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品读中华美德家书/重温家书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的百余封中华美德家书,写作时间从古至今,绵延数千年。作者有的是历史明君贤臣,有的是知名学者或著名将领,也有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在家书里,他们与亲人谈修身,议处世,讲励志,说读书,叙相思情,抒报国志。有些家书,表面看是谈论家庭琐事,但在这些生活细节的交流与叮咛中,诠释出中华美德的内涵,表露出人间的亲情真爱,并真实地记录着那个时代健康向上的道德观、价值观。

道德修养乃为人之本、处世之基。这一封封充满着人生哲理的家书,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将理想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洞察付诸笔端,浓缩了作者的人生经验与高度智慧……

内容推荐

家书,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家书,浓缩了人生的智慧;家书,表达了报国的忠心;家书,承载了传统的美德。

本书根据家书内容将其分为修身处世、挚爱亲情、读书励志和忠心报国等篇,篇内按成文时间先后排序。为了阅读和检索的方便,本书给家书拟了标题,并作了背景介绍和解析,简要提示了作者生平、分析了家书的内容特点及其背后的故事。个别篇幅较长的家书作了节录;对部分用文言文写成的家书,作了浅易化处理;对有些难认的字和笔误、别字作了更正。书中配有部分书信原件的影印图和相关图像、照片,使读者有身临其境和眼见为实的感觉。

目录

第一编 修身处世

敬事有善功

 ——刘向的《诫子歆书》/3

切忌画虎不成反类狗

 ——马援写给侄子马严、马敦的信/6

年少多失,改之为贵

 ——张奂写给侄子张仲祉的信/9

修心犹修面

 ——蔡邕写给女儿蔡文姬的信/11

爱人多容,可以得众

 ——孙权写给堂弟孙皎的信/14

左右不可不慎

 ——王修写给儿子的信/17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

 ——羊祜的《诫子书》/20

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写给儿子刘禅的信/22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亮的《诫子书》/25

