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有什么别有病(一个普通人追求健康的体验历程)
内容
编辑推荐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这是现实社会生活中老百姓最真实的心态。看着一个个名人,提前Over,看着越来越多的职业人过劳死,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我是要钱还是要命?本书作者用老百姓的通俗语言来解释疾病,结合自身健康生活体验,以对话的形式,向读者揭示发病的原因,以及追求健康的合理方法。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健康养生的科普读物。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既不是西医,也不是中医,只是一个满足了温饱问题而后想追求健康的普通人。他的健康知识和理念的形成,完全来自于自身的体验和心得,因此,他能用老百姓的通俗语言来解释疾病,结合自身健康生活体验,以对话的形式,向读者揭示发病的原因,以及追求健康的合理方法。全书内容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是一本很好的健康养生的科普读物。适合广大追求健康的读者朋友,更适宜于那些职场打拼的青中年精英朋友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慢性病(1)

第二章 关于健康的话题(5)

第三章 疾病的产生(12)

 一、人为什么会生病/14

 二、病和症的关系/21

第四章 生活方式疾病(24)

 一、垃圾食品/28

(一)防腐剂的危害/30

(二)添加剂的危害/33

(三)癌症是吃出来的/35

(四)多吃以原生态方式存在的食物/37

(五)WHO公布的十大类垃圾食品/39

 二、起居无度/41

(一)熬夜的危害/41

(二)人应该遵守的每日作息规律/43

(三)胡新宇英年早逝之分析/44

 三、不健康的工作方式/49

 四、缺少运动/51

 五、营养不均/55

第五章 拯救健康(61)

 一、改变观念——救火与放火/62

 二、打通经络——人体好比植物/65

(一)何谓阴阳/65

(二)何谓经络/69

(三)刮痧拔罐按摩的治疗机制/71

 二、营养均衡/75

 三、起居有度/78

 四、适当运动/84

 五、愉快心情/87

 六、定期排毒/95

(一)为什么要排毒/95

(二)如何排毒/99

第六章 感冒(106)

 一、为什么会感冒/106

 二、感冒为何最先表现在上呼吸道上/110

 三、感冒为何有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112

 四、如何降低感冒发生率/113

 五、得了感冒怎么办/115

第七章 肥胖(118)

 一、引起肥胖的原因/118

 二、如何正确减肥/125

第八章 糖尿病(129)

 一、什么是糖尿病/130

 二、血糖为什么会高/13l

 三、为何现在糖尿病人那么多/133

 四、为何出现三多一少症状/135

 五、得了糖尿病怎么办/138

第九章 高血压(141)

第十章 肿瘤和癌症(147)

 一、肿瘤和癌症是什么/147

 二、肿瘤和癌症的区别/149

 三、手术和放化疗的作用/150

 四、刘太医为何让喝牛蹄筋汤/151

 五、为何现在癌症病人很普遍/152

 六、癌症是怎么得的/153

第十一章 颈心综合征(156)

 一、什么是颈心综合征/156

 二、颈心综合征如何治疗/159

第十二章 牙周病(163)

 一、牙周病是怎么回事/163

 二、智齿对牙周病的影响/165

 三、牙结石的危害/167

 四、牙周病的治疗/169

第十三章 痔疮(175)

 一、痔疮是怎么回事/175

 二、痔疮如何治疗/179

第十四章 关于中医与西医(185)

 一、天人合一才是养生之道/186

 二、为何现在人们压力大/188

 三、中医为何走到这步田地/191

 四、缺少标准化是中医发展壮大的瓶颈/193

 五、中医的出路/196

后记/198

作者推荐的健康读物/200

试读章节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这是人们最爱说的一句话,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人们现实生活心态的真实体现。

看看2007年“两会”的民意调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全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它甚至压过了住房和教育,排在新“三座大山”之首。尽管药品价格一降再降,但丝毫不能降低人们的抱怨。

生活这是怎么了?看着一排排高楼拔地而起,看着马路越修越宽,看着满街跑的高档汽车,看着银行存款一路飚升,看着股市满眼飘红,而国人的心情似乎并不那么轻松。

小学生:从他们踏入这个社会开始,就进入了无情的竞争之中。除了学好课堂上的功课外,音乐、美术、奥数……,他们没有了休息日,没有了满街跑的呼叫,没有了本该有的天真烂漫,一个个小班,被学校和家长安排得满满的,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学一门技艺,多数人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在将来小学升初中的时候,这些大小证书能派上用场。虽然这些期盼有时候会被一个新的升学文件给打破,但是家长们仍然乐此不疲。小胖墩、小豆芽孩子随处可见,而脸上带有健康红晕和轻松笑容的孩子却在减少。

