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地狼心--郭耕自然科普随笔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个自然保护工作者情系自然心路的随笔。人与动物应为什么关系,乃是我们时常遇到且需要正视的问题。无论是2003年的SARS(非典)、鸡年禽流感,还是狗年狗风波,从环境伦理角度,都有必要扪心自问:到底是谁之过?天地良心啊,大千世界,豺狼虎豹何所在,人欲横流几时休?

本书为一本科普作品,图文并茂,语言通俗生动,适合社会各阶层人士尤其是青少年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为郭耕自然科普随笔集,是一个自然保护工作者情系自然心路的真实写照。本书从动物中的狼人手,介绍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作者走南闯北科学考察、倡导环保的历程,表达了作者保护自然、保护众生、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感情。

本书为一本科普作品,图文并茂,语言通俗生动,适合社会各阶层人士尤其是青少年阅读。

目录

第1章 与狼共舞天地间

 1 狼:狗的兄弟

——灭绝了十余种的犬科动物

 2 大灰狼

 3 灭绝之狼

 4 倭狼

 5 各种“色”狼

 6 福岛胡狼

 7 天地狼心

 8 狩猎:尽狼之道

——从野生动物狩猎额度拍卖谈起

第2章 生肖动物及其他

 9 猪年话猪

 10 野猪种类知多少

 11 猫,是神还是妖

 12 三八说蛇

 13 话马

 14 狗与上帝

——共同改变人类情绪

 15 吃鱼翅的背后

——割鳍弃鲨,公海噩梦

 16 与虎谋皮,伤天害理

 17 湿地生态与中国“龙”文化

 18 野牛小故事

 19 雄鸡一唱天下吉

 20 猿猴漫谈

 21 “羊”话连篇

第3章 书中自有鸟兽语

 22 鸟兽不惊!普里什文的理想国度

 23 “老郎心是老僧心”

——郭耕自荐《鸟语唐诗300首》之精选

 24 为《昆虫王国》写的书评

 25 《自然大发现百科·鸟》书评

 26 《自然大发现百科·哺乳动物》书评

 27 《鸟兽物语》自我介绍

 28 一切鸟语皆情语

——关于《鸟语唐诗300首》

 29 夕阳下的忏悔

——评唐锡阳的环保力作《错、错、错》

 30 《跨过灭绝边缘的麋鹿》序言

 31 《发明与环境》卷首语

 32 《情商》卷首语

——情感回归

第4章 走南闯北绿色行

 33 穿越珠巴洛,疾步阻水电

——云南珠巴洛河考察日志

 34 环保寸草心,演讲雪域行

——“地球之友”2005赴藏演讲日志

 35 悼抗日英魂

——腾冲国殇园

 36 玲珑玉貔貅,何止喻发财

 37 探建水燕子洞,思燕窝之艰辛

 38 陕北摩崖上的“功在名山” 

 39 朝鲜访问记

 40 春节“会盟”黄河岸,孟津湿地把鸟看

——河南孟津观鸟手记

 41 2006台湾科普行

 42 周末何处跑?小龙门观鸟

第5章 湿地——诗意之地

 43 大地之肾

——湿地的礼赞

 44 湿地

——诗意之地

 45 湿地

——水陆交汇之地

 46 湿地

——多功能的风水宝地

 47 湿地

——动植物物种的庇护地

第6章 天地良心系自然

 48 “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

 49 现代动物园愈益重要的教育功能

——不仅教授知识,而且教化德行

 50 以俭为荣、以奢为耻的荣辱观

 51 为受难动物的“吉祥四宝” 

 52 物种多样性

——从麋鹿的保护谈起

 53 一对“跨种结合”的鹤

 54 知难行易说素食

——纵谈《孙文学说》中的饮食观

 55 原生之舞

 56 从麋鹿到熊猫

——一个法国神甫的在华传奇

 57 天地作我放生池

试读章节

7 天地狼心

荒野中,一只狼仰天长啸,号叫之声由高而低,在带着伤感的颤音中结束。我感觉,歌手齐秦的《狼》之语境,非常贴切:“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只要有狼出没的地方,谁也无法遏止这被大地伦理学家利奥波德称为“荒野之魂”的狼号。

