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张爱玲的文本出发,联系其人生经历、思想性格以及精神世界,分别从音乐、舞蹈、电影、戏剧、绘画、服饰、摄影七个方面,寻究其艺术素养之源,阐述其艺术素养之路,诠释其艺术素养之境,领略其艺术风光之美,做一个张爱玲艺术大系的拼图。
| 图书 | 深艳(艺术的张爱玲)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从张爱玲的文本出发,联系其人生经历、思想性格以及精神世界,分别从音乐、舞蹈、电影、戏剧、绘画、服饰、摄影七个方面,寻究其艺术素养之源,阐述其艺术素养之路,诠释其艺术素养之境,领略其艺术风光之美,做一个张爱玲艺术大系的拼图。 内容推荐 张爱玲令人惊艳的才,正是来源于她在艺术上的多方修养。他就像一位七巧板高手,那七片小板,经她巧手一弄,轻易变化出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美不暇接的瑰丽图案,最终组成张爱玲艺术的辉煌宫殿,使人震悚、惊异、叹服。 本书从张爱玲的文本出发,联系其人生经历、思想性格以及精神世界,分别从音乐、舞蹈、电影、戏剧、绘画、服饰、摄影七个方面,寻究其艺术素养之源,阐述其艺术素养之路,诠释其艺术素养之境,领略其艺术风光之美,做一个张爱玲艺术大系的拼图。 张爱玲曾叫胡兰成把体系严密的论文解散开来,如同解散纪律严明、步调一致的军队,让其解甲归田。本书也即照此试行,果然一路有言笑,也始终有风情。 目录 音乐篇 水样的悲哀 一切的音乐都是悲哀的 八个音符穿戴了鲜艳衣帽的个性舞蹈 舞蹈篇 肢体的流动 流动的肢体 飞扬的喜悦 舞蹈:民族的记忆 电影篇 银灯的诱惑 电影的门徒 爱君笔底有烟霞 电影无处不在 戏剧篇 感情的公式 大嚼京戏 戏剧:含泪的笑 情有独钟的外国戏剧 戏剧大师萧伯纳 绘画篇 世象的临摹 画画子 填颜色 两情相悦文中画 忘不了的米开朗基罗 高更永远不再 日本的浮世绘 看那些高贵的女人 谈论最多的画家——塞尚 神秘浪漫主义的拉斐尔前派 中国古画个中三昧 中国古画个中三昧 颜色,使人快乐,使世界真实 服饰篇 随身的戏剧 奇装炫人的张爱玲 衣服是一种袖珍戏剧 摄影篇 生命的碎壳 临水照花水 影里影外 后记 试读章节 张爱玲在散文《私语》中写道,她8岁那年随父亲从天津迁回上海,母亲与姑姑从国外回来,父亲暂时告别了荒唐,与母亲和好,家庭呈现出昙花般的幸福欢乐气氛。其中一个场景是:“我母亲和一个胖伯母并坐在钢琴凳上模仿一出电影里的恋爱表演,我坐在地上看着,大笑起来,在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张爱玲的“电影教育”至少由此开始。 差不多同时期,张爱玲已经进影院看电影了。她在《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中写道:“我七八岁的时候看电影,看见一个人物出场就急着问:‘是好人坏人?’” 张爱玲在圣玛丽亚女校上高三时,在校刊《讽藻》上发表过一篇《论卡通画之前途》,专谈卡通影片。当时卡通影片从国外引进还不到10年,人们对它的认识难免肤浅。因为常被影院用来在正片之前放映一小段卡通片以娱乐观众,因此它的作用也就被人们误以为仅此而已。在人们眼里,它不过是为了取悦孩子们以活动画面代替书中呆板画面的小玩意儿。而看低卡通影片的不仅仅是国内观众,这使得一味以童话、神话为目标的好莱坞的卡通画家们一度陷入题材枯竭的苦闷中。张爱玲正是有感于此,用她稚气未脱的雏音疾呼: “卡通画是有它的新前途的。有一片广漠的丰肥的新园地在等候着卡通画家的开垦。未来的卡通画决不仅仅是取悦儿童的无意识的娱乐。未来的卡通画能够反映真实的人生,发扬天才的思想,介绍伟大的探险新闻,灌输有趣味的学识。” 以卡通影片发展到今天的状况,再来回味近70年前张爱玲的话,不能不赞叹那个中学生前瞻的眼光。张爱玲之所以对卡通画的前途能下此断言,凭的并不仅仅是少年的热情,而是电影给她的启示。在文中她这样写道: “也许有人会怀疑。然而,不看见电影的榜样吗?电影在新发明时代,不是同样被认为是引儿童发笑的东西吗?然而现在有些影片的严肃的态度却可以做学校里课本的补助品了,并且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是公认为足以永垂不朽的。” 可见张爱玲对电影很早就没有停留在“爱看”的水平上,她已经注意到电影的发展给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了。 张爱玲在《童言无忌》中写道:“看了电影出来,像巡捕房招领的孩子一般,立在街沿上,等候家里的汽车夫把我认回去(我没法子找他,因为老是记不得家里汽车的号码),这是我回忆中惟一的豪华的感觉。”这应是在她的中学时期。 张子静曾回忆说张爱玲性格内向,一向话很少,但是一谈起电影等话题,“她就逸兴飞扬,侃侃而谈”。