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部《绿的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它代表着冰心的第二个创作高峰。它里面的《自传》系列、《关于男人》系列,以及论教育的系列杂文,特别是《我请求》、《无士则如何》等,以及像《病榻呓语》、《霞》等散文名篇,都是她晚年的代表作。

这里面不但有一位世纪老人的过人的智慧、超人的毅力、非凡的活力,还有一个特殊时代的独特气息。它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掀开了历史的全新的一页。

内容推荐

这部《绿的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它代表着冰心的第二个创作高峰。这里面囊括了冰心晚年全部最有影响的作品,有她的小说、自传和杂文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一位世纪老人过人的智慧、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活力,也反映了一个特殊时代的独特气息。

目录

再版序(舒乙)/Ⅰ

初版序(冰心)/Ⅳ

小说

 空巢/1

 明子和咪子/11

 桥/16

 万般皆上品……/23

 落价/25

 远来的和尚……/28

 干涉/31

自传

 我的故乡/35

 我的父母之乡/44

 我的童年/47

 童年杂忆/59

 两栖动物/68

 祖父和灯火管制/71

 我到了北京/73

 我入了贝满中斋/80

 我的中学时代/88

 我的大学生涯/90

 在美留学的三年/101

 我回国后的头三年/108

杂文

 在巴黎的一百天/114

 回忆“七七”/116

 从“五四”到“四五”/120

 我和“开明”的一段因缘/128

 我和商务印书馆/131

 关于男人/133

 一 我的祖父/134

 二 我的父亲/136

 三 我的小舅舅/139

 四 我的老师——管叶羽先生/142

 五 我的表兄们/145

 六 我的老伴——吴文藻(之一)/147

 七 我的老伴——吴文藻(之二)/158

 八 我的三个弟弟/172

 九 追忆吴雷川校长/181

 十 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183

 十一 怀念郭小川/185

 悼念林巧稚大夫/188

 悼丁 /192

 记富奶奶/194

 我的母亲/200

 花瓶/203

 话说君子兰/205

 漫谈赏花和玩猫/206

 养猫/209

 我喜爱小动物/211

 我家的对联/214

 春节忆春联/217

 由春联想到联句/219

 从联句又想到集句/222

 再谈我家的对联/225

 说梦/228

 痴人说梦/230

 病榻呓语/231

 绿的歌/233

 霞/235

 漫谈过年/237

 话说“相思”/240

 当教师的快乐/243

 我向文学馆捐赠字画的经过/246

 入世才人粲若花/248

 我请求/253

 我感谢/257

 一颗没人肯刻的图章/259

 一个最充满了力量的汉字/261

 无士则如何/265

 忆读书/269

 埋在记忆最底层的一本书/272

 施者比受者更为有福/274

 我喜欢下雪的天/276

 开卷有益/278

 也有想到而写不了的时候/282

 市场上买不到一尊女寿星/284

 我梦中的小翠鸟/285

 农历七月八晨下雨/286

 又想起一首诗/287

 蹦到我心上的一首“国歌”/288

 老舍的散文/290

 介绍一篇好散文/296

 读了《北京城杂忆》/298

 读巴金的《随想录》/301

 读《雅舍小品选》/305

 介绍我最喜爱的两篇散文/307

 介绍三篇小说和三篇散文/311

 序《天上人间》/315

 我呜咽着重新看完《国殇》/316

 读《蔡元培语言及文学论著》后/318

 海伦·斯诺的一首长诗/320

试读章节

空巢

老梁左手又在腰上,右手扶着书架,正佝偻着在看架上排列的书呢。我默默地望着他的肩部隆起的背影,慨叹地想:他老了,我们都老了,一晃就是三十多年呵!

