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小企业老板不可不知的62条经营智慧/中小企业老板不可不知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微软科技帝国的缔造者比尔·盖茨、让韩国走向世界的创业“鬼才”李秉哲、建造全球快餐王国麦当劳的伟人、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长期从事企业咨询工作的丰富经历感同身受老板成败兴衰的个中滋味,审视、思考、分析、比对,浓缩成62条实实在在的经营智慧,管理技巧。这些绝佳的体验、精彩的分析定会让你信心百倍、跃跃欲试!

内容推荐

本书不是一般的经营方法论的书,没有面面俱到的抄袭式的说教,而是有所选择、有的放矢地论述更高层次的经营智慧之问题,许多案例都源于作者亲身的企业咨询经验。为了使老板们真正能从阅读中学到智慧,每一节都设计了一些思考的题目,让老板或准老板结合本节的内容和自己企业的现实,认真进行思考并写下思考的结果。只要你能坚持按这样的要求做,每阅读一次,自己的经营智慧与公司业绩都会有很大提高。

目录

写在前面

一 经营决策篇

 1.审慎“庙算”做先导

 2.谋定后动做企业

 3.善谋还要善断

 4.“必须有一项是出色的”

 5.用对方法做对事

 6.避开陷阱,不熟不做

 7.特色经营,对的才是好的

 8.反弹琵琶也精彩

 9.准确定位自己的事业

 10.小亦可为莫等闲

 11.有所不为细思量

 12.做做老二也无妨

 13.小心驶得万年船

 14.不搞不自量的大跃进

 15.专注做好一件事

 16.好处着眼,坏处着手

 17.学会放弃真睿智

 18.珍视失败的教训

 19.亮出自己的品牌

 20.忧患意识催奋进

 21.收入自如避危礁

二 经营管理篇

 22.制度比人更可靠

 23.曹操割发的启示

 24.温情管理更抚人

 25.目标管理更有效

 26.做石块而不做沙子

 27.不为小事乱抓狂

 28.将能而君不御

 29.独断专行要不得

 30.得人才者得天下

三 用人篇

 31.得人才者得天下

 32.得人要得其心

 33.学会智者用人经

 34.用对方智者用人经

 35.练就识人好慧眼

 36.不拘一格降人才

 37.谨防选人的两大误区

 38.知人善用,善莫大焉

 39.把宝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40.科学匹配出奇效

 41.扬长避短,才尽其用

 42.超越武大郎

 43.舍得大本请能人

 44.大方地让能人待遇高过自己

 45.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46.用人切忌求全责备

 47.把员工都培养成种子选手

 48.并不总是外来的和尚才会念经

 49.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50.因人施激,事半功倍

 51.不吝啬对员工的赞扬

 52.恩威并施,得心应手

 53.调配好员工的关系

 54.与员工共享经营的成果

 55.培育你的雷尼尔效应

四 素质修养篇

 56.老板的4种肚量

 57.鉴人鉴事两手硬

 58.闻过则喜,从善如流

 59.兼听则明眼线多

 60.逆耳忠言利于行

 61.难得糊涂真聪明

 62.创新精神不可少

试读章节

审慎“庙算”做先导

任何企业,都时刻面临着决策的问题。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决策。没有决策力的公司,不是被别人打败,就是被自己打败。有统计资料表明,每过三年,就有70%以上的企业被淘汰,这些被淘汰的企业中,70%的原因是经营决策的失误。由此可见,决策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重大行为。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对内部诸要素和外部环境条件的权衡和统筹。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的各种经营资源,诸如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能力、信息资源、商品信誉等。外部条件主要有:资源供应情况、顾客用户情况、市场竞争及竞争者的情况以及可能影响本企业的其他各种因素。因此,企业在进行决策之前,首先要尽可能全面而详尽地掌握与决策有关的情报信息。其次,要对掌握的情报信息进行比较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此基础上,对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进行深入具体的动态分析,弄清内外部因素的可能变化,在对整体和全局掌握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

