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文源流考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所谓的“古文”,是汉代人对于秦统一之前的古代文字的统称,特别是战国时代东方国家的文字。这些文字,秦统一之后都已经成为历史。汉代以孔壁中书的发现为契机,重新进入学者的视野,从而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上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本书第一章《古文源流论》,从总体上论述了汉代、六朝、隋唐以至宋代古文流传的基本情况,着重从学术史的角度揭示各阶段的时代特点。本书第二章《古文经书考》,分别考察了各古文经书在历史上的流传情况,通过揭示每一种古文经书各自的发展历史,以弥补过去研究经学时忽视古文文本本身的状况。本书第三章《古文字书考》,勾勒出历史上诸多已经亡佚的古文字书,以及相关的人与事,以填补这一段已经“消失”的历史。本书第四章《金石古文跋》,就是对金石载体上的古文材料所作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考察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古文学的历史,应当可以揭示学术史发展的一些规律或特点。本书第五章《古文学与学术史》就是试图在这方面稍加探讨,对於我们理解现代学术,开拓学术的新领域也许会有某些借监作用。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古文源流論

第二章 古文經書考 

 一、古文《周易》考

 二、古文《尚書》考

附一、《逸周書》考

 三、古文《毛詩>>考

附二、古樂章考

 四、古文《周禮》考

 五、古文《儀禮》考

 六、古文《禮記》考

 七、古文《春秋左傳》考

 八、古文《孝經》考 

 九、古文《論語》考 

第三章 古文字書考

 一、衛宏《古文官書》考 

 二、馬日碑《集群書古文》考 

 三、郭顯卿《字指》考 

 四、張揖《集古文》考 

 五、朱育《集奇字》考 

 六、曹彦《古今字苑》考 

 七、徐邈《集古文》考

 八、李彤《集字》考 

 九、庾儼《演說文》考 

 一○、颜黃門《證俗古文》考 

 一一、《開元文字》考 

 一二、李商隱《字略》考 

 一三、郭知玄《字略》考 

 一四、王存义《切韻》考 

 一五、孫強《集字》考 

 一六、裴光遠《集綴>>考 

 一七、林罕《集字》考 

 一八、《義雲章》考 

 一九、“史書”考 

第四章 金石古文跋

 一、岣螻碑跋 

 二、比干墓銅盤銘跋 

 三、孔子題吴季札墓銘跋 

 四、滕公墓銘跋 

 五、漢貝丘長碑跋 

 六、三體石經跋 

 七、古文《老子》與《老子》碑 

 八、碧落碑跋 

 九、張廷珪劍銘跋 

 一○、華岳三碑跋

 ——附考“彌勒像碑” 

 一一、宓子賤碑跋 

 一二、陽華巖銘跋 

 一三、竄尊銘跋 

 一四、唐代小篆碑中的古文 

 一五、宋代范氏家族墓磚銘 

附三、備考

第五章 古文學與學術史

參考文獻

英文提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文源流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35099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8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09.2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