居安思危,戒盈守谦

 ——陆景写给子孙的信/28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3l

望你能勤学自爱

 ——苏轼写给侄子苏千之的信/37

虽戏语,实可施用

 ——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信/40

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

 ——朱熹的《训子从学帖》/43

人须要立志

 ——杨继盛写给两个儿子的信/48

立志之始,在脱习气

 ——王夫之写给子侄的信/54

爱人是好处,骂人是不好处

 ——郑板桥写给堂弟郑墨的信/57

祝我二老二百年长寿

 ——郭沫若写给父母亲的信/59

闻家母病势危重,特赶回服侍

 ——毛泽东写给舅父、舅母的信/63

如有金钱余裕时,补助于诸友

 ——柔石写给哥哥赵平西的信/66

绝对不要做些虚伪的应酬

 ——何叔衡写给儿子何新九的信/72

病已向愈,万请勿念为要

 ——鲁迅写给母亲的信/76

诚实二字为立身之大本

 ——冯玉祥给儿子冯洪志的信/80

不要个人主义的虚荣心

 ——毛泽东写给儿子毛岸英的信/84

鼓舞你的东西还多得很

 ——梁漱溟写给儿子梁培恕的信/87

我对你有很大的希望

 ——张鼎丞写给女儿张延忠的信/91

当一个有文化的青年社员

 ——赵树理写给女儿赵广建的信/94

这是光荣的开始

 ——黄炎培写给外孙林永华的信/99

螺丝钉总要不生锈

 ——郭沫若写给侄媳魏庸芳的信/102

我将珍惜时间,以慰晚年

 ——彭德怀写给侄女彭梅魁的信/104

懒惰是艺术家决不该有的恶习气

 ——赵丹写给女儿赵青的信/107

第二编 挚爱亲情

当不令负丹青

 ——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信/113

四海之内皆兄弟

 ——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116

吾辈存心,须刻刻去浇存厚

 ——郑板桥写给堂弟郑墨的信/120

友朋应酬,要有限制

 ——林则徐写给儿子林汝舟的信/122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信/125

寄故衣以为纪念

 ——章炳麟写给妻子汤国黎的信/130

我俩的爱情不可灭

 ——蒋光慈写给恋人宋若瑜的信/133

做人带几分孩子气

 ——梁启超写给儿女们的信/137

再能尝尝那种爱情的美味

 ——朱湘写给妻子刘霓君的信/143

每天总是梦着你

 ——瞿秋白写给妻子杨之华的信/146

我们之相处,实有深因

 ——鲁迅写给妻子许广平的信/150

你的欢乐正是我的欢乐

 ——罗洪写给恋人朱雯的信/153

有你爱我,我真幸福

 ——丁玲写给丈夫胡也频的信/156

只有你使我能够快乐

 ——沈从文写给妻子张兆和的信/162

许多地方应当去的都还没去

 ——许地山写给妻子周俟松的信/168

在我的脚迹旁边,也踏着他的脚迹

 ——萧红写给丈夫萧军的信/173

后顾之忧稍纾,前进之力更强

 ——陈毅写给嫂子李白文的信/177

对于我的外出,请不要依恋

 ——胡孟晋写给妻子张惠的信/181

希望你得到一个月的安心休息

 ——周恩来写给妻子邓颖超的信/185

这次未能与你同游旧地,倍增歉憾

 ——邓颖超写给丈夫周恩来的信/189

甚矣,抚养子女之不易也

 ——张元济写给侄孙女张祥保的信/193

一切要靠你自己努力

 ——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信/196

第三编 读书励志

汝可勤学习

 ——刘邦写给儿子刘盈的信/203

研钻勿替,敬慎威仪

 ——郑玄写给儿子郑益思的信/206

立身先须谨重

 ——萧纲写给儿子萧大心的信/210

务令文字华实相副

 ——苏轼写给侄孙苏元老的信/212

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

 ——蒲松龄的《与诸侄书》/214

岂为科名始读书

 ——袁枚写给弟弟袁香亭的信/217

学业才识,留心著力为要

 ——左宗棠写给女婿陶少云的信/221

求学宜先刻苦

 ——张之洞复儿子书/224

当用功于实学

 ——郁达夫写给兄嫂的信/228

明知甚难,亦须应允前往

 ——詹天佑写给女儿詹蕙颜的信/232

结交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闻一多写给父母亲的信/235

为人必先苦而后甜

 ——林纾写给儿子林琮的信/239

使国家与我父母都是一样的长生不老

 ——陶行知写给母亲的信/243

学问兴味应丰富

 ——梁启超写给儿子梁思成的信/247

从学问方面找出一条康庄大道

 ——柳亚子写给女儿柳无非的信/251

要晓得刻苦用功

 ——徐悲鸿写给儿女们的信/254

追求真理做真人

 ——陶行知写给儿子陶晓光的信/256

不要紧逼他们读书写字

 ——老舍写给家人的信/259

读书空气转好起来

 ——沈从文写给三弟沈荃的信/262

为了创作,我得多体验生活

 ——巴金写给妻子萧珊的信/266

抛弃个人主义,接受集体主义

 ——刘少奇写给儿子刘允若的信/270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信/275

读浅近书,慢慢积累

 ——毛泽东写给女儿李讷的信/281

真正的文学必须有充沛的感情

 ——顾颉刚写给女儿顾瑷的信/283

不管成绩不大,都当作新起点

 ——罗健夫写给女儿罗寒英的信/288

第四编 忠心报国

政可守,不可不守

 ——颜真卿写给子孙的信/293

临难死节,存心尽公

 ——欧阳修写给侄子欧阳通理的信/295

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文天祥写给长妹懿孙的信/298

人生孰无死,贵的死其所耳

 ——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302

两儿读书,亦当留意督促

