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同学部落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借作品中的人物母校召开校庆大会、昔日同窗聚首一堂后组建的“老同学联谊会”为平台展开故事,一下子就像一个巨大的章鱼一样,伸出了若干条触手,由昔日的校园触向了这个社会的每一个群体,自然,每一个群体都有一个带有鲜明性格的人物——那些曾经的同学——如今身份、职业各异的“老同学”:纪委书记赵瑞普、县委书记王林,大酒店副总经理“我”,镇医院院长杜跃明,县广电局局长蒿麦田,副乡长丁心泰,江湖奇人“鼠药大王”曹子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商贾马金,书法家王汉……以及与这些人有关系的大酒店总经理“老总”,公安厅的廖副厅长,看守所的金所长……还有女同学晓水,抑郁自杀的老同学刘森林……

仅仅看一下这些人物的身份和职位,不读作品,你就会意识到这些“触手”触向的,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个穴位,如果再借助“老同学联谊会”的舞台,一定会上演一出出红尘大戏!

内容推荐

不管你职位有多高,金钱有多少,在老同学面前,是不能摆谱的。

《老同学部落》的载体太好,利用同学们聚会和联谊活动这个气场,一下就展开了许许多多的人生风俗画。他们少年时都是同学,几十年后从天南海北聚在一起时,自己吓了自己一跳,谁都变化了。变化得谁都不敢相认。好像风筝店把放飞的风筝全收了回来,小店里再也装不下外边的世界。这同学里边,自然有当官的,那么就出现了官场的风云变化,从他们起步开始一直写到了他们在官场的得意和失意。

试读章节

当年,我和同学们在镇上看豫剧《红灯记》。贼鸠山劝降李玉和说:“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我们轰然笑出声来。那时大家都刚刚读过新出版的小说《红岩》,知道我们共产党人视死如归,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我们笑贼鸠山的台词苍白无力,朗朗乾坤,清平世界,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没人去想午后人生的九曲十八弯。自己何时能长大,觉得既漫长又遥远。所以,我们还笑反派人物鸠山对人生概念的理解太颓唐。老师每天都在提醒我们人生之路漫长,踏上社会才是立业兴邦的开始,咋能说转眼就是百年呢?

上个月,我收到母校的请柬,还不断接到许多老同学的电话,希望我届时回母校参加老同学联谊会。电话里,几乎每个人都在感叹:真快,一眨眼几十年就过去了。不少同学还记着一起看豫剧《红灯记》的事儿,调侃说日本人总比我们先一步,比我们实际一些,说人生就像坐火车坐飞机一样,想着路途遥远隔山隔水,但打不了几个盹儿,就该下车下飞机了。人生的车站和机场总共也没有几个,鸠山的话没错!鸠山这主儿有先见之明。

几十年,弹指一挥问。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同学、战友、同事、上下级关系,是一种缘分。缘分产生关系,关系使缘分变得弥足珍贵。人到中年,常常被各种各样的关系牵制着,被不明不白的缘分刺激着。人们既注重关系又害怕关系。人们想东拉西扯地建立关系网,有时也会像蜘蛛一样,一脚蹬掉老的关系网。关系网也需要经常更新。

老同学联谊会按时召开。从上午八九点钟开始,在通往母校的乡间公路上,小轿车逐渐多了起来,花红柳绿异彩纷呈,十点多钟的时候还一度出现塞车。来参加老同学联谊会的人还真不少,在等待疏导交通的一段时间内,同学们纷纷从车里钻出来,有的相互认出对方,马上握手拥抱。

几十年前,同学们一个个从养育自己的穷乡僻壤走出去。今天,很多人都头顶着自己的辉煌回来了,阳光下笑得灿烂,胸腔中涌动着满足和甜蜜。

母校所在的这个县的县长,还有周边一个县的县委书记和另一个县的县长,都是我们的老同学。今天的统一迎候,也许是他们提前就约好的。三个“县太爷级”的人率一帮在当地工作的老同学,从学校徒步走出来,挨个儿和同学们握手拥抱。样子就像阿拉法特、拉宾和克林顿握手拥抱差不多,至少表面上是无可挑剔的庄重和谐,但他们内心正想些什么,别人都无从知道。

但我知道,这三个“县太爷”中的王林,听说被人举报卖官受贿,叫省报的记者盯上了。王林正在上层活动。同学们见面时议论:他的政治根基可能会发生动摇。不过,也许只是上上黑名单,一般性地敲打敲打而已,只要不被立案,不被逮住,大家都是好人。有几个人身上没伤疤?剥了皮,谁也不比谁红多少。

还别说,王林的块头、肚子、屁股、肤色,还有那一双带双眼皮儿的大眼睛,还真和阿拉法特有一比。他角色很投入地和同学们相拥致意,遇到女同学的时候就多抱一会儿。

我也下了车。我和三位“县太爷”有两个车的距离。我看到,王林和女同学握手拥抱一时兴起,竟和一位站在小车旁的漂亮女司机拥抱,他还没等女司机伸出手,就双手把人钳过来拥在怀里,还可吃劲儿。女司机直撅着屁股往后挣。站在一边的老同学说:王书记弄错了,弄错了,这是老同学的司机!老同学会这么年轻漂亮吗?

