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是自己的雕塑师
内容
编辑推荐

  《你是自己的雕塑师》是韩喜凯先生的随笔集。全书分学习、工作、团结、进取、处世、正气、名实、识才、修养、生活等10个部分,共80篇。作者从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以及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问题入手,边想边写,感悟人生。本书旨在将雕刻的刀斧转向自己,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内容推荐

  这本书分学习、工作、团结、进取、处世、正气、名实、识才、修养、生活等10个部分,共80篇。每篇长则两千多字,短则千把字。篇篇言之有物,文风朴实。

目录

掏掏心里话/1

书越读越薄

——谈读书学习/2

真正做行家

——谈在干中学/6

腐草为肥

——谈学习的另一个角度/10

一桶水与一杯水

——谈知识储备/14

“泥菩萨”与“瓷菩萨”

——谈本领与期许/19

“不简单”·“不容易”

——谈力行/24

理发员看电视新闻的启示

——谈乐业/28

“三吃”干部

——谈付出/32

“板凳运动员”

——谈待时/36

讲自己的话

——谈多思/4l

弃空谈而尚实干

——谈落实/45

高估易败

——谈量力而行/50

不到火候不揭锅

——谈“度”/54

别学泰森

——谈服从规则/58

党的干部就是吃政治饭的

——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62

甘做黏合剂

——谈班子团结/68

“碗口朝上”和“碗口朝下”

——谈正职/71

“种好自己的田”

——谈副职/75

权威从哪里来

——谈善待下属/79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再谈善待下属/84

走出牢笼

——谈“小圈子”/88

黔驴的“蹄子”

——谈“整人”/92

心胸有多宽,事业有多大

——谈胸襟/95

名利岂可淡泊

——谈进取/100

担当大任赖锤炼

——再谈进取/103

强者不争

——谈利益/108

夹着尾巴做人

——谈奋发/111

逆来何妨顺受

——谈逆境/115

提高做人境界

——谈向上/120

盛名之下要有数

——谈青年干部的自重/124

别太爱表现自己

——谈为人处事/130

随缘

——谈合群/134

保持平常心

——谈待人接物/138

君子之交

——谈友谊/142

为官与交友

——再谈友谊/146

有条件的让步

——谈妥协/150

原则,永不放弃

——谈和而不同/153

改“强攻”为“智取”

——谈劝谏/156

择善而从

——谈从谏/159

心有朝阳,百邪莫入

——谈浩气/164

“对”与“错”都要大声说

——谈胆识/168

敢担风险

——再谈胆识/172

不可或缺的“总纲”

——谈信念/176

迁就邪恶,是最大的失误

——谈狠刹歪风/180

同流不能合污

——谈合作共事/184

凡事问个为什么

——谈敢于质疑/188

讲原则是基本要求

——谈讲党性/19l

谎花误

——谈“妄行”/196

别让假象牵着鼻子走

——谈守正与守常/200

说有用的话

——谈虚言/204

慎提“新口号”

——再谈虚言/209

讲真话并不难

——谈求真/213

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

——再谈求真/218

“告诉我真实情况”

——谈听真话/222

汲取精神营养

——谈讲优良传统/228

贪功之失,甚于贪财

——谈功名/232

错无过于不教而诛

——谈教育下属/238

择人任势

——谈选才/242

敢用有“缺点”的能人

——谈用才/245

面对有才能的下属

——谈雅量/248

“多不得,少不得”

——谈挨骂/254

警惕异样的话

——谈“捧”/258

“忍”与“让”

——谈面对嫉妒/263

克己与厚人

——谈节制/267

得意莫欢

——谈自制/271

欲望是把双刃剑

——再谈自制/274

恬淡为上,泰而不骄

——谈修养/278

且说“糊涂学”

——再谈修养/28l

解开自己心中的疙瘩

——谈自我调节/286

注意自己的形象

——谈慎言/290

守住第一道防线

——谈慎初/296

莫以恶小而为之

——谈慎微/299

暗处不欺隐

——谈慎独/303

岂可无酒德

——谈节饮/308

无愧少忧

——谈养生/3ll

戒急

——再谈养生/315

“人走茶凉”辨

——谈达观/319

做个好老者

——再谈达观/323

不苛求后人

——三谈达观/327

力争晚节无伤

——谈慎终/331

面对有才能的下属

——谈雅量/248

“多不得,少不得”

——谈挨骂/254

警惕异样的话

——谈“捧”/258

“忍”与“让”

