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集反映了四川大学校史展的主要内容,客观再现了四川大学悠久的发展历史,集中体现了具有深刻内涵的川大精神,是四川大学校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和谐川大”建设的重要成果,更为四川大学尤其是四川大学的莘莘学子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食粮,也给四川大学的110年校庆献上了一份重重的厚礼。
图书 | 世纪弦歌百年传响(1896-2006四川大学校史展)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图集反映了四川大学校史展的主要内容,客观再现了四川大学悠久的发展历史,集中体现了具有深刻内涵的川大精神,是四川大学校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和谐川大”建设的重要成果,更为四川大学尤其是四川大学的莘莘学子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食粮,也给四川大学的110年校庆献上了一份重重的厚礼。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文脉绵延 1-1 物华天宝:巴蜀文化与四川大学 1-2 回眸长思:锦江书院与尊经书院 1-3 跨越历史:从中西学堂到今日川大 1-4 殷殷关怀:三代领导人与学校发展 第二章 鸿基初创(1896-1910) 2-1 大幕初启:四川中西学堂的创设 2-2 一时盛极:通省大学堂与省城高等学堂 2-3 学制新立:通省师范学堂和专门学堂 2-4 西学传新:华西协合大学的初建 第三章 筚路蓝缕(191l-1949) 3-1 更唱迭和:成都高师和专门学校的发展 3-2 分途并进:三大学的艰难征程 3-3 文轨新同:华西协合大学的兴起 3-4 号声嘹亮:四川进步势力的大本营 3-5 披荆斩棘:国立四川大学的近代化 3-6 峰回路转:华西协合大学立案前后 3-7 风云际会:全国独善的高等学府 3-8 如日方升:华西坝的流金岁月 3-9 锦水怒涛: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运动 第四章 ■勉同心1950-1993) 4-1 日新月异:人民的新川大和新华大 4-2 灿然一方:新建四川化学工业学院 4-3 踵事增华:院系调整中的川大和华大 4-4 满座风生:成都工学院的诞生 4-5 孜孜无倦:教学改革和向科学进军 4-6 曲折前行:教育大革命和高校“六十条” 4-7 劫后新天:文革十年与拨乱反正 4-8 如沐春风:改革开放中的四川大学 4-9 卓尔不群:理工结合的成都科技大学 4-10 锐意改革:前进中的华西医科大学 第五章 盛世华章(1994-2006) 5-1 气象焕新:四川联合大学的组建 5-2 东风骀荡:新世纪的新川大 5-3 登高望远:新世纪的华西医大 5-4 再上层楼:第二次强强合并 5-5 天赐良机:江安新校区的建设 5-6 新纪浩歌:面向未来的四川大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世纪弦歌百年传响(1896-2006四川大学校史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谢和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4375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7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49.287.1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42 |
宽 | 185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