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子心解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位印度智者,与中国两千年前的思想家,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文化没有国界,思想没有疆界,智慧的激情碰撞,文明的和谐沟通:本书是印度著名哲学家奥修对于人生思考的经典著作,见解独到,讲法原创,不论你对道德经是否曾经研究过,奥修所讲的必定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内容推荐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乏一些思想高超的圣贤对它加以批注,但是印度哲学家奥修所讲的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讲法是原创的,不论你对道德经是否曾经研究过,奥修所讲的必定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事实上,在进入“道”的世界里,奥修出自完美智慧的洞见本来就很少有人能够跟他相比的。透过奥修的讲述读者可以对老子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有更清新的看法,把自己带领到心灵追求的境界。

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了解永恒的道

第二章 无选择

第三章 争胜是没有用的

第四章 佛和傻瓜

第五章 道家的品质

第六章 修行与控制

第七章 最柔软的东西

第八章 在存在里面没有问题

第九章 清静

第十章 每一个佛都会使宇宙变得更丰富

试读章节

生活在一个没有时间的世界里,石头比人来得更快乐;生活在一个不知道有死亡的世界里,树木比人来得更喜乐,并不是说它们不会死,只是它们不知道死亡。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在庆祝,小鸟在歌唱,除了人类以外,整个存在都是喜乐的,因为它们不知道有死亡。只有人类觉知到死亡,这种觉知会产生出所有其它的问题,因为它就是一切问题的来源,它就是基本的裂缝。

它不应该如此,因为人类是最高的、最精炼的,它是存在的最高峰,为什么在人里面它会如此?每当你达到一个山的顶峰,几乎就在它的旁边,那个山谷就会变得越深,唯有当有一个很深的山谷存在,一个很高的山峰才能够存在。岩石不会不快乐,因为它没有山谷的部分,因为它们的快乐也是在平面上。人是顶峰,他已经上升得很高,但是由于这个上升,在它的旁边就必须有一个深度、有一个山谷。当你往下看,你会觉得想呕吐;当你往下看,你会觉得害怕。山谷是山峰的一部分,山谷不能够没有山峰而存在,如果没有山谷,山峰就无法存在,它们是一起存在的,它们是在一起的,但是一个站在最高峰的人往下看会觉得想呕吐、会觉得晕眩、会觉得害怕、恐惧。

人是有意识的,这也是所有问题的原因。

意识是一把两边都锋利的剑,它两边都可以切,它能够使你变得非常快乐,那种快乐是在存在里面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它能够使你变得非常不快乐、非常痛苦,但是那种不快乐在世界上到处都存在着。人具有两种可能性,当你变得有意识,突然间就会有两条路在你面前打开。

意识能够变成一个祝福,但是它也能够变成一个咒诅。每一个祝福都带着一个咒诅,问题在于你如何去选择,让我来为你解释一下,然后你就很容易能够进入这些经文。

人是有意识的,当他一开始变成有意识的,他也会同时意识到最终的结果,他会同时意识到他将会死。他会意识到明天、意识到时间、意识到时间的经过、意识到迟早会接近终点。他越是变得有意识,死亡就越会变成一个难题,它变成了唯一的难题,要如何来避免它呢?这种使用意识的方式是错误的,它就好像你给小孩一个望远镜,而那个小孩不知道要如何来使用它,因此他可能会从错误的那一端来看。

意识是一个望远镜,你可以从错误的一端来看,而错误的那一端有它本身的好处,但是它们会产生更多的烦恼。透过望远镜错误的那一端来看,你可以看到可能有很多好处,在一个短短的距离里面,可能有很多好处。那些具有时间意识的人,跟那些没有时间意识的人相比,他们能够多得到一些东西。那些具有死亡意识的人比那些没有死亡意识的人能够达成更多的事。那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一直在累积物质财富,而东方人一直保持贫穷。如果没有死亡意识,谁会去管财富?

人们一个片刻接着一个片刻去生活,就好像明天不存在。是谁在累积呢?为什么要累积呢?今天是那么地美,为什么不庆祝它呢?当明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看到它。

在西方,他们累积了无限的财富,因为他们太有时间意识了,他们已经将他们的整个生活缩减成物质的东西,比方说摩天大楼。他们已经得到很多财富……那是从错误的那一端来看所得到的利益。他们只能够看到近处的某些东西,他们看不到远处的东西,他们的眼睛已经变成跟盲人的眼睛一样,看不到远处的东西。他只是去看那些他目前能够累积的东西,而没有去想说到了最后,他或许必须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就长远来看,这个利益或许不是一个利益。你可以盖一间很大的房子,但是等到它盖好的时候,你或许已经准备要走了,你根本无法住在它里面。你本来可以好好地住在一间小房子里,即使是一间小茅屋也可以,但是你想要住在皇宫里,现在皇宫准备好了,但是那个人已经走了,他已经不在了。  人们以他们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来累积财富,到了最后,有一天,他们会觉知到说他们已经失去了他们自己,他们付出很高的代价买了一些没有用的东西,但是现在已经不能再挽回什么了,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

