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景观中的残缺元素,就是尊重文明与历史。
本书根据笔者在欧洲长期的切身感受,结合西方景观文化、哲学、宗教等有关背景,并展示三百多幅图片,力求更直观更形象地为读者介绍西方景观文化中的残缺审美。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图书 | 西方景观文化中的残缺美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尊重景观中的残缺元素,就是尊重文明与历史。 本书根据笔者在欧洲长期的切身感受,结合西方景观文化、哲学、宗教等有关背景,并展示三百多幅图片,力求更直观更形象地为读者介绍西方景观文化中的残缺审美。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目录 开卷语 第一章 圆满与残缺 一、尊圆满厌残缺 二、最初的圆 三、O vs十 四、残缺·想像·圆满 第二章 理想与残缺 一、永远的梦 二、普桑与洛兰的理想景观 三、废墟魅力——普桑的废墟审美 四、洛兰的理想世界 第三章 时空与残缺 一、巨石超级组合 二、石柱的“构成” 三、遥远的巨石阵 四、时间的痕迹 五、残缺中的精致 六、古希腊剧场 七、古罗马的魅力 八、罗马的残缺——兼读皮尔内西废墟版画 九、童话式的荒诞 十、残缺·岁月·庞贝城 第四章 虚实与残缺 一、黑洞与神秘感 二、维纳斯的断臂 三、方尖碑崇拜与残缺审美 四、十字的联想 五、尖顶的联想 第五章 悲情与残缺 一、《拉奥孔》 二、酒神·日神 三、净化·悲情·残缺 四、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五、十字架的悲与美 六、悲中的美 七、残缺中的高贵——弗利德里希的作品 第六章 抽象与残缺 一、抽象与形象 二、大自然的“反传统” 三、残缺中的抽象元素 四、抽象与肌理 五、残缺元素与空间 六、残缺的真实 七、残缺美的延伸 第七章 氛围与残缺 一、残缺美的最佳状态 二、氛围与情调 三、典雅的残缺 四、残缺与“场” 第八章 “道”与残缺 一、鬼斧神工 二、周而复始 致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方景观文化中的残缺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09359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0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3-069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2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