事实上,狼号叫的目的是相互联络。一个备加冷落的长叫,也许意味着这是一只思乡的孤狼;一个底气十足的狂吼,也许是警告另一群狼不要接近自己的领地。有时,狼通过号叫聚众猎食;有时,则是呼朋唤友,要开Party。当一狼开叫后,其他成员便会随声附和,至少是夫唱妇随。狼是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酷似我们熟悉的狗——德国黑背。一般体毛茂密,体长约1.3米。尾毛蓬松,尾长约0.4米,四肢修长。狼是善于长途奔袭的动物,强有力的下颚可直接捕捉或牢牢咬住猎物。

我曾戏言:有各种色狼。因为,地球上的狼,种类繁杂且色型斑驳,根据不同色型,仅灰狼中,就司分出灰狼、白狼、棕狼、红狼、黑狼等。

通常意义上,狼,多指分布于亚、欧、北美的灰狼,亚种达30个。在中国,除台湾、海南岛外,曾广有分布。真正从种的概念分,狼则主要包括犬科动物中的灰狼、赤狼(美国红狼)、郊狼(丛林狼)、胡狼(亚非的豺)、红狼(亚洲豺狗)及比较接近狐狸的南极狼(福岛胡狼)、南美狼(鬃狼)。

当然,不是狼而被称为狼的动物,也不乏其例,如非洲鬣狗被称为土狼,亚洲小熊猫被称为九节狼,鼬科中的黄鼬被称为黄鼠狼,澳洲一种有袋类食肉动物被称为袋狼,也叫塔斯玛尼亚虎。其实,这些都不是狼,只是人们习俗上的一种情感转移,我们总习惯把某某家伙称为狼,如把贪大之人称为野心狼,把负心之人称为白眼狼。为什么呢?原来,世界上没有什么动物能像狼这样被人误解和危言耸听地夸大,形象扭曲,并无缘无故地害怕。

  无论是唬人的童话,还是恐怖的传说,甚至老奶奶的催眠曲,都无一例外地把狼渲染成凶神恶煞,幼儿园阿姨讲的带着头巾的狼外婆形象,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作怪。只要一想起动画片中狼的满口尖牙和毛乎乎的爪子,小孩子就有点儿毛骨悚然,这在东方西方都是一样。中国古籍中有把狼说成“贪兽也,贫而有灵”;《埤雅》中有狼“色青,作声诸窍皆沸”的描述;清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有一段关于狼的文字,其中“目似暝,意暇甚”,颇为传神。英语中的“骑虎难下”的原意是“不管是抓住或放开狼的耳朵,都是危险的”;“入乡随俗”的原意是“跟狼一起,就得学狼叫”。中世纪的圣经则说“除了魔鬼,我们能想到的恶魔就是狼了”……根源竞在这里!天地良心,我都替狼喊冤叫屈。

多年来,我们对狼的可怕渲染,纯属无稽之谈。如果不是被逼杀得走投无路或者有病,狼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相反,人却一直对狼大肆猎杀、荼毒、套捕。狼的桀骜不驯、智慧坚忍,又常常令人无奈,便编出许多诬蔑之辞,什么“披着羊皮的狼”、“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等。试想,就凭狼的强悍、狗的忠贞,若能达到“狼心狗肺”的标准,岂不都成了侠义之士?“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常把不良行为喻为“禽兽不如”,我看,倒是我们该扪心自问:我们滥杀无辜的行为,是不是有点“不如禽兽”?

在自然界中,对狼生存的最大威胁,除了屠杀,就是生境改变。当人类开拓、移居到原本有狼的荒野时,狼的厄运便来临了。因为,人类要发展畜牧业,狼的食物是食草动物,农夫和牧人便会与狼为敌,着手除狼。正如一首歌中唱到“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唯我独尊之心,溢于言表。

狼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动物,从赤道到极地,从湿地到高山,从森林到荒漠,从草地到苔原,几乎没有不能生存的地方,也不拒绝任何可食之物——小型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甚至野果,但它们也敢问鼎大型动物,如野羊、驯鹿、马鹿、驼鹿。对不同动物,狼的狩猎策略是不一样的。对大群驯鹿,可能要追踪很久,直至确认赢弱个体,方才下手,以节约体能;野羊经常向高高的悬崖逃跑,但聪明的狼会派出“奇兵”,出其不意地从山岩上方出现;麝牛遇狼,会列阵自保,狼攻击麝牛的唯一办法是对单个的掉队者下手;当捕食体型比自身大许多的动物时,如驼鹿,比狼的体型大10倍,它们就必须团结协作,前后夹击,毕竟“狼多力量大”。一群狼通常为6只左右,均有血缘关系,有严格的等级行为,首领昂首翘尾,下级则伏首夹尾,序位分明。冲锋陷阵中,头狼总是身先士卒,享用猎物时,当然也是同样。

