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参考我国现行水稻品种试验方法、审定办法及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和参与国家级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工作的经验编写而成的。
本书在内容安排和表述上,努力做到贴近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操作性强,并介绍了1996~2004年通过国家级审定的全部212个水稻品种。可供从事水稻品种试验、审定及选育、推广工作者参考,也可供其他农作物品种试验与审定工作者参考。
图书 | 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参考我国现行水稻品种试验方法、审定办法及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和参与国家级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工作的经验编写而成的。 本书在内容安排和表述上,努力做到贴近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操作性强,并介绍了1996~2004年通过国家级审定的全部212个水稻品种。可供从事水稻品种试验、审定及选育、推广工作者参考,也可供其他农作物品种试验与审定工作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水稻品种试验的原理 第一节 品种试验的基本原理 一、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二、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 三、品种的适应性与稳定性 第二节 品种试验的技术原理 一、试验点的设置 二、试验周期 三、田间试验设计 四、栽培管理技术 五、试验信息处理
第二章 水稻品种试验的设计 第一节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重复 二、随机 三、局部控制 第二节 试验设计方法 一、完全随机设计 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三、拉丁方设计 第三节 田间设计技术 一、区组的设置 二、小区的设置
第三章 水稻品种试验的栽培管理与观察记载 第一节 试验田的选择 一、试验田的位置和设施 二、试验田的大小和形状 三、试验田的土壤肥力 四、试验田的养护 第二节 栽培管理技术 一、栽培管理的总体要求 二、育秧 三、移栽 四、保护行的设置 五、施肥 六、缺株的处理 七、异种株的处理 八、病虫害的防治 九、收获与产量测定 第三节 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 附: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与标准(试行)
第四章 水稻品种试验的特性评价 第一节 抗逆性鉴定 附:水稻品种试验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方法与标准(试行) 第二节 稻米品质检测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
第五章 水稻品种试验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 数据质量控制 一、异常数据的处理 附:舍弃可疑数据界限值表 二、缺区值的估算 三、试验误差控制 四、产量水平控制 第二节 丰产性分析 第三节 稳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一、线性回归模型 二、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MMI模型)
第六章 中国水稻品种审定 第一节 机构与职责 第二节 审定程序 一、审定申请 二、品种试验 三、初审 四、审定 五、公告 第三节 审定标准
第七章 1996~2004年国家级审定水稻品种介绍 第一节 华南稻区 一、品种索引 二、品种介绍 第二节 长江流域稻区 一、品种索引 二、品种介绍 第三节 北方稻区 一、品种索引 二、品种介绍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仕华//廖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67803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511.037 |
丛书名 | |
印张 | 9.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7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