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翡翠首饰收藏鉴赏百科/专家解读古玩收藏入门百科
内容
试读章节

01 翡翠名称是怎么来的?

在古代,玉石的命名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玉石的产地命名,一种是以玉石的颜色命名。“翡翠”一词出现甚早,但不是一种玉的名称。在汉代,“翡翠”是指一种以红、绿两色分雌雄的“翡翠鸟”。汉朝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载:“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后汉书’班固传》中《异物志》中有“翠雀形如燕,赤而雄日翡,青而雌日翠,其羽可以饰帷帐。”汉赋和唐宋诗词中常见“翡翠”一词,大多用来描述红色和绿色的宝石,并非是特指某一种宝玉石;而且即便唐宋诗词中“翡翠”一词有专指宝玉石的,也不一定就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翡翠”,因为以颜色定玉名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传统。例如,我国古代,常将翠鸟的羽毛贴嵌在首饰上,作为高档饰品贡人宫廷,这种首饰的名称中部有“翠”字——钿翠、珠翠等。但显而易见,这些名称中带有“翠”字的高档饰品与清代以来名为翡翠的缅甸玉没有关系。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缅甸玉首饰贡入宫廷后为贵妃们所喜爱,因这种玉首饰多为漂亮的绿色,但又不是传统首饰“钿翠”、“珠翠”之类,故名“非翠”,日久之后,随着缅甸玉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最后定名为翡翠。现在看来,“翡翠”的命名,是遵循以颜色定名的老方法,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商业名称,或者说是文化学上的概念。单用“翡”时,是指翡翠中各种深浅的红色、黄色;单用“翠”时,是指各种深浅绿色的翡翠,高档的绿色翡翠叫“高翠”。

02 缅甸翡翠是怎样被发现的?

所谓被发现,实际上是指被应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材料的原产地不一定是首先利用这一材料的地区,一般是由经济发达、工艺发达的地区首先发现了某种材料的特殊用途和经济价值,并每年有一定数量的需求,才会形成了材料的原产地。

最早使用的翡翠原料是翡翠籽料,在缅甸北部的河床之中静躺了几千万年,不能说古代没有人见过这种被风化成鹅卵石形状的玉石,只是因为不知有何用途而已。翡翠籽料的被发现,据《缅甸史》记载,公元1215年,勐拱人珊尤帕受封为土司。传说他渡勐拱河时,无意中在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形状像鼓一样的玉石,惊喜之余,认为是个好兆头,于是决定在此地修筑城池,并起名勐拱,意为鼓城。这块玉石就作为传世珍宝为历代土司所保存。这里后来就成了翡翠玉石的开采之地。

缅甸还有一则民间传说,说翡翠的来历是太阳神曾把三个翡翠蛋面石送给女儿作为陪嫁,太阳神的女儿嫁到今天的勐拱一带,所以当地出产翡翠、宝石、黄金。

英国人伯琅氏所著一书,收录了一则翡翠被发现的传说,称勐拱那里所产之玉石,实为云南一个马帮的驮夫所发现。据传,云南马帮沿着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西南丝绸之路与缅甸、印度(天竺)等国进行交往和贸易。一位驮夫在返回腾冲(或保山)的途中,为了平衡马背上的重量,在今缅甸勐拱地区随手捞起路边的石头放在马驮上。回家后就丢在马圈里,后来,因石头的表面被砸损,显出好看的绿色,于是就找人打磨制成玉器,非常好看。

这三则传说的内容不同,但都说明翡翠作为宝石玉的历史并不久远。

03 缅甸翡翠是何时传人中国的?

我国有人认为,在周朝时就有翡翠。现代科学证明,有商业价值的翡翠仅产于缅甸的北部山区,似乎是从西周时就有翡翠输人中原,与和田玉输人中原的经历相仿。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道:“在18世纪之前,中国人并不知道硬玉这种东西,以后,硬玉才从缅甸产地经云南输人中国。”认为中国使用翡翠的历史,是从300多年前的清朝中期开始的。从保存至今的清宫廷遗物看,翡翠的成品从清中期开始,主要有山子,鼻烟壶,扳指等。由于1956年~1958年在北京定陵(万历皇帝)中出土的大量珍宝中没有一件翡翠制品,故知翡翠首饰尚没有进入明代宫廷,也间接说明翡翠在明代时知名度很小,还没有得到宫廷的重视,也说明在明代以前,“翡翠”一词并不是专指缅甸玉。

