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宋代诗学通论
内容
编辑推荐

宋诗学既汇聚着传统的精髓,又折射着现代的光辉;它从唐诗学的印象感受、激情想象的氛围中走出来,以其哲学、政治、历史、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诗性智慧,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清晰的理论形态。本书是一部在现代诗学语境中阐释宋诗学的力作。全书分“诗道”、“诗法”、“诗格”、“诗思”、“诗艺”五编,深入探讨了宋诗学“句法”、“气格”、“理趣”等重要范畴,涉及宋诗学的本体论、功能论、修养论、风格论、创作论、鉴赏论与技巧论等各个层面,内涵丰富、行文优美。除了专业学者可资借鉴外,热爱古典诗歌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获益。

目录

引言

甲编 诗道篇

 第一章 本质阐释:道与艺的对立互补

一、宇宙的逻辑同构:诗者天之义

二、审美的语言形式:诗者文之精

三、人格的真实显现:诗者心之声

四、道德的纯粹附庸:诗者道之馀

 第二章 功能探讨:从治世的药石到娱心的丝竹

一、政治关怀:教化与讽谏

二、道德规范:明道与见性

三、心理平衡:自持与自适

 第二章 意识指向:深广的思虑与优越的慧性

一、民胞物与的忧患意识

二、不囿于物的内省态度

三、月印万川的理性精神

四、游心翰墨的人文旨趣

乙编 诗法篇

 第一章 阅历与体验:“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一、社会的玉成:穷而后工

二、自然的馈赠:江山之助

 第二章 学养与识见:“万卷须窥藏室,一尘莫点灵台”

一、治心养气:品行的涵养

二、博极群书:学理的储积

三、遍考前作:艺术的熏陶

 第三章 师古与创新:“出入众作,白成一家”

一、通与变:艺术传统的认同与超越

二、铁与金:陈言俗语的点化与活用

三、胎与骨:诗意原型的因袭与转易

 第四章 规则与自由:“拾遗句中有眼,彭泽意在无弦”

一、句法:“行布佺期近,飞扬子建亲”

二、捷法:“冲口出常言,法度去前轨”

三、活法:“人入江西社,诗参活句禅”

四、无法:“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

丙编 诗格篇

 第一章 艺术质素的辨析

一、当行本色:审美特征的强调

二、出位之思:媒体界限的超越

 第二章 审美范畴的传释

一、格:品位和力量的标准

二、韵:深沉而简远的境界

三、味:微妙而隽永的美感

四、趣:机智与理性的魅力

 第三章 理想风格的追求

一、雄健和雅健

二、古淡和平淡

三、老成和老格

丁编 诗思篇

 第一章 构思:“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一、静观与活观

二、冥想与感兴

三、精思与妙悟

 第二章 表达:“风吹春空云,顷刻多态度”

一、自然:“万斛泉源”与“一江春水”

二、精妙:“意与言会”与“写物之功”

三、浑成:“天球不琢”与“气象混沌”

四、含蓄:“兴托深远”与“命意曲折”

 第三章 欣赏:“参时且柏树,悟罢岂桃花”

一、悬解:透彻的领悟

二、活参:能动的解读

三、亲证:实践的印可

戊编 诗艺篇

 第一章 结构的张力

一、章法:对立冲突的辩证结构

二、句式:逻辑的引进与打破

三、对偶:语境的远距异质原则

 第二章 语词的活力

一、造语:语词的陌生化效力

二、下字:意象力的式样的呈示

三、用事:典故的多重美感内涵

 第三章 声律的魅力

一、拗律:反心理预期的声律脉动

二、险韵:因难见巧的智力竞技

结语

后记

再版后记

参考书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宋代诗学通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裕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47760
开本 32开
页数 5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8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50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