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让高血压低头/昭光健康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上大约有60%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在这里,洪昭光教授将向大家全面介绍高血压的成因、高血压的并发症、高血压存在的认识误区以及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等,为您的健康开出高效的黄金处方。

读完这本书,您会发现,治疗高血压其实比想象中要容易一些。这本书必将成为您生活中的朋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首本关于高血压的著作。洪昭光教授曾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合作成功研制了“北京降压0号”,还参与了1984年北京70万人群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1991年全国高血压调查、北京东郊11万人群心血管病社区干预等一系列科研项目,荣获了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卫生部“辉瑞杯”高血压健康教育奖等一系列荣誉。这些经历和荣誉,使本书内容更加翔实权威。

目录

第一部分 高血压了解篇

血压的定义/3

血压形成的原理/3

高血压的分类/4

高血压的特点/5

高血压的四个之“最”/7

影响高血压的因素/8

高血压应注意的三个趋势/9

高血压是只真老虎,也是纸老虎/10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13

高血压患者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项/13

第二部分 高血压知识篇

三个“半分钟”和三个“半小时”

 三个“半分钟”/17

 三个“半小时”/18

 避免两个三联症/19

兔子、鸭子与动脉硬化

 兔子、鸭子与动脉硬化实验/20

 无法改变的三个因素/21

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肥胖的类型/24

 有效减肥法/25

健康就是财富

 健康就是财富/28

 21世纪的四个健康格言/29

第三部分 高血压防治篇

食疗篇——合理膳食

 膳食中的“一二三四五”/35

 餐桌上的“红黄绿白黑”/41

 食用盐要适量/44

 早餐一定要吃/46

运动篇——适量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48

 最好的运动/49

 最省钱的运动/52

 警惕清晨“魔鬼时间”/53

 冬季锻炼要当心/55

 运动“三有”“三不为”/57

烟酒篇——戒烟限酒

 吸烟是公害/58

 风行国际“戒烟法”/61

 酒是一把“双刃剑”/63

 交流解忧胜于酒/65

心理篇——心理平衡

 健身先健心/66

 蚊子也能要人命/68

 生活是面活镜子/69

 心理平衡重在实践/71

注意生活细节

 警惕“卫生问事件”/72

 提防浴室里面的危险/74

 中老年人需注意四点/76

 警惕死亡三联征:冬天、凌晨、扫雪/77

 一天一片药,管住高血压/79

第四部分 高血压治疗篇

高血压食谱

 减肥食谱/83

 日常食谱/84

 周末、节假日食谱/85

高血压健康食谱

一日健康食谱

 脑血管病患者食谱/108

 心肌梗死患者食谱/109

 高血脂症患者食谱/110

 心力衰竭患者食谱/110

 便秘患者食谱/111

 高纤维食谱/111

高血压常用药物

 a-受体阻滞剂/113

 B-受体阻滞剂/113

 ACE抑制剂/114

 钙拮抗剂/114

 复方制剂/115

 利尿剂/11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116

第五部分 高血压疑难与解答篇

高血压患者有哪几大误区/119

治疗高血压,中药好还是西药好/121

测量血压应注意哪些问题/124

血压自身如何调节/124

季节、气候会影响血压吗/125

怎样算是高血压/126

高血压会遗传吗/126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应该怎么办呢/127

高血压的先兆信号是什么/127

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有哪些/128

高血压患者需要做哪些基本检查/128

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经常测量血压/129

高血压患者用药治疗的观察点是什么/130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吗/130

血压降到多少合适/131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是什么/131

一天中什么时候用药最合理/132

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就可停药吗/133

高血压患者还能长寿吗/133

高血压伴发脑溢血如何降压治疗/133

高血压伴发冠心病治疗需注意什么/134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注意什么/135

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时,应注意什么/137

高血压对脑血管有何危害/137

高血压对肾脏有何危害/138

高血压如何预防/138

高血压预防分几级/139

预防高血压的合理膳食是什么/140

什么是老年高血压/141

老年高血压有何特点/141

老年高血压如何治疗/142

世界卫生组织预防心血管病的目标是什么/143

家庭如何选用血压计/144

第六部分 高血压疾病篇

百病之首——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保健常识/149

 有了症状别耽误/151

 时间就是生命/152

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一——冠心病

 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154

 丈夫得了冠心病,妻子应该怎么办/156

 自幼开始抗衰老/158

 过劳死和冠心病/159

 试试快乐一周减压法/160

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二——脑卒中

 引发脑卒中的因素/161

 脑卒中重在预防/162

 预防脑卒中存在的误区/164

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三——肾脏疾病

 肾脏的作用/165

