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鸟善走还是善飞(张抗抗近年中短篇小说)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部小说集。它收录了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迈入21世纪后至今的所有中短篇小说创作,共计17万字,为近年来张抗抗中短篇小说最为全面的总结。全书共计10篇,它们包括:《集体记忆》、《请带我走》、《芝麻》、《面果子树》、《鸟善走还是善飞》、《何以解忧》、《去维多利亚》、《干涸》、《谜面:九十九》和《北京的金山上》。

内容推荐

这部小说集收录的是张抗抗迈入21世纪后至今的所有中短篇小说创作,共计17万字,为近年来张抗抗中短篇小说最为全面的总结。《集体记忆》、《请带我走》、《芝麻》3个中篇,反思知青生活,探索当下城市与农村的差异,思考人的生存状态,《芝麻》曾获得“第十二届全国人口文化奖小说金奖”;短篇小说7篇:《面果子树》、《鸟善走还是善飞》、《何以解忧》、《去维多利亚》、《干涸》均带有作者熟悉的知青生活的深深印痕,《谜面:九十九》则是锻炼思维的一次写作尝试,《北京的金山上》素材来自于小区里外来的拾垃圾的人,是对当下底层生活的挖掘,反映了张抗抗在写作上的开拓。

目录

自序

集体记忆

请带我走

芝麻

面果子树

鸟善走还是善飞

何以解忧

去维多利亚

谜面:九十九

干涸

北京的金山上

试读章节

蔷薇的记忆

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五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澹城的街头巷尾,在一夜之间绽放出无数艳丽的鲜花。那些血红色的花苞从茎蔓上密布的尖刺中昂然钻出来,爬满了墙根屋角的每一寸缝隙,密密麻麻的花朵像红蝴蝶一样覆盖了澹城所有的窗棂,使得这座城市的房屋看起来就像刷了一遍红色的涂料。那些花朵开得如此轰轰烈烈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极其疯狂,它们在强烈的阳光下肆无忌惮地扇动着抖落着花粉,一连多日满城都飞舞着刺鼻的花香,鲜红的花瓣在飘扬的春风中散开去,蓝天被扑腾的红蝴蝶撞开了无数个缺口,涡旋的暖风穿梭往来,亦带有红色的意味,使得天上地下一派喜气洋洋。据说某天夜里下过一场小雨,清晨时有人发现小巷的石板上落满了厚厚一层粘湿的花瓣,像是给澹城铺上了一条通往仙境的红花地毯。

历史久远的澹城确实是以蔷薇盛开而著称的,不过五十年前的澹城蔷薇却不是这种颜色。澹城世世代代的市民,种植的蔷薇一丛丛一朵朵粉红粉自,每年春天蔷薇灿烂时节的澹城,好像闺阁的女子都倾城而出,个个手中旋转着一顶滴水的粉红纸伞,在小巷深处的雨雾里悠悠行走。

那么五十年前的春天,为何澹城的蔷薇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变成大红色或是火红色的呢?并且年复一年地火红下去,五十年间从未冒出过哪怕一朵娇嫩的粉色蔷薇。按说天下的蔷薇有史以来天经地义都是粉红色的,大红色的花朵应该是月季是玫瑰或是茶花石榴花等等,大红色的蔷薇还能叫做蔷薇么?澹城的蔷薇变了色是否也变了种呢?这一壮观而神秘的现象,始终令澹城的百姓暗暗激动却又困惑不安。

一直到澹城在本世纪的最后一位百岁老人朴素辞世,临终前的遗言才使得他的子孙茅塞顿开。百岁老人一向眼不花耳不聋健步如飞,去世前三天双眼突然失明,卧床不起茶汤不入沉默得像个哑巴。那天深夜他突然睁开双眼,伸手示意家人将长孙朴实从睡梦中唤醒,他死死抓住朴实的一只手,含糊不清地对朴实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秘密。

朴素老人讲完那些话以后,便从容撒手西归。朴实久久呆坐在老人的床头,抚弄着老人雪白如丝的银发,无泪无语。天快亮的时候,朴实总算悟出了那么一点意思,他抬起头,把爷爷I临终前说的那番话,翻译给围坐在四周的兄弟姐妹们听。他们都早已等得不耐烦了,好像朴实正在蓄谋把某个密窟的宝藏一人独吞。

