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易经文化中的饮食养生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运用了《易经》的核心——时空理论,即以圭表为支点,用时间和空间,将万事万物按其功能统一起来的一种逻辑体系。取向于天、地对人的功能,来了解宇宙对人体脏器的影响,借以纠正人们的饮食行为与疾患,从而实现“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理念。

本书以中医学的奠基理论——《黄帝内经》的内容为核心,对人体的结构、饮食养生及日月晨昏给人体带来的影响予以探讨。

内容推荐

全书的内容以天、地、人为顺序,力求逐步推演、循序渐进,为能顺乎天地时序、灵活地运用饮食养生奠定了基础。

全书共有八章:

第一、二章,介绍易经文化中的“时空理论”,学习阴阳五行学说;天干地支学说。学习运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来标记、表达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来看自然界对生命体的影响。

第三、四、五章,介绍并学习藏象学说;讲解食物的性、味、色与人体脏腑的关系;学习运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与人体脏腑的对应,细化人与大自然的联系,理解“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道理。

第六、七、八章,介绍并学习食物的性、味及归经,不同的制、做、调、配方法,则归经不同。尊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活习性,调配好饮食,平衡人体的阴阳;学习人体临床上的六大虚证和食疗与药膳,以利在运用饮食调摄时分清体质;学会顺乎天地时序,搭配好四季的饮食,防疾患于未然。

目录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l

第一节阴阳学说/4

第二节五行学说/10

第二章 天干、地支/19

第一节十天干/22

第二节十二地支/30

第三章 用中医学理论阐述人体脏腑的功能及关系/41

第一节中医学对人体基本特点的认识/43

第二节藏象学说/44

第四章 食物的性、味、色与人体脏腑的关系/77

第一节食物的性、味、色与人体脏腑J的关系/79

第二节食物的色味与人体脏腑器官的功能和自然界的对应关系/84

第五章 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与人体脏腑的对应/93

第一节十天干与人体脏器的对应关系/95

第二节阴阳五行和十二地支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100

第三节子午流注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105

第六章 食物的性、味、功能及归经/115

第一节按食物的性分类/117

第二节按食物的味分类/118

第三节食物的归经/121

第四节食物的酸、碱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23

第七章 人体虚证的食疗与药膳/129

第一节气虚证/133

第二节血虚证/152

第三节阴虚证/164

第四节阳虚证/179

第五节气血俱虚证/194

第六节阴阳俱虚证/195

第八章 食物的四季调摄/197

第一节食物的春季调摄/200

第二节食物的夏季调摄/212

第三节食物的秋季调摄/225

第四节食物的冬季调摄/235

参考文献/247

后记/249

试读章节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之合,不离五……”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总称。

阴阳五行观念来源于夏、商文化。秦汉之际,阴阳、五行学说已开始成为统摄一切的表述体系;成于西土秦国的《吕氏春秋》,把当时广为流行的阴阳说和五行说进一步具体化了。在《十二纪》中描述了一年中五气运行对应的天象、气象、物象,并以此为据制定出一年十二个月的“政令之所行”的宇宙律令;《月令》又兼用五行和阴阳描述了对季节变易的感受;到了西汉中叶,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已经合流,并逐渐成为公认的系统的表述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认识和解释自然的一种理论工具,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思想。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作用和推动下资生①和发展的。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五种最基本的物质元素,古人通过这五种物质之间所具有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不断运动变化的关系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复杂变化。

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与当时的天文学、气象学、历法、农学、生物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几千年来一直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是古人通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把宇宙的万物、万象分为阴阳两大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全在于阴阳二气的运动。它总结出来的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与当今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二、阴阳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

在自然界的万物、万象中,其内部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个属相,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天与地,则天为阳,地为阴;昼与夜,则昼为阳,夜为阴;内与外,则外为阳,内为阴;出与入,则出为阳,人为阴;寒与热,则热为阳,寒为阴;等等。都说明了阴阳代表着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两种对立的矛盾,但又是互相统一的。唯有这种统一才能产生变化,生成万物。故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的始终。

2.阴阳属相

阴阳不但统摄了万物、万象中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具有两种相反的不同属性。然而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双方所具有的阴阳属性,既不能任意指定,也不能颠倒。而是按照一定规律归类的。P3-4

序言

我至今还记得,当蔡同一教授介绍我与矫继志老师相识,并告知她希望根据多年的研究心得,开设一门叫“易经与饮食养生”的课程时,我的惊讶和欣喜!

