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胡适与北大文友
内容
编辑推荐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期间结交了许多学术友人,他们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蔡元培、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鲁迅、周作人、徐志摩、丁文江、傅斯年等等,本书记录了胡适同这些学术大师之间发生的趣事,从而刻画了他心胸豁达,交友宽泛的国学大师形象。

内容推荐

胡适的文友,小半集于北大,声名远播,振聋发聘。他们与胡适一起,演绎了上个世纪许多历史画卷。在这个完全消失了的学人群体的背影里,有我们熟知的蔡元培、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鲁迅、周作人、徐志摩、丁文江、傅斯年,等等,他们既是胡适在北大的文友,多半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同人。

目录

卷首语/1

第一章 “老兔子”与“小兔子”——胡适与蔡元培/1

引 语/1

 一 蔡先生“一个人甩脱了”/2

 二 蔡先生尚不退缩/7

 三 蔡老也不能免/10

 四 好人政府/15

 五 罗文干案/19

 六 先生此时远适异国/23

 七 蔡元培:我从不晓得社会这样复杂/26

 八 可怜的蔡先生!/34

 九 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37

 十 中公风波/40

 十一 子民先生夹在里面胡混/46

 十二 他老人家此时不能不受“保护”/49

 十三 世界头等完人/53

第二章 “问题”与“主义”——胡适与李大钊/58

引 语/58

 一 空谈好听的“主义”/58

 二 这棵大树很可恶/64

 三 《我们的主张》/67

 四 劝他仍旧从俄国回来/70

 五 因为先生从前与守常先生是好朋发/73

第三章 “宝玉对林妹妹的手段”——胡适与钱玄同/77

引 语/77

 一 钱先生小骂大帮忙/77

 二 寄新婚杂诗/80

 三 老兄肯造王敬轩/83

 四 胡适上了钱玄同的当/87

 五 适之所主张者较为近是/90

 六 我想奉赠短序一篇/93

 七 文字之狱的黑影/98

 八 钱先生大概不高兴地走了/103

 九 《春秋》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108

 十 谢谢你那封值得装裱的信/111

 十一 戏语竟成真/114

第四章 辛卯同年——胡适与刘半农/118

引 语/11 8

 一 绝端表示同意/118

 二 半农的双簧戏/121

 三 救救我罢/124

 四 胡适声调的高低起落恰恰合度/128

 五 好好先生/132

 六 胡适说不要过生曰/136

 七 方头真博士/139

 八 一个“勤”字足盖百种短处/143

第五章 “鲁迅派”和“胡适派”——胡适与鲁迅/148

引 语/148

 一 近作中的《十一月二十四夜》实在好/149

 二 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152

 三 《西游记》里怎么冒出猴子的/154

 四 屡次搅扰/159

 五 你们三位都是我很敬爱的朋友/162

 六 胡适之派与鲁迅派的倾轧/165

 七 他平日所交际恭维者何人/169

 八 殊有隔世之感/1 72

 九 鲁迅自有他的长处/174

第六章 “藏晖”与“苦茶”——胡适与周作人/179

引 语/179

 一 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179

 二 推荐周建人到商务印书馆/183

 三 逐去清帝溥仪风波/186

 四 相去虽远,相期至深/189

 五 先生在家像出家/193

 六 羡煞知堂老/196

 七 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199

 八 东坡风貌不寻常/203

 九 满村听唱蔡中郎/207

第七章 唯一有益的真朋友——胡适与徐志摩/210

引 语/210

 一 尚有匿而不宣者否/210

 二 志摩对于诗的见解甚高/214

 三 追记泰戈尔在中国/217

 四 只有S是唯一有益的真朋友/219

