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央情报局/不被公开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7年。作为美国重要的情报机构,中央情报局主要负责给美国联邦政府搜集、提供世界各国军事、政治、经济情报资料,成立60余年来,屡建奇功,享誉世界;同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作风也使其饱受质疑和指责。

本书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再现了中情局在窃取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策划暗杀卡斯特罗乃至支持南美毒枭、资助扶持精神药物与人体试验等重大事件中的举措,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中央情报局。

内容推荐

这本书为你描写的是一个毁誉参半的特种机构。这个组织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情报局,简称CIA。本书将带你走进这个全世界最公开的秘密情报组织,去了解它的内部机构。从中你会看到中情局如何诞生于一个美国的举国之痛,飘摇于党派斗争的风雨,发迹于一个尔虞我诈的时代。我们将和你一起,翻开CIA的档案,去了解它如何在冷战中以“白银行动”捞取它的第一桶金;如何瞒天过海,在苏联的眼皮底下打捞苏联失事的核潜艇;如何使卡斯特罗成为世界上被暗杀次数最多的人,如何陷身伊朗门和“南美毒贩保护伞”的丑闻,又是如何从民族英雄变身为“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替罪羊的。

目录

Chapter 01 历史档案

 华盛顿:美国间谍之父

 身份尴尬的情报协调局

 从战略情报局到中央情报局

Chapter 02 机构档案

 中央情报局: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全世界最公开的情报组织

 中央情报局的机构组织

 不是冤家不聚头

Chapter 03 行动档案

 PK麦卡锡

 英国老师与美国学生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一次失败的成功:盗取苏共二十大报告

 海底夺宝:打捞苏联核潜艇

 卡斯特罗的“不死神话”

 中情局给卡扎菲当“红娘”

 成全切·格瓦拉的幕后推手

Chapter 04 丑闻档案

 中情局的伤疤:精神药物与人体试验

 古柯碱的罪恶

 失陷伊朗门

 “后9·11时代”的替罪羊

试读章节

华盛顿:美国间谍之父

被后人赞誉为美国“国父”的乔治·华盛顿也被称为美国“间谍之父”,因为他不仅在1754年的英法战争中看到了情报网络对于战争的重要意义,甚至还自己出钱为大陆军建立了间谍网。中情局的前身可以追溯到那个时候。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内森·黑尔的失败,还是传奇女间谍“355”的巨大成功,都是美国情报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美国国父的苦心经营

在两百多年前的北美殖民地,当地人传播着一个永远的神话——

一位骑着白马的年轻将军,高举利剑,驰骋沙场。他英俊、勇敢、精力充沛,宽阔的额头里蕴涵着令人敬佩的智慧,深邃的眼眸中充满着坚定和执著、热情与信心。就是这个人,率领一群同样勇敢的战士,冲锋陷阵,一手缔造了这个伟大的国家——今天的“新罗马帝国”,美利坚合众国。

他就是美国的“国父”,乔治·华盛顿,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人物。他率领美国人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联邦政府,创建了美国宪法……他的政治才华与军事才能我们耳熟能详,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也是美国情报事业的开山鼻祖,美国“间谍之父”。

然而,华盛顿第一次接触情报工作,恰恰是为日后的敌人效命。

1753年,英法两国为了争夺在北美的领地和人口,在俄亥俄地区斗得天翻地覆,甚至整个北美大陆上都弥漫着一股火药味。这种一触即发的危险态势令弗吉尼亚的英国总督感到不安,他决定给法国人写一封措辞严厉的信,要求他们放弃这块土地。一方面,这是英方发出的最后通牒,为避免战争做最后一次努力;另一方面,也借机窥探法国人的虚实,包括法国驻军的实力、他们的扩张计划与方向等等。做出这个计划后,总督却开始为信使的合适人选发愁——这个人必须有足够的忠诚、勇敢和机智,显然,这样的人不是那么好找。

在多个被举荐和考虑的人选中,总督看中了一个21岁的少校副官,他身材高大、健壮,外貌俊朗,沉默寡言,他的上级和同僚对其能力和性格都无一例外地大加赞赏。他来自弗吉尼亚,名叫乔治·华盛顿。

“他是一个天生的军人。”总督听亲信这样评价华盛顿。

此时的华盛顿和当时多数弗吉尼亚青年一样,对宗主国英国充满了信任和忠诚,怀着为国献身的神圣使命感,相信英王乔治二世是“世界上最好的国王”。

他乔装打扮,穿越一片人迹罕至的危险地带,进入俄亥俄领地。他成功地递交了通牒,同时,善于观察细微事物的华盛顿少校发现,这个地区的法国人嗜酒成性,有不少殖民地官员成天泡在小酒馆里喝得烂醉。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获取情报的来源。于是,他开始频繁出入于各个大小酒馆。

酒是最好的媒介,凭着不凡的酒量与优雅的谈吐,华盛顿很快就与一些法国人混得很熟。喝晕了的法国人对这个热情豪爽的“亲法”青年全无戒心,酒桌上充满了各种毫无顾忌的言论,只需几句看似漫不经心的问话和点拨,大量情报就到手了,然后华盛顿从中筛选出来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华盛顿在这一行动中表现出了与他的年纪极不相称的老成,还有极高的情报搜集天赋。这一段亲身的“间谍”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他以后组织情报搜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754年,法国和印第安人的战争爆发,华盛顿随英国殖民军队参加杜肯堡战役。由于对情报的疏忽,英军孤军深入,在莫农加希拉河遭法军伏击。掌握了对手实力和地形情况的法军神勇无比,英军几乎被全歼,总司令布雷多克重伤身亡。这次战役的惨败使华盛顿大为震动,他开始认识到,在军事活动中,高质量的情报工作具有多么巨大而惊人的能量。华盛顿的学习能力和独创性是人所公认的,这位几乎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的年轻人正是凭着艰苦的自学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当他看到间谍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时,他的这种学习和创造能力便不可遏制地发挥了出来。

