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艺想天开
内容
编辑推荐

《艺想天开》是香港著名撰稿人、“冰心儿童图书奖”得主杨志强先生多年来对艺术感悟的合集,堪称难得一见的精品。

杨志强先生用柔美、朴素的文字,将我们带入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空间,的现场,借助“唱片中流淌出的名曲”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让我们走近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的世界,使我们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美”的观念、材料、技法,省思人类共同的“美”的向往与创造。

作者或作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数千年的艺术往事,娓娓道来。全书大量精美图片,四色高清印刷,双封装帧,为读者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内容推荐

《艺想天开》是香港知名撰稿人杨志强多年来为媒体和出版界撰稿的结集。作者从自己对中世纪艺术的痴迷入手,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中世纪的艺术、绘画、文学等艺术的特点,还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自己静静地听着唱片中流淌出的巴赫、贝多芬、莫扎特和萧邦的演奏曲,从而引出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用文字引领热爱艺术的人去领略艺术与灵魂的撞击所产生的美。

目录

天堂之暖

情迷中世纪

 灵魂的旅途

 平咏和隐修

 圣女的歌吟

 中世纪最美丽的爱情传说

 往中世纪走一遭

帕莱斯特里那和文艺复兴

 音乐王子

 文艺复兴到底复兴了什么?

 帕莱斯特里那到底做了什么?

 “普世”与“永恒”

 我心如小鸟

走近巴赫

 巴赫离我们很近

 由3B说起

 “音乐之父”和“音乐之母”

 来吧,仁慈的死亡!

 音乐背后的故事

 旋律

 天国的镜影

 深藏不露

 润物细无声

 确定与不确定之间

踯躅在莫扎特和贝多芬之间

 也说莫扎特

 由神童到成熟

 在愉悦的背后

 莫扎特歌剧里的情和爱

 莫扎特最后的日子

 在两个巨匠之间流连

 聆听贝多芬

 迟来的感悟

和尼采、希特勒一起听瓦格纳

 是神还是恶魔?

 崇高的梦幻

 形上的慰藉

 失败者的寓言

 狼族的神话

 圣杯传奇的背后

浪漫派以后

 月神与酒神

 蝙蝠的宿命

 让每个阿里巴巴都可以喊“芝麻开门”

 我听萧邦

 陆游与马勒

 终局

 与魔鬼有约的人

 发呆和内化

歌剧和戏剧

 欧洲人最奇特的发明

 从养孩子的体验说起

 孤鸿的悲歌

 西塞罗被砍头时读什么?

 白日梦里听贝里尼

 披着狼皮的羊

从福尔摩斯到威廉修士

 两种侦探,两种气味

 福尔摩斯从不猜测?

 虚构的圈套

存在的寓言

 现代和后现代

 俄狄浦斯之谜

 缺损的意义

 弗洛伊德?

笔墨寻根

 书法何用

 笔墨和形上

 异曲同工

 鸡口与牛后

 造化与心源

 江山如画与画如江山

 争斗与消融

 心性与俗尘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赋到沧桑句便工

 庙堂气象与逸的追寻

 不同风味的背后

 士气和隶体

 木讷与内敛

 如阅天下马

 竹的背后

具象与抽象

 具象的末日

 疑惑时代的真情表露

 画给自己看

 礼失求诸野

也说创作

 众里寻他千百度

 出神入化

 “无”中生“有”

 流动的珠玉

沉醉与狂迷

 酒的联想

 能醉的心

 灵气

 迷狂

 忘我天真

 达·芬奇的“密码”

 务虚与务实

 定格和破格

崇拜自然与自然崇拜

 也说大自然

 膜拜和宣泄

 一把双刃剑

 大写的自然

 高贵的野蛮人

剧本与台词

 人生与戏

 心病还需心药医

 情怀总是诗

圆融之梦

试读章节

天堂之暖

常有些朋友问我,为什么许多谈古典音乐作品或音乐家的书,读起来所写的人物,几乎千人一面?所介绍的作品,除了罗列一些专业名词,便是几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赞誉之词,或除了近乎明星八卦般的逸事便一无所有?这情形在有关美术欣赏的文章中也几乎瞩目皆是,你读完一篇篇介绍某名画家的文字,得出的印象,除了诸如成功者必是天才加勤奋的公式之外,对于所谈论的那位画者的画到底好在何处,甚至想明白他到底想告诉观者什么,读者是全然找不着北的。读介绍著名诗人或小说家的书,常也如此这般地令人茫然……于是也常有人问我,这些东西是那样令人神往,但要得其门而入,却不容易,是否连欣赏,也要讲天分呢?