爷爷说澹城的蔷薇其实从来都没有变成大红色,那只是澹城人的一种错觉。朴实慢吞吞地转述。不过爷爷说他弄明白这个,花去了整整半个世纪。他年轻时看到的蔷薇,从来是粉红色的,从五十年前的五月大军进城那天开始,蔷薇就改变了颜色,还不只是蔷薇,好像澹城所有的花都变成了红色。一直到前几天爷爷的眼前突然一片漆黑,他在黑暗中整夜地望着天花板,忽然,有刺眼的光束从断裂的天花板缝中射下来。一颗颗又亮又大的星星掉在他的床前,从星星溅落的地方,泉水似的涌出一丛丛粉白色的蔷薇,就像小囡粉嫩的脸孔,同他五十岁之前看到的那种蔷薇一模一样。他说他眼睛瞎了才总算把蔷薇看透,这五十年间,不是蔷薇变了颜色,而是人的眼睛自家的眼睛多了一层红色;如今不是蔷薇还原,而是他的眼睛还原了……

朴实转述到此,人群中已是一片窃窃私语,那些熟悉的眼睛中放出愤怒的红光,像燃烧的烟头灼烫了朴实的眉毛。朴实知道没有人会相信爷爷留下这样的j临终遗言,那一刻甚至连他也怀疑自己会不会听错了。爷爷活得太久,把他的儿女把朴实的父母都活死了,以至于他去世时只剩下了孙辈为他送终。但爷爷直到最后一刻头脑都是异常清醒的,昨天半夜朴实趴在爷爷胸前听他最后的耳语时,朴实当时跳出的一个念头是,活过一个世纪的老人到最后一定已经变成了精怪。  他低头注视着爷爷已经僵硬干缩的身体,布满核桃般深纹的颜面上,两只硕大的耳朵了无生气地耷拉下来,苍白透明,薄如蝉翼。左边的那只耳垂上,有一个巨大的豁口,呈剪刀状,就像蜻蜓张开的翅膀,几乎触到肩部。许多年中它们光滑柔软地荡漾在爷爷的脖颈旁边,是朴实和弟弟们幼时伸手就可耍戏的玩具。爷爷活着时曾无数次告诉过他的孙辈,这只伤残的耳朵是日本人刺刀留下的证据,但那一次他没有死,以后就再也死不了了。爷爷对于日本人的仇恨使得他对于赶走日本人以后的和平岁月,有着疯狂的热情。直到三十年前每一次最高指示下达的深夜,爷爷都是澹城游行队伍中举着标语欢呼的最老一个成员。

朴实很想最后再摸一摸爷爷那只与众不同的开叉的耳朵。但朴实忍住了。朴实站起来,对众人扔下一句话以后,就冷着脸走到外间去给殡仪馆打电话。

朴实最后那句话是这样的:爷爷还说了,蔷薇自有蔷薇的颜色,其实蔷薇根本没有变红,那是一九四九年春天满城的红旗红星红腰鼓红绸子的反光。

朴实推开窗,一股暖洋洋的蔷薇花气息,从楼下的墙根边升上来。

他想起奶奶活着的时候曾经说过,五十年前那个春天的蔷薇长得特别茂盛,花苞密得像河塘里青蛙的卵,一团团吓人倒怪。城里到处流传着大军打过了长江的消息,兵荒马乱,谣言四起,人心日日都吊在喉咙口上。那时候他们一家是城南郊外的茶农,但那几天她的男人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连个影子都见不着,茶叶地里的草长得筷子样高,家里早已断顿,朴实他爹和叔叔姑姑们饿得前心贴后背,于是那天早晨她只得步行到城里一个堂兄家去借钱买粮。她走到城里已将近中午,马路上空空荡荡,商店全都打烊了,好像要打仗的样子。但路边上摆了许多地摊,有人在卖毛毯卖留声机卖镶金边的碗盏,价钱便宜得就像白送差不多。她知道那都是国民党军官的家属,想快点卖了东西带着钱往南逃。她在地摊前蹲下来,把一双八成新的翻毛皮鞋拎起来仔细察看,忽然就听得身后传来一阵乱哄哄的叫声,叫大家让开让开——又说不要怕不要怕,解放军进城啦!……她看见几个戴着红袖箍的人在指挥行人靠边,手里举着三角小红旗,然后,一支齐刷刷的队伍就从天上掉下来了……