全是好色使然,我想。这几年同学们碰到一起,总议论到王林,一方面说他爬得快,没几年工夫,就从县商业局副局长的位上,连蹦带跳地蹦跳到县委办公室主任的位子。后来干部异地交流,又遇提拔机会,叽里咣当就弄成了县委副书记、书记。另一方面,大家都说王林贪色,贪到孬好不讲究来者不拒的地步。大家都说,男人好色,都要求上点儿档次,讲个情趣,玩个水平。王林不,同学们说,他对一般的女人都有兴趣。我们一个当了县广播事业局局长的老同学,带着诗意和哲理的口吻说:“男人拥抱女人的时候会说,亲爱的,看着我。只有直视才能读出女人的真伪。而王林和别人相反,他在拥着女人的时候会说,别看我!影响情绪。”当然,我们老同学见面,多是善意的讽刺挖苦,也不能排除这位局长杜撰的可能性。

轮到我和王林寒暄,他先往心窝里给我一拳,然后一把抱着我说:“尿!怕借你的钱?驾着鹰都抓不着你。上次和我们县长去北京路过你们那儿,在火车站给你打电话,通了就是没人接。”我随即问王林:“你们县长是公是母?”王林使劲儿拍打着我的后腰,假装认真地说:“别把我们看得太黑暗了,你啥家伙?”

我心里明白,“电话通了没人接”实是倒打一耙。大酒店副总以上办公时间离开,电话都由办公室人员值守,从不空岗。我的同学们,大都知道我所在的大酒店,我把手机和传呼都给了他们。我经常为一些同学安排住宿吃饭,为他们代买机票车票,我对他们基本上有求必应。

王林之所以倒打一耙,是另有原委的。同学们都清楚,王林在省会有据点。他在省会“一条龙”作业,基本都在老乡开的华府大酒店。就连县里的一些科局长,也都有自己流动的“秦楼楚馆”。只要来省会,吃喝拉撒睡“一条龙”作业,都有相对比较固定的“点儿”。时势造英雄,我的不少老同学,原先都是三脚踹不出来个屁的主儿,既老实又本分。如今,个个眼含风情,嘴里淌着酸水,说话办事总要加点黄色作料,人人都似情场打拼的老手。有点儿钱有点儿权就骚动不安,都纷纷风花雪月地为自己润色。并且,同学们还有鼻子有眼儿地说,他们这些人到省会,要是老婆死跟着的时候,他们就死对死,死劲儿逛商场,直把老婆拖得求饶回家。反正这时候不能到“作业线”上去,小不忍则乱大谋。P1-P3

序言

风和雨的游戏

张宇

是下午,窗外的许昌迷茫在细雨之中,窗帘拍打着外边的风,我一边抽烟一边仔细回味《老同学部落》的意趣。

看这部书稿较早了,夫人逼我看的,我已经很久不读别人的书稿了。在家里,我大都听她的,也没有什么对错,是一种习惯,,当初我看这部书稿并不在意,也只是顺手翻翻,不成想陷了进去,很快就读完了,虽然这部书稿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我是小说家,眼太高,平心而论,第一次写小说能写到这种程度,并不多见。再想已经出版过的许多长篇小说,实在不如《老同学部落》。这样上下比较一下,可以说算一部好书吧。

《老同学部落》的载体太好,利用同学们聚会和联谊活动这个气场,一下就展开了许许多多的人生风俗画。他们少年时都是同学,几十年后从天南海北聚在一起时,自己吓了自己一跳,谁都变化了。变化得谁都不敢相认。好像风筝店把放飞的风筝全收了回来,小店里再也装不下外边的世界。

这同学里边,自然有当官的,那么就出现了官场的风云变化,从他们起步开始一直写到了他们在官场的得意和失意。官场百态,油然显现,如歌如画。《老同学部落》的特点在哪里呢?它不是市场上流行的官场批判小说,也不是什么反腐败小说,因为小说里的官场客观而真实,官场里的人物上上下下都有条有理,真实可信,关键是批判不是重点,甚至也不是歌颂,而是一种理解。理解,这个词组放在这里很重要,因为从这个词组出发,官场就变成了一种人生的场所,于是小说的可贵之处也显出来,那就是作家描写了官场的人生游戏。