如果你带着时间意识,你将会疯狂地累积物质的东西,你将会把你全部生命的能量改变成物质的东西。一个意识到整个过程的人将会尽可能地享受这个片刻。他会漂浮,他不会去担心未来,因为他知道明天永远不会来临,他深深地知道,到了最后,只有一件事会被达成——那就是一个人自己本身.

生活,很全然地去生活,使得你能够跟你自己有接触,其它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跟你自己有接触。你生活得越深入,你就能够知道你自己知道得越深——在关系当中,或是在独处的情况下。

当你越深入关系当中,或是越深入爱当中,你就能够了解得越透彻。生命变成一面镜子,一个从来没有爱过的人不可能“单独”,最多他只能够“孤独”。

一个曾经爱过,而且知道过关系的人,他是可以单独的,如此一来,他的单独就具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质量,它并不是孤单。他生活在关系里,履行了他的爱,他知道对方,而且透过对方来知道他自己,现在他能够直接知道他自己,现在那个镜子已经不需要了。只要想想一个从来没有照过镜子的人,他能够把眼睛闭起来而看到他自己的脸吗?不可能。他甚至无法想象他自己的脸,他无法去静心冥想它,但是一个来到镜子面前看着镜子的人,他能够透过镜子知道他的脸,他能够将眼睛闭起来,从内在看到那张脸,那就是在关系里面所发生的。当一个人进入了关系之中,那个关系就会像镜子一样地反映,那个关系会反映出他自己,然后他会知道很多他从来不知道但是却存在于他里面的东西。

透过别人,他会了解到他的愤怒、他的贪婪、他的嫉妒、他的占有、他的慈悲、他的爱,以及他这个人的其他很多心情。透过别人,他会接触到他自己的很多心情,渐渐地,有一个片刻会来临,到那个时候,他已经能够单独:他可以将眼睛闭起来,直接去知道他自己的意识,那就是为什么我说对于那些从来没有爱过的人来讲,静心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那些曾经深爱过的人能够变成很有深度的静心者,那些曾经在关系当中爱过,而现在处于单独情况下的人能够变成很有深度的静心者。如此一来,他们已经变成熟,现在别人已经不需要了。如果旁边有人,他们能够分享,但是那个需要已经消失了,那个依赖已经消失了。

意识到了最后会意识到死亡,当意识在最后的时候意识到死亡,就会有恐惧产生。那个恐惧会在你里面产生一个连续的逃避,那么你就会逃离生命,只要有生命的地方,你就会逃离它,因为每当有暗示到生命,你就会瞥见死亡。一个过分害怕死亡的人从来不会跟人坠入情网,他们会爱上物品——物品从来不会死,因为它们从来就没有活过。

你可以永远永远拥有东西,而且它们是可以更换的。如果一部车子丢掉了,你可以再买一部完全一样的车子来作为代替,但是你无法替代一个人。如果你的太太死了,她就永远死了,你可以再找另外一个,但是没有其他女人可以代替她,不管是好是坏,就是没有其他女人可以跟她一样。如果你的小孩死了,你可以再去领养一个,但是没有一个领养的小孩跟你之间关系的品质能够跟你自己的小孩一样,那个创伤还是会在,它不可能痊愈。过分害怕死亡的人会变得害怕生命,然后他们会开始搜集东西:一座大的皇宫、一辆大车、无数的金钱、这个和那个!那些不会死的东西。一块钱比一朵玫瑰更不会死,因此他们不会去管玫瑰,他们只会继续累积金钱。

一块钱永远不会死,它几乎是不朽的,但是一朵玫瑰……早晨的时候,它是活生生的,但是到了晚上它就不复存在了,因此他们变得害怕玫瑰,他们不去看它们,或者如果有时候有那个欲望升起,他们就去买塑料花,塑料花很好,你可以很安逸地跟塑料花在一起,因为它们可以给你一种不朽的感觉,它们能够永远永远都在那里;然而一朵真正的玫瑰——早上的时候它是活生生的,但是到了晚上它就消失了,花辦已经掉落在地上,它已经回归尘土。它来自泥土,开花开了一阵子,将它的芬芳散布给整个存在,完成任务、将它的讯息传达出去之后,它就静静地回归尘土而消失,没有流下一滴眼泪,也没有作任何努力。你曾经看过花辦从花朵掉落在地面上吗?它们掉落的时候是多么地美、多么地优雅,一点执着都没有,它们连一个片刻都不会想要去执着。一阵微风吹来,整朵花就掉落在地面上,回到了它的源头。P7-10

