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诺贝尔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和实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不仅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其巨额财富设立的诺贝尔奖更激励和帮助世人探索光明之路。

纵观诺贝尔的生平,处处充满着非凡的戏剧性和悲剧性,他一生单纯的现实,就是最动听的故事。《诺贝尔的故事》记述了诺贝尔的生平事迹,包括“一颗向往未来的心”、“潜心修学,选定人生道路”、“梦想起航,开创火药神话”、“火药背后的人生”等6章。本书由张美翔著。

内容推荐

他的一生,是光荣而伟大的一生,是不知疲倦、勇于奉献的一生。年幼时多病的身体,却装载着攀登科学高峰的美好心灵。猛然一声巨响,世界在他的炸药声中震额。拥有遍布全球的工业帝国,却不爱金钱。他是时代和科学的巨子,却注定一生与幸福的婚姻无缘。他在遗嘱中设立的诺贝尔奖,更激励和帮助人们探索科学之路。他是谁?他就是《诺贝尔的故事》书的主人公诺贝尔。

《诺贝尔的故事》记述了诺贝尔的生平事迹,包括“一颗向往未来的心”、“潜心修学,选定人生道路”、“梦想起航,开创火药神话”、“火药背后的人生”等6章。本书由张美翔著。

目录

第1章 一颗向往未来的心

 一 “发明狂”父亲

少年闯荡

遭遇破产

艰辛创业

 二 伟大的母爱

 三 “与快乐无缘的童年”

 四 苦尽甘来

 五 圣彼得堡家庭学校

第2章 潜心修学,选定人生道路

 一 欧美求学之路

 二 刻骨铭心的初恋

 三 家族企业的见习生

 四 克里米亚战争

 五 破产之后

第3章 梦想起航,开创火药神话

 一 与火药结缘

 二 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发现

 三 意外的惨剧

 四 湖心建厂

 五 爆炸事故频发

 六 移居德国,合作创业

 七 美国的诺贝尔公司

 八 神奇的达纳炸药

 九 父子双双获奖

 十 雷管的发明

第4章 不断创新,成就工业帝国

 一 事业雄风

 二 进军英国和法国

英国的诺贝尔公司

法国的诺贝尔公司

 三 从巴黎走向世界

 四 发明炸胶

 五 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

巴库油田

三兄弟联手

几度波折

 六 成立国际托拉斯

 七 开创无烟火药时代

 八 遭迫害,离开巴黎

 九 不公正的判决

第5章 火药背后的人生

 一 奇特的个性

 二 谦逊的品格

 三 文学情结

 四 慈善的大富翁

乐善好施的天性

母亲的遗产

员工的好老板

 五 女秘书贝莎

一则招聘广告

如遇知音

贝莎的心事

友谊与和平

 六 卖花女索菲娅

一见倾心

又恋巴黎

陷入困惑

身心俱疲

聚了。散了

 七 火药之外的发明

 八 热爱和平的科学战士

第6章 倦鸟归林,圣雷莫落日

 一 不知疲倦的“老舵手”

 二 落叶归根

 三 思考的漩涡

 四 牵动世界的遗嘱

步步深入

最后的遗嘱

 五 巨星陨落

 六 意外的风波

 七 诺贝尔奖

附录 诺贝尔年表

 诺贝尔名言

试读章节

26岁那年,伊曼纽尔与一位书记长的女儿卡罗琳娜喜结连理,组成了一个和美的家庭,并且搬进了一所舒适的公寓。随后几年,大儿子罗伯特和二儿子路德维希相继出生了。

卡罗琳娜比伊曼纽尔小3岁,虽说出身富人家庭,却丝毫没有富人孩子娇生惯养的坏毛病。她为人朴素善良、精力充沛、充满智慧且不乏幽默。婚后的卡罗琳娜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在伊曼纽尔此后的几次大起大落中,她始终对自己的丈夫表示理解与支持,为丈夫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欢乐温暖的家庭氛围。他们一共生育了8个孩子,但只有罗伯特、路德维希和阿尔弗雷德3个儿子长大成人。伊曼纽尔和卡罗琳娜的婚姻持续了45年之久,被外界公认为是一对幸福的伉俪。正是从智慧的父亲和慈爱的母亲身上,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继承了他一生用之不竭的优良品质:聪明、勤奋、博爱。

1828年,伊曼纽尔经营的不动产生意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伊曼纽尔夫妇1828年1月1日搬进了斯德哥尔摩郊外斯塔卡尔塞布鲁克的一幢寓所。寓所周围树木成荫,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环境十分优雅清新。

伊曼纽尔此时担任着建筑师的职务。他曾接受好几处委托,承建了两所房屋,一所是安茹法官的,在斯托托盖特;另一所是贵族毕特生的,在蒙克布隆。此外,他还承建过一所洗衣房和一座造价3万泰勒的悬桥。1833年,一场大火将伊曼纽尔在兰格霍尔曼、克拉帕斯塔德的财产毁于一旦,债台高筑的他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只有宣布破产。