这同学里边自然也有平民,于是就出现了平民的生存状态的描写,写尽了他们的心酸和欢乐。可喜之处呢?也在不批评不推崇上,自然而然,像风和雨来了就来了,去了就去了,逝去的是时间和生命,留下来的是平民生活的历史和画卷。也就是说,是平民的人生游戏。

这同学里自然有奇人,或者说是丑角,像卖老鼠药的。在这部小说里,能把卖老鼠药的写到惊天动地,我是第一次看见。于是,你说这世界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一个卖老鼠药的够小了吧?然而他显然能呼风唤雨是一个大人物。其实这世界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大就是小,小就是大,没有可比性。说白了这世界只是一个小舞台,人生却是一场大游戏啊!

这小说里由同学会搭成一个舞台,分组分类各个演绎出一台人生大戏。放出去无边无沿,完全像描写了一个世界,收回来就写了三个字:情、利、义。这三个字像三条蛇咬看缠着我们的人生感受,于是人生游戏就丰富就风趣就意象万千啊!

不简单,一个作家能写到这种程度,你还怎么去苛求他呢?于是,我开始肃然起敬,对未曾谋面的《老同学部落》的作家心起敬意,这不仅写出了人生百味,同时他本人必然也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厚道人。

再写什么有必要吗?作家各不相同,读者自有公论,无需我多余闲话了。写这么几行文字,也算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祝福和敬意吧。

作家有高下之分,人品是一样的。

这时候天色已晚,窗外的许昌仍然飘扬在细雨之中,窗帘已好久不再拍打外边的风。雨还在,风到哪儿去了?这风和雨的游戏也只可意会吗?

2005年8月于许昌

(注:张宇,著名作家,现任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后记

在我的长篇处女作出版之际,内心很不平静。几十年来,我一直把文学创作视为最高尚的追求,但另一方面,又为生存所迫,常年为温饱奔波,后来为工作奔忙,始终没有只字的文学作品出手。

我正式退休前,有一年多的赋闲期。这是我构思和创作的好机会,我每天徒步上到我八层楼高的办公室里,办公室里很静,很少有人打扰。我想一阵,写一阵,累了就躺下休息一会儿。2002年4月,我完成了一个中篇小说的草稿,大约六万字,名字就叫《老同学联谊会》。

我把草稿拿给好朋友刘志学看,主要是想让他看看我写的东西像不像小说。之所以拿给他看,是因为他当时在省会一家杂志社当编辑,还经常在全国的文学刊物或新闻媒体上发表作品,其小说屡屡获大奖。在新闻圈里也很叫得响,他先后采访过姚雪垠、魏巍、柏杨等著名作家。我非常尊重这位小我近二十岁的小老弟。所以,我是冲着他的鉴别力去的,我把草稿交给他看,就是想叫他看看我写的东西行不行。

没几天,志学给我打过来电话,夸奖说:小说写得很不错,我和你弟妹都看了,昨天议论到凌晨两点多,我们想,你的小说要是拍个电视剧一定很好看。

接下来,他们两口子把拙作贴到“零距离文学家园”网站,从而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我获得不少批评意见,当然,也有网友的称赞和鼓励。

我综合了大家的批评意见,作了一次大的修改,并烦劳志学的夫人打印装订,准备送给更多的亲朋好友看看。

我决定先送给在省纪委任职的老同学审阅一下。因为作品中一些人物的塑造和农村画面的描写,差不多都取材于我们的老同学和我们不同的生活环境。和这位老同学见面不是很方便,我就委托在省府大院工作但经常见面的好朋友李步岭转交。李步岭这位小老弟,浑身的灵气,也是个热心肠的文学爱好者,也常在省会的媒体上发表作品。他说,先让我看看吧!我当然说中。

几天后,他给我打电话,连声夸我写得好。并指出,你小说中关于畜牧站一章的描写很真实、很生动。我父亲就在畜牧站上班,我从小就在那种环境里生活,你真写得很好、写得很真实。我谦虚了几句,他认真地说:我恭维你没意思,你真的写得很好。

对朋友的夸奖,我不敢认可,但给我带来了点儿自信。我没有发表过作品,审视自己很难,没有底气,我自己问自己:是真的很好吗?

