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尚庄爷儿们
内容
编辑推荐

男人啊,没女人时想女人;走进了女人,却像走进了一座坟,想出都出不来……

焚三炷香,磕九个响头,顶礼遥拜:我那箍白毛巾、穿捻腰裤、蹬纳底子鞋、啃大饼子嚼咸菜条子、打饱嗝放响屁的乡亲们啊……

这本书主要由七个故事组成。七个故事连贯起来,讲述了男人的欢喜,向往与无奈。细细读来,有让人开怀大笑的地方,也有发人深思的人生经历。男人在这个世界上纵有千般能耐,幸福之门的开关却总在女人手上掌着。正如看电影《红高粱》给人带来的感觉:男人管世界,女人管男人。

在设计中应有古朴苍凉之感,以表现无奈之感,但苍凉之中有生命的表现。

内容推荐

一群爷儿们。一群光着脊梁耪大地、啃大饼子放响屁的爷儿们。他们喝着凉水、吧嗒着旱烟袋有滋有味地唠着娘儿们的事儿,睡梦里都寻思着把花轿迎到家,可最终仍然是望不到光明。有的费劲儿巴力地买来个媳妇儿,可用香胰子洗了又洗,人家就是不让挨身;有的偷偷摸摸地领来个老女人,却被人取笑说是娶了媳妇儿降了辈,伺候娘呢;有的娶不上媳妇儿连爹都嫌弃,落得个捧着空饭碗到处找爹;还有的因为媳妇儿惹了祸,媳妇儿没有,家也没有,丧家狗似的四处逃亡。他们于是认定是这片土不好,贫瘠干旱不爱长庄稼;是这条河不好,平白无故的怎就干了呢?干得空气里没有了湿乎气,人呢,连干那事儿的水分也干了。于是索性都剃了光头,一个个的,烈日下闪着青白的光……

哎,这些个爷儿们!

目录

官宅

坟屋

鸽子

剃度

桥头

爹啊

呆佛

试读章节

官宅

老官不是官,可举手投足都带着几分官样

村里人都说,官宅占据了尚庄最有风水的地方:紧靠着一个大水塘,水塘西、南、北有三个进水口,每逢下大雨时,奔涌而来的过街水从三个进水口流进水塘,就像小溪汇人大海。雨后街上无水,这塘里却蓄满了水。蛙们此时便极为兴奋,一天到晚不停地大合唱。

塘边是一圈柳树,因为近着水,长得特别茂盛。水塘西边是一个苇塘,官宅就坐落在苇塘边。

村里人说官宅的风水好,指的就是三个进水口和一个水塘,全村的雨水都流进水塘,水塘只有东面没进水口,而官宅就建在东面,因此便有了“肥水注一塘,塘边建官房”之说。有人则说得更玄乎,官宅侧靠聚宝盆,全村的财气人气都会聚到这里了。

据说,早年间官宅曾盛极一时。老人们这样描述:那是一座四面围房的四合院,大门在院墙东南角,门楼高大宏伟,门前有“上马石”、“拴马桩”,进门是堵影壁,上书四个正楷描金大字“诗书传家”。坐北朝南的正房是主人的住处,东西两侧的厢房为晚辈起居处,朝北的倒坐房是客厅、客房、门房。正房与倒坐房之间还有一道中门院墙,把整个宅院分为前院、后院两部分,院内有水井和盛“天落水”的水缸,院内栽植花木,陈设着鱼缸、盆景。房屋向外都没有门窗,后墙与院墙连在一起,把一个长方形院落封闭得十分严实。

这宅院曾经出过一位当官的,但这当官的在山西做官,从不回乡,这宅院就由他的后人经管。战乱年代官宅里有护院的,护院的人配有土炮洋枪,一般人不敢靠近。宅院主人有妻有妾,还有供使唤的仆役。总之,这官宅在尚庄老年人心中是一个非常气派令人仰慕的地方。若干年来,风水宝地、豪宅贵邸以及关于神秘高墙内种种猜测和传说,在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尚庄人中间成了一个永远的话题。

不过,现在的官宅早已无官。官宅的后人们没有延续祖上遗风,“诗书传家”也没有传下来,而不断的分家和拆卖搬迁早已改变了传说中的官宅的模样。原来的宅基上只是一座很普通的三间老房,住着老少三代四口人,户主叫尚文德。

尚文德自称是尚家官宅的嫡传,他津津乐道于他的先人:我爷爷那时候我们尚家是个大家主,足有百八十口人哪,还有官轿哪!