 五 苏俄有作这种政治试验的权利/222

 六 宜哀矜而勿喜/227

 七 “抱月”姑娘/230

 八 玉树临风/233

 九 明珠沉落/237

 十 徐志摩的八宝箱/240

第八章 该操心的小弟弟——胡适与丁文江/245

引语/245

 一 初识丁文江/246

 二 创办《努力》/249

 三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251

 四 一只不生奶的瘦牛/255

 五 上海淞沪商埠总办/258

 六 可以谈谈的没有一个/263

 七 《梁启超年谱》/267

 八 樊推官劝予止酒/270

 九 颇悔三年不看山/273

 十 “二四六”先生/278

 十一 幸无女眷同来/282

 十二 任、陶、丁的笔墨官司/285

 十三 丁文江去世/288

 十四 潦水尽而寒潭清/294

 十五 出山要比在山清/296

 十六 丁文江纪念专号/299

 十七 《丁文江的传记》/302

第九章 “功臣”与“功狗”——胡适与傅斯年/308

引 语/308

 一 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309

 二 此话甚透辟/3ll

 三 是醉不是罪/315

 四 他是绝顶聪明人/318

 五 我们今日还不配读经/322

 六 受逼“上梁山”/325

 七 学院主义/328

 八 徽州朝奉,自家保重/33l

 九 宋江出马,李逵打先锋/334

 十 全为大粪堆上插一朵花/337

 十一 我真伤心/342

 十二 孟真对我实在太好了/346

后记/350

试读章节

               二 蔡先生尚不退缩

1921年夏天,胡适在火车上听到刚自欧洲回来的徐振飞谈及蔡孑民在法国的窘境,心里很不好过。因为处理法华教育会的经济危机,法华教育会会长蔡元培去年底到法国后,发表了与勤工俭学生“断绝经济关系”的宣告,与蔡和森、李立三、赵世炎等100多勤工俭学生矛盾很大。

胡适认为“留法俭学”是一个肓动的运动,一开始就不赞成。因提倡者蔡先生、吴稚晖,都是他信任的人,所以,胡适未明确的反对此事。去年,留法俭学的黑幕揭穿了,胡适动手收集材料,准备写文章,唤醒大家注意此事。蔡元培听说后,打电话给胡适,要他发表前,先给他看一看,胡适答应了他,后因生病,文章 也放下了。

9月18日中午,胡适在洗澡堂打电话到蔡元培家。蔡元培11点刚从国外回到北京家中,他听Hj胡适的声音,十分高兴,约胡适下午四点半去他家。

这期间,蔡元培不仅因为操劳勤工俭学的事,还遭到夫人和弟弟去世的两个打击。但他精神还好!

谈到大学改革的事,胡适说:“我想,应该破釜沉舟的干下去,蔡校长不退缩,我们少年人更不当退缩。”教务长顾梦余说:“如果进行,须改选教务长,由适之任教务长。”“这怎么行,还是你接着干。”胡适推辞道:

蔡元培心里清楚,支持胡适的人,未必是多数。

次日晚上七时,胡适、顾孟余、颜任光、陈世璋也到蔡元培家细谈。

胡适谈得最多,气氛热烈,谈了大学的图书募捐、主任改选、教务长改选、减政以及组织教育维持会等事。

9月23日下午六点,胡适参加选举教务长的会议。

“我不能连任,应该由适之任”结果出来后,顾梦余推辞说。前天晚上,大家在蔡元培前商量教务长人选,几个人都说适之可以。胡适觉得,这些人没有诚意,所以也不力辞,他在心里暗想:公獐子母兔子,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把戏!今天,狐狸尾巴露出来了。自己得的票数,少于那天晚上到蔡校长家的人数!说明有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顾梦余的客气话也很勉强,没有说服力。

隔日,胡适参加了科学社欢迎蔡元培访欧归来的会议。会后,胡适向马上南下的蔡元培建议,不主张lO月10日收束这一学期,因为三个半月的课,一个月补,是办不到的。事实上,学生到不齐,教员也到不齐。根据蔡元培的意见,当夜,胡适写了关于“收束”和“预科改良问题”的意见。

第二天,蔡元培在胡适的信上批了几个字:‘胡先生提议各条,元培均甚赞同,惟进行程序须经教务会议议定,请提出为幸。”

胡适带了蔡校长的信去开教务会,各主任看了蔡元培的信,七嘴八舌。

“延长一学期?嘿嘿!”他们觉得可笑!顾梦余将考试委员会的议决给胡适看:补课完后,不举行考试;关于“预科改良问题”,反对的也占多数。

这一天的会,把胡适气得难受!本来,在选举教务长问题上,他就窝了一肚子火!从前蔡元培在校时,向无此种怪现象。病后胡适参加了两次教务会议,都气得难受。

1921年10月6日夜间,顾名君来电话,说仲甫在上海被捕了!

