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味杂感/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致小品
内容
编辑推荐

散文是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在青年人的生活中放射出智慧的光芒。启迪青春人生,点缀人类的生活,畅想世纪的未来。

本书收录了《幸勿贪机遇》、《石级巍巍兮》、《儿子心目中的父母亲》、《书桌》、《难说是幼稚》、《简单》、《感受大海》、《谈睡眠》、《一个人在路上》等散文作品。每一篇文章都优美而浪漫,让人久久不忘,折射出人们心灵深处的感悟与思维智慧的闪光。文章篇篇寓意深刻、语言优美、故事生动;读后让人启迪心智、丰富思想、震撼心灵。

内容推荐

本书为“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致小品”之《百味杂感》,主要收录了《石级巍巍兮》、《儿子心目中的父母亲》、《书桌》、《难说是幼稚》、《简单》、《感受大海》、《谈睡眠》、《一个人在路上》、《锅的话题》、《故园》、《曾国藩不敢午睡及其他》、《走向自由之路》、《烦恼》等作品。

共赏精美散文,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

目录

散步/孙荪

幸勿贪机遇/王充闾

梦的杂感/鲍昌

石头的生命/赵翼如

翩跹舞姿荡寸肠/孙善康

“知足”与“不知足”/遇厚

头发趣谈/扬光中

石级巍巍兮/曹致佐

等待的联想/尚文涛

跋涉者的明天/刘益善

生活浪漫曲/郭晟

风雨吟/柳嘉

儿子心目中的父母亲/之以

哥儿们义气的命运/安立

窗思/卢豫冬

弹在纸上的弦音/王学仲

书桌/杨栋

庭园·景色·人物/徐开垒

你好,乌篷船/陆绎广

在西安吃面食/放之

等的滋味/周国平

思/刘兴华

难说是幼稚/畅岸

太美了,会有毒/柳仲辉

笨拙境界/青城

大人物,小人物/潘国本

小品二帖/王开林

三篇文章与三寸不烂之舌/(台湾)尹雪曼

命运——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联想/石惟正

帽下人生/张凤兰

寒江独钓/李晓文

失败者的魅力/杨肃

小隐的终结/孟海

凡眼瞩望星空/丁建元

佚名之憾/李元洛

简单/桂向明

渴求倾诉/邢秀玲

老实人/扬肃

养儿况味/张锋周婷

我的散文观/詹克明

红土地/(彝族)李智红

走向自由之路/钟迅

严子陵钓台/马力

难得清白/刘振凯

透过炊烟/吴顺荣

云雀徘徊徊(节选)/罗狄

时间深处/游宇明

我假故我在/[法国]卢岚

巍峨大禹陵/黄意明

感受大海/莫云

寻常巷陌/席星荃

无声的停泊/费振钟

窗“失”西岭千秋雪/李存修

曾国藩不敢午睡及其他/王玉祥

上海的外滩/洪烛

谈睡眠/刘建明

声音/陈蔚文

什么是最好的生活(外二篇)/刘燕敏

锅的话题/郭小明

喧闹/钱志龙

看见战争/陆素娟

一个人在路上/刘平勇

大河汤汤(节选)/学群

故园(节选)/张俊伦

烦恼/胡芳娜

特殊的测试/唐厚梅

试读章节

石头的生命

我见过皇帝陵前的石人石马,呆滞、僵冷——那是一种静止了的严峻;我见过深山古庙的石刻石碑,沉默、拙重——那是一段凝固了的历史。

于是我想,世上最缺乏活气的,恐怕要数石头了。人们常常形容:“这人冷得像块石头。”“那人呆得像尊石雕!”

可有一天,我忽然相信了:石头也有体温,也会呼吸!

瞧,眼前一尊石刻的舞伎活起来了——她身姿构成优美的s形曲线,肩披一条像空气般透明的纱裙,宛如梦想的羽翼,飘逸的纹饰表现出舞蹈的节奏,使沉重的石头完全失去了重量,变得轻虚空灵了……

这是我在龙门石窟一个并不显眼的角落里,发现的小小奇迹。

位于洛阳之南的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艺术宝库之一。它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间,东西长达一公里。

走进这个古代人物画廊,我简直难以置信,它是石头世界构成的!

我的注意力首先被惊心动魄的“庞然大物”吸引。从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一宾阳洞,到唐代的奉先寺,一尊尊大佛,须仰视才能看见,愈加衬出人的现实地位的渺小。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足有六七层楼高。据说这就是武则天的化身。当年,这个崇佛抑道的女皇,匍匐在神像前,她也要求人民如她拜倒在神的脚下一样,匍匐在她面前。于是,她慷慨拿出一笔自己的脂粉钱,捐赠二万贯,用以建造这一描摹佛回天堂的辉煌洞窟。她自己则摇身变成了天堂的主角——卢舍那大佛。

这是石雕艺术的绝妙精品。大佛全身笼罩在沉寂的光晕中。洞悉哲理的思辨神情,难以言说的深意微笑。眉宇间既糅进了一种冷漠的智慧,暗示出几分帝王的威仪;嘴角边又浮现了温雅的柔情,给人以人类之母的慈爱。她似乎是高出于人间又接近人间,令人敬畏又使人感到亲切。整个形象构成了朦胧、神秘、含蓄的美感。武则天正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让自己作为神的化身来永远统治人间。

不过,神,毕竟是供人朝拜的偶像。它缺乏活的生气。纵观这里的大佛,总有一种规范化了的单调感,统一的坐态、统一的螺发、统一的表情。从佛的头顶至双肩、双膝,可以画出三角形的连线,这使我想起三角形的稳定性。它固然增强了佛像的和谐与内向,却也加重了佛像的呆板、沉闷。那种超然于世外,去尽人间烟火味的居高临下姿态,总让人感到: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就在这时,我一眼瞥见了佛像莲花座下面的小小舞伎。活跃飘动的线条旋律,绕着蓬勃的生气,颤动的柔软,人体那么轻盈,仿佛要离开大地,乘风归去。我忍不住蹲下身子去抚摸,果真是石头!石头也会复活么?