 ——林则徐写给妻子郑氏的信/306

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

 ——方声洞写给父亲的信/310

以身许国,决无所悔

 ——蔡锷写给妻子潘蕙英的信/314

毋久为乡里之累

 ——孙中山写给侄子孙昌的信/317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

 ——刘伯坚写给诸兄嫂的信/320

应付环境亦极费力

 ——沈钧儒写给儿子沈谅的信/325

为民族解放而努力奋斗

 ——杨虎城写给弟弟杨茂三的信/328

用音乐担负起抗日救亡的责任

 ——冼星海写给母亲的信/331

为国家而坐牢,问心不愧

 ——黄显声写给儿子黄耀华的信/337

今日纵死,英灵必流芳千古

 ——谢晋元写给父母亲的信/340

弟若有不幸请兄勿悲

 ——褚定侯写给哥哥褚定浩的信/342

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

 ——戴安澜写给妻子王荷馨的信/346

厚望下辈之人个个争气

 ——杨杰写给儿子杨兆虎的信/349

天气无常,一切小心

 ——李四光夫妇写给女儿李林的信/351

他的血没有白流

 ——贺龙写给堂嫂的信/354

一切均从人民出发

 ——陈毅写给父母亲的信/357

试读章节

做人带几分孩子气

——梁启超写给儿女们的信

梁启超的家庭是一个和睦、幸福、兼具传统底蕴和现代风气的大家庭。他有9个子女,分别是思成、思永、思忠、思达、思礼和思顺、思庄、思懿和思宁。

1924年以后,大女儿思顺和她的丈夫周希哲移居加拿大,周希哲时任中国驻加拿大总领事。思成、思永分别在美国的宾西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读书,思庄由于年龄尚小,随姐姐思顺到加拿大读中学。子女多在海外,做父亲的免不了想念他们,常给他们写信。这封信是他于1925年7月10日写给留学海外的子女们的。

我像许久没有写信给你们了。但是前几天寄去的相片,每张上都有一首词,也抵得过信了。今天接着大宝贝五月九日、小宝贝五月三日来信,很高兴。那两位“不甚宝贝”的信,也许明后天就到罢?我本来前十天就去北戴河,因天气很凉,索性等达达放假才去。他明天放假了,却是现在很凉。一面张、冯开战消息甚紧,你们二叔和好些朋友都劝勿去,现在去不去还未定呢。我还是照样的忙,近来和阿时、忠忠三个人合作做点小顽意,把他们做得兴高采烈。我们的工作多则一个月,少则三个礼拜,便做完。做完了,你们也可以享受快乐。你们猜猜干些什么?庄庄,你的信写许多有趣话告诉我,我喜欢极了。你往后只要每次船都有信,零零碎碎把你的日常生活和感受报告我,我总是喜欢的。我说你“别要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与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你入学校,还是在加拿大好。你三个哥哥都受美国教育,我们家庭要变“美国化”了!我很望你将来不经过美国这一级,(也并非一定如此,还是看环境的利便。)便到欧洲去,所以在加拿大预备像更好。稍旧一点的严正教育,受了很有益,你还是安心入加校罢。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你若看见别的同学都入大学,便自己着急,那便是“孩子气”了。思顺对于徽音感情完全恢复,我听见真高兴极了。这是思成一生幸福关键所在,我几个月前很怕思成因此生出精神异动,毁掉了这孩子,现在我完全放心了。思成前次给思顺的信说:“感觉着做错多少事,便受多少惩罚,非受完了不会转过来。”这是宇宙间唯一真理,佛教说的“业”和“报”就是这个真理,(我笃信佛教,就在此点,七千卷《大藏经》也只说明这点道理。)凡自己造过的“业”,无论为善为恶,自己总要受“报”,一斤报一斤,一两报一两,丝毫不能躲闪,而且善和恶是不准抵消的。佛对一般人说轮回,说他(佛)自己也曾犯过什么罪,因此曾入过某层地狱,做过某种畜生,他自己又也曾做过许多好事,所以亦也曾享过什么福。……如此,恶业受完了报,才算善业的账,若使正在享善业的报的时候,又做些恶业,善报受完了,又算恶业的账,并非有个什么上帝做主宰,全是“自业自得”,又并不是像耶教说的“到世界末日算总账”,全是“随作随受”。又不是像耶教说的“多大罪恶一忏悔便完事”,忏悔后固然得好处,但曾经造过的恶业,并不因忏悔而灭,是要等“报”受完了才灭。佛教所说的精理,大略如此。他说的六道轮回等等,不过为一般浅人说法,说些有形的天堂地狱,其实我们刻刻在轮回中,一生不知经过多少天堂地狱。即如思成和徽音,去年便有几个月在刀山剑树上过活!这种地狱比城隍庙十王殿里画出来还可怕,因为一时造错了一点业,便受如此惨报,非受完了不会转头。倘若这业是故意造的,而且不知忏悔,则受报连绵下去,无有尽时。因为不是故意的,而且忏悔后又造恶业,所以地狱的报受够之后,天堂又到了。若能绝对不造恶业(而且常造善业——最大善业是“利他”),则常住天堂(这是借用俗教名词)。佛说是“涅磐”(涅磐的本意是“清凉世界”。)我虽不敢说常住涅磐,但我总算心地清凉的时候多,换句话说,我住天堂的时候比住地狱的时候多,也是因为我比较的少造恶业的缘故。我的宗教观、人生观的根本在此,这些话都是我切实受用的所在。因思成那封信像是看见一点这种真理,所以顺便给你们谈谈。思成看着许多本国古代美术,真是眼福,令我羡慕不已,甲胄的扣带,我看来总算你新发明了(可得奖赏)。或者书中有讲及,但久已没有实物来证明。昭陵石马怎么会已经流到美国去,真令我大惊!那几只马是有名的美术品,唐诗里“可要昭陵石马来。”“昭陵风雨埋冠剑,石马无声蔓草寒”,向来诗人讴歌不知多少。那些马都有名字,——是唐太宗赐的名,画家雕塑家都有名字可考据的。我所知道的,现在还存四只,(我们家里藏有拓片,但太大,无从裱,无从挂,所以你们没有看见)怎么美国人会把他搬走了!若在别国,新闻纸不知若何鼓噪,在我们国里,连我恁么一个人,若非接你信,还连影子都不晓得呢。可叹,可叹!希哲既有余暇做学问,我很希望他将国际法重新研究一番,因为欧战以后国际法的内容和从前差得太远了。十余年前所学现在只好算古董,既已当外交官,便要跟着潮流求自己职务上的新智识。还有中国和各国的条约全文,也须切实研究。希哲能趁这个空闲做这类学问最好。若要汉文的条约汇纂,我可以买得寄来。和思顺、思永两人特别要说的话,没有什么,下次再说罢。

