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学刊》是研究诸子学的大型刊物,每年度一至二辑,每辑字数50万字左右,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书为第一辑。
本书汇集了目前国内外众多名家研究先秦诸子的新作,研究重点也各有侧重。内容有依据新出土文献对诸子著作进行阐释、先秦诸子的籍贯考证、对诸子义理加以诠释等、历代学者对诸子学的批判和继承以及新书评论等。
图书 | 诸子学刊(第1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诸子学刊》是研究诸子学的大型刊物,每年度一至二辑,每辑字数50万字左右,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书为第一辑。 本书汇集了目前国内外众多名家研究先秦诸子的新作,研究重点也各有侧重。内容有依据新出土文献对诸子著作进行阐释、先秦诸子的籍贯考证、对诸子义理加以诠释等、历代学者对诸子学的批判和继承以及新书评论等。 目录 發刊辭 儒家社會生活中的宗教寬容 新原道 ——從考古新材料看道家思想的神話起源 老子先祖宋戴公暨老子宋相人說發微 《老子》之“自然”十題 從“道生法”命題看《帛書黄帝四經》中的法哲學思想 《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禹、龍解 莊子籍里考辨 《莊子》視域中的生與死 從《莊子》“緣督以為經”說起 ——探討莊子的人生觀 《莊子·天下》篇所述宋銒思想研究 ——兼論“宋尹學派”不能成立 論《莊子》“三言”之特徵 《莊子十論》著者考 《管子》的衛生之經與楊朱學派的養生論 味:萬物生成的亞原 ——《管子》的一種特殊理念及其醫學淵源 墨子的救世學說 ——實踐理性主義的價值外現 論韓非對荀子人性論與治術的繼承及轉化 客觀的總結和辯證地揚棄 ——韓非對先秦諸子的批判和繼承 先秦兩漢諸子“理”義研究 漢人如何看待先秦諸子 論《史記》與法家 論董仲舒《三代改制質文》中的朝代嬗替思想 ——以《上博簡(二)·子羔》作為參照系的考察 晚明子學與制義考 論傅山的諸子學研究 黄式三《論語後案》述論 劉咸炘諸子學述論 書 評 《老子古今》序 是學術創新 還是個人臆說 ——評沈善增的《還吾莊子》 大眾文化時代的經典思想處境 ——兼評徐儒宗著《中庸論》 营萃眾說别具卓見 ——《墨子集詁》簡評 考鏡源流 參驗求誠 ——鄭傑文《中國墨學通史》簡評 稿 約 後 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诸子学刊(第1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方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486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00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0.5-55 |
丛书名 | |
印张 | 3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59 |
宽 | 188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8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