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超越当事人\职权主义(底限正义视野下的审判程序)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突破了传统的“当事人/职权主义”这一经典范式,转而以“底限正义”这一全新的理论视角来诊断和解读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变迁与走向,并以“宪政/集权型”诉讼模式理论为平台,探讨中国刑事诉讼制度尤其是审判程序改革的理想图景和基本路径,这种具有反思性的理论探索对于当前陷入僵局的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内容推荐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理想图景应当是转型为宪政型刑事诉讼制度,其现实路径不应当是片面追求英美对抗制诉讼的“高价正义”,而是不断吸纳那些为各法治国家所低调持守的“底限正义”,在技术方法上,重视立法修改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运用法律解释的技术和方法将“底限正义”引入我国司法实践,从而以一种成本更低廉、手段更隐蔽、效果更垂远的方式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这就是我所谓的“底限正义”理论。

目录

自序

导论 超越当事人/职权主义:刑事诉讼模式转型与刑事审判制度改革

一、批判:既有刑事诉讼模式研究范式之理论缺陷

二、建构:“宪政/集权”型刑事诉讼模式——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研究的理想范型

三、比较与借鉴:宪政型刑事诉讼模式与刑事审判制度改革

上篇 刑事审利程序之价值与权力配置

第一章 司法权威与法官角色

一、法官治理与“治理”法官

二、“规训”法官的机制网络

三、“治理”法官的中国语境

第二章 司法民主与人民陪审制

一、历史变迁中的人民陪审制:实践困境及其应变对策

二、比较法视野下的人民陪审制:作为一种参审制的机理缺陷

三、现实交困中的人民陪审制:错位的改革/迷茫的走向

第三章 底限正义与审判委员会

一、考察: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历史成因

二、评判:关于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的若干理论争议

三、反思: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合理性——以“底限正义”为视角

第四章 审判独立与检察监督

一、问题之一:检察官应否监督审判

二、问题之二:检察官能否监督审判

三、问题之三:检察官如何监督审判

四、结语

第五章 审级独立与案件请示

一、案件请示制度的历史源起与现状

二、案件请示制度的成因透析

三、案件请示制度的利弊分析

四、案件请示制度的改革与走向

中篇 刑事审利程序之原则和基本制度

第六章 控审分离原则与罪名变更制度之选择

一、立法例审视:比较法视野的考察

二、观点述评:我国法学界关于罪名变更问题的理论争论

三、理论进路:诉因制度本土化理论之提出及其论证

第七章 直接言词原则与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之构建

一、刑事缺席判决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二、刑事缺席判决制度的内容

三、我国关于刑事缺席判决的立法与实践

第八章 集中审理原则与刑事审判期限制度之废除

一、制度史的梳理与问题的导出

二、比较法视野内的考察

三、理论与实践层面的驳难

四、改革的走向与进路

第九章 审判公开原则与刑事判决书说理制度之探讨

一、判决书说理制度的正当性基础及其制度设计

二、判决中的不同意见公开制度

第十章 先刑后民原则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之存废

一、正本清源:“先刑后民”原则的概念与内涵

二、私权受损:“先刑后民”原则的实践困境

三、价值重申:刑事诉讼应当优先于民事诉讼

四、制度重构: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的程序保障

下篇 刑事审判程序之构造及改革趋向

第十一章 程序合法化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构建

一、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

二、关于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适格主体

三、关于排除非法证据的法律后果

四、关于排除非法证据需要权衡的因素——“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的区分标准

第十二章 程序简易化与简易程序改革

一、程序简易化改革之价值基础:公正与效率之关系

二、我国简易程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第十三章 程序对抗化与量刑程序改革

一、比较法考察:量刑权的程序制约模式

二、我国量刑权程序制约机制之反思与构建

第十四章 程序正当化与死刑复核程序改革

一、政策变迁背景下的死刑复核制度:以死刑复核权的“命运”为中心

二、司法视野内的死刑复核程序:正当化的难题

三、审级改造与程序改革:我国死刑审判制度改革的两重进路

第十五章 程序合理化与审判监督程序改革

一、宪政型刑事诉讼制度视野下审判监督程序之构造

二、我国审判监督程序之构造特征及其检讨

三、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转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超越当事人\职权主义(底限正义视野下的审判程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万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58351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1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5.218.24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