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流行的图书插图本越来越受到的读者的青睐,而追溯中国古代图书插图的悠久历史,可以了解各个时代、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图书插图。本书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古代插图的历史,从简牍、帛书上的绘画,佛教经书催生出雕版印刷插图的出现,至宋元明清插图艺术的兴旺时期;从雕版刻印到彩色套印等。作者精选大量珍贵插图,形象地反映了插图文化的演变过程。
图书 | 中国古代插图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当今流行的图书插图本越来越受到的读者的青睐,而追溯中国古代图书插图的悠久历史,可以了解各个时代、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图书插图。本书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古代插图的历史,从简牍、帛书上的绘画,佛教经书催生出雕版印刷插图的出现,至宋元明清插图艺术的兴旺时期;从雕版刻印到彩色套印等。作者精选大量珍贵插图,形象地反映了插图文化的演变过程。 目录 前言 上编 插图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插图书的产生 一、图画·图形·文字 二、简帛上的插图 (一)简牍上的插图 (二)帛书中的插图 三、写本中的插图 (一)手抄佛经 (二)变文 (三)历书 (四)实用图书 第二章 佛教催生了雕版艺术之花 一、最早的雕版插图 二、佛经扉页画和经卷插图 (一)单幅佛画 (二)经卷扉页画 (三)经卷插图 三、《大藏经》中的插图 四、佛教书籍中的插图 (一)《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 (二)《天竺灵签》 (三)《梁皇宝忏》 (四)《圜悟禅师语录》 (五)《释氏源流》 (六)《水陆道场神鬼图像》 (七)《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相大悲心忏》 (八)《离六堂集》 五、佛经插图对世俗插图的影响 (一)从扉页画到卷首插图 (二)对书籍版式的影响 (三)对插图中的款识的影响 第三章 雕版插图的兴起 一、以图解经的经书插图 二、以图明史的史书插图 三、以图娱民的小说、戏曲插图 四、以图释文的实用图书插图 第四章 雕版插图的黄金时代 一、各种流派争奇斗艳 (一)建安派 (1)在书名中加“纂图”等丰,以表明书中有图 (2)从上图下文,到大幅插图 (3)画面简单朴实,人物形象粗放、简略、古朴、稚拙 (二)金陵派 (1)强调人物形象,画面往往如同舞台场景 (2)插图较大,大多采用单面独幅,甚至有的是双面合页或多面合页 (3)善于运用图案花纹补作空白,使画面更为充实 (三)武林派 (1)线条细腻,画面清晰,布局平稳 (2)以刻印画谱著称 …… 第五章 彩色插图的魅力 第六章 清代插图的风韵 第七章 中国近代插图的发展 下编 插图的门类、形式和功能 第八章 插图的多样性 第九章 缤纷的插图形式 第十章 插图的功能 参考书目 图版索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插图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小蛮//王福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4678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16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39.292 |
丛书名 | |
印张 | 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1 |
宽 | 190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3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