序言

奥修每天的演讲是奇怪而且很棒的现象;流动的、音乐的、不合逻辑的、具有爱心的。它们并不是争论,也不是博学的解释,它们是一个成道头脑的流动,带着爱心,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自然流露出来,那些讯息来自一个醒悟的人,倾倒给在睡梦中跋涉人生的一般人。

他使用老子、耶稣或佛陀的话语,不是以固定的理性评论的主题来使用它们,而是按照它们原来活生生的、仍然在那些大师口中的样子来使用它们,按照这些话语尚未被埋葬成严肃的经典之前的样子来使用它们,因为一个成道的人并不是在谈论“关于”老子,而是直接谈老子,差别在哪里呢?当奥修谈话的时侯,他就是老子,老子就是他。他的谈论来自所有成道者所共同居住的天堂。当你能够抓到这些师父们所共有的那个瞥见,他们所有活的年代和语言的不同就变得不重要了。奥修将我们一直在奋斗的头脑带进这个神秘的领域。

奥修不仅要你听他的话语,以及这些话语的清晰、慈悲和了解,而且还要让你去听这些话语与话语之间的宁静。他要你注意话语与话语之间的宁静,那是不受可能会误导的话语所限制的,在那个宁静当中,他成道的意识放出光芒,那是他和老子都知道的,他们将这些无限丰富的宝贵的光照射在围绕在他们周围那些幸运的人身上。他说:“我的谈话只是为了不要让你们走开,事实上,我比较喜欢你们来分享我的宁静。”

一个人的头脑会去编织,它那冷静的西方观念会被遗忘,它会抓住怀疑论,然后隔天的演讲会打击你,那个编织就加快了;它会去尝试犬儒主义,然后那个编织就会倒转过来;它会试着去分析和反驳,他会笑你的方向,然后那个编织会缩紧;它会抓住一个错误的参考架构,或一个极端不正确的东西,然后他会用一个软性的结沦来作为演讲的结束,使得一个扮演从事破坏王作的理性主义者觉得很尴尬,有时候甚至会流泪。头脑到了最后还是会粉碎,然后一个人会被赤裸裸地留下来,而开始觉知到超出头脑的神秘领域,那个领域通常被逻辑和理智保护着,但是有了奥修的引导,我们可以考虑进入。

在朋友的说服之下,我有点紧张地来到了印度普那,手中仍然紧握着我的回程机票,充满着对印度师父传统性的负面看法。如果要我去想象普那的话,我会想到紫色鼻子的、猎杀野猪的皇族上校,而不是想到穿着橘袍的加州求道者。我每一条带着怀疑的神经都振奋起来,想要来对付外来的攻击,但是并没有任何攻击来临,只有接受、了解和幽默,以及竭尽个人之所能去尝试那个只能够被称之为“爱”的东西。

只是借着这个人的在,问题就被遗忘了,反对就被溶解了。他似乎是无法被定义的,他超越了快乐和不快乐、欲望和挫折、爱和恨的二分性,而我们却是用这些二分性的东西在衡量一个人,这种衡量有其限制,而也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我们在我们的周围筑起了一道墙,但奥修是没有墙的。就好像一架太空船碰到一个未知的力量,所有的仪器都走样了,都超出了仪器的刻度,而留下不可能的仪表图。在这种情况下,我所感受到的并不是对即将来临的灾难的害怕,而是一种惊畏、高兴和兴奋,就好像一棵植物感受到光和热,除了转向奥修之外别无选择。作这种决定没有什么可怕,只是去承认那个似乎是自然的法则。

因此我就当上了门徒,奥修还轻轻地揶揄我想要去延缓那个不可避免的事——加入他那不寻常的家庭——的最后企图。千千万万人,他们来自各种不同的年龄、性别、肤色、国家和背景,表面上除了带着一个末端有一个小匣子的串珠项链,以及穿着橘红色衣服之外并没有共同点,但是有一个看不见的连结——每一个人都让他的心被一个活的师父所感动,而且他们都或强或弱地反应于那个古老的邀请:“来,跟着我来。”

一个成道的人或许相当于一个神秘的太空黑洞:一个无所不包的空、一个没有物质的力量、一个纯粹的万有引力、一个纯粹的存在。在这样一个人的口中,带有灰尘的“宗教”这个字变得能够自己抹去它的灰尘而变成活生生的。西方那些胡搞瞎搞而走上穷途末路的陈腔滥调和不得不认错的自由主义,以及东方那些虚张声势的钟声、气味和偶像都被遗忘了,跟着被遗忘的还有政治学和其它的宣传,这是一个活生生而且很美的宗教。

