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曹雪芹生平研究的理论专著,作者对《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生平、生活、创作等能落实得尽量落实:而对与小说《红楼梦》相关的部分,则一再声明;只供参考,不能认实。这是一种十分严谨而又有所开拓的治学态度。
图书 | 做不完的红楼梦--曹雪芹在香山正白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曹雪芹生平研究的理论专著,作者对《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生平、生活、创作等能落实得尽量落实:而对与小说《红楼梦》相关的部分,则一再声明;只供参考,不能认实。这是一种十分严谨而又有所开拓的治学态度。 内容推荐 红楼里的梦,是幻梦,但确实也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对《红楼梦》既不能像对纯虚构的文学作品一样,穿凿附会;也不能像对历史史实一样,考证核实。而李强先生的可贵就在于:对《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生平、生活、创作等能落实得尽量落实:而对与小说《红楼梦》相关的部分,则一再声明;只供参考,不能认实。这是一种十分严谨而又有所开拓的治学态度。 他从1978年起涉足这一领域,历经28年时光,大量披阅先贤的研究成果,又证之于史籍、史料,并认真遴选鉴别,探究了曹雪芹的前世后生,清晰地勾勒出了曹雪芹的人生轨迹和在《红楼梦》创作过程中打下的印记。论述谨严,大部分结论令人信服。至少可给我们进一步理解《红楼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恩路。这实是一部扎实厚重而又言之成理的著作。 目录 曹雪芹家世新论 “世居沈阳地方”的确切含义 “正白旗包衣人”的由来 曹振彦与曹家发迹 曹氏为正身满族人的佐证 曹雪芹在京城 一、回京归旗——曹家回京归旗的因由 二、衣食住所——曹氏京城生活始末 三、亲属往来——京城曹家的亲属往来 四、京城生活——曹雪芹的京城生活 五、思想意识的转变 曹雪芹的生卒年 曹雪芹在香山 曹雪芹离开京城到香山正白旗 曹雪芹在香山正白旗 一、住所——曹雪芹的京城住所 二、旗营生活——曹雪芹的旗营生活 抗风轩中“题壁诗” 关于《废艺斋集稿》 曹雪芹的“书箱” 曹雪芹的真迹“瓷字”对联 一拳顽石——“一拳石”与《石头记》 元宝遗石——宝玉称谓的缘起 木石前盟——“木石前盟”的缘由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几家土番——《红楼梦》中“几家土番”的出处 河墙烟柳 广泉废寺——广泉废寺留诗篇 法海寺——出家法海寺的传闻 正白旗关帝庙——关帝庙内墨龙图的传说 秋色召人上古墩 曹雪芹去世前后的情形 曹雪芹的葬地——何处青山埋忠骨 曹雪芹故居 结束语 附录 一、《瓶湖懋斋记盛》 二、讲风筝历史的残文 三、风筝歌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做不完的红楼梦--曹雪芹在香山正白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95455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