……

【品读】

梁启超虽以文风犀利激荡著称,但在与子女的通信中,却用晓畅、亲切的文字与他们互相倾吐生活中的苦与乐、悲与欢,表达自己对教育、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在这封信里,他将自己对子女的爱毫无保留地倾泄于笔端。他称呼大女儿思顺是“大宝贝”,二女儿思庄是“小宝贝”,两个儿子思成、思永则“不甚宝贝”。留在家里的孩子“忠忠”是思忠,“达达”是思达,“庄庄”是思庄,还有一个“老baby”,是最小的儿子思礼,那时只有一岁多。这些可爱亲切的称呼,凸显出梁启超对子女的疼爱和欢快娱乐的生活情趣。

为了减少子女的挂念与担心,梁启超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情况,对子女们来信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细致分析,层层剖析,并因势利导,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于谆谆教诲中显现出他的睿智和深邃思想。特别是在给思庄的建议中,他提到做人要“带几分孩子气”。对待正事,应该自己拿主意,不要依赖别人,而在生活和做人方面,应该保持一颗“童心”。

保持童心,必须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才会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保持童心,也要知足常乐。一个常常对自己生活不满意,总感到别人都比自己过得好的人,不可能快乐如孩童。梁启超希望女儿工作上“不要孩子气”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独立、自主、敢于承担责任,就能较好的完成一件事。但保持一颗“童心”,却绝非易事,尤其是在阅尽人间烦事之后,仍能怀着一颗童心去工作、去生活,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提高和升华。

P137-141

序言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修养。中华美德作为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俯仰天地,涵盖人间,历经百代,影响深远,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书精选的百余封中华美德家书,写作时间从古至今,绵延数千年。作者有的是历史明君贤臣,有的是知名学者或著名将领,也有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在家书里,他们与亲人谈修身,议处世,讲励志,说读书,叙相思情,抒报国志。有些家书,表面看是谈论家庭琐事,但在这些生活细节的交流与叮咛中,诠释出中华美德的内涵,表露出人间的亲情真爱,并真实地记录着那个时代健康向上的道德观、价值观。

由于这些作者有着良好的道德与文化修养,他们的家书,立意深邃,内蕴丰厚,语言精辟且富有哲理,其中有些文句已成为格言、警句为世人广为传诵。

这些家书既是历史的,又是永恒的。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丽珍宝,是指导今天的人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好教材。

我们根据这些家书内容将其分为修身处世、挚爱亲情、读书励志和忠心报国等篇,篇内按成文时间先后排序。为了阅读和检索的方便,我们给家书拟了标题,并作了背景介绍和解析,简要提示了作者生平、分析了家书的内容特点及其背后的故事。个别篇幅较长的家书作了节录;对部分用文言文写成的家书,作了浅易化处理;对有些难认的字和笔误、别字作了更正。书中配有部分书信原件的影印图和相关图像、照片,使读者有身临其境和眼见为实的感觉。

限于时间和水平,编写中纰漏在所难免,诚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品读中华美德家书/重温家书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连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322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6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3: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