徐霞客有一则记载,说明翡翠至少在明崇祯年间已传人我国云南,但知名度不高,流传范围有限,以致徐霞客这样见多识广的大学问家尚不清楚。徐霞客是在崇祯年间到腾冲游历,曾到玉商玉匠家中,腾冲潘生送两块玉石给他,徐霞客称为“翠生石”,并在日记中写道:“先一石白多而间有翠点,而翠色鲜艳,逾于常石,人皆以翠少弃之,间用搪抵上司索取,皆不用之,余反喜其翠以白质而显,故取之。潘谓此石无用,又取一纯翠者送余,以为妙品,余反见其黯然无光也,今命工以白质者(雕)为二池,以纯翠者为杯子。”徐霞客的这段记载,说明中国几千年以和田玉为真玉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04 为什么说翡翠是一种玉石,而不是宝石?玉是文化学上的概念,从远古时代起,玉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是“石之美者”,即所有美丽的石头都算是玉石;另一种则是“玉,石之美,有五德”也就是说,玉是一种美石,但必须符合“五德”所描述的特性。所谓“五德”是指玉石具备“润泽以温”、“勰理自外,可以知中”、“其声舒扬,专以远闻”,“不挠而折”,“锐廉而不忮”五种象征君子“仁”、“义”、“智”、“勇”、“洁”这五种德性的美石。而完全满足这些特性的美石,只有软玉一种。以玉寓德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国几千年以和田玉为核心的玉文化。这也是士大夫追求软玉的根本原因。

一般认为,宝石是天然产出的矿物单晶体或晶体的一个部分,具有颜色鲜艳美丽,透明度好,摩氏硬度大于6的特点,要经过加工琢磨出一定的形状,镶嵌在首饰上。一般来说天然宝石都是数量稀少的珍贵品,价格非常昂贵。玉石是大量细小的同种矿物晶体(有少量的其他的矿物晶体夹杂在其中),摩氏硬度大于4,质地细腻,颜色美丽。相对于宝石而言,玉首饰的价格比较便宜,但是高档翡翠和羊脂玉制成的首饰却是例外,价格要高于天然宝石首饰。

有人认为,只有软玉和翡翠(即硬玉)可称为玉(即真玉),而其他美石都只能称玉石。1997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中,给出了玉石的科学定义,即“玉石”是“由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所谓矿物集合体,就是岩石,因而只要是具有工艺价值且美观、耐久、稀少的天然岩石,还包括非晶质体如蛋白石和天然玻璃等,都可称为玉石。

05 为什么翡翠又有“帝王玉”的美称?

清代中期,翡翠原料大量输入中原内地,在清代末期慈禧太后执政期间,翡翠制品达到盛期。因为清王室的提倡,终于有“帝王玉”的美称,而与软玉齐名。严格地讲,翡翠并不完全符合玉有“五德”的标准。虽然翡翠也具有较高的韧性和更高的硬度,以及清悦的敲击声,但在“润泽以温”和“铂思理自外,可以知中”方面与软玉有些差距。故前人也有“多浮光、火气未退”、“性主寒”等评价。

清王室喜欢翡翠,可从清东陵慈禧太后殉葬的珠宝中看到。清东陵慈禧太后殉葬的珠宝中,有价值500万两白银的翡翠俏色西瓜两只,西瓜长约7~8寸(15~20cm),皮是翠绿色的“翠”,瓜瓤是红色的“翡”,其中有黑色瓜子。此西瓜翡翠据说被辗转卖到美国的费城博物馆。慈禧太后头上顶着翡翠荷叶,叶上满是绿筋,重约700千克,当时的制作价格高达285万两白银。还有翠桃十枚,绿色桃身,桃尖却是粉红色;翡翠白菜两棵,绿叶白心,在菜心上落着一只满绿的蝈蝈,绿叶旁还有两只黄色的马蜂,据说其价值高达1000万两白银。至今这些珠宝不知流落何方。还有价值600万两白银的翡翠甜瓜四个,另外还有翡翠佛(每尊重6两)27尊,翠桃10个。这些翡翠珠宝是根据当时的行情估价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翡翠白菜是清代翡翠制品中最精美的之一。

06 为什么翡翠又叫“硬玉”?

