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年代顺序收集了作者学术历程起初20年中的研究论文,书中具体收录了:《从内部入手(1972)》、《贝内特先生和布朗夫人(1973)》、《什么是概念重建?(1978)》、《课程理论化中的抽象和具体(1979)》、《自传与自我的建构(1985)》、《自传与自我的建构(1985)》等文章。
图书 | 自传政治与性别(1972-1992课程理论论文集)/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按照年代顺序收集了作者学术历程起初20年中的研究论文,书中具体收录了:《从内部入手(1972)》、《贝内特先生和布朗夫人(1973)》、《什么是概念重建?(1978)》、《课程理论化中的抽象和具体(1979)》、《自传与自我的建构(1985)》、《自传与自我的建构(1985)》等文章。 内容推荐 威廉·派纳在本书中论述了自传作为课程和教学领域研究工具的可行性。他认为传统科层体制下的课程研究已失去活力,并用自传这种更加有机、灵活和富有启发性的方法对课程研究进行了概念重建。自传方法强调学生、教师及其相互关系的即时性和复杂性,从而关注学生和教师当下的生活。 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编辑前言 前言 从内部入手(1972) 贝内特先生和布朗夫人(1973) 存在体验课程的方法(1975) 审判(1976) 什么是概念重建?(1978) 课程领域的笔记(1978) 课程理论化中的抽象和具体(1979) 远航:课程作为认知者与认知对象之间的关系(1979) 女性主义的公司化生成和乔治男孩的案例(1983) 在终身教职上死亡(1984) 自传与自我的建构(1985) 教师教育的概念重建(1988) “他人的构想中自我的形成”:课程理论和学校改革(1991) 鹤的失语:存在体验课程回溯阶段中的窗子和镜子(1992) 术语汉译对照表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自传政治与性别(1972-1992课程理论论文集)/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威廉·派纳 |
译者 | 陈雨亭//王红宇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1397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2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5-6569号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