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洗尽铅华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冯先生的随笔集,以书人书事为话题,娓娓谈来,让人乐在书中,跟随冯先生去编辑刊物,去翻译文学作品,去归隐书林,去品评书之优劣,于精神方面大受感染。本书可视为现当代文化史文学史的补充,也是有趣的读物,文风朴实风趣,语言流畅,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冯亦代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编辑家、学者,也是一位有成就的随笔作家。特别是他撰写的大量介绍西方图书的文章,犹如穿越太平洋的一股清爽宜人的风,滋润着中国读书人的心田,从此,人们永远记下了这位传播知识、传播友谊的忠厚长者。本书精选了有关艺坛的回忆性文章及书评精品,从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里,读者读到的或许是文字更为重要的做人的道理。

目录

乐在书中(代序)

天真的小丁

副刊·“姚式编排”·等等

漫谈翻译

张守义的装帧和插图

祭戴望舒

浅谈通俗文学

半个世纪的感情

奋斗一生的叶浅予

别致的贺年片

我与木刻及版画

记赵无极

洗尽铅华

聂绀弩的一页佚诗

喜欢音乐的白丁

书癖

阁楼的忆念

梦里重现

我的“痴”

咖啡馆的余音

漫话读书

《留美三十年》序

读叶灵凤《读书随笔》

《我与乔冠华》前言

徐迟的《江南小镇》

热闹的黑马《混在北京》

《宗璞散文选集》

谈读《史记菁华录》

康考德——美国的文学之乡

欧文·肖:《可以理解的失败》

诺曼·梅勒:《古老的夜晚》‘

卡尔:《美国小说评论史》

弗吉尼亚·伍尔芙:《最后的日记》

三本关于兰姆的传记

托马斯·曼的战时回忆录

马尔考姆·考利:《花叶集》

大卫·鲁宾森:《卓别林的生活和艺术》

欧茨的自传性小说

约翰·厄普代克二新作

“离群之狼”和心理病态

‘汤姆斯·伍尔夫新传

贝娄新作:《再遭情变》

三十年的文学笔记

《王尔德新传》

费正清的《眺望中国》

两本托尔斯泰新传记

韩素音的作品

试读章节

许多朋友中,有几位即使暌隔多年,一旦聚首,还和当年订交时一样不改本色。我经常在比较这样三个:黄宗江、吴祖光和丁聪。近年来,祖光因为住得太远,见面时不多,但电话里谈谈,还是少不了。宗江和我住得很近,不时在我家里,宗江戏称为“工作早餐”时见面。至于小丁,他是《读书》月刊的顾问,见面也不少。我所以提到这三个人,因为他们各自的风格不同,有别于其他友人。当然每个人都有一己的风格,可是,如果把这三个人的风格并列起来,作一比较,便显出不同的趣味来了。

譬如以说话而论,黄宗江一来,就滔滔不绝,一如长江大河倾泻而下,其中夹杂着一些长矛短戟,有时简直来不及听。祖光则乐呵呵地听别人说话,但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有警句,其隽永使你可以像吃橄榄一样,芳馨盎然,不散者久之。至于小丁则又另有一功,浑真自然,一如其人。他有三句口头禅,一日:“定规要这样做”,这表示了他的个性;一日:“呆板数这样做”,这表示尊重客观;又一日:“一定勿来事”,这表示他不迁就人,决不人云亦云。

虽说眼睛是一个人灵魂的橱窗,其实嘴巴又何尝不是?小孩的眼睛清澈如水,表现他灵魂的纯净;老人的眼睛,由于自然规律,看来似乎混浊,但绝不能因为这种混浊,就说这个人不好。这种混浊只是生理上的,掩盖不了他灵魂的睿智和深邃。而嘴巴则更是直接表达思想的工具。固然现在不少是以嘴巴来迎合世道的人。风向东,他决不说西;风向西,他决不说东。可是只要是个正直的人,他的话,都可以句句掷地作金石声。因为他说真话,想什么就说什么,没有掩饰,没有矫情,更没有敷衍。正如小丁经常说的“阿拉是好囡,只晓得这样做”。

丁聪以小丁闻名于世,称他为小丁原只是有别于他父亲老画家丁悚,这是中国政治漫画家的前辈,而小丁又是丁聪作画时的笔名。即使如今丁聪已年逾花甲,但我们还是称他为小丁。一是叫了一辈子,叫惯了,改口为难;二是如果我们现在叫他老丁,我觉得这反而辱没了他。小丁之为小丁,贵就贵在这“小”字活生生道出了他的本性。这个“小”字说明他的纯真,这个“小”字说明他至今童心未泯。

活了一辈子,邂逅所遇不知有几许人。但是有的人如蒲公英,吹来又吹去了;有的人则历尽坎坷病痛,奄然物化了。如今除了新交的青年朋友,四十多年的故交,已屈指可数,其中就有小丁。

四十多年来,我们相交淡如水,却又浓得化不开。说淡如水,因为我们若分处两地,连封信也不写的;说浓得化不开,则即使不见面,一天也得提上几遍。他在北大荒时,我就时时想念他,有时更有莫名其妙的恐惧,惟恐他有失;一直到他回北京,我又看得见他嘴角微笑时,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我喜欢小丁,因为他是个实心人,不管生活上如何颠踬,他认定朋友后,便始终如一。安娜在心上给他写了个“鉴定”:“正直,可爱到不怕揭自己短处,不怕出洋相,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走邪门歪道,对人对己有什么说什么,话不带刺,气不过盛。只有想不通才争得面红耳赤,‘想通了’一定认输,决不文非饰过。”积四十多年的观察,我同意安娜这个“鉴定”。