一贫如洗的伊曼纽尔不得不举家搬迁到诺曼街9号一所便宜的房子里。房内除了一些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外,几乎不能再简陋了。1833年10月21日,卡罗琳娜正是在这所极其简陋的房子里生下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阿尔弗雷德9岁以前的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经济上的破产没有摧毁伊曼纽尔的工作热情,乐观的天性使得他迅速摆脱了噩运,又把精力投入到各项发明中。可是,伊曼纽尔不论如何努力,不论如何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信心,也不能如愿以偿。他到底还能做些什么?正当他陷入困惑之际,埃及那边传来了将要开凿苏伊土运河的消息,这又重新鼓起了伊曼纽尔的勃勃雄心。

当时的欧洲在筑路和运河工程技术上,依然停留在非常落后的水平。罗马帝国的时候,开凿一条3英里长的运河,让3万名工人干了整整11年之久。即使到了16世纪和17世纪,在这方面依然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一条通往芬兰境内的哈尔蒂山脉5英里长的隧道,前后竟用了150年之久。虽然当时炸药已经得到了使用,但主要用于军事方面。各国的技术人员一直在探讨如何采用更先进的方法来提高速度,省时省钱。

了解到当时的情况,伊曼纽尔心里突然有了一丝灵感:他要发明一种炸药,使运河隧道和筑路建设工程省时省力,彻底改变以往落后、缓慢的面貌。而运河工程巨大,工期要历经数年,如果自己研制一种高效的炸药,定能获得持续多年的丰厚利润,为自己以后的事业开创一条新出路。

虽然伊曼纽尔从未学过化学,并不懂炸药知识,也没受过安全操作训练,但他不顾一切后果,立即一头扎进这个危险而有前途的试验之中。深知丈夫研制炸药的试验非常危险,卡罗琳娜十分不安。1837年,伊曼纽尔在自家后院的棚子里进行炸药试验,研究炸药的各种配方以及温度、湿度等对炸药性能的影响。一天早晨,后院猛然传来爆炸的巨响,震得房屋摇晃,门窗格格作响。受惊的邻居们聚集到院子里对伊曼纽尔大声谩骂,表示他们的愤怒和不满。而伊曼纽尔这时正为自己发现的这一新炸药配方而欢欣鼓舞。年仅4岁的阿尔弗雷德目睹了父母尴尬、孤立的场面,这一情景直至他成年后都一直铭刻在心。也许正是从这一刻开始,在阿尔弗雷德幼小的心田里早早地就埋下了这颗又危险又好玩的炸药的种子,直到长大以后像父亲一样,沉迷于与死神为伍的炸药,成为闻名于世的炸药大王。P4-7

序言

自从1901年诺贝尔奖金首次颁发以来,该项奖金及其获得者已引起了整个文明世界的关注。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是在科学、文学和社会活动领域中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时至今日,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获得诺贝尔奖为最高的荣誉。

然而,人们每每将热切的目光聚焦于那些“新鲜出炉”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对于设立这项奖金的“幕后英雄”,却知之甚少。当人们提起诺贝尔这个响亮的名字时,却往往只能含混不清地将他和炸药、战争、灾难等字眼联系在一起。至于他发明炸药的出发点,他对于世界和平的看法,以及他为何将财富以这种方式贡献给人类文明的后起之秀,人们就更无从知晓了。

为了走近这位杰出的开拓者,我们需要了解得更多。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病逝于意大利圣雷莫。他一生致力于火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包括人造丝和人造皮革)355项。此外,他在生物学、电化学、工程学等领域也均有杰出贡献。

诺贝尔不仅是位科学家、发明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成功的实业家。他以巴黎为经营基地,在全世界建立起一个由许多炸药工厂组成的工业帝国。到19世纪70年代,他成为了欧洲最富有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诺贝尔对文学有着长期的爱好,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他性格中存在着强烈的和平主义倾向。他厌恶暴力与战争,是一名忠诚的和平之友。尽管作为一个炸药和武器方面的发明家和工业家,他研究和发明炸药的初衷是为了将它用于修建铁路、开采矿石、开凿运河和建设电站这样一些和平事业。

对诺贝尔而言,他所追求的纯洁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从未真正降临,孤独伴随了他的一生。他青年时代与一位巴黎少女的梦幻初恋,不幸因少女突然香消玉殒而猝然告终。数年后遇到心目中理想的秘书兼管家贝莎女士,他重燃爱情,然而贝莎已心有所属。直到最后,诺贝尔和奥地利姑娘索菲娅产生了“一场持续十八年之久的真挚的爱情”,遗憾的是,由于思想和教育上巨大的鸿沟,两人终成平行线。

纵观诺贝尔的生平,处处充满着非凡的戏剧性和悲剧性,他一生单纯的现实,就是最动听的故事。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最后还在其身后留下遗嘱,将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不分国籍地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国际和平事业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作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和实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不仅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其巨额财富设立的诺贝尔奖更激励和帮助世人探索光明之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诺贝尔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美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238306
开本 16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326.13-4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