中学生:青春期的孩子,本应该阳光灿烂,但一个个大眼镜挂在脸上(最新数据:中国学生近视眼发病率全球第二,人数第一),一个个大书包背在肩上,正当他们在题海战术中奋力拼杀的时候,身高在增加,有的背却开始驼了,脸开始灰了,他们的目标大多是为了考取一所好的大学,而似乎没有更多别的选择。

大学生: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他们的心情也并不轻松,几年以后,又都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人们发现,越来越不容易找到一个好的工作。

初入职场:别以为找到了一份工作,人就可以轻松了。刚入职场的年轻人,缺少工作经验,既要在职场上拼命学习,站稳脚跟,又要想着去挣钱,为房子、车子玩命工作,他们吃着垃圾食品,天天熬夜,没有运动的时间,以健康作代价,来换取尽可能多的收入。“年轻的时候,拿命换钱,到老了,拿钱换命”,这是多数年轻人现实心态的写照。

三十而立:当房子、车子都有了,婚也结了,就又该忙着要孩子了。为了孩子以后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还要继续玩命赚钱。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在一轮又一轮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之下,能孕育出好的下一代吗?即使孩子生下来了,其身体状况可想而知。

人到中年:孩子一天天长大,而自己却在一天天变老,而且是在加速变老140岁,正是一个人年富力强的时候,有一天却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进入到了退休的年龄。过去父辈们都能干到60岁退休,而今天,四五、五零现象似乎司空见惯。上有老,下有小,正该干活养家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干不动了。这种现象在IT精英、企业高管(含民营企业主)、媒体记者、证券、保险、出租车司机、交警、销售、律师、教师等行业中尤为普遍。中年猝死,过劳死,这些过去根本没有见到和听到过的字眼,现在成了热门词汇,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肥胖、心悸、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脂肪肝,这些亚健康状况,严重威胁着中年人。

中国人,似乎登上了一辆永不停止的战车,在跟随着全球经济一路狂奔。

步入老年:孙子有了,自己也步人了老年人的行列,渐感体力不支,而疾病却越来越多。有钱宁肯存到银行也不敢花,因为要留到老了看病用。但真的到了有病的时候才发现,看病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医疗保险的作用也太有限了,钱是一张一张地挣,得了重病就得一捆一捆地花。

不是没有人提醒过你,要注意健康问题,但你最关心的就是钱。谁和你谈健康,你第一推脱没时间,第二推脱没钱。很少有人能在预防上投资,真到一病不起的时候,没钱的也有钱了,没时间的也有时间了。“三分治,七分养”,这条自古以来的金科玉律,被国人分割理解了。病了,都希望有医生帮你,都希望那三分治,而忽略了平时的那七分养。真到把你推到手术台上的时候,不管你是科长、处长、局长,还是部长,也不管你是董事长还是总经理,你都和百姓一样挨刀。

大家都会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真正理解并且很好地执行的人又有几个呢?没有好的身体,你就没有事业,没有爱情,没有幸福,没有快乐,当然就更不会有钱。

拥有健康并不一定会拥有财富,但失去健康,一定会失去财富。

健康是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人不健康,全家人都不会快乐。

不要让我们的晚年在病榻上度过;不要让我们“活得更短,死得更长”;不要让长寿变成长受罪;更不要让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一次再一次地在现实生活中上演。

有什么别有病,与其说是一种现象,一种说法,不如说是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和无奈。

本书人物阿伟的健康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如何巧遇福哥的?福哥又给他讲了哪些养生之道,我们下一章转入正题。P1-4

序言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这是现实社会生活中老百姓最真实的心态。看着一个个名人,提前Over,看着越来越多的职业人过劳死,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我是要钱还是要命?

9年前,本书作者徐捷(网名XJ)毅然从国营企业辞职,创办了走进中关村网站(www.intozgc.com)。长期在IT领域里打拼。40岁刚过,他已感到力不从心,严重的亚健康影响了继续工作,于是于2006年8月毅然辞职,潜心调养身体,并用心学习中医、养生、营养方面的知识,取得了明显效果。在近一年的学习、调养身体的过程中,1.75米身高的他,成功地将体重从89公斤稳步降至76公斤,腰围从104厘米减至90厘米,而且没有反弹,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他用亲身的经历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只要树立起正确的健康理念,并身体力行地去执行,疾病一定会远离你。

