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刘宏毅博士千字文讲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启蒙教育读本中重要的一种,由南朝萧梁时期的周兴嗣编纂而成。全书用一千个互不重复的汉字组织成一篇四言长诗,音韵谐美,首尾意义连贯,毫无牵强硬凑的痕迹,同时它还系统地介绍了天地、自然、修身、处世、地理、农艺、祭祀、饮食、起居等方面的丰富知识,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本书作者结合《千字文》的内容,增加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常识,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与众不同的接触,赏心悦目的阅读,一定会让您更好的理解千字文。

内容推荐

一个国家经济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与传统的消亡。只要有文化在,国家亡了可以复国,民族衰了可以振兴;如果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就永远没有翻身之日了。

小孩子好教,作祟的是家长。他们宁愿每个小时花一百元钱送孩子学钢琴,也没有时间和兴趣陪孩子一起学习圣贤的教诲。更有甚者还怕孩子学多了,将来无法在社会上自立,担心“人善被人欺”,真是糊涂的爹娘,可怜的儿郎。有什么办法呢?

目录

自序

引言

第一讲 天地玄黄

第二讲 好爵自縻

第三讲 岩岫杳冥

第四讲 永绥吉劭

结语

试读章节

天地玄黄

这两句话讲的是开天辟地和宇宙的诞生。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宇宙形成以后的初期又是什么样子?都在这两句话中,不要小看这八个字,都是引经据典。

“天地玄黄”四字语出《易经》。《易经·坤》里说“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的引经,称明引。“宇宙洪荒”四字出自《淮南子》与《法言》。刘安在《淮南子·齐俗》里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西汉的杨雄,在他著的《法言》里面说过“鸿荒之世,圣人恶之”。两部经典上的话合起来就有了“宇宙洪荒”这一句话,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这两句话的八个字都是语出有典。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这不是无病呻吟吗?能作为经典流传几千年吗?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在哪里呢?我只能尽我的学识试解文辞,义理则需要诸位随文人观,看看能体会到哪里。

“天地”这两个字在古汉语里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广,我们熟悉的太空之“天”与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辨别清楚“天地”二字的含义,必须要回归到中国的《易经》。《易经》是五经之首,讲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变的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诸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统统都是从《易经》这个根本上发展出来的。学习中国文化又不读《易经》,不是笑话吗? 《易经》上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状态的,现代物理学称为大爆炸以前的一个超密度无限塌缩的粒子,中国文化叫太极。一百五十亿年以前,这个超密度的粒子瞬间产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物质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就是“地”;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了太空,就是“天”。《幼学琼林》中说“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体吗?但这只是物理的天地、物质世界的天地,在《易经》文化里面统属于形而下的“器世间”,也就是物质世界。形而上则是非物质的“道”的世间,那不是我们现有的智力能够讨论的,所以孔子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存”是承认它确实存在,“不论”是暂且不讨论,因为我们的智能不够,一说就吵架,那又何苦呢!

对智能高的人讲真话: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对智能不够的人只能说浅话:太空是天,地球是地。同样都是“天地”两个字,深人有深解浅人有浅说,各得其所不亦乐乎。

“玄”在颜色上指的是深青近于黑的颜色;在意义上指的是高远、深邃、高深莫测。肉眼可见的天空的颜色是蓝色的,怎么说是黑色呢?天空所以是蓝色,是因为水与光相互作用的结果,物理学上称为光的散射效应。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呈现蓝色,大气分子散射了阳光,天空才呈现出蓝色。但是宇航员到了太空中一看,黑漆漆的一片,除了恒星放射出点点微光,太空确实是黑色的。所以,仅从颜色上讲,“天玄”是对的。此外天道高远,像老子说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体,玄之又玄,深不可测,是我们现有的智能不能理解的。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测,所以叫做“天玄”。

“地黄”也有两重意思。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确切地说,指的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即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代的文化。上古时期,夏商周都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如果再缩小范围,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是母亲河,从昆仑山(约古宗列盆地)发源,汇集于星宿海,过矶石山,经九曲十八弯,从西北高原流下来,同时带下来黄土形成了冲积性平原。那水的颜色是黄的、土的颜色也是黄的,农作物黍、稷等都是黄色的,所以称为“地黄”。

