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华文史新刊”之一的“春秋晋国赵氏研究”专册,具体包括了:赵氏渊源研究、赵氏基业的初步奠定、赵世系中赵夙与赵衰辈份新证、赵氏家族势力的膨胀、赵氏立国之基的奠定、赵氏开国之君——赵襄子、赵氏发展道路之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图书 | 春秋晋国赵氏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华文史新刊”之一的“春秋晋国赵氏研究”专册,具体包括了:赵氏渊源研究、赵氏基业的初步奠定、赵世系中赵夙与赵衰辈份新证、赵氏家族势力的膨胀、赵氏立国之基的奠定、赵氏开国之君——赵襄子、赵氏发展道路之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通过个案研究探讨春秋政治格局的演变。赵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之国——晋国的显赫卿族,它以一异姓来投者的身份,在晋国经历了由大夫而卿而执政而分国为君的发展历程,正是春秋时期王纲解纽——霸权迭兴——政出家门——瓜分公室这一政治格局演变的具体而微的反映,其间,起伏跌宕,荣辱相掺,最终,联合同盟卿族,摈弃异己势力,离析晋国母体,成为自立于诸侯之林的一个独立主权国家,且开战国七雄争强之局,其影响绵远悠长,意义重大。 目录 序 序二 绪论 第一章 赵氏渊源研究 一 女修传说的考察 二 大业史实考辨 三 大费史实考辨 四 飞廉考 五 造父考 附 赵氏远祖世系表 第二章 赵氏基业的初步奠定 一 赵氏始兴之国际环境分析 二 赵氏始兴之国内形势分析 三 赵氏始兴之前序——赵氏人晋 四 赵氏始兴之奠基——赵衰从亡佐霸 附1 赵世系中赵夙与赵衰辈份新证 附2 晋文公“五贤士”考 第三章 赵氏势力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赵盾执政. 一 赵盾出任正卿 二 赵盾专权 三 赵氏家族势力的膨胀 四 “赵盾弑君”分析 五 “赵盾让嫡”试析 第四章 赵氏的中衰与复兴 一 “下宫之难”探析 二 “赵氏孤儿”试析 三 赵武“冠礼”解析 四 赵武与“弭兵之盟” 第五章 赵氏立国之基的奠定 一 北进战略的制定 二 赵氏灭二卿 三 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史实透析 第六章 赵氏开国之君——赵襄子 一 赵襄子得立为嗣原因分析 二 赵襄子元年辨正 三 赵襄子武功考略 四 赵襄子文治述论 附1 “三家分晋”明细表 附2 三家始称侯时间略说 附3 春秋晋国赵氏世系表 结语 一 赵氏之源流 二 赵氏发展道路之特点 三 赵氏之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春秋晋国赵氏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白国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5655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7-06-01 |
首版时间 | 2007-06-01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25.07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7 |
宽 | 152 |
高 | 60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