华盛顿虽然愿意忠于英王,但是他更爱北美殖民地的那片热土以及那些渴望自由的人民。在二者只能择其一的情势下,很快,华盛顿就走向了宗主国的对立面,参加了北美独立战争。

1775年4月,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华盛顿被推举为大陆军总司令,深知情报工作重要性的他很快着手创建一套美国自己的情报体系。

1776年,他组建了一支专门用于执行侦察和突击任务的部队——“诺尔顿”突击队。这支部队是美国最早的军事情报部队,今天美国陆军的突击队、特种部队和“三角洲”部队都将这支部队视为他们的前身。

万事开头难,华盛顿最初的尝试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失败。

1776年,在英军的猛烈攻击下,大陆军被迫退出长岛地区。为了解英军军事力量和部署情况,年轻的耶鲁毕业生、“诺尔顿”突击队员、上尉内森·黑尔奉命去英国占领区内打探情况。所以黑尔在严格意义上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间谍。

黑尔强壮、勇敢、满腔爱国热忱,但是他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经过任何专门的间谍培训。他一潜入敌后,就被英军一个经验丰富的反间谍人员——假扮成大陆军间谍的英军少校罗伯特·罗杰斯盯住了,黑尔不但相信眼前的人是“自己人”,还毫无戒备地将自己此行的任务和目的和盘托出。

这样,黑尔因为轻信他人而被捕,随即被判绞刑。英军为了恐吓大陆军,将黑尔的尸体悬挂在绞刑架上达三日之久。黑尔在临刑前,留下了一句至今仍为传诵的名言:“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祖国。”这句名言被刻在与真人同样大小的黑尔雕像上,长久地伫立在今天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总部,以纪念他的爱国热情。

P6-9

序言

我们将这本书献给那些醉心于意志、力量,渴望冒险,崇尚英雄主义的读者。

这本书为你描写的是一个毁誉参半的特种机构。这个机构堪称人类谍报史上的神话。它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熟悉的神秘组织之一,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我们自以为最熟悉的组织之一。一系列以这个组织的成员为主人公的电影让我们耳熟能详,詹姆斯·邦德,代号007,这个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名字之一,就是以这个组织成员为原型创造出来的。是的,你猜对了,这个组织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情报局,简称CIA。

面对电影屏幕上的詹姆斯·邦德,我们心中会油然而生出一丝艳羡甚至嫉妒。我们对他们的想象是罗曼蒂克的:他们或者出入于敌国的上流社会,衣香鬓影,或者往来于大漠孤岛,九死一生。他们的生活中除了冒险刺激这些吸引我们的元素之外,还有随时可以享受的香车美女。我们甚至说起他们所使用的高科技的间谍工具也如数家珍:戒指手枪、窃听鞋、火柴盒相机、X光透视眼镜等等。而这本书会告诉你一个与你的想像完全不同的CIA特工生活的真实图景。

但无论真实也好,想像也罢,中情局注定和平淡、枯燥这样的形容词无缘。在CIA六十余年的历史上,充满了大大小小令人眼花缭乱的事件,中情局也借着这些震惊世界的事件,无所顾忌地在全球伸展它的触角。无论是暗杀外国领导人,还是煽动政变、颠覆别国政府,亦或盗取绝密情报,与克格勃的频频斗法,甚至支持精神药物的人体试验、充当南美毒贩的保护伞这样的丑闻,这些事件无一不折射出中情局周密策划、敢想敢做,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一贯作风。凝视着中情局的局徽,我们对于自由和公正的怀疑油然而生。当然,政治是如此的复杂,我们无法以简单的“对”或“错”进行判定。回望人类的历史,我们曾经拥有过怎样的浪漫情怀,我们曾经为那些秘密社会的犯罪之举喝彩,为无法无天之徒倾注我们的深厚同情,而现代恐怖主义又怎样以他们自诩的“义举”在一夜之间结束了我们的浪漫情思。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我们对于秩序和传奇的评判。

与所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秘密组织一样,中情局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从利益斗争的舞台的聚光灯下稍稍离开过。本书将带你走进这个全世界最公开的秘密情报组织,去了解它的内部机构。从中你会看到中情局如何诞生于一个美国的举国之痛,飘摇于党派斗争的风雨,发迹于一个尔虞我诈的时代。我们将和你一起,翻开CIA的档案,去了解它如何在冷战中以“白银行动”捞取它的第一桶金;如何瞒天过海,在苏联的眼皮底下打捞苏联失事的核潜艇;如何使卡斯特罗成为世界上被暗杀次数最多的人,如何陷身伊朗门和“南美毒贩保护伞”的丑闻,又是如何从民族英雄变身为“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替罪羊的。

正如凯撒所说:“我的意志从不曾指望别人的心悦诚服,我的意志依靠的是盾的坚韧、矛的凌锐、棍棒的粗砺。”作为保证这个“新罗马帝国”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构,中情局也正象它的徽标上那只白头鹰一样,机警、灵敏、冷酷。

在它身上凝聚了太多关注的目光。如同有人对中情局的评价: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也许,中情局就是这样一个集荣耀与黑暗于一体的跛脚巨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央情报局/不被公开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61843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9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71.236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9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