小丁有时的确显出他的“小”来,碰到生人,特别是碰到姑娘们,他就变得木讷甚至腼腆,至今犹然。我经常想到一个小丁的故事,而会“本能地”笑了起来。他在二十岁那一年,为生活所迫,到上海一所洋里洋气的女子中学去教美术课。他一想到要去面对一群姑娘就害怕。I临到要去上课那天,老丁看出了自己儿子的心思,不得不亲自押他上阵。等到进得教室,他的眼光果然只从黑板到讲台,不敢超出一线,因为听课的学生有的年纪比他还大一些。我问过他对当时的尴尬场面有何感想,他说那是破题儿第一遭,如果地下有个洞,他一定钻进去了。  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他长得既不是漂亮,又不是不漂亮;他有独特的风姿,特别是他那青春长在而又富于幽默感的脸庞。有些细心的姑娘看准了这一点,报以青睐,可他活像个“鲁男子”,反应木然。你说他真个如老僧入定无动于衷吗?不,他有一定之规。他要找个理想中人,一个同他一样实实在在的人。

转瞬,他又到了四十岁了。朋友们为他着急,但事实有些像俗话说的“皇帝不急,急煞太监”,他还是笃定泰山,纹风不动。那个时候,我们在同一机构工作。他有个可以工作睡眠的地方,可是他没有家,中午便在我家里吃雪里红肉丝汤面。我那时有个心病,每见到他,耳朵里便会响起丁师母的话。她千叮万嘱要我对小丁的“家”,做个促进派。他妹妹终于给他介绍了个好同学,我探了几次小丁的口风,知道他很属意,我便天天做促进派,天天向他絮聒不休。

小丁结婚了,小丁做父亲了,但是他还是小丁。不像个“丈夫”,也不像个“老子”。作为丈夫,他在家里不争发言权;作为老子,他和儿子相处得像弟兄。二十多年来,我没有看见一次他耍丈夫的威风或老子的尊严。一切随遇而安,要紧的是埋头作画。这使做妻子的,不得不说一句:“对小丁真没办法,他什么也不管,样样得给他操心。”我开玩笑说,因为他“小”呀。

不过小丁选择的终身伴侣,并没看错了人。他们结婚不久,便遇到了“扩大化”,妻子所受的压力不小,但她挺住了。她也没有看错了小丁,她默默地把漫长的岁月承担了下来。

P1-3

序言

          乐在书中 (代序)

中国人有句口头禅,为了鼓励子弟读书,不惜以他们未竟的梦呓,作为至理名言,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固然“黄金屋”并非人人可能得之,而“颜如玉”则不过是书呆子的痴想,但至少这两句话也的确使千百年来读书人有个盼头;我虽然自幼即惯听大人的倒头经,可并不相信。在旧时代读书可以做官,高头讲章便是敲门砖,一旦做了官,房屋、黄金、妻妾、婢奴也就自然而然随之到手。君不见《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了举,便受到这种特殊照顾,证实了这句所谓的至理名言。至于读了书可以得到“颜如玉”,恐怕未必,只在稗官野史里见到才子佳人,在现实里恐怕少见,否则做官人不会有“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之叹,可见“颜如玉”难求,我看只是种想当然而已。

我读书,既不为“黄金屋”,也不为“颜如玉”,而是“乐在书中”。即使是本地理书,也可从中读出乐趣来。一本《徐霞客游记》,可使人周游名山大川,幽岩僻地,而且这不是困顿的行旅,而是行旅中见到的山山水水。司马迁的《游侠列传》曾经煽起我多少儿时的白日梦;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引出了我为之一掬的同情泪;而柳宗元的《钴鉧潭西小邱记》又使人卧游三湘胜地。“黄金屋”与“颜如玉”又岂能比拟!但这些好处,大概只有爱书人才能得到,如果是心浮气躁的人,则是永远“不闻其香”的,而生性恬淡的人,则如鱼得水,鸟翔天空,可自得其乐。

老妻在世之日,我们每日清早对坐读书,遇到好文章好语句,就相互击节,其乐陶陶,非狗苟蝇营的尘世中人所可比拟。老妻谢世后,我还是紧守旧例,每晨黎明即起,随手拿起一册,不论古今中外,利用时光。虽然有时会感到孑然一身,倍觉凄凉,但一旦读书读出了味道,就变得眼前一片繁锦,字字生花,使茫茫孤寂为各种生意所弥漫,孤凄也就不得不退避三舍了。

我读书有个又好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在漫不经心时走入了角色。人物欢喜,我便欢喜,人物悲哀,我也悲哀。有时纵声大笑,有时恸哭不禁。幼时,婶母常常爱呵我为痴。至今这个“痴”字也没有离开我,虽然我已到了耄耋之年,我不以爱读书而痴为耻,觉得这个“痴”字,使我成了读书人,正是我的高尚处。读书人经常生活在云里雾里,如不食人间烟火,但其乐陶陶,终身受用。你若有兴,不妨一试,始能知我非妄也。  

                冯亦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洗尽铅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亦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38364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0-01-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8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