我虽然对《易经》所知甚少,却深信它是中华文明之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典籍之一,因而一直对《易经》怀有深深的崇敬。《易经》通过描述阴阳之对立协调,五行之相生相克,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和相互联系,其哲学思想博大精深,非笔墨能够描述。既然它可以指导和诠释世间万物、万象的发生、发展和消亡,那么,人类内在生命世界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之密切联系的膳食、营养和健康,也不应当是例外。

的确,食品文化本身,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历来主张研究食品科学,须与中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从我国的灿烂文明和悠久历史文化中吸取滋养;食品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同时注重科学研究和文化建设,两者不可偏废。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食品文化建设便显得更为重要。目前,我国的饮食模式受到西方饮食文化的强烈冲击,不少食品研发和功效研究的思路,也多步西方研究的后尘。然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采纳西方的实验科学体系,并不等于抛弃《易经》传给后人的辩证思想。我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和养生理念,将是食品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帮助广大从业者和研究者开阔思路、启迪智慧,从而引领中国的食品科学研究找到更有生命活力、更有民族特色的发展方向。

矫继忞老师的“易经与饮食养生”课程,作为研究生选修课,于2005—2006年度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成功开设,并受到选课师生的普遍欢迎。我也听过矫继志老师的课,备感中华文化的无穷内涵及妙不可言。然而因工作实在太忙,未能自始至终地听完课程。所幸矫继志老师课前给我看过她的全部讲稿,使我得以启蒙,增进了对《易经》的了解,并体会到用易经理论指导膳食营养的意义所在。

选修“易经与饮食养生”课程的同学们表示,“这门课,使他们豁然开朗,受益良多”。在课程评估中,同学和老师们对这门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建议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拓展,以便更为全面、系统地阐释《易经》的基本思想以及在膳食养生中的应用。大家同时建议,将课程讲义进行系统整理,使之成为一本正式出版的专著或教材,以便更多的人学习参考。

在矫继忞老师的辛勤努力之下,《易经文化中的饮食养生》一书今天终于付梓出版了。与过去的讲义比,在内容上、系统上等方面有了全面的提高。尤其是在内容上,既介绍了易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又强调了这此理论与膳食营养实践的结合,并给出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全书语言精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初次接触《易经》的人,也容易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普通读者参阅这本书,便能运用《易经》的理论,结合自己的体质和四季的变迁,合理安排膳食以获得更佳的健康状态;对于专业人士来讲,阅读这本书籍,可以加深对食物保健功能的认识,为促进和提高营养功能食品开发方面的研究水平提供指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日的食品科学研究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今日的保健科学也更加重视从体质出发实现个性化养生。《易经文化中的饮食养生》一书的出版,无疑对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饮食养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对研究文化、食品、健康的相互关系有着深刻的启迪。相信读者看过这本书后,会同我一样,有所心得,有所收获。

后记

《易经文化中的饮食养生》一书,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和大家见面了。真让我们感到欣慰和喜悦。

只有当人们获得了健康,他们的生命才有了意义。健康是人人的期盼!

“民以食为天”是贯穿我们中国古今的食物理论,探究中华民族的食物科学和养生理论是真正弘扬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优良传统的首要任务。这才是我们出版本书的宗旨。

现代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发生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吃”能增进健康也能发生疾病的这一认识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并接受。可以肯定地说,顺应天地时序的科学合理的平衡饮食定能增强人的体力、精力,提升人的智力。

《易经》传播的是中华文化,易经文化中的饮食养生表达出来的知识是一门科学。她主要的在于应用,是人们获得健康的一把金钥匙,从事食品科学和营养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应努力学习易经文化中饮食养生的理论和思想,这是食品科技发展应该要涉及到的重要文化领域。

当朋友们读过这本书后,一定会从中获得启示,很可能会改变你的饮食观念,建立起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给自己带来健康!

谨祝朋友们掌握自己生命的主动权!健康工作五十年!

谢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易经文化中的饮食养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矫继忞//蔡同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171051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1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47.1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