进入中学直到离家之后,张爱玲每次与弟弟见面,也只愿意谈电影与小说,不愿谈家庭和个人生活。 1934年夏,蔡楚生编导、王人美韩兰根主演、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渔光曲》在上海热映。影片描写了船主何家与外国人合办了渔业公司,采用新式轮船捕鱼,使得租用何家普通渔船捕鱼的渔家兄妹小猴小猫的生计难以维持。兄妹俩于是与老母亲一同离乡投奔在上海路边卖唱的舅舅,继而兄妹俩也随舅舅卖唱,路遇了到国外学习渔业的少年好友、何家儿子子英。子英同情兄妹俩的遭遇,赠以百元,却不料兄妹俩因此被诬抢劫而被捕。等还以清白出狱,母亲与舅舅又因家中失火而双双丧命,何家也出现变故,何父因渔业公司破产而自杀。子英随兄妹俩回到渔村,一同上船捕鱼,小猴又在捕鱼中受伤而死。影片充满了悲惨的调子,最后在凄凉的歌声中结束。 收音机里几乎每天都在播放该影片的主题曲。张爱玲的后母孙用蕃有个小丫头叫小胖,胖且笨,还不好看,张爱玲一向讨厌她,有天却一早起来弹琴教她唱《渔光曲》。小胖学得慢,张爱玲竟有耐心教了她一上午。若非对电影迷得深,断不至此。 P35-37 序言 书名“深艳”一词取自张爱玲笔下。出处见于《谈跳舞》。张爱玲谈及外国老派的交际舞,称许其“有深艳的情感”。这个词似乎又是张爱玲所造,颇有意思。这是张爱玲对艺术——不仅是舞蹈——某种特点的独特感受。 一个人的艺术气质,来源于其对艺术的感受。文艺不分家,本来“文”似乎更是被包括在“艺”之中的。所以一个作家,多多少少,总该会有些艺术气质吧,可是像张爱玲,艺术到那种程度,艺术到那样显著,却是不多见。可以说,艺术素养是张爱玲最典型的特征,也是她最与众不同处。所以尽管早白胡兰成时期,一直到当代,有许多人因爱之慕之而欲学之,可是总学不到精髓。我想他们的问题,可能出在学习的方法上。假如他们先不急于从张氏笔法语气、遣词用句上照葫芦画瓢,而是沿着张爱玲成长的脚印一步步走,学张爱玲当年之所学,会张爱玲之所会,比如画也能勾几笔,琴也能弹几曲;再由张爱玲的情趣入手,细心体会她的趣味,爱她之所爱,懂她之所懂,比如“七月巧云”也去看看,人吹风笛也去听听;继而熟悉她的习惯,感受她的情调,比如微风中的藤椅上也去摇摇,西式点心店里也去坐坐,在家里也试着用精致的碟盏像调养八哥一样对待自己;接着尝试用她的眼光打量远近事物,洞悉她举一反三的手法,最终获得她的悟性……如此潜心研习,或许有修成正果的一天。 已经不少年了,张爱玲的名字高频率地被众人反复提起。这对早就渴望出名的张爱玲来说,当然近乎求仁得仁。但是张爱玲对出名似乎也不免有所担心,早在《更衣记》里就有言在先:“任是铁铮铮的名字,挂在千万人的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气里生了锈。”这句话不仅意味深长,也可以说是意味深艳。 王一心 2006年5月15日 后记 这本书,原本仗着自己对张爱玲作品及生平的熟悉,以为可以一蹴而就的,可是实际操作起来,花的工夫却并不少。单是为配合她的文字而收集那些绘画作品,竞比撰文还要耗费时间与脑筋。一是难寻张爱玲当年所见画册版本;二是张爱玲的眼光与常人有异,那些每种画册必选的画作往往不入她的法眼,能有幸被她点评的作品又常常为一般选集所不选。加上她之点评十分随意,有的是凭记忆事后评论,所以原画作者、题名常常不详,所以要找到张爱玲提及的画作,如同参加一场没有一道题目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的考试,真的是比较费力。尽管我依恃的是一所有着徐悲鸿血统的著名高校的美术学院的藏书,可是仍不能搜罗齐全。因此我不禁会想,我们或许应当庆幸张爱玲选择小说而不是教师为职业,否则她一定是位被学生骂死的老师,因为她是出偏题的高手。 王一心 2006年4月9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深艳(艺术的张爱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一心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407864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8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25 |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6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0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陕西 | 
| 长 | 227 | 
| 宽 | 15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