“快看,这个小人儿多活!”猫着腰在另一个角落觅宝的老章又发出欢呼。嗬,是÷个供养人。他生活在现实的人间,嘴角流露出喜欢开玩笑的轻松特征,微微嘬着口,似乎正往外吹气呢。雕刻匠抓住了人物瞬间的神情、动势,使之个性爽然毕现。哦,这种生活小景也进人了佛国圣地?

更有趣的,是某些小神龛里的菩萨也走向了世俗。有一尊小佛,别看它表面上盘腿端坐,右手掌心向外,似乎在屈指讲经,其实,它左手却在偷偷地抚弄足趾玩哩。莫非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它终于耐不住神龛的寂寞,欲步下莲台追赶人间的欢乐……

作为陪衬大佛的各种“小角色”——在飞天、力士到供养人身上,往往活跃着真实的生命。正像一组跳荡的音符,衬托出凝重的主旋律。我感到纳闷,为什么不属“正宗”的小人儿,反而能雕“活”?

画家老高的话启迪了我。“正宗者,是高不可攀的神;陪衬者,是世俗化了的人。”雕刻佛像,必须受到宗教“仪轨”的束缚,一切都被“仪轨”牢牢地限定住了,也就免不了千佛一面。而雕凿小人儿时,刀法可以有个性地发挥,有时寥寥数笔,似乎漫不经心,人物却天然趣成。它不拘一格而自成一格,丰富、多变……

听说大足石刻神的形象已完全人间化。宗教教义让位于现实艺术。更多的世俗小景出现了。有位朋友陪同一对日本夫妇去参观。一个个呼之欲出的民间人物,把参观者困在了魔术环里。那石雕的放牧少年,脸上浮现出天真烂漫的微笑,可爱极了。怡然出神的日本女士,以多情的目光流盼着石人。忽然,女士情不自禁地上前拥抱他,热烈地和这石人亲起嘴来。亲了满满一嘴唇的小粒砂石,还满不在乎地回头朝自己丈夫笑哩,边笑边逗她丈夫:“你还,不如这石雕美呢。”“那你就跟放牧少年年结婚去吧,哈哈……”

这是艺术的魅力!希腊神话中,就有这么一个故事:塞浦路斯王深深地迷恋上自己用象牙雕成的美丽少女。于是,祈求爱神赋予雕像以生命,和少女结成了夫妻。

艺术,给僵冷的石头注入了生命。它无视时间。一千多年了,古代艺匠们创造的生命还在这里呼吸,古老石窟的肺腑因之而搏动起来。尽管那些无名氏,在没留任何名字的雕刻作品中消失了。但祖先的智慧,却在这里凝固了——这是一种终于凝固于空间的旋律。

不过,假若艺匠们的雕刻刀更少地受一点宗教仪轨的束缚,那么,活的艺术形象,岂不将以更多的姿态从岩石间,跳跃而出了吗?P13-16

序言

1

阅读是一生的事情。

和其他的消费活动一样,阅读发生的时候。也是“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一切消费往根底里说,皆是对时间的消费。

但阅读是对时间的一种特别消费。阅读在时间之河中垂钓、打捞那些闪光的片段,它让我们时有“收获感”。这“收获感”增加了我们所占时间——即人生——的密度。

阅读是短暂人生的自我拯救——他让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变得有情、变得睿智、变得丰盈。阅读,是平凡人生中对抗时间流逝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伴随着阅读的一生,便是无悔的一生,便是有质量的一生,便是了悟时间奥秘的一生。

2

阅读是一个人的事情。

阅读者在作品与浑茫的世事前,宛如客人。

孤寂感让阅读者寻找那些令人温暖和亲近的因素。夜深篱落一灯明——也许这盏灯早就亮在那里,在等着你去;白日的嘈杂与俗物掩埋了这盏灯的微弱亮光;而当夜幕降临,浮名淡远,你回到自己这里,你的眼睛也变得澄明,那盏召唤你的灯只为你闪烁。

阅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两颗心灵在互相证明。一开始可能是阅读者被吸引、被牵引、被导引;但后来,阅读者反客为主,他从作品中看到了自己,他要让作品成为自我人生的注脚。

阅读中,我们看到一个人,他得到滋养,他最终成为世界的解释者。也许,他原先会说,“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但现在,因为阅读而成熟的他,不会这样说了。

3

阅读还可能是一个民族的事情。

具体的阅读当然是一个人的事情。阅读作为个人修为的一个门径,也当然是寂寞的事情。

但阅读的结局,不应该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也不应该是“还掩故园扉”。

宽阔的心灵利于阅读,阅读亦能塑造愈加宽阔的心灵。宽阔的心灵能放下关乎民族的事情。

城市的夜晚,溢彩流光。市政的照明工程和商业的霓虹工程成为夜晚最夺目的事物。统一的、庞大的规划及逐利的欲望在改变这一广袤大地上夜晚的自然属性,而越来越多的人们正愈发沉湎其中。

还有没有这样一盏灯,在这样繁华的夜晚,为阅读亮起?

——谁在这样的夜晚阅读,谁就在做着有益于民族的事情。

2010年10月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味杂感/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致小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8123
开本 32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