尚庄的人都把尚文德叫老官。老官,吃了吗?吃了。尚庄人这样跟他打招呼,尚文德老头也毫无愧色地这样回答。时间既久,约定俗成,人们反倒把他的大号淡忘了。

但是,老官不是官。他活了六十多岁也没有沾过官的边儿,只是年轻时曾在京城一家绸缎庄当过两年伙计,回乡后一直闲居在家,和尚庄人一样耪地。但他仍然处处显示着与众不同,举手投足言语谈吐都带着几分“官样儿”。他春秋时穿着长袍马褂,足蹬抓地鞋,头顶瓜皮帽,腰间挂着个烟荷包,手里拿着根玉石嘴长杆大烟袋,走路时慢吞吞的,一步一步迈得很稳。夏天时上身是白布褂子,下身是黑绸子裤子,他从来不像庄稼人那样光膀子穿裤衩儿。手里总是拿着一把檀木股大折扇,那折扇足有一尺多长,哗的一声打开,哗的一声合上,动作很绅士,响声也干净利落。冬天时他穿的是一件黑棉布面羊羔皮袍子,腰间扎着一条布带子,有时会将皮袍的一角折上来,塞进腰带,露出白绒绒的羊羔皮毛。头上戴的是一顶带皮耳的毡帽头,天冷时就把皮耳放下来。他拎着粪筐拾粪时也是这个打扮,而且不管天多冷都是慢条斯理、稳稳当当地迈着方步。见到牲口粪,挎在肩上的粪筐也不放下,用粪杈一叉,往后一甩就将粪准确地放进背着的粪筐里,动作极利落也极潇洒,和那些穿着臃肿的棉袄、冻得丝丝哈哈、放下粪筐捡粪的庄稼人根本就是两种形象。村里人夸赞说:看人家老官,拾粪也带着官样!  老官最让人敬佩和仰慕之处是他会说书。也不知他是什么时候读过并记下的,他肚子里装着好多成本大套的书,什么《三国》、《水浒》、《大八义》、《小八义》、《五鼠闹东京》,他能够连续不断地讲下去,一部书能讲一两个月,是远近闻名的说书人。说书地点就设在他家门口的高台上,这高台就是官宅原先的基座。高台下是一块临街平地,每逢夏天,村里的男女老少书迷们天一擦黑便拿着小凳子会聚到这里,黑压压地坐了一大片,平心静气地听着老官说书。那时村里没什么娱乐,也没有电灯,黑漆漆的在家里呆着,莫如凉快快的在月光下听老官说书。

老官说书时也是慢条斯理,不慌不忙的。他坐在一个高板凳上,手里悠然摇着大折扇,旁边放着一壶茶,不时地抿一口。他的嗓音厚重而洪亮,能传出好远。开场白总是:列位坐好了,咱们接着讲……他的记忆力出奇的好,昨天讲到哪儿了,今天怎么接,一点儿不差,有条不紊。一般是讲完一回就打住,说声:天不早了,且听下回分解吧!众人余兴未尽恋恋不舍,但看到老官拾起凳子转身回屋了,只好各自散去。老官说书过程中不时地抿一口茶,像是间歇一下,喘喘气,又像是故意做出一种姿态和风度。他从不自己倒水。他是一手拿着小泥壶,一手摇着长折扇,慢吞吞地喝茶的,水没了就命令似的唤道:三儿他娘,续水!这时便有一位小脚女人悄悄上前,拿着竹皮暖瓶往老官的小泥壶里续满水,然后悄悄地退下。这位被唤作“三儿他娘”的小脚女人,便是这官宅的女主人。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尚庄爷儿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万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9058244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3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6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