他是我在大学时代的同屋同级生,他学的是历史,我学的是文学。我们很合得来,又都喜欢交朋友,因此我们这个屋子是这座宿舍楼中最热闹的一间。毕业后,我们又都得到了奖学金到美国去留学,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假期里也总要跑到一起去。得了博土学位以后,我们又同时回国,不过他的成绩比我好——带回了一位在美国生长的、很能干很漂亮的夫人美博。我是回国以后才和一个那时正当着中学教师的同学华平结了婚。我和老梁又同在一个大学里教课,住处又很近,两位夫人也很合得来,因此,我们两家同年生的儿女,就是两位夫人以自己的名字替彼此的孩子起的。我的女儿叫陈美,他的儿子就叫梁平。

解放前夕,有一位老教授,半夜里来把我们叫到一起,动员我们乘明天“抢救教授”的飞机离开这危险的故都。本来已是惊惶失措的美博,就怂恿老梁接受这个邀请,匆匆忙忙地连夜收拾了简单的行装,带着儿子走了。华平却很镇静地说:“怕什么?我们到底是中国人,共产党到底比国民党强,我死也要死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留了下来,从此,我们和老梁一家就分手了。

甬道那一边的厨房里,不时送来一阵炒菜的声音和扑鼻的香味,妻和女儿正在厨房里忙着呢。老梁抽出一本《白香山诗集》来,放在桌上,回头笑对我说:“好香!在美国我的家里,就永远闻不到这种香味。”

他在对面的椅上坐下了。我看他不但背驼得厉害,眼泡也有点浮肿了。

我说:“你难道就不做中国饭吃?”

他说:“美博死后,我自己很少做饭,麻烦得很,一个人吃也没意思。”

我说:“那么,梁平和他媳妇就不回来了吗?”

他笑了笑:“咳,他媳妇是美籍意大利人,不像咱们中国人那样,来了就炒菜做饭——这,你也知道——我还得做给他们吃呢!”

这时我的外孙女小文放学回来了,她跑了进来,看见屋里有客人,就轻轻地放下书包,很腼腆地走到我身边。我把她推到老梁跟前,让她叫“梁爷爷”,她用很低的声音叫了一声,就又要回到我这边来。老梁却把她拉了过去,从头到脚看了看,笑说:“你长的真像你妈!我走的时候,你妈也就像你这么大。你爸爸呢?”小文说:“我爸爸今晚上在机关里值班”……”老梁仿佛没有听见,却站起来说:“我差点忘了,这里有一点点我送给你们的东西……”说着就打开他带来的一只鼓鼓的黑提包,掏出一罐浓缩咖啡,一条骆驼牌烟和一个手掌大的计算机。他一面把这些东西放在桌子上,一面对我说:“这罐咖啡是送给你们一家的;这条烟是送给你的,还是你爱抽的老牌子;这个计算机是送给小美子的……”他把计算机递给了小文说,“我不知道有你,没给你带礼物来,下次再说吧。这计算机你也可以玩,可别带到数学班上去,听见没有?”小文高兴地说了声谢谢,拿着计算机就跑到厨房里去了。

女儿从厨房里出来,一面撩起围裙擦着手,一面笑说:“谢谢您,梁伯伯,这计算机我正用得着。您又送给爸爸烟了?我们好容易才逼着他把烟戒掉了。他那几年在干校抽得厉害,下面屋里没火,他又常犯气管炎……”

妻在厨房里叫:“小美子,你又跑了,看看饭锅里要不要加水!”

女儿笑说:“来了,来了”,回头要走。

老梁吸了一口气,说:“提起干校来,你那几年日子不好过吧?六六年夏天,我不是回国来了吗?那天正在你们传达室里打听你的住处,正巧遇见你们一帮教授从‘四清’回来,刚到校门口,就有一群带着红袖章的学生,围上前来,把你们拉下卡车来,戴上高帽,涂上黑脸,架着往广场上走,吓得我赶紧跑了。那一年回来,什么人我都没见着,就回到美国去,把你的情况对美博讲了,她难受得哭了一夜……”

