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屈赋通笺笺屈馀义(刘永济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屈赋通笺》是刘永济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对屈原的每篇作品都作出解题、正名、审音、通训和评论,并提出自已的见解。如以《九辩》为屈原所作,《九章》中只录《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五篇,其余四篇不录,将《国殇》独立于《九歌》之外等等,为楚辞研究者提供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材料。

《笺屈余义》是刘永济先生在《屈赋通笺》写成后二十几年来的新的研究所得,共计十九篇文章,此次重新出版又增补了四篇。

刘永济先生终身服膺屈原,研究屈赋,创获甚多,于并世诸家中独树一帜,其研究成果为国内外学者所推重。本书为繁体中文版,收录《屈赋通笺》、《笺屈余义》两种,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一年本校订重排。

内容推荐

刘永济先生治学谨严,博通精微,在屈赋、《文心雕龙》、诗词曲诸研究领域均卓有建树,为海内外学术界所推重。

此次出版刘永济先生的着作,除收有《屈赋通笺》、《屈赋音注详解》、《文心雕龙校释》、《唐人绝句精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微睇室说词》、《宋词声律探源大纲》、《词论》、《宋代歌舞剧曲录要》、《元人散曲选》、《十四朝文学要略》、《文学论》等专着外,还将搜集刘永济先生未刊手稿、讲义及部分散篇论文,编辑出版。

本册收录《屈赋通笺》、《笺屈余义》两种,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一年本校订重排。另增附《释屈赋三“耿介”义》、《屈赋研究法之商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与《纪念屈原逝世二千三百三十周年》四篇文章,以便参考。

目录

屈赋通笺

卷首 敍论

卷一 离骚

尝一 九辩原以为宋玉作,今定为屈子之

卷三 九歌

卷四 天问

卷五 九章

屈赋通笺补正

通笺引用书目

笺屈余义

自序

史记屈原列传发疑

研究屈赋之困难及由此而生之疵病

作骚之时

论屈子思想与古代天命人力说

屈子非道家远游非屈子所作

屈子宪令之旁证

屈赋体制出於古乐章

思美人乃杂取屈赋各篇辞意而成者

惜往日悲回风二篇非屈作之证

辩招魂大招二篇作者

哀郢非哀楚迁陈

驳王懋妨屈子自沉在怀王人秦之前说

 (附)屈赋多斥谗邪之证

评梁启超论屈子

答辩闻一多辟子改离骚“命灵氛为予占之”为卜之说

屈赋韵读存疑

余嘉锡楚辞释文作者考存疑

王逸章句原本与今本不同之证

王逸章句有後人羼杂者

王逸章句识误

(附录)

释屈赋三“耿介”义

屈赋研究法之商榷

 ——在现代文学组学术座谈会上所作报告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中南人民广播电台“我们伟大的祖国讲座”广播词

纪念屈原逝世二千三百三十周年

《刘永济集》後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屈赋通笺笺屈馀义(刘永济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永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58635
开本 32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22.3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