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效能企业的7个习惯
内容
编辑推荐

效率是检验客户满意度的最好尺度;效率是检验品牌的最好方式;效率是检验核心竞争力的最好标准!

如何让员工成为“超级英雄”,如何让企业绩效“一飞冲天”?王立所著的《高效能企业的7个习惯》教导你高效能企业的特征和方法。

如果你计划得当,可以让企业的效率比平常高出三倍!

内容推荐

作为企业管理者,你必须明白,只有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了“高效率人士”,你的企业才能成为“高效率企业”。

这需要我们每一个管理者,把提高效率当成一种习惯,自动自发地去工作。

《高效能企业的7个习惯》综合了高效能企业的特征和方法,给管理者描绘了一幅提高企业效率的全景图,来全面理解企业效率。

《高效能企业的7个习惯》由王立所著。

目录

习惯一:管好时间——赢得商战的基础

 我们的时间都到哪里去了?

1.时间人人相同,但浪费的方式各有不同

2.时间管理的工具和原则

 时间管理的误区——导致时间浪费的各种因素

1.重点≠紧急——一定要分出轻重缓急

2.要决定该做些什么事情,还要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3.求快求多求完美,不代表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好习惯,有效管理时间

1.人生时间管理——在行动之前,先定计划

2.“零碎的时间”管理——累积铜板变黄金

3.实用时间管理——几个小技巧帮你打理时间

习惯二:精简办公细节让你的企业效率倍增

 降低办公效率的“时间窃贼”

1.无效的会议——组织效率的重大杀手

2.混乱的办公室——干扰工作效率的九大因素

3.消极的情绪——坏心态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办公室时间保卫战

1.会议的真谛——提升团队执行力

2.精简办公室——“时间设备”促效法

3.推陈出新——办公好习惯节省时间

 提升办公室效率

1.采取什么样的办公方式最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

2.整理杂物——营造出高效率的办公环境

3.魔法是没有的,但高科技工具真实存在——给你效率的助力

习惯三:随时沟通——团队改造达成效率共识

 效率黑洞一:忙而无效

1.检查你的制度和流程

2.企业战略决定了员工是否“忙得有价值”

3.员工的职业素质极大地决定着工作效率

 效率黑洞二:高工资≠高效率

1.高工资不仅仅是动力,还应该是压力

2.高工资和高效益的良性循环

 效率黑洞三:管理性格的失败

1.下属绝对不会做你希望的事,只会做你要求和监督的事

2.要业绩,不要方案;要硬数字,不要软指标

3.管理者要学会主动发掘人才,别等着上级派发人手

 达成效率共识的三条策略

1.带领团队,逐步实现一个有意义的既定目标

2.沟通能力的改善至关重要

3.学会关心所有人,重点关注效率高的人

习惯四:中层先行——提升效率可依靠的力量

 高效中层关键词之一:重铸员工忠诚度

1.八个好习惯——赢得下属的爱戴与信赖

2.巧念“紧箍咒”——保证企业团队高效稳固地运行

 高效中层关键词之二:锻造执行力

1.“谁”影响了中层执行力

2.提高中层执行力是有效监督企业效率的前提

 高效中层关键词之三:合理安排工作

1.鉴定、分析并排除浪费时间的因素

2.卓越中层的时间管理高招

习惯五:精准定位——找到属于你的20%

 精准定位,重拳出击——让20%的关键给企业创造80%的利润

1.找出“20%的客户”和“20%的产品”

2.利用顾客反馈。奠定20%的基础

3.锁定20%的目标顾客,避免无效竞争

 精准人脉:用80%的能量奠定好20%的关系

1.用80%的投资找出20%的人脉

2.对影响或可能影响我们前途和命运的20%的贵人另眼相看

习惯六:知人善用——高效人力资源管理的涅槃重生

 知人篇:优化人力资源作业

1.低成本,高效率——招聘目标与成本核算

2.四种角色提高绩效管理效率

3.人力资源的科学指导——提高“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突围篇:破除人力资源管理顽疾

1.人力资源存在的七大问题

2.发现高效率环节:人力资源流程的全面转型

3.人力资源外包:新经济形势下的商业模式

 善用篇:一名出色者的效率抵十位平庸者

1.只选最好的人。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2.剔除那些“剥削企业的人”

习惯七:优化流程——向保守落后宣战,打造高效流程管理

 “个人效率”≠“团队效率”

1.“分工”是企业组织管理效率的基石

2.强大的组织效率,存在于因分工而出现的企业流程中

3.明确分工,只做最重要的事

 优化流程,练好内功

1.流程优化不仅仅指做正确的事。还包括如何正确地做事

2.高效流程管理体系的四大支柱

3.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流程

试读章节

我们的时间都到哪里去了?

8点半到9点半是清理前一天积压的工作,因为昨天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或者是把重要的事情忘记了,只完成了一些没有价值的小事。

从9点半到10点半,一些人开始互相聊天,打扰别人的工作。

10点半到12点会陷入各种各样的“会海”之中。

12点到下午2点是午饭和休息时间。

2点到4点又是相互沟通与协调的时间。

4点到5点,如果不开会就聊天,有些人还可能在那儿发呆。

5点到5点半,该准备回家了,或者是准备加班。因为白天没有做完事情,如果留到明天还会和今天一样,所以只好加班。

晚上加班时,很多员工上网聊天,打私人电话,或者发呆甚至睡觉

在一个企业里面,不管是文职人员、市场营销人员,还是管理人员,生产线上的工人,都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不知不觉漫无目的地消耗着生命、时光和各种资源。

值得我们研究的是,时间是被怎么浪费掉的?