著名的官渡之战前夕,曹操集团对此役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决策。多谋善断的郭嘉为曹操做了全面的内外因素的分析,提出“十胜十败”之说:“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这10个方面,包括了政治、路线、法治、气量、谋断、用人、道德、仁爱、明察、用兵等,几乎涉及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一切方面。正是这样对敌我双方详尽的对比分析,澄清了对形势的错误认识,才使曹操最终消除了疑虑,做出了出击的正确决策。

果然,战斗打响后,袁绍内部频生变故,谋士许攸反戈,并向曹操献出袭击袁绍粮库乌巢的建议。曹操接受了许攸的建议,星夜突袭鸟巢,把袁绍的粮食辎重一把火烧个精光。在这关键时刻,袁绍还在谋士们的争论中无所适从,指挥失当,兵败如山倒。70万大军,到最后,袁绍只带了八百亲兵,逃遁而去。

《孙子兵法·计谋篇》中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不算乎;吾以此观之,知胜负矣。”

官渡之战的曹营大胜,完全可以说是“庙算”的胜利。

其实,不仅是打仗,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事先的筹划和预算。

做企业也应该这样,要善于“庙算”。经营企业,在做任何的决策时,应该也能像郭嘉这样,对影响到决策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谋定而后动。这样做出的决策才合乎实际的发展,引导企业按正确的方向发展。

孙正义是闻名全球的企业家,他的事业遍布世界各地,每年都在进行着无数的投资、并购行动,而且大多数的投资行动总是无往而不胜。  这主要得益于孙正义的“双乘兵法”中的“顶情略七斗”。

“顶情略七斗”颇有孙子兵法的“多算胜少算不胜”的哲学思想。孙正义这样解释它的含义:在进行重大决策之前,应首先站在最高处环视四周的变化,尽可能搜集情报,再以这些信息为基础拟定战略,一旦有七成的胜算,就采取攻击行动。“如果胜算只有五成或六成,则不求战。”

小孙正义15岁的弟弟孙泰藏更指出,缜密计算是孙正义在商场上无往不利的利器:“哥哥的确拥有大胆的想法与活力,但我认为他最厉害的地方是拟定细密的战略。在看似相当大胆的并购行动背后,其实都有极其缜密的计算与各种状况的模拟推演。”

孙正义在并购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之前,先从野村企业情报与摩根史坦利等公司找来10名投资银行专业人员,要求他们尽量搜集并分析与并购行动有关的各种信息。每个星期,他们必须向孙正义提出一份厚约10厘米的报告书。孙正义会浏览报告中每一个细节,并提出疑问或新的指示。这些问题或指示总是一针见血,令这群能力十足的投资银行专业人员都深感佩服。这项作业持续了三个月之久,报告书累计有十几册,几乎所有的沙盘推演都毫无遗漏,孙正义才决定并购齐夫戴维斯公司。

而我们的很多老板根本就不知道要进行“庙算”这么一回事,凡事干了再说,直至撞到了南墙,才知道回头。

前些年,有个老板看到VCD很畅销,其生产技术实际上并不高,就决定上马VCD项目。有些朋友曾提醒他,应先认真地对市场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再做决定。但他认为,现在市场上VCD供不应求,市场是明摆着的。经过多方筹措,工厂终于开工了。令这位老板意想不到的是,大大小小的VCD厂也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市场一片混乱。可怜这位老板刚上马就不得不下马了。经此一役,这位老板元气大伤,至今未能恢复。其实,这位老板如果稍微“庙算”一下就会明白,像VCD这样低技术的行当,进入者肯定不会少,竞争肯定会很激烈。如果没有超强的实力,盲目进入,只会使自己陷入泥淖。只可惜这位老板没有这样做。

还有个老板刘某,前些年出国考察时发现了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产业——高尔夫球场,回国后,他带着梦想马上信心百倍地开始投资兴建。但高尔夫球场是一个很烧钱的项目,很快,人单势孤的刘老板耗费完了自己的大量资金,项目却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万般无奈之下,刘老板只好将项目推向市场以寻求资金。由于项目宏大,资金回收周期长,其他投资者都望而却步。这样,刘老板的球场终于陷入死地。刘老板只看到了产业的新颖性与市场前景,却没有考虑自己的胃口是否吃得下。没有认真的“庙算”,只凭着一腔的热情。这样的决策,焉有不败之理。P2-4