另一重的含义,宇宙中的天体包括地球在内,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它们在初始状态都是炽热的物质。地球就将其温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浆之内,并借助太阳不断地加以补充。有温度才可能有生命现象,在色谱分析上,玄色是冷色,黄色是暖色。“地黄”也是赞叹温暖的大地有长养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国人才把大地尊称为“母亲”。

天道高远,地道深邃,“黄”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说:“人死了以后归于黄泉,过了奈何桥就是黄泉道了。”话虽不可信,其意无非是指那个不为活人所知的另一个深邃的世界。可见,要理解“天地玄黄”四个字,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宇宙洪荒  

《淮南子》上说“四方上下谓之宇”,四方上下又叫六合,所以宇是空间的概念。“往古来今谓之宙”,往古来今是历史的承续,所以宙是时间的概念。“宇宙”二字,一个说的是空间,一个说的是时间,代表了现代科学“时空”的观念。今天所用的宇宙一词,只言物理的太空,相当于古人所说的“宇”,并没有“宙”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时间并不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只是人的主观感觉而已。空间状态的延续是时间,脱离开空间也就没有时间,空间不一样时问也不一样。可以想象一个物体在空间中运动,经历的空间愈大,所费的时间也愈长;反过来,空间缩小了,运动时间也就随着缩短了。P(7-9)

序言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启蒙教材。它用一千个汉字勾勒出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文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千字文》全篇主题清晰,章句文理一脉相承,层层推进,语言优美,辞藻华丽,几乎是甸甸弓l经,字字用典。这是其他几篇也被公认为不错的训蒙读物不能相比的。所以历代书法家都竞相书写,如智永、怀素、欧阳询、赵佶、赵孟頫、文徵明等都有留传至今的帖本。

我们现代人如果没有一个特殊的机缘,一生中能把《千字文》从头到尾好好读一遍的机会不是很多。现在无论在海外还是中国内地,能读懂《千字文》的人不是研究生也得是学中文的本科生。但在民国建立之前,这是六岁孩子入蒙学就必读的教材。现代人如果没有文史功底,确实读不懂。且不说文中的引经据典与用韵,只翻字典查生字一项,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兴趣全无了。有感于此,我就笨鸟先飞,先求古寻论一番,权作一块引玉之砖。希望我们生活在海外的每一个华人都能借此珍惜自己的文化,知道我们的根究竟在哪里,才不会耻于做中国人。开讲以来大受欢迎,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听了备感亲切,这倒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既然《千字文》是用一千个字编成的韵文,我们这次开讲就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者“解字说文”,学者“随文入观”。讲的人将字义、文义讲明白,听的人要随着文句的展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观去想。古文在理解上没有标准答案,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完全看读者的领悟力和想象能力。如果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想象力就被扼杀了。人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发明创造,这是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传统教育的好处就在于处处给学生留门,而不是老师越俎代庖,处处关门闭户。“讲不清,师之过;听不明,学之惰。”如果真的能够随文入观,我们这些吃腻了“教育快餐”的人,一定会发现古人的粗茶淡饭别有一番风味。五谷杂粮是养胃的,不会伤人,希望大家多吃。

后记

《千字文》的讲解至此圆满了。南怀老曾多次提及《千字文》是一本了不起的好书,“三百千”里面有好东西,是做人必不可少的根基。我于是忘乎所以,回忆从师所学,用五次的时间讲解了这部《千字文》,作为对老师们教诲的回报。

如果诸位听了欢喜,能够由此升起对传统文化的爱慕之心,能够对古圣先贤产生油然的敬意,我抛砖引玉的初衷也就算达到了。大家鼓掌,那是因为周兴嗣的文章写得好,学问好,功在传统文化。如果大家听了不满意,那是因为我对文章有误解、错解和曲解,过在我个人。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周兴嗣只用了一千个字,我却哕哕嗦嗦地讲了好几天,相差岂止千万里?所以((千字文》最后的四句话,我以为正是针对我本人说的,同时也是我想要说的话。

谢谢诸位!

乙酉年正月十五日于奥克兰

丁亥年十二月廿三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刘宏毅博士千字文讲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宏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320658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1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40
173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