——谈面对嫉妒/263

克己与厚人

——谈节制/267

得意莫欢

——谈自制/271

欲望是把双刃剑

——再谈自制/274

恬淡为上,泰而不骄

——谈修养/278

且说“糊涂学”

——再谈修养/28l

解开自己心中的疙瘩

——谈自我调节/286

注意自己的形象

——谈慎言/290

守住第一道防线

——谈慎初/296

莫以恶小而为之

——谈慎微/299

暗处不欺隐

——谈慎独/303

岂可无酒德

——谈节饮/308

无愧少忧

——谈养生/3ll

戒急

——再谈养生/315

“人走茶凉”辨

——谈达观/319

做个好老者

——再谈达观/323

不苛求后人

——三谈达观/327

力争晚节无伤

——谈慎终/331

面对有才能的下属

——谈雅量/248

“多不得,少不得”

——谈挨骂/254

警惕异样的话

——谈“捧”/258

“忍”与“让”

——谈面对嫉妒/263

克己与厚人

——谈节制/267

得意莫欢

——谈自制/271

欲望是把双刃剑

——再谈自制/274

恬淡为上,泰而不骄

——谈修养/278

且说“糊涂学”

——再谈修养/28l

解开自己心中的疙瘩

——谈自我调节/286

注意自己的形象

——谈慎言/290

守住第一道防线

——谈慎初/296

莫以恶小而为之

——谈慎微/299

暗处不欺隐

——谈慎独/303

岂可无酒德

——谈节饮/308

无愧少忧

——谈养生/3ll

戒急

——再谈养生/315

“人走茶凉”辨

——谈达观/319

做个好老者

——再谈达观/323

不苛求后人

——三谈达观/327

力争晚节无伤

——谈慎终/331

面对有才能的下属

——谈雅量/248

“多不得,少不得”

——谈挨骂/254

警惕异样的话

——谈“捧”/258

“忍”与“让”

——谈面对嫉妒/263

克己与厚人

——谈节制/267

得意莫欢

——谈自制/271

欲望是把双刃剑

——再谈自制/274

恬淡为上,泰而不骄

——谈修养/278

且说“糊涂学”

——再谈修养/28l

解开自己心中的疙瘩

——谈自我调节/286

注意自己的形象

——谈慎言/290

守住第一道防线

——谈慎初/296

莫以恶小而为之

——谈慎微/299

暗处不欺隐

——谈慎独/303

岂可无酒德

——谈节饮/308

无愧少忧

——谈养生/3ll

戒急

——再谈养生/315

“人走茶凉”辨

——谈达观/319

做个好老者

——再谈达观/323

不苛求后人

——三谈达观/327

力争晚节无伤

——谈慎终/331

试读章节

  “碗口朝上”和“碗口朝下”

         ——谈正职

有个同志被交流到一个新单位干一把手,他在就职会上公开表态:“我带来了一只碗。平时,碗口总是朝上,什么意见都能装,一定广采众议,悉心听取;形成了决议碗口朝下,包括我在内,谁也不能轻易再翻动——要实行集中指导下的广泛民主,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的最大集中。同时,还要用它装满‘水’,举起来,大家看端得平不平。”这样的一把手,如果说做一致,我们敢说他能带出向上的风气。

碗口朝上,什么意见都可以装,就要求一把手必须心胸开阔。心胸开阔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备的素质。美国“常胜将军”巴顿,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享誉世界,我敢说,他所有的常胜谋略都不是在睚眦必报、小肚鸡肠的状态下产生的。指挥千军万马,若胸无丘壑,气量褊狭,只能做个常败将军。巴顿指挥下的士兵,都认为自己是“巴顿的士兵”。一句“我与巴顿一起服役”的朴实话语,透露出士兵们对巴顿的爱戴和欣赏。“如果每个人的思想都一样,就是没有思想。”这是巴顿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的意思是,领导者要求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大目标,同时容许并且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尤其欢迎见解独特的不同意见。集体的智慧结晶后,才成其为大智慧。回避与别人商议,这样做不仅使自己和你的单位失去了智囊,而且还使你逐渐疏远了工作人员:强有力的领导是协商式的。一个人再聪明,也会有盲点,而盲点往往是一个领导者决策失误的诱因。容忍不同观点,容许不同见解,不以恩怨废言兴言,不以亲疏取舍是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处多多。