春天,幼狼降生前,雄雌分居,有的另掘新巢,有的干脆用狐狸的窝。狼窝一般长5米,窝高为身体站立的高度。狼一般每窝产5~7仔,怀孕期约2个月,寿命约16年。新生幼狼毛色较暗,2周睁眼,3周出窝。狼群中的各位都对小狼感兴趣,也都会在双亲不在时照顾小狼。每当大狼狩猎归来,小狼会蜂拥而上,嘀嘀咕咕,摆动小尾,热情地舔舐大狼的脸,大狼会将已经咽到肚子里的肉再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小狼。秋天,半大小狼便可以加入狼群外出漫游的队伍并参加捕猎了,但猎术不佳,总是由大狼来制服猎物。两年之后,小狼才趋于成熟。那时,小狼或滞留群中,或离家闯荡,寻找配偶,自己成立新的家庭,建立新的狼群。天地可鉴,狼之于人,何其相似。

刚才说到狼在捕食驯鹿时,为节约体能,先侦察猎物虚实,找到弱点,再出手攻击。从动物个体看,被吃掉的草食者是不幸的,但从整体看,却是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优剩劣汰,狼对鹿种群的择优遗传大有裨益,狼的生态意义便体现于此。人类的偏见往往违反天意。

有这样一个故事——作恶的鹿与冤屈的狼,便表现了人类一度对自然事物的无知。1907年,美国开巴高原的70万亩范围内,曾生活着4000头鹿及一些捕食者——狼。鹿与捕食者始终保持着平衡。人们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有鹿被狼吃掉,因此出于保护鹿的目的而大肆杀狼。1924年,狼被杀绝了。鹿的个体不再受狼威胁,一度悠闲无忧,数量很快超过10000只,没几年竟超过100000只。数量过度增长的鹿,先啃光了树,又啃净了草。由于食物贫乏,鹿群连饿带病,数量骤减。两个冬春,便减少到60000只,到1939年减至10000只。这时,因植被一时无法恢复,鹿的生存十分艰难,饥馑成片,随时面临灭顶之灾。人们请来生态学家,一分析才知道,以前冤枉了狼,是杀狼导致了眼前的生态恶果。于是,开始了“请回狼先生”的工程,在美国,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蒙大拿州、爱华达州、怀俄明州,都相继引回了狼。同样,中国的一些原先有狼的保护区,也开始进行恢复狼群的工作。

人们终于明白,自然界的捕食者对调节生态系统的合理结构和正常功能,维持群落的稳定,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毛泽东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过去,由于化友为敌,以狼为敌,我们使自然界的原住民——狼,受到无数不白之冤,使十余种狼永远地灭绝了,也使狼和很多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灵的自然生境,面目全非——草原沦为戈壁荒漠,森林夷为耕田阡陌,绿洲成了遥远的记忆,湿地污染或者干涸……

在齐秦的歌声中,但愿,狼的恨恨的哀怨,多少能唤回我们的些许忏悔、自咎和自救——“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P22-27

序言

这部题为《天地狼心——郭耕自然科普随笔》的科普作品,是一个自然保护工作者情系自然心路的随笔。人与动物应为什么关系,乃是我们时常遇到且需要正视的问题。无论是2003年的SARS(非典)、鸡年禽流感,还是狗年狗风波,从环境伦理角度,都有必要扪心自问:到底是谁之过?天地良心啊,大千世界,豺狼虎豹何所在,人欲横流几时休?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属相,它表现了古人的睿智与浪漫,可是,这些动物又在遭受着怎样的磨难与煎熬。在人类社会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我们求富攀比、心高气盛的焦躁神志中,还存留几多诗情画意之闲适和厚生惜物之况味?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我,戕害众生就是自毁生机,先贤的天人合一与当代的和谐社会思想乃一脉相承,但使众生皆得保,似曾相识燕归来。愿区区六个章节、五十余篇的笔耕心得,能唤起您些许素心、简约、惜福、博爱之善举和良知。

在本书的出版之际,我衷心感谢一贯支持我的叶少勇、张林源、郭洪太、刘慧真、程寿昌等,如果没有大家的无私帮助,我也壮志难酬。

郭耕

2007年3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地狼心--郭耕自然科普随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001559
开本 32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3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2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53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4
11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