当你在读这些演讲时,同时想象一下当时发生的情景。时间是早上八点钟,太阳刚开始变温暖,但是还不强。奥修花园里的树木和不规则的绿色植物之间透出雾光。由大柱支撑的礼堂四周是敞开的,强度越来越强的太阳渐渐爬进来,穿越这个礼堂。小鸟飞过,它们对那两、三百个穿着橘红色衣服聚精会神地听奥修演讲的门徒一点都不在乎,那两、三百个门徒形成一片橘红色的地毯,倾听着一位穿着白袍,坐在大厅后面一个小小的、高举的平台上的人物。那个大厅似乎是花园的一部分,而花园也似乎是那个大厅的一部分。不必刻意去想象,那个花园和小鸟也可以被看成是听众的一部分。偶尔有麻雀无礼地突然停在他的麦克风支撑杆上,过分的假装虔诚也偶尔会遭到低空飞行的印度空军军机震耳欲聋的扫射。远处有火车的鸣笛声和冲撞声,然而,虽然二十世纪离我们并不远,但是总有一个感觉,在这一块有红花绿叶的净土上所发生的事是不同的、是享有特权的,至少到九点半为止,某种不寻常的事情都在进行着,某种比二十世纪来得更大的事情在进行着,那些事能够驱走一切噪音。

传说中有这样的事情,常佛陀经过,树木虽然不合季节,但也会开花,而当马哈维亚讲话的时候,连蛇都会跑来听。那些传说只是在说:当一个成道的人在的时候,情况就会变得不一样。飞机和火车并不会为奥修保持宁静,麻雀也不会为他停止吱吱叫,但是就某方面而言,它们都变得更温驯,因为它们都被包括在这整个气氛里,它们跟这整个气氛是分不开的。

一切都包含在这个人里面,他散发给周遭一切事物的那个宁静是无法被打破的,因为它是最终的。就是因为它是最终的,所以它是无法被分裂的;就是因为它是最终的,所以如果他所讲出来的没有被听到或甚至被拒绝,他也不会受打扰。他已经在他自己里面找到喜悦的泉源,所以他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他的喜悦从他的本性流露出来,它是否掉进在他面前那个人的心里面,或是溅在地面上,然后消失,那都没有问题,他整年、整月、整日都在庆祝,他除了邀请别人来跟他一起庆祝之外,他不对任何人要求任何东西。只要你能够经得起他游戏的步调,他就可以邀你一起来庆祝。他说:生命就是为了庆祝,其它没有什么事要做。

据说在法国的派里歌尔德区,当农夫们要找一只新的“特拉福猪”,他们就会拿一片特拉福菌类植物在一窝刚生下来的小猪面前挥动,如果其中有一只离开它母亲的乳头,举起鼻子来嗅,那么它就是一只“特拉福猪”。

一个成道的人就是带着那种稀有的美味。奥修谈及围绕在成道周围的芬芳:有一些神秘,可能具有心灵的超能力,芳香围绕着一个已经在他自己里面达成最深真理的人。它可能被错过,因为它是那么地精微,但凡是可以感觉到空气中有某种有趣的东西的“特拉福猪鼻”都可以嗅得出来。它就在这本书的文字当中,所以,你们就开始嗅吧!但是要留意:如果你能够抓住它,那个芳香也能够抓住你。就好像奥修很高兴地说:“你被钩住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论以怎么样的方式,你都将会去找寻那个“特拉福猪”。

书评(媒体评论)

奥修给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带来一种眼光,任何人都可以为此感到骄傲,奥修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力量,我要向他顶礼以纪念他给我们的这种力量。

——印度前总理钱德拉·谢卡尔

我非常高兴,奥修,我们印度的伟大的哲学家,一个以他强有力的哲学在这一生中获得成功的人,知识界很了解他,但是他的思想需要被更多的人进一步地了解。

——印度前总统吉亚尼·宰尔·辛格

在哲学、艺术和科学的领域里,有一些人是碰巧成了天才人物,而这个世界也很偶然地给了他们荣耀。但奥修是独一无二的、无与伦比的。他是一个以他的存在给这个世界、这个国家带来荣耀的人。

——著名女诗人、印度议会上院议员 阿姆瑞塔·伊瑞蒂姆

在任何领域里,奥修都是一流的。他的思想早已成为国家的瑰宝,而且已经登上国际舞台。

——印度著名电影音乐导演、作曲家 卡尔亚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子心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印)奥修
译者 谦达那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37011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3.1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0
16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3: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