序言

老板,是一个含义特殊的称谓。一般来说,只有中小企业主才被称为老板,大企业的业主一般都被冠以企业家的称号。从这个意义上说,“老板”这个词,不仅仅是一个称谓,也是某类人群特征的高度概括——这群人刚从无产者跻身于企业主之列,而且还在两者之间徘徊,随时有可能重新跌回原形。

确实,老板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职业之一。大浪淘沙,很多老板最终还是被商海暗流淘汰出局。

在商海里,中小企业就像小舢板,他们会不会被商海的惊涛骇浪所吞噬,关键就在于驾驭它们的“船老大”——老板们的胆识和智慧。

作者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咨询顾问的工作,深谙企业的经营之道,看惯了商海的潮起潮落,洞察着企业的成败兴衰,感同身受老板们的沉沉浮浮和悲欢荣辱。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一些典型的成败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探析它们成败的原因,将它们的经验和教训高度地抽象出来。经过几年的努力,作者把这些年的思考整理了出来,就形成了这样的一套丛书。

《中小企业老板不可不知的62条经营智慧》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做老板应该掌握的智慧。它不是一般的经营方法论的书,不是面面俱到地说教,而是有所选择、有的放矢地论述更高层次的经营智慧之问题。为了使读者真正能从阅读中学到智慧,每一节都设计了一些思考的题目,让读者结合本节的内容和自己的工作现实,认真进行思考并写下思考的结果。这样的设计是很考究的。只要读者能坚持按这样的要求做,每阅读一次,自己的经营智慧与实务技巧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分析和探究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是近年来企业界、学界颇为热门的课题。时下,剖析企业经营失败的书籍不少,有当局者自己的反思,有专家学者的分析。但纵观过去,这些书籍的套路都基本一样,都是不加分析、不分轻重地罗列出一大堆失败的原因,至于真正的最根源的原因,则很少能点出来。比如,姜伟居然可以为飞龙的失败总结出20大失误;吴炳新也为三株总结出15大失误;乔赢在牢里还写出了所谓的10大反思。什么都是等于什么都不是!没有点到点上的分析根本不可能给人以借鉴和启迪。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失败。企业经营失败可能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促成的,但总有一种原因是起最主要的作用的,这就是它失败的真正的、本原的原因,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蚁穴。只有真正挖掘出失败的最本原的原因,才是最深刻的剖析。《中小企业老板不可不知的22个经典败局》这本书正是按这样的思路来写的,它在详细地分析了企业成败的轨迹的基础上,下苦工夫拔开表面的迷幕,透过现象看本质,剖析出企业失败的最终极的原因。

经营失败,有的是因为经营方针上的原因,有的则纯粹是因为老板个人的原因。了解了这些老板的沉浮,也就知道了企业成败的原因。所以,丛书的第三本就是《中小企业老板不可不知的36位风云人物》。从表面上看,它与《不可不知的22个经典败局》是重叠的。其实,它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不可不知的22个经典败局》侧重于从企业的整体去论述企业的成败,而《不可不知的36位风云人物》更侧重于从老板个人身上找寻成败的原因,这两本书实际上是大和小的互补,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加全面地揭示出中国企业成败的原因。

这套丛书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从老板成功或失败(特别是后者)的经验和教训,深刻地论述了做老板应该掌握的智慧,为老板们避免重蹈覆辙提供难得的借鉴,更为他们纵横商海提供有益的指导。

智慧是很奇妙的东西,互相提醒,互相分享,智慧就变成大家共同的财富。所以,作者真诚地希望与广大的读者进行互动交流。您在阅读过程中,或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也使我们双方的智慧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外,在编写本套书的过程中,作者参考了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著作,已列诸书末。如果存在版权方面的主张,也请有关人员与作者联系。作者的电邮是:Huangrj818@tom.com,QQ号码:7090613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小企业老板不可不知的62条经营智慧/中小企业老板不可不知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日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34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6.3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