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就是这样爱上禅
内容
编辑推荐

终日忙碌,却到底在追寻什么?精神不能集中,压力无法消除……忙里偷闲的三时一刻, 让一则则充满智慧的轻松小品, 舒缓你的情绪,会心一笑,宁静喜悦,你会慢慢爱上“禅”……

内容推荐

禅,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若要理解禅的真谛,悟是不二法门。禅悟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直接把握。它一般不借助于分析的思维方法对事物做出判断、推理,而是通过个体性的感受活动直接与外在事物的本质沟通。

试读章节

          途中珍重

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突然动了想下山的念头,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归宗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照实回答:“回岭中去。”

归宗禅师关怀地说:“你在此参学十三年,今天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心要,等你整理好行李,再来找我吧。”

稍后,灵训禅师先将整理好的行李放在门外,然后去见归宗禅师。

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前面来!”

灵训禅师依言前行,准备聆听教诲。

归宗禅师轻轻说道:“天气严寒,途中多多珍重。”

          慈悲

有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特别喜好打坐参禅,还曾跟随佛光禅师学禅。后来,兄弟三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悟境,一起相约出外行脚云游。有一天,在日落时三入借宿于一个村庄,恰巧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刚去世不久,妇人带了七个子女生活,日子非常艰难。第二天一早,到了三兄弟上路的时候,最小的弟弟突然对两位哥哥说:“两位哥哥继续参学去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

两位哥哥对弟弟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有志气,出外参学,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于是劝也懒得劝,拂袖而去。这位寡妇要独自抚育七个年幼的孩子实在不容易.看到这位行者自愿留下来帮助她,当然求之不得。看到三师弟一表人才,妇人表示愿以身相许。三师弟没有直言拒绝,只是说:“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再谈婚事。”妇人一听,对三师弟更加敬重。  

三年以后,妇人再次提出结婚的要求,三师弟又道:“如果现在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妇人觉得三师弟说得在理,没有强求。

三年后,妇人又提出要结婚,三师弟再度婉拒道:“为了我们将来更加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

如此三年、三年再三年,岁月如梭,一晃九年就过去了,这一家的小儿小女都已长大。三师弟看到他助人的心愿已完成,就向妇人说明自己矢志求佛的决心和当年留下来的初衷,然后与这一家人道别,独自踏上了继续求道的漫漫长路。

         我不是佛

有一个秀才住在寺中读书,自恃甚高,常以禅机和赵州禅师论辩。有一天秀才问禅师道:“佛陀慈悲,普度众生时总是顾顺人的心愿,不违众生所求,不知是不是如此?”

赵州禅师回答说:“是的!”

秀才又说:“我很想要禅师您手中那根柱杖,不知是否可以如愿得到?”

赵州禅师一口拒绝说:“君子不夺人所好的道理,难道你不懂吗?”

秀才机辩道:“我不是君子。”

赵州禅师当头大喝说:“我也不是佛。”

秀才虽然无以为对,心里却不认输。

又一天,秀才坐禅时看到赵州禅师从他身旁经过,但他看看禅师,并不理睬。赵州禅师责问道:“青年人见到长者怎么不站起来行礼迎接!”

秀才学着禅师的口气说道:“我坐着迎接你,就如同站起来迎接你!”

赵州禅师听后,忽然上前打了秀才一个巴掌!

秀才大怒,质问赵州禅师道:“你为什么打我?”  赵州禅师温和地说道:“我打你就如不打你!”

            桥流水不流

梁朝的傅翕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是一位非常有修为的禅者,世称“傅大士”、“善慧大士”。

傅大士留下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偈语:“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吸引了历代禅门人苦参。这首偈语看起来有些玄虚,叫人莫名其妙,其实是说,我们的肉身躯壳好比是房子,而佛性就是住在里面的真人。偈语赞颂这个主人公,提醒我们认识主人公,不要错认假相。

“空手把锄头”,是说拿东西的手(即肉体),就等于锄头,是主人公在指使我们运作。“步行骑水牛”,是说我们能够走路、奔跑,也是主人公驱使肉体的结果,就等于人骑在水牛上赶牛走路一样。“人从桥上过”,肉身就好比是桥,人就是主人公,人在世上不过住一段时期,等于在桥上走过去了。“桥流水不流”,是说我们这肉身壳子是不长久的,是随时变迁的。人由少而壮,由壮而老,这“桥”不就是在流转、在变化吗?水是代表我们的佛性,它是不流动的,不动摇的,也无所谓来和去。

           难识自己 

有一天,有僧人问洪州凤栖山的同安丕禅师:“修行中如果能发现‘本性’却无法认识‘本性’,反而迷惑不能自拔,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禅师回答:“既能超凡脱俗、发现‘本性’,还有什么需要告诉别人啊?”