上一年年初,陈独秀为躲避北洋政府逮捕,逃到南方,先在孙中山的广州政府任教育部长,这年7月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刚到上海小久。

和顾名君通过电话,胡适给蔡元培摇了一个电话:“蔡校长,顾名君刚才打电话告诉我,仲甫在上海法租界被捕了。”

“是法租界吗?”蔡元培也很吃惊。蔡元培虽在国外,只要有机会,仍不忘提一句陈独秀和胡适。7月17日,他在旧金山发表演讲,还说到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钱玄同等人。

“是的,你能不能向法使馆方面设法?”

“好!我试试看。”蔡元培在电话那头答应道。  放下电话,胡适骂了一句:法国人真不要脸!“不要脸”是胡适的家乡话。

次日,蔡元培打来电话,说:“适之,我和铎尔孟商量,他们不主张和使馆交涉。”

“为什么?”

“使馆很守旧,办不了事。”蔡元培也不满。

“怎么办呢?”胡适急了。

“铎尔孟的意思,不如我们拟一个电报,直接给上海法领事。”

“此人怎么样?”

“我认识,较开通,或许可以设法”蔡元培的口气很自信。

“好,我同意打电报!”胡适说。

蔡元培、胡适等人出面后,加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面花钱,请了律师。lO月下旬,陈独秀被判罚100元了案。

P7-9

序言

胡适曾说:朋友是人造的关系,是自由选择的“人伦”,弟兄是天然的关系,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天伦”。把朋友认作弟兄,并不能加上什么亲谊。所以,他不轻易称兄道弟,而喜欢说我的朋友某某某。“我的朋友胡适之”遂成为上个世纪很多人的口头禅。

清人李恕谷说:“交友以自大其身,造±以求此身之不朽。”这也是胡适“收徒弟”、交朋友的哲学!

胡适学富五车,心胸豁达,交友宽泛。但他倡导“爱真理过于爱朋友”,不拿信仰换友谊。因率性交友,无所介怀,虽朋友满天下,是非也不少,结怨随之而来。连周作人也纳闷,胡适之的友运不知到底是好是坏?

汉人云:“友道难立,非保慎不惑,焉能终乎?”此话,胡适也不能免。但多数朋友,能善始善终。

胡适的文友,小半集于北大,声名远播.振聋发聩。他们与胡适一起,演绎了上个世纪许多历史画卷。在这个完全消失了的学人群体的背影里,有我们熟知的蔡元培、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鲁迅、周作人、徐志摩、丁文江、傅斯年,等等,他们既是胡适在北大的文友,多半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同人。

他们走远了!

留下的是大宗宝贵的著作、大家风范及无尽的话题。

后记

二十年代末,胡适曾针对吴稚晖的话说:“吴先生说,蔡先生能容70人,石曾先生能容40人。我自己也至多能容45人罢了。”这是胡适生气时的话。他在北大绝不止容45人,而他在北大的文友,也绝非本书所提及的区区九人。限于篇幅,和别的原因,如陈独秀与胡适的交往,笔者已有专著,不能一一囊括了。

上个世纪是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激烈碰撞时期,在新文化着胎的母体——北京大学产生许多文化大家,并非偶然。透过胡适与若干文友的交往,我们或许可以穿越时问的隧道,窥见到胡适等前辈文人消长的足迹和远去的背影,在感受这一文化群体的悲与喜的同时,思考我们自己的得与失。

胡适曾把陆贾、王守仁的话集作一对自励的格言:至人非为己,贤者不虚生。先生已到了“至人”和“贤者”的境界,想到的仍是他人利益,想到的是不要虚度此生。这样的严谨的生活态度,是他成就大、友人多的魅力所在。

苏雪林曾自言“孤学无友”,余有同感焉!于此,益感胡适先生友道可风。本书初稿写在七年前,修改经年,出版得到湖北人民出版社和吕薇主任的大力支持;吕薇主任在编辑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修改意见,恕不一一注明,在此深表谢意!

                           作者

                          丙戌年五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胡适与北大文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48170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9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1
16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