 高血压引起肾脏疾病/167

 在饮食中预防肾脏疾病/167

附录一 保健养生箴言

一个中心/169

两个基点/169

三大作风/169

四大基石/170

四个最好/171

“三心三自”/171

健康生活“三个平”/172

强身健体“八个八”/174

养心八珍汤/175

四君子汤/176

健康金字塔塔下四种人/177

中年健康四句话/178

长寿诗/178

第二春之歌/179

附录二 保健养生新观念

人活百年不是梦/180

失去健康,就失去一切/180

生命最美是凋亡/182

死于无知更可怕/183

健康人更应该被关爱/184

智者不惑/186

遗传基因决定保健方式/188

我的健康我做主/190

学会慢生活/191

健康要从娃娃抓起/193

试读章节

我的健康我做主

虽然我们不能选择基因,但却能够选择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健康有四大决定因素:第一是内因,即父母的遗传因素,占15%;第二是外界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共占17%,即内因外因共占32%;第三是医疗条件占8%;第四是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占60%。

因此,在我们能够控制的后两种条件中,个人生活方式的因素占68%中的60%,即约九成。美国社会福利局报告:采用医疗方法,花费数百至上千亿美元可以减少10%的过早死亡,而用养生预防方法,不用花多少钱,就可以减少70%的过早死亡。

另外,科学养生和保健可以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中风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33%,更能使健康寿命延长10岁,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提高。新的研究表明,中年注意养生的人(指零危险因素),与不注意养生的人(有1~4项危险因素)相比,老年期65岁以上所花的医疗费仅为后者的1/3~1/2,伺时住院次数也大大减少。在这样的一组数据对比中,那些总是称自己忙的人,还有理由不预防、不保健吗?

学会慢生活

在美国,有一个有趣的协会,叫“放慢时间协会”,这个协会在全球已经拥有700多个会员。会员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手拿秒表,观察路人,如果发现有人不到30秒钟就走了50米以上,他们就会上前给予“劝导”,让其放慢脚步,不要着急。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当代人的生活已被束缚在“毫微秒文化”中了;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哈格里夫发明织布机开始,人们的生活就没有再慢下来。人们的时间被切分到最小,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不停运作,日常生活被忙碌和焦虑充斥。这种毫微秒文化发展到极致,人的身心超负荷运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健康就会受到严重损害。

难怪英国时间研究专家格斯勒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把健康变卖给时间和压力的时代。霍金也说,人类是唯一被时间束缚的动物。自从人类步入现代工业时代,人们就像蚂蚁一样忙忙碌碌,有的人可能一边举着高脚杯姿态优雅地参加朋友的宴会,一边脑子却在想这该死的宴会什么时候结束,还有一大堆工作等着要做呢。

当快节奏的生活成为生存所必须适应的规定模式,也许在人们的心底,对脚步不再匆忙、生活舒缓安逸的渴望已如山花般灿烂。所以,当“慢生活”的概念在1989年一出现,便迅速震动世界影响至今。如今,欧美国家越来越多的人正投入到一场名为“抵制做时间奴隶”的运动中,哲学家和心脏病学家是倡导“慢生活”理念的最主要人群。在他们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对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进行反思,讨论“慢节奏”生活的价值。

其实,适时地“刹车”是为了走的更远。不要把工作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而要从“早7点、晚11点”的紧张生活中解放出来,经常有计划地拿出整块的时间来做运动,给自己慢慢做一顿好饭、看喜欢的书、给花浇水,甚至只是坐着发呆,都是一种自我调节,人们可以在这些平凡的细节中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怎样获得“慢生活”呢?不妨从慢慢吃开始,抑制生活快节奏。这是国际慢餐协会对忙碌的现代人提出的忠告。国际慢餐协会是一个源于意大利,提倡放慢节奏,注重生活质量的协会。

学会“慢生活”,还可以从运动开始。慢式运动能提高生活品质,那种形式上的慢速度、慢动作,所带来的是内心本质放缓。如今,无论是忙碌的美国还是在浪漫的澳洲,一种“每天1万步”的健身方式相当流行。医学研究表明,每天步行1小时以上的男子,心脏局部缺血的发病率只是很少参加运动者的1/4。

放慢生活的脚步吧,你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健康要从娃娃抓起

人们关注的不应是疾病而应是健康,我们都健康不得病,个人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节省医药费,还能造福全社会。

据北京的一项调查,北京人平均得6种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心脏病、冠心病、癌症,再加上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糖尿病、白内障、骨质疏松,可以说一身是病。

最近更是不得了,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小学生肥胖、高血压;中学生得了脂肪肝、动脉硬化;儿童得了成人病,青年得了老年病。当前的情况是,提前得病,提前衰老,提前残废,提前死亡,已成为普遍现象。现在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了。我们大院里有一个孩子,小学六年级体重198斤,初中二年级脂肪肝连着动脉硬化,这样下去啊,真是灾难。

所以,健康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就按照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不要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衰老,提前死亡。让我们都能够健康七八九,百岁不是梦。我们健康了,个人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节省医药费,还造福全社会。何乐而不为呢?