在这段时间里,作者虚心向中医经络按摩师、营养师请教,认真研读了大量健康方面的书籍,通过亲身的实践和体验,在总结前辈养生之道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当今社会的现代中医、营养、养生之道。面对职场如此众多的亚健康人群,作者决定把自己追求健康、调养身体的历程和体验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健康生活的快乐。

由于自身知识领域的限制,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的医学现象都用严谨规范的专业词汇表达出来,并只是针对自我追求健康历程中所遇到的医学话题,为了阅读方便,用了大量的绝对生活化、科普化的语言予以描述,力求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对一些复杂的医学理论站在追求实用、方便理解的角度上力求“简单化”。也请读者朋友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一种与朋友聊天的心态,像作者那样,去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放松身心的愉悦。作者不是医者,不要指望这本书就能针对你的不适给你一个灵验的处方,也不要过于深究某一个字眼是否科学,某一种医学认识是否与医学教科书相一致,而是要领会作者传递给大家的一种理念——只要树立起正确的健康理念,并身体力行地去执行,疾病一定会远离你。在领会了这种健康理念的基础上,再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调养方式,通过不懈的努力,身体力行之,从而远离疾病。这才是作者的初衷所在!也是本书的灵魂所在!如果你达到了这个目的,就说明你真正地读懂了这本书。

鉴于本书原稿已在网上广泛传播,读者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不一致之处,是编者从所理解的医学科学的角度做的修改。对于部分内容,为了尽量忠实原稿的整体风格,编者未做改动,但对于书中的部分观点持保留态度。读者如欲更清晰地了解作者的观点,请与作者直接交流(QQ:168544522)。在这里需要再次郑重提醒读者的是,由于作者不是医学专业人士,对于本书中部分疾病的防治方法只是作者的个人观点,读者要结合专业人士的意见审慎对待。编者推荐给读者的是作者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对于具体疾病建议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医师的正规诊疗。

最后,借用几本健康类畅销书的书名:《求医不如求己》,《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健康在你手中》!

祝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本书出场人物

福哥:男,45岁,自学成功的养生专家

阿伟:男,30岁,媒体从业人员,长期关注IT产业

后记

健康,越来越成为民众关心的问题。

有些人,在有车有房有钱以后,却没了命。有些人未富先老,未富先病。有些人出于职业的需要,天天陪吃陪喝,虽然不用自己买单,但等一病不起的时候,最后到头来真的需要自己来买单了。还有些人,虽然平常比较重视自身的健康,但却是一边积极锻炼身体,一边却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糟蹋着身体。

很多人都把健康放在“三分治”上,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七分养”。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在解决基本的吃穿的生理需求后,对健康和安全的需求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中国正处在小康社会的阶段,老龄化的步伐加速到来,10年以后,生活方式病的人将会越来越多,而如果想要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我们从现在就要做起。

笔者在学习养生的过程中,除了学到了健康和医学方面的知识,还重新思考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使身心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礼。有些事,有些道理,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会顿悟,因为我失去过,所以我现在对生命的理解才有所不同。

此书得以成稿,首先要感谢的是中国药文化研究会的徐永红教授,是她把我引上了健康之路。她长期在中医药领域工作,特别是对营养学有较深入的研究,我的营养学观念得益于此。其次要感谢自学成才的高级经络按摩师李济昆老师。他擅长治疗湿证,帮助我认识了人体的经络,我之所以能成功的减肥,李老师功不可没。第三,感谢原301医院口腔科的王海鹰教授,是她治好了我顽固的牙周病,并使我对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第四,感谢中医正骨师孔庆云老师,他是清太医院绰班处的传人,医术造诣独特,是他治好了我的颈心综合征。最后,还要感谢本书后面推荐的那些健康书籍的作者和著名的中医师陈金柱老师,是他们丰富了我的养生理念。总之,可以说本书的健康观点和养生理念,很多来源于众多医术高超的医者,笔者只不过在健康调养的过程中,有心汇集和总结而已。

此文首发在IT网站,也许并不合时宜,也许发错了地方,也许受众面不对,但是这本书仍然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好评。很多网友都写下了真挚的留言,给作者莫大的鼓励。同时一些个人博客竞相转载,《京华时报》、搜狐网、刘太医养生群、中里巴人博客也先后进行了报道,说明了本书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的影响力。

最后,我再一次感谢广大网友对本书的评价,大家如果有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可直接与我联系(QQ:168544522),我将尽我所能给大家提供咨询服务。

徐捷(XJ)

2007年7月12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有什么别有病(一个普通人追求健康的体验历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113066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