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伊斯兰教教育经历了传统的家庭教育、经堂教育、新式学校教育等历史阶段。而教材不统一、不规范,以及所选用的教材内容的深浅程度不同,直接影响到中国伊斯兰教教育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标准的确立,从而使中国伊斯兰教的现代教育至今没有新的、突破性的进展。本书旨在填补这一空白,本书可以说是一部有中国特点的、较高水平的,与当代国际伊斯兰教发展水平接轨的培养伊斯兰教人才的教材。
图书 | 古兰经诵读学简明教程(试用本全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基础课统编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的伊斯兰教教育经历了传统的家庭教育、经堂教育、新式学校教育等历史阶段。而教材不统一、不规范,以及所选用的教材内容的深浅程度不同,直接影响到中国伊斯兰教教育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标准的确立,从而使中国伊斯兰教的现代教育至今没有新的、突破性的进展。本书旨在填补这一空白,本书可以说是一部有中国特点的、较高水平的,与当代国际伊斯兰教发展水平接轨的培养伊斯兰教人才的教材。 目录 上 篇(必修部分) 第一章:《古兰经》诵读学绪论/1 第二章:诵读《古兰经》的裨益和礼节/5 第三章:诵读《古兰经》的程式及错误读法的判定/10 第四章:《古兰经》的语言/12 第五章:字母的性质/23 第六章:“求护词”和“奉命词”的读法/31 第七章:静符“努奈”和鼻音符“努奈”的诵读规则/35 第八章:静符“米目”的诵读规则/44 第九章:并入读及其种类/48 第十章:长音及其种类/52 第十一章:确指冠词“艾勒”的诵读规则/63 第十二章:真主尊名“安拉”中的“俩目”诵读规则/68 第十三章:字母“拉仪”的诵读规则/7l 第十四章:《古兰经》章首字母的诵读规则/75 第十五章:连读的“海姆宰”/79 第十六章:停顿的规则/83 第一节:停顿的种类/83 第二节:静停的诵读/86 第十七章:叩头的经文/89 第十八章:《古兰经》中的音标术语/93 下 篇(选修部分) 第一章:《古兰经》诵读学的形成与发展/99 第一节:用七种方言降示的《古兰经》/99 第二节:奥斯曼定本《古兰经》的形成/103 第三节:《古兰经》书写形式的演变/105 第四节:《古兰经》诵读学的确立/106 第二章:十大诵读学家简介/108 第三章:《古兰经》的文体和韵律/117 第四章:奥斯曼定本《古兰经》书写的几个特色/122 第五章:《古兰经》诵读学专业术语中阿文对照/125 第六章:阿拉伯人用诗歌形式归纳的《古兰经》诵读学规则/129 附录一:综合实践《古兰经》第三十卷/138 附录二:读完《古兰经》后的祈祷词/163 主要参考资料/165 后记/16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兰经诵读学简明教程(试用本全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基础课统编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乜文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2393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7-11-01 |
首版时间 | 2007-11-01 |
印刷时间 | 2007-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4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