P190-193

序言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也可以说社会物质文明得到了发展。同时,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患病人数和发病率也显著增加,因此有人把这些病称为“文明病”。这种说法有一定程度的误导之嫌。事实上,人们罹患这些病的诸多因素中,有些表面上看确实是因为物质生活改善造成的。比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家手里的钱很少,我们日常生活中肉、蛋等脂肪类食品都是限量供应的,根本不够吃。现在却不同了,物资非常丰富,想吃什么,不仅在哪都能买到,而且大部分家庭都能买得起。于是,人们可以大鱼大肉,天天似过年,饮食摄人高脂肪、高热量;而运动减少,体重超标,自然增加了患病的几率。而从另一方面看,精神文明程度不够高,广大群众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少,科学的健康生活知识掌握不够,也是这些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如果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健康知识,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大幅度下降。以美国的白领和蓝领为例,白领地位高、钱多、生活好,同时他们受教育程度高,健康知识多,自我保健意识强,因此他们的患病率明显比蓝领少,这就充分说明这些慢性病不是“文明病”,而是“不文明病”。

我国高血压、心血管病这些慢性病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健康教育不够普及,健康知识没有跟上物质文明的发展。美国有个研究报告说,健康的生活方式能使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55%,脑卒中减少75%,可见知识的力量,因此说“知识就是健康”。

健康是什么呢?早在195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健康就是金子”的口号,旨在呼吁人们重视预防,重视健康,要像对待金子一样,珍爱生命。实际上,健康比金子还重要。因为健康一旦失去,就像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再先进的高科技也不能使受损的机体恢复到和原来一样,而金子却可以“千金散尽还复来”。1999年11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了第72届美国心脏学会年会,有3万名世界各地的代表参加,收到论文13509篇,但最使人难忘的是大会主席即美国心脏学会主席的开幕词及会议强调的精神:“等病人得病后再找医生,医生能给予病人的帮助已经很有限了。即使治好了,病人也不能恢复到和病前完全一样。”因此,最好的医生是不让人得病的医生,提出了“超越二级预防”的概念,不是坐等病人发病后进行治疗和二级预防,而是要主动找出具有危险因素的高危病人,认真进行一级预防使他们不发病。比如,早期筛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预防心、脑、肾并发症或更早地预防上述危险因素,使预防的观念更积极、更有力,成为真正的“上医治未病”(高明的医生,在人未生病时就预防,使人不得病),造福人类。大会展厅里有足球、篮球、网球,还有各式美味可口的健康食品及食物仿真模型、烹饪手册。更令人感动的是,开会当天全市有无数家庭举家走上街头,参加群众性跑步健身运动,万人空巷,热闹非凡,媒体也大造舆论,以期助兴。举办者还给每一位参加跑步者发T恤衫和食品作为奖励。学术会议不再是少数人冷冷清清的交流,科研成果亦不再是幻灯片上简单的数字罗列。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光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变成广大民众实实在在的行动,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千百万人的自觉行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健康有三个很明显的特点:

第一,健康知识人人需要。它不像其他有些知识,你可以不需要,健康知识是不论男女老少、不管什么职业都需要的,如果没有健康知识,人一生中就会遇到很多麻烦,很多简单的事就会变得很复杂,所以健康知识人人需要。  第二,健康面前人人平等。哪怕你是富豪、皇帝,如果不遵循健康规律,你活的寿命比百姓还要短,死得还要快。在健康面前,财富、地位、权力都无济于事。要顺应客观规律,“聪明”人才能一生平安。对健康来说人人平等,只要你违背了客观规律,你就要受到惩罚。  第三,健康不能一蹴而就。注意健康,必须从年轻时候就细水长流、精心保养。另外,我们好多人觉得心肌梗死、脑卒中是突然发生的,其实不然。所有的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都不是对健康人无中生有的突袭,而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渐变的必然结果。动脉硬化是一种植根于青少年、发展于中年、发病于中老年的慢性病,看起来它是突然发生的,实际上是慢慢地发展形成的。最后发病危及心脏、大脑、肾脏。因此,健康变化这三个特点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按照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用健康卫生知识来充实自己,那么,我们每个人一定会按照自然规律,“健康七八九,百岁不是梦”,就是说人到70岁还很健康,80岁、90岁生活质量仍较高,活到100岁也不是一个梦想。在现代的科技条件下,人们完全可以在明媚阳光下,健康享受每一天,怀着希望步人人生百岁,使其成为生命的自然进程,而不再是奢望,就像清清山泉,弯弯曲曲,最终汇人大海一样自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让高血压低头/昭光健康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昭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226215
开本 16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544.1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