巴顿的司机说:“他(巴顿)从不用星形勋章掩饰自己的过失。”每一个负有大大小小责任的同志,都应该时时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利用手中的权力掩饰错误,如果有错,就承认、解释,并为之道歉。胸襟不开阔者,不愿承认错误,因为怕自己的威信下降,因为怕丢了面子。其实真正想通了就会发现,承认过失和不足,对自己是一次解剖,一次自警;如果承认错误和不足,并且予以彻底或较为彻底的改正,那是一次难得的升华。

碗口朝下,就是要求一把手“谋之以众,断之以独”。既要善于凭借组织上赋予的职权,又要善于发挥领导者本身人格的力量,才能去带动和激励下属,才能够驾驭全局。研究讨论问题时应注意民主,同时要善于分析、集中,果敢决断。二○○三年,抗击非典的胜利,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只知道谋之以众,而不懂得断之以独,只知道民主的重要性,而不懂得集中的必要性,那他只能是一个平庸的领导者。人们常说的“决断”,首先是具有决断力。没有一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是难于作出决断的。同时要审时度势,抓住时机,果断决策,切忌优柔寡断.一经决断,要敢于坚持,决不能朝令夕改。

一个单位的风气好坏,很大程度是体现在用人上,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关键是一把手要“一碗水端平”。下属的能力有大有小,本事有高有低,但对于他们的成长机会是均等的。也就是说一把手不能因为个人恩怨而偏爱或仇视某一个人,而是要创造平等的机会。一碗水端平,还意味着不能偏听偏信,以兼听为要。对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基本判断,在“判断”这个问题上,耳根子要硬啊!只有这样,才能聚集人才,才能使积聚于门下的所有人都发挥出其最大的才干。这样的一把手便是最成功的,因为每个人才所创造出的最大成果都被他整合为更大的成果了。对曾国藩这个人如何评价,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但他以一介书生而成为湘军首领,成功的诀窍就是在识人用人上。他深知“举天下之才会于一,乃可平天下”的道理。他在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写给弟弟的信中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徐徐教育可也。”大事业总是头绪很多,方面很多。一把手决不能事事躬亲,多多选拔能部分代替自己的人,犹如孙悟空的分身一样,让他们替代自己把守各个部门、各道关口,这实在是一把手最大的领导才干。

作为指挥者,最重要的是把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坚强的集体,然后向着一个目标前行。人有强弱,觉悟有高低,兴趣爱好各有不同,这就靠指挥者怎么“捏合”了。巴顿将军认为,忠诚是双向的,指挥者也要对下属保持忠诚,必须保证性格各异的每一位部下能够完全感觉到指挥者的忠诚,“切莫出卖部下的信任,切莫把部下当替罪羊,切莫忘记对部下所做的承诺,切莫利用你依靠的人,切莫使他们感觉自己受到了任何利用、欺骗或任何其他不公平的对待。”一支队伍,一个团体,最羡慕的是能营造出一种忠诚的气氛,相互照顾,相互支持,相互提醒,相互容忍各自的不同,以提倡忠诚、显示忠诚来建立成员之间的忠诚。我们中国有句“以心换心”的话,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成大事者,必具大气。真正做到“碗口朝上”、“碗口朝下”、“一碗水端平”,就具备了大气,而这种大气是一个一把手应该具备的素质。    P71-74

序言

        掏掏心里话(自序)

世上最难走的路,应该是那既弯弯曲曲、又坎坎坷坷的人生之路了。尽管如此,可谁都得走,无一人能够例外。当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留下的足迹时,难免发出这样那样的感叹来。路是自己走的,难道还不清楚?看了雕塑师的劳作,就有更深的感悟,你看:一个树根,一块石头,一团泥巴,一撮石膏,从雕塑师手里弄把了几下,便有了艺术的生命。按行家的说法,雕塑就是一种赋质料以生命的艺术。非常有趣的是,同一块玉石,在高明的雕塑师手里,会变成精美的艺术品,而在一个蹩脚的人手里,有可能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物;同一根杨木,因为艺术构思不同,因为创作过程有别,它可能变成一把利剑,也可能变成朵朵梅花,样式、风格、趣味可以完全不同。