奶奶在许多年中不厌其烦地描述这一天的情形,只是为了抱怨在如此重大的关键时刻,爷爷却没有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的这一过错。爷爷的失职一直伴随奶奶终老仍无法得到原谅,但奇怪的是爷爷从不加以辩解。

那是澹城解放的日子。澹城解放只有远远传来稀少的枪炮声,没有一个老百姓流血没有一间民房被毁坏。澹城的百姓是有福的。澹城的解放就像夜间的蔷薇悄悄开放,就连大军进城的脚步都悄无声息。据朴实的堂伯回忆,那个不同凡响的春天,他在第二天清晨打开房门,看见沿街睡满了年轻的士兵,他们抱着大枪席地而眠,帽徽上的红五星就像刚刚升起的太阳一般闪闪发光。院子墙头上盛开着一簇簇怒放的蔷薇花,蜜蜂嗡嗡嘤嘤的飞舞淹没在战士们香甜的鼾声里,蔷薇浓重的花香混合着大兵的青春汗液,空气令人亢奋,充满了改朝换代的新鲜气息。爷爷说他后来进城时只那么抬头瞄了一眼,就发现粉红的蔷薇竟然全都变成了火红色的小星星。

可你知道这些大军是从哪里来的么?许多年前,爷爷有一晚喝了酒,曾经神秘兮兮地问过朴实。是从城外来的,朴实回答。城外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爷爷又问。朴实想了想,回答说是从大桥上来的。大桥在哪里呢?大桥在城外。

那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提问,面对稚嫩的少年朴实,爷爷从此缄口不言。

朴实在五十年后的这个哀伤的清晨,突然觉得爷爷也许是把一个真正的秘密永远地带走了。  送爷爷遗体去火化的路上,街角的蔷薇呈现出暗紫和赭红,像一块块凝固的血痂。

P3-7

序言

这部集子收录的,是我二00O年以来,陆续写下的中短篇小说。

小说写到二十一世纪,究竟还能怎么写?

谁也不敢怀疑: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

问题在于,什么叫做“怎么写”?

某一种奇特的叙述方式?无人使用过的小说结构?绝对陌生或新鲜的人物?絮烦累赘到无限重复、复制的语言?

如此等等,曾经,几乎让我困惑到无法动笔。

但我们必须不断给自己出难题、必须挑战、必须创造,创造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小说奇迹。然而,世界上究竟是否真会有这样的奇迹?

就像“鸟善走还是善飞”这个命题——听起来,这好像是一个伪命题,怎么会有不善飞的鸟呢?既不善飞,为什么还要叫做鸟呢?但事实上,偏偏就有不善飞的鸟。它从远古进化至今,变成了不必飞行、而以步行代飞的鸟。这是没有办法的。不善飞而善走的鸟,仍是一种鸟。这就是鸟与鸟的不同之处。

这种鸟擅长在地面疾走炫技,而与天空无缘。

怎么写——写到最后,如果变成了一只不善飞的鸟,那么,在鸟类中,它肯定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品性。同时,它也忘记(或是回避)了自己作为鸟的特性。

当然,在我的那篇小说中,讲的不是这个内容。我的故事本来想说,如果鸟不会飞,快走也能到达目的地。现在我把这只不会飞的鸟借来用一用,不小心就用成了另一个意思。

通常,我们写小说的人,就面临如上的困境和悖论。

所以,我只能牢牢记住这一点:我无论“怎样写”,最终都是为了把我心里那个“什么什么”写出来、写到位,让人看完以后,至少会掩卷想一想。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自己究竟要写什么,写的是什么。如果写小说的时候,一心想的是在地上走来走去地展示冠翅上的羽毛、表演跳跃的姿态、发出婉转的鸟鸣,而最终不能展翅飞到天上去,那么,这只善走的鸟,只能作为一种独特的观赏动物,终究难以让我们实现飞翔之梦。

无论怎么写,前方都有天空在召唤。那是超拔于地面之上的气流,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的原因。

有了这个心理依据,我才会知道,怎样才能最贴切地表达出那个“什么”。

若是我们吸引读者在小说中穿过了故事和语言的华丽、曲折的长廊,走到尽头,最后却被他们发现廊内外均空无一物,那么,怎么“说”,也都是白说了。

我仍然老老实实地滑翔,让风渐渐托起羽翼,然后起飞。  

二00七年六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鸟善走还是善飞(张抗抗近年中短篇小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抗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2034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4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4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3: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