僧人说:“可是,遇到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办呀?”

禅师说:“只是从人的境界去思考问题,会越来越离题!”

僧人赶紧又问:“如果不从人的境界去考虑呢?”

禅师:“那也就不会有什么迷惑了!”

《楞严经》里说,有一个叫演若达多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自己长得什么样儿。有一天,他偶然得到一面镜子,看到镜子里面映出自己的形象,演若达多吓坏了,他认为那一定是魔鬼。

从此以后,演若达多就疯了。

           往尿臭里去参

江西从悦禅师参访云盖守智禅师的时候,双方对谈不到几句,云盖守智禅师就批评他道:“看你虽然是长沙道吾山的首座,但是谈吐竟如同醉人一样!”

从悦禅师听了,面红耳热地答道:“请和尚慈悲,不吝开示!”

守智禅师问道:“你曾参访过法昌禅师吗?”

“学人看过他的语录,已经融会在心,因此没有去参访。”从悦禅师老老实实地回答。

守智禅师再问:“你曾参访过洞山克文禅师吗?”

从悦不屑地回答道:“洞山克文吗?终日疯疯傻傻的,拖一条布裙,浑身尿臭气,算不上大德禅者!”

守智禅师却庄严地开示道:“禅就在那里!你就往尿臭气里去参!”

从悦看守智禅师说得很认真,就依守智禅师的指示,去参访洞山克文禅师。果然如同守智禅师说的那样,从悦在洞山克文禅师那里深深领悟了禅的奥旨,便回来感谢守智禅师。

守智禅师问道:“你去参访克文禅师情况如何?”

从悦诚恳恭敬地禀告道:“如果不是得到禅师您的指示,此生就蹉跎了,故特来礼谢!”  守智禅师却摆摆手,道:“礼谢什么?礼谢尿臭气好了。”

P4-9

序言

         禅的感召

                郑训左

禅是什么?

自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的佛教徒就一直在与禅打交道。作为一种宗教的内容,禅指的是古印度宗教哲学中一种特定的宗教实践,意思为“静虑”,具体指安住一心、静心思考的宗教修行活动。禅传入中国后,在隋唐时期形成了民族化的宗派——禅宗。禅宗渗透了中国人对禅的理解,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倾向,认为学禅不一定非要有一定的固定程序,日常生活中的吃饭睡觉、担水劈柴是禅,甚至一句话、一个手势也都可以表示禅,并形成了众多的禅门流派。

禅,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若要理解禅的真谛,悟是不二法门。禅悟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直接把握。它一般不借助于分析的思维方法对事物做出判断、推理,而是通过个体性的感受活动直接与外在事物的本质沟通。因此,禅悟是超越知识的,没有固定法则的,它是一种认识的方便之门。至于如何进入此门,就只有靠自己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以其对真实人生的追求,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喜爱。

禅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它既出世又入世。在入世中完成内在的自身超越,引导个人在修炼中成为入世的自由行路人。

禅既肯定理性,又超越理性。它并不否定理性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但它更注重悟性在把握世界、人生中的意义。认为人的理性只能使人获得知识,而悟性才会让人获得大智慧。

禅从智慧上超越人世的繁杂,使人我之间回到本然圆融的状态。

禅还在我们心中注入了大慈大悲之情,要我们在生活中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发扬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抛弃人性中自私的一面。

禅,是说不尽的。

禅宗一向以“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自我标榜,要求人们超越语言文字,透过种种现实存在去把握宇宙人生的真谛。但“非言无以传”,历代杰出的禅师都留下了方便教学的言语教法,大多是一些禅话、故事、语录、公案。

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样一本通俗的禅门故事集粹。本书编者从大量的有关文献中,遴选出既经典又具有现代启示性的故事,引导人们走进禅师们互斗机锋、棒喝交加、指天笑月的生活。

我们在这里遇到的禅师,不再是晨钟暮鼓中、古佛青灯旁身似枯木、心如古井的苦行僧,而是风流潇洒、超然物外的智者。他们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令人拍案叫绝,回味再三。而他们遗世独立的大智慧,又让人望尘莫及,神往不已。

钱海燕女士的插图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正如余秋雨先生评价所说:她的漫画笔触朴素干净,立意聪慧洒脱。图文相配,留出了琢磨的空间,禅意盎然,让人醒豁于稚拙之间。

物欲横流已使现代人变得面目全非。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听从禅的召唤,以禅的名义生活。只要有禅的智慧之光在心灵照耀,你就会变得旷达洒脱,活得自由自在。

禅,确是理解现实人生的一把特殊的钥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就是这样爱上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秀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钱海燕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67811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5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6.5-49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1
166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