要说清这个话题颇有难言之隐。首先,音乐和美术,与文字本来就不是同一种东西。如果文字真的能成功地引导人全然领悟音乐和美术,那音乐和美术就早该在地球上消失了。迄今在各个文化体系中,有文字的历史不会超过五千年,但自从人一有意识,便有绘画和雕刻。石器时代时还没有文字,人们就会做能吹出音阶的骨笛,估计人们最初彼此呼应的,一定只是简单的情绪性呼叫,音韵声调一定比表意词语出现不知要早多少世纪,所以诗一定比散文早,歌调一定比语言早。这也容易令我们明白,音乐和美术是比文字更原始、更直接、更传神的表意手段。

其实,直到如今,和音乐与绘画相比,语言是最蹩脚的传情达意的符号,但它有个长处,便是代表一定的概念。概念是对万物,包括人自身一切的抽象,离开它我们便不能思维、不能沟通。但每个概念说到底只是真实世界的某一事物某种性质某个片面的图标,而不是事物本身,但人们却总是喜欢相信,在他们脑袋里的概念的组合便全然是世界的真相。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就这样变成了每个人脑袋中的标签游戏大全,人们谈话码字就是以这些标签的组合游戏来说明活生生的世界。活生生的音乐和美术甚至诗歌、小说、电影、戏剧的介绍一旦写成大块文章便成了某种标签组合,如此这般地用最蹩脚的手段去解说音乐和图画这些最本能地传达人与人之间最内在而又自然的心绪感应,怎能不焚琴煮鹤、灵气尽失,令人味同嚼蜡?是以聪明的写手在介绍美术和音乐时,大多只会把重点放在提供尽可能翔实的文化或那门艺术在历史上沿革的背景资料上,至于音乐和图画到底在表现什么,或有多美妙,是绝不会着墨太多的。因为,这些东西其实都不可言说。认为自己有本事言说的所谓“作家”,不提也罢。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用直观的眼光去解读诗词歌赋,即使面对的是文字,也未必能传达个中三昧呀。

关于写美术、音乐、文学或戏剧等写得好的书其实不少,但真的要读懂它们,怕就不容易了。这是因为,即使最高明的阐述者,为了述说的方便和使人容易明白,一定会使用大量的概括性的概念和成说。若你只留意这些概念上的话语而不领会概念背后活生生的内容,读完这本书后,要你重述,你也只能像坊间常见的废话专家那样说些人人都似乎能读懂,但懂了等于不懂的语汇集成。书上常把好些派别术语套到某些艺术家头上,中了招的人们欣赏他们的作品时也只能拼命向这些术语附会。例如,绘画上常说的印象派,那本来只是当时有些人对某群画者的挖苦,其实,历史上就从来没出过任何严格意义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毕沙罗和秀拉的画风、技巧及趣味都各异,他们的好处,你也只能在熟悉他们的作品时才能有所体验。至于这体验到底是什么,正如你不可能用文字去说清吃某种东西的美味到底是怎么回事一样,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可不是会说一句“印象派”便算入了门的。至于有人把这个名称套到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头上去,他们生前就相当反感。这两位仁兄的音乐趣味不尽相同,且绘画和音乐毕竟是两回事。人说德彪西的音乐像雾又像花因而便像印象派绘画,但他的音乐可不全是这样,拉威尔的作品就更不是这样,何况印象派绘画也有画得很坚实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艺想天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志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94207
开本 16开
页数 4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5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2017-05-01
印刷时间 201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6
CIP核字 2016324789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