这时,还站在门口的女儿,又笑着进来说:“梁伯伯,您不是很会做菜吗?快来给我们当个参谋吧。”老梁也笑着起来,跟在她后面走了……

老梁看到我涂黑脸的那一天,只是十年浩劫的开始!从那以后就是抄家、搜书、住牛棚、写检查……P1-3

序言

1990年,当冰心老人90大寿的时候,我和我年轻的同事周明明为她编了一本《冰心近作选》,由作家出版社在1991年出版,此后老人又活了9年,直至99岁高龄才离开了人世。算起来,此书也已有16岁了,对书来说,应该是很有年头的了。所以,应该再版一次了。这个任务交给了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他们根据需要在书中增加了一些珍贵的照片,并将原书名改名为《绿的歌》。

我曾经说过,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有极少的人一生有两个创作高峰,如老舍、如巴金、如冰心。

对老舍先生来说,高峰的标志很清楚:第一个高峰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第二个高峰是《龙须沟》、《茶馆》。对巴金先生来说,也很清楚:第一个高峰是《家》;第二个高峰是《随想录》。那么,对冰心先生呢?第一个高峰很清楚:是《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第二个高峰呢?

很多人都知道,冰心先生是少数有第二个创作高峰的作家之一,因为她熬过了“文革”,在改革开放时期又活了23年,又重新拿笔写下了许多作品,而且影响巨大。高寿有福啊!遇到了好时机,有了用武之地,依旧光芒四射,又攀登了一次高峰。然而,这第二个高峰的标志是什么呢?

恐怕对不少人来说,一时却答不出来,因为这个时期的冰心先生没有大部头的作品。她的文章越写越短,甚至到了《天上人间》集的《序》,短到只有50个字!别看这50个字,字字千钧,厉害!

正因为如此,这部《绿的歌》的蓝本便成了冰心第二个创作高峰的标志,里面几乎囊括了她这一时期全部最有影响的作品。它获得过改革开放时期第一次全国散文奖的最高荣誉奖,虽然这里面也有短篇小说,但散文、杂文是其主体。

正像对中后期的鲁迅先生来说,杂文是他的强项,但篇目太多,集子太多,反而一时说不上究竟什么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一样。所以,到上世纪末在评选“百年百部”时,专家们便将人民文学出版社解放后编选的《鲁迅杂文选》选成了他的杂文的代表作。它和鲁迅先生的《彷徨》、《呐喊》、《阿Q正传》并列。鲁迅先生一个人在一百年的一百部中国著名文学作品中占了四部,独占鳌头。

正因为如此,这部《绿的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它代表着冰心的第二个创作高峰。它里面的《自传》系列、《关于男人》系列,以及论教育的系列杂文,特别是《我请求》、《无士则如何》等,以及像《病榻呓语》、《霞》等散文名篇,都是她晚年的代表作。

冰心先生曾对我说过,当年《寄小读者》刚出版时,一年之内曾再版四十多次,基本上不到十天再版一次,其“火”的程度不言而喻。可是,她没有想到,一篇杂文《我请求》却招来了雪片似的读者来信,有时一天之内便收到几十封,这个情况持续了差不多一年之久,大大超出了《寄小读者》的“火”。我曾向冰心先生进言,这些信千万别丢,存起来,放进中国现代文学馆,给观众看看,什么叫文学的力量,什么叫文学的影响。

果然,最后,这些信装了整整一麻袋,才运到了文学馆,布展的时候,它们居然摆满了一个大大的玻璃展柜,成了文学馆的一大奇观。一篇短文啊!

这就是晚年的冰心先生作品的威力。

这便是冰心先生的《绿的歌》走进经典行列的道理吧。它值得再版,值得读,值得一代一代地读下去。

这里面不但有一位世纪老人的过人的智慧、超人的毅力、非凡的活力,还有一个特殊时代的独特气息。它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掀开了历史的全新的一页。

这便是标志,它的特质和成因。  2007年8月11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我深深地体会到“绿”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冰心

这部《绿的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它代表着冰心的第二个创作高峰。

这里面囊括了冰心晚年全部最有影响的作品。

这些作品体现了一位世纪老人过人的智慧、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活力,也反映了一个特殊时代的独特气息。

——舒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冰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035332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6.2
丛书名
印张 2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