随后,李步岭又介绍我认识了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部的王洪礼。认识他,对拙作的最后成篇和命运具有重要意义。王洪礼不但是个书法家,而且文学造诣颇高。他对六万字的作品做了通篇修改,大段大段地调整润色,之后,他又推荐给了《东京文学》发表。该刊从2003年第六期开始连载。我知道,在这六万字的作品里面,有王洪礼智慧的闪光。所以,在发表的时候,我坚持联名署上他的名字,尽管他不同意。

《东京文学》导读说:作者描绘世态人情,笔笔入骨;刻画人物形象,刀刀见血。

根据刘志学、王洪礼、李步岭等朋友的建议,我决定将《老同学联谊会》拉长为长篇小说,一下子增加了二十多万字。从字数上讲,是个地地道道的长篇了。

在先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从开始六万字左右的中篇,到改造揉搓成今天这个样子,实属不易。光是拿给一些文友或杂志看,就得一份接着一份地出。如用我老掉牙的打印机出,需要近六个半小时才能出一份。为了应急,我的好朋友王济昌,不计局长之忙碌,每次都亲自来给我安排人打印装订,并在百忙中拨冗细读拙作,及时提出不少宝贵的意见。

不管好坏,这个长篇小说算是写成了。为了出版,朋友们在继续给我提供无私的帮助。后来,刘志学已辗转到北京,兼任几家杂志的编辑,还不忘拙作的命运。去年11月份,他从北京急电催我带作品过去,他拉我要一块儿见见龚应恬老师。龚应恬老师是《射雕英雄传》等连续剧的编剧,早已蜚声影视界。但老师没有一点架子,对我热情有加。我们三个人在隆冬的北京,围着热腾腾的火锅,一起吃了几个钟头的火锅,谈了几个钟头的文学和人生。受高人指点,我三生有幸,受益匪浅。我们在握手告别的时候,我把拙作交给了龚应恬老师。

一个多月之后,我在电话中听到了龚老师对拙作的评价。他指出:小说的前半部分显得太散,通篇显得灰暗,除了一个纪委书记,其他好像都是灰色人物,作品格调不高。老师的批评使我忐忑不安。

就这个问题,我和《河南日报》文艺处副处长,并在《文化娱乐周刊》供职的陈炜探讨。陈炜不久前已经看过小说,他说:状况的确如此。但陈炜又说,文学作品不能太昂扬,太昂扬了谁看?我知道,陈炜的话很带市场色彩。不过,拙作在这方面的硬伤是个事实。

需要说明的是,老师们之所以评价拙作“灰暗”或“格调不高”,我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刻意追求“真实”、力避“假大空”的创作指导思想所致。就是说,“灰暗”也好,“格调不高”也好,这是我打腹稿时就一清二楚的,是我的指导思想问题。我想让众多至少表面上看比较灰暗的人物,去衬托一个人情味浓厚但良心一点也不差的纪委书记,众星拱月,绿叶配红花。小说描写了十来个人物,惟纪委书记“一枝独秀”。依我看,他的光辉形象近乎完美。相信读者会认同这个人物的。

根据大家的批评意见,我又增加了一个正面人物:“官痴”副乡长丁新太。

今年春节刚过,大河大图文有限公司的编辑室主任陈静老师约见我,当着众多人的面,对拙作大加赞赏,并提出修改意见。陈静老师并且说,河南省作协主席张宇也草看了我的小说,并给予不低的评价。所以,在这之后,我通过陈静老师,强烈要求作协主席张宇老师给拙作写个序,他爽快地答应了我,我内心表示由衷的感谢。

这么多这么高对拙作的评价,差一点叫我忘了自己是个习作者。经得起夸奖,也是得要点修行的。冷静之后,我才慢慢做好了被讽刺挖苦,被指责批评的思想准备。

对文学创作而言,我崎岖坎坷的人生经历,应该说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我创作的源泉。弹指一挥间,我和大半个人生告别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我体味得够丰富够深切了。就这方面而言,我相信自己是我们同学中人生经历最广最复杂的人。我一度这么想,这种丰厚的人生经历,可能会成为他人的谈资或笑料,但对文学创作而言,无疑是求之不得的生动素材。如果不和文学创作挂钩,不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下来,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血汗就白流了,文学梦就白做了,我人生的意义就打了折扣。

在拙作付梓出版之际,我再一次想起这部书稿从酝酿、修改到出版的全过程,想起刘志学的夫人不辞劳苦,把近三十万字的书稿一字字敲打出来,王洪礼一次次跑出版社和约见书商及编辑,还有《莽原》杂志社的杨连杰编辑提出的宝贵意见……朋友无私的帮助,对我来说,绝不是提瓶酒掂只烧鸡就能打发人家的。我会永远记住他们的付出,如果说将来有一天,广大读者认为拙作还有点可读性,我必须强调说明:是朋友们拉着我、推着我走到这一步的。

2005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同学部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廷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36338
开本 32开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2
出版地 河南
210
14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3:39