鉴赏艺术,意在观照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大家都是混沌自然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差别的;但当晚景已至,回首清点一生所获所失,会突然发现,从同一起点走来的我们,竟然那么的不同。你可能是郁郁葱葱的树,他可能是匍匐在地上的草;你可能怀抱着幸福,他可能一派凄凉;你可能为万人敬仰,他可能早已被人遗忘。是谁造就这样的不同呢?是上帝吗?世界上没有上帝。是社会吗?时代变化,历史变迁,如风雕雨蚀,的确会给人生打上深深的印记。然而,天是同一方天,地是同一块地,同样的气候,同样的风雨,为什么会有那么不同的人生?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说,这都不是什么秘密,因为你是自己的雕塑师,有所不同的是,你手中的刻刀,面对的不是金玉石木,而是有血有肉的自我,是红尘滚滚的人生。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在逝世前给自己留下了一条墓志铭,叫“认识你自己”;我们的祖先也有“自知者明”这样的古训。“明”源于“知”。人生之“明”,源于自知。不自知,人生不会有正确的方向,肯定是一片暗昧。浑浑噩噩,自轻自贱,飞扬跋扈,清浊不分,许许多多导致灾祸的因素,大都与“不明自知”有关。然而,如何才能自知?有些哲学家讲“内求”,主张向“心”之深处下功夫,这没错,但不完全。心无“旁骛”,避时弃世,扳着个指头掐来算去,最终所得只有一个字一“我”,而至于究竟“我是谁”,最终还是不甚了了。没有参照,认识自己就没了把手;离开了所处的时代,离开了生活工作的群体,是难以想象的。向内,自省自己的情、理、力;向外,弄清外界的时、事、势,弄清客观规律的真实面目,内外结合,相互参照,看看你自己与时代的要求、群众的要求还有多大的差距,把外部的规则内化为内心规则,就能形成一种“合客观、合规律”的认识,人生之“明”,也就有个大概了。雕塑师们创作,总困有个艺术构思。认识自我,就是人生旅程的总构思,人生之创造,都是按照这个“图纸”去完成的。 曾经看过一位雕刻师雕刻人像。他一手刀,一手、斧,一段粗大的原木,刀砍斧剁之下,瞬间被搞得面目全非,旁观者看得头晕目眩。可随着木屑飞扬,一个人形出现了,再进一步精雕细琢,栩栩如生的人像呈现在眼前。旁观深思,这位雕刻师的创造,实际上就是一个大胆去除的过程,不去除,就没有人形之凹凸,不去除,就没有人像之精气。人生不正是这样一个过程吗?人吃五谷杂粮,人皆有血有肉,情啊,欲啊,利啊,当然少不了。然而,人生旅程,必须在“轨道”内行走,这同样是一种天然的要求。这个“轨道”是什么?吃得太多,胃口受不了;跑得太远,腿脚受不了;思虑过重,神经受不了,这是自然人体的局限性。局限性就是规定性,你穿衣吃饭都得按这个规定性来,否则就吃不消。同样的道理,人生存于社会,权力、利益都是追寻的对象,这很正常。但是,如何获得权力和利益,如何使用和支配权力和利益,都必须按照规定来运行,欲望太强太大,把纪律法律丢得远远的任意而为,实际上就是离开了约束的轨道。医生说,肠道里面有蛔虫,人会食欲增大、饥不择食,吃点药把蛔虫打了,问题就解决了。利欲膨胀如蛔虫作乱,不去除能行吗?让人之利欲按照轨道去实现,以被控制的方式去实现,利欲会成为动力;而让利欲失去缰辔,缺少去除和自制,肯定要伤人害己。从这个层面说,成功而有益的人生,实际上就是一个去除精神芜杂的过程,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

有个新名词,叫“成功人士”,大概指的是那些官有其位、商有其财的人吧。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成功?像“成功”、“圆满”这样的说法,从来就是相对的,百分之百的东西总是让人怀疑。还有个说法,叫“人在旅途”,可能更科学。用短暂的一生丈量天地之悠远,那是堂·吉诃德斗风车。人永远都生存在旅途上,谁都不会有完全的成功。文明在代际间传递增荣,回顾前人,面对后人,我们手里的接力棒重而又重,一丝一毫的自满懈怠,都会给这个传递过程带来损失。既然都是时空间微小一分子而又肩负沉重的责任,那就时时刻刻不忘与时俱进,利用一切条件,在不断学习中充实自己,在深入实践中完善自己,删除多余的,填补不足的,使自己更强壮,使自己更合格。勇敢地把雕刻的刀斧转向自己,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幸福的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是自己的雕塑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喜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泰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344125
开本 16开
页数 3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4-05-01
首版时间 2004-05-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49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8
出版地 山东
230
154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