1,时间人人相同,但浪费的方式各有不同

什么是时间?很多人之所以浪费时间,是因为对时间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时间的定义

专家们是这样定义时间的:从过去,通过现在,直到将来,连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过程所形成的轨迹。

时间的特征是独一无二的。

(1)具有绝对的公平性。

时间是绝对公平的,它的公平性在于对每一个人都会以同样的速度逝去,无论年老年少,无论职务高低财产多少。每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拥有的时间资源是一样的。没听说哪个人钱多,就可以一天有25个小时。所以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办法获得更多的时间。

(2)时间具有不可再生性。

时间不同于可再生的植物,一旦逝去,就不会再次出现。

(3)时间具有不可逆转性。

想要时间重新来过,是绝对不可能的。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能阻止时间前进的步伐。今天过去了就不会重来。

(4)时间具有不可停滞性。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时间都以同样的速度前进,不会停止。

(5)时间具有不可伸缩性。

时间既不能拉长也不会缩短,是以同样的状态存在着。睡着的时候把时间弄短一点儿,等醒了以后再把它弄长一点儿,只能是梦想。

(6)时间具有不可替代性。

时间绝无仅有,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

由此可见,时间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世界上最稀缺、最宝贵的一种资源。

大家都熟悉木桶原理。一个用不同长短的木板所拼成的水桶,存水量的多少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因为,水桶里的水位越过最短的那块木板的边缘就会溢出,不会再增长。这时,长木板会因为短木板的局限,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变得多余。

若想让水桶装更多的水,就必须把木板中最短的那块加长。

根据著名的“木桶理论”,时间恰恰就是所有的资源里,最短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够管理好时间,就什么都管理不好。

员工的时间价值

有专家进行过分析:企业员工一年的制度工作时间,应用365天减去100多天的假期以及事假、生病的时间,剩下240多天,即员工平均每个月在公司工作的时间,只有20天左右。

企业的员工大约只有20%的时间在为公司创造着效益,这属于有效时间:有30%的时间,在等待,在聊天,或者自己都不知道在干什么;还有30%的时间在忙而无效,就是员工的确在干活,但是不知道方向、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工作,经过研究发现根本没有任何效益可言。

还有20%的时间,我们的员工在干什么?在干着一些损害公司的事情:如规定早上8点钟上班,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迟到,或者在做工作前的准备工作,如此被占用了半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可以说,这半小时员工没有为企业创造出任何效益。

有的员工在上班的时候会闲聊、喝茶看报纸,放着紧急的工作不做却处理一些并不紧急的工作,如果领导在身旁,他们会表现得工作很积极努力。没有领导的时候就消极怠工。

还有不少员工确实是好心办坏事,以为自己是在为公司出力,作贡献,可实际上,是在帮倒忙……

如此看来,在一个企业里面,员工们大约80%的工作时间被白白浪费掉了。也就是说有80%的时间是无效的,不产生效益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员工没有明确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而造成的。

管理者的时间价值

举个例子,在北京,一辆出租车每月要向出租车公司缴纳的管理费及各项税费共4500~6000元,也就是出租车司机们每月的份钱。按4500元来算,假如出租车司机每月工作30天,那么他们每天的份钱是150元,如果每天的油钱、餐费及其他与工作有关的花费是100元,那么一个出租车司机每天至少拉活250元,才能不亏本,拉活300元,才能赚50元。

P2-4

序言

30年前,如果你问中国企业缺什么,我会说:资源:

20年前,如果你问中国企业缺什么,我会说:技术;

10年前,如果你问中国企业缺什么,我会说:品牌:

现在,如果你问中国企业缺什么,我会说:效率!

在经历了从资源、技术到品牌之间的竞争后,以往“人无我有”的逻辑似乎越来越没有力量了,因为你拥有的包括品牌、技术、团队、文化等优势,在“山寨”越来越流行的今天,竞争力的边际价值越来越小。

接下来的10年,中国会进入到以“效率”为代表的资源竞争阶段。

因为——

效率是检验客户满意度的最好尺度;

效率是检验品牌的最好方式;

效率是检验核心竞争力的最好标准!

更重要的是,无论内外,你的企业都将面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优的产品或服务,客户的耐心在缩短,对手的速度在加快,而团队成员对于“回报”的期待比原来快了许多!凡此种种,都在告诉企业家:抓紧进人到时间竞争阶段,你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是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型竞争模式,这要求我们不但要发展,还要发展速度快于竞争对手。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生存下来!

对于企业来说,每一分钟都价值百万!

如何抓紧单位时间实现企业最大的现金价值与潜在价值,是企业家们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作为企业管理者,你必须明白,只有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了“高效率人士”,你的企业才能成为“高效率企业”。

但,难就难在,如何去发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去提高他们的“效率意识”!

这需要我们每一个管理者,把提高效率当成一种习惯,自动自发地去工作。

本书综合了高效能企业的特征和方法,给管理者描绘了一幅提高企业效率的全景图,来全面理解企业效率。

如果你计划得当,可以让企业的效率比平常高出三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效能企业的7个习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802619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