中国人喜欢的两种玉——和田玉和翡翠,都是古代外国人不喜欢的。例如软玉的英文名字是“Nephrite”,即源自古希腊语,是“肾脏”之意,认为只是一种挂在腰间可以治肾病的石头,不像中国人那样视为圣物。古代外国人更喜欢色泽艳丽的宝石。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欧洲人从中国宫廷中掠夺了大量和田玉和翡翠玉器,带回欧洲。为了搞清这两种欧洲人不喜欢的玉为什么会受到中国宫廷的重视,欧洲有人开始进行研究。1846年至1863年,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对和田玉器和翡翠玉器进行了化验分析,分别测定了他们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并用现代矿物学的知识对和田玉和翡翠进行了分类,称和田玉为软玉(Nephrite),指出和田玉的矿物成分属闪石类,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称翡翠为硬玉(Jadeite),主要矿物的化学成分是NaAl(Si2O6),是硬玉,属辉石类矿物。这是第一次用现代矿物学的知识对和田玉和翡翠进行了分类和命名。从此,人们把硬玉作为翡翠的矿物名称。

P2-6

目录

翡翠基础知识

一、翡翠的历史

二、翡翠的矿物成分与结构类型 

三、翡翠的行业术语

四、翡翠首饰的价值评估

五、翡翠的交易市场 

翡翠首饰的选购

一、翡翠手镯的选购

二、翡翠珠链

三、翡翠吊坠

四、翡翠玉佩和别子 

五、翡翠耳环

六、翡翠戒指

七、翡翠扳指

八、翡翠胸针

九、翡翠带饰和帽饰 

十、翡翠首饰的日常保养

翡翠料质鉴定

一、翡翠的基本性质与科学鉴定

二、翡翠首饰的料质鉴定

三、翡翠籽料的鉴定

序言

近十几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间收藏活动十分活跃,特别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出现,为我国民间收藏活动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新的交易方式。

现代艺术品收藏活动的本质是利用社会公认的艺术收藏品作为媒介的投资理财活动。艺术收藏品一般都具有稀少性(甚至是唯一性)、历史性、资料性、资源性、艺术性、社会认同性和高价值。因此,能成为现代艺术收藏品的,都应当具备上述种种特性。例如过去很少有人认为是文化艺术品的明清硬木家具,正是具备了上述种种特性,在现代的条件下成为了最热门收藏品类。但一般家具,也正因为缺少上述一些特性,故不能成为艺术收藏品。

艺术品收藏最核心的问题是识别真假和价值评估,这也是广大收藏爱好者最关心的问题。凡见过鉴定专家鉴宝的人,莫不为专家慧眼识真伪的能力所折服,认为他们有鉴宝秘诀。其实鉴宝秘诀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说有,是说专家的确实有过人经验和眼力,所以在鉴宝的瞬间能想到常人所想不到、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说没有,是指专家的过人能力也是基于对艺术品全面了解和毕生的专业实践经验,鉴宝时运用了这些知识和经验。由此可知,艺术品收藏是一种以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活动,需要站在一个相关知识的平台之上。因此,全方位了解每一种艺术品的相关知识,才是鉴宝的秘诀。

为此,我们精选相关资料,编辑了《专家解读古玩收藏入门百科》,每册介绍一种艺术品收藏门类,并以问答形式,对艺术品的源流与发展、制作工艺、品种分类、造型特点、装饰特色、原材料、断代辨伪、流传情况、收藏行情等作了重点介绍,并配有许多图片,供读者鉴赏。本书按类别编排,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查阅。虽然收藏艺术品能力的提高,还要有待于在有经验的人带领下进行更多的实践,并非是读几本书就可以跃跃欲试的。但从文化角度读读此书也是有益的,至少能帮助读者了解、体味一种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术之所在。希望读者能够喜欢。

内容推荐

翡翠首饰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高档首饰,由于在所有的珠宝首饰中,翡翠首饰具有最高的保值,性、增值性,翡翠首饰已成为世界最畅销的珠宝。

由于翡翠材质具有多样性,致使翡翠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品种分类和价格档次;同时,假翡翠的多样性,也确实让人们担心。此书就是为针对这些问题而编写的,助你从容选购、收藏翡翠首饰。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专家解读古玩收藏入门百科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翡翠首饰的源流与发展、制作工艺、品种分类、造型特点、装饰特色、原材料、断代辨伪、流传情况、收藏行情等作了重点介绍,并配有许多图片,供读者鉴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翡翠首饰收藏鉴赏百科/专家解读古玩收藏入门百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84827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4-64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