是有意的,满怀热忱的,体现独特这个词的双重含义:独有与奇特。

——安德烈·比利

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要大胆,冒点险给人以惊奇。他不知餍足地追求新奇,渴望使用出人意料的词语和形象,还着意躲避别人走过的路,摒弃令人生厌的陈词滥调。他那种骄傲而多情的敏感,那种隐藏在极为独特的才华中自发的冲动,尤为深沉地体现在《烧酒集》一些篇章中。这些诗绚丽的色彩、铿锵的声音、往往远离现实的形象,没有马拉美式的影射生活,但是来自一种“并行的”生活,这些都能让读者从中隐约看到一种吟唱的忧伤、人的怀疑,看到从颇为勉强的快乐中透出的心灵的痛苦。

——皮埃尔-马塞尔·阿德玛

他一生短暂,但是特别丰实,特别火热,特别生动,充满了闪光,对于他同时代的人来说,他始终是“魔法师”,而对于后继者来说,他就是宣告新精神的“信号弹”。

——皮埃尔-马塞尔·阿德玛

阿波利奈尔是20世纪第一个大诗人,是20世纪诗歌道路上一位勇敢的开拓者,是一个以其才情、智慧、敏锐、开创精神以及远见的理论视野,指引着20世纪诗歌新潮流的人物。

——柳鸣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阿波利奈尔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皮埃尔-马塞尔·阿德玛
译者 李玉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71797
开本 16开